【摘要】民间艺术源于民众对生活的理解,表达了基层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数千年来,人们对自然界的探索从未停止,在长期劳作生活的过程中,行为和习惯形成了一种民俗信仰。本文考察关中地区土布扎染技艺,以研究土布扎染纹饰图案在中华民俗优秀传统文化内中的涵。
【关键词】土布扎染技艺;纹饰图案;考察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05-0016-04
陕西关中地区素有“八百里秦川”“天府之国”的美称,是农耕文化的发源地,历史的厚重,时代的辉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绚丽多彩,特别是关中民俗文化博大精深,衣食住行习俗、婚丧嫁娶习俗、四时八节习俗、信仰禁忌等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民间艺术在长期的发展和传承中都离不开这些习俗民俗,或者说人们长期的习俗民俗活动形成了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土布扎染技艺是传统技艺类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作为人们衣食住行的必备生活用品,无论从工艺、审美、民俗、文化内涵都彰显了关中人民质朴、豪放的性格和浓厚地域文化特色,极具研究价值。
一、土布扎染技艺的历史渊源和技艺特点
土布扎染是我国三大传统印染(扎染、蜡染、印染)之一,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惠水布依族传统印染工艺中独具风格的一种手工技艺,唐中期传入陕西关中地区,古时也称扎缬、染缬、绞缬、夹缬等。它是对土布通过纱、线、绳等工具,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完成后形成人物、鸟兽、文字等传统图案。陕西关中的土布扎染依旧保留和传承了古时传统工艺,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具有浓厚关中文化地域特色。
关中地区属典型的农耕文化,新中国成立前就有种植棉花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计划种植,棉花种植面積占土地总面积三分之一,涌现了许多种棉能手。棉花的普遍种植促进了棉花的广泛使用,是土织布的首选原材料。20世纪70年代前,农村土织布的广泛使用,土布印染在关中地区才较为普遍;80年代后土织布被成品布代替,土布印染多从事农村喜帐、道服等民俗用品印染;2000年后,随着民间工艺的崛起,以扎染为主的土布扎染再次兴盛。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全部手工完成,经轧花、弹花、纺线、浆染、刷线、闯杼、栓布等工序,再搭配色线织出多种图案,图案绚丽多彩,巧夺天工。传统工艺与现代文创的完美结合,土布扎染制作出的现代生活中的服装、窗饰、丝巾、背包、手帕花卷、床上用品等也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
传统的土布扎染技艺从纺线、纱线开始,到织出成品土布,最主要的工序是染色和缝扎,缝扎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完成后,最后进行染色,扎染过程分染前处理、缝扎染色、染后处理等三个步骤十二道工序,保留传统的土布印染工艺。染前处理:将土布通过脱水、脱脂、脱浆等再拉展;缝扎染色:就是按花样将土布缝缀,然后调制颜料染色;染后处理:就是将染后的土布捞出,经过冲洗、拆花、定 型等,然后晾晒。这样染成的成品具有颜色饱满鲜亮、耐水洗、不掉色的特点,染后色彩渗透自然,图案层次丰富。
传统土布扎染从外观看图案是一些菊花、树叶、蛙、蝴蝶、鸟等一些传统图案,从审美角度上说特别具有传统的一种古朴、素雅美;从质地上讲,是一种传统土织布经过十几道手工工序制作完成的一件艺术品,实用特点就是耐水洗、不掉色、无污染。
兴平土布扎染的染料用的都是天然植物,没有化工染料,比如很常见的板蓝根、大叶女贞果实、农村田地里长的刺金,都是染色剂,经过加工处理具有耐水、不掉色、无污染的特点,而且运用天然植物染过的服饰等颜色饱满鲜亮。
二、土布扎染中“蛙”纹饰图案的民俗内涵
关中土布扎染花样多为人物、鸟兽、文字等。纹饰图案充分吸取了陕西茂陵石雕的艺术特点,构思超凡,题材多样,意象博大深沉。特别在表现各种动物的造型上,惟妙惟肖,生动传神,皆蕴含着饱满的生机,或腾跃或宁息,生态万般,无不各具其妍,韵致宛若。质朴而有灵趣,力雄风雷,气势浑厚磅礴,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陕西关中咸阳市兴平赵村镇晁庄村的“正心染坊”是第五代传承人郝国安继承的一家百年土布扎染制作工坊,保留了传统的制作工艺和图示花纹,在每件成品枕巾上都能很清楚地看到一个“蛙”的图案。应该属于“蛙”的活态图腾文化传承。兴平地处陕西关中腹地,依渭水而居,属仰韶文化早期的渭河(禹水,禹河)文化支脉。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九年,我国考古界在骊山北麓,仰韶文化早期原始村落基址——陕西临潼姜寨遗址的发掘中,取得了空前而宝贵的收获。尤其是“蛙”图腾的重见天日,为解决研究女娲氏是否存在这一史前史研究的重大课题提供了关键性的证据,同时也为解开陕西民间女娲信仰风俗的渊源,以及民间艺术“蟾蛙”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农耕文化时期的关中地区,民众的认知形态中,蟾蜍、蛙、蛤蟆、嗟蛙(兴平方言)常混淆出现。在关中,百姓至今常用这一图案装饰于物件上(鞋、马甲、肚兜、门帘等)。学者认为它与鱼、鸟、鹿同属仰韶文化时期的四大图腾形象。
蛙图腾形象及衍变图案在黄河流域仰韶文化遗址中几乎到处可见,可以说它是中国原始社会中最为悠久的一种图腾形象。古本《淮南子》云:“(姮娥,即嫦娥)托身于月,是为蟾蠩,而为月精。”“蟾蠩”又写作蟾蜍,说明蟾蛙在汉代已成为人民心目中的月神。康殷先生《汉字源流浅说·释列》中说“蛙”形甲骨文从“亀”曾用为国名。闻一多先生考证,汉代女娲氏同伏羲氏一起“被列为三皇中之首二皇”并且成为“日神和月神”的代表。“娲”与“娃”同意异体,一律“从亀”,这就很自然地把最古老的蛙图腾与最古老的女娲氏部旅有机地联系了起来,蛙图腾就是女娲氏部族集团的标志。
兴平地区农历五月初五为女儿节(由娘舅为女儿、外孙追节送礼),送团儿馍(形似蛙的造型)送端午。五月阳气生,百毒上升的时候,五种毒虫相继出现,而蛙食五毒。这里的端午风俗不但送粽子,缝香包,给娃带五色花线,同时新婚媳妇的娘家人还要在结婚后的第一年至第三年给女儿家送胖娃(布缝制的高约三寸的胖娃)。其中,团儿馍依然是面塑的蛤蟆。由娘家母亲(新生儿的外婆)送给外孙。同样,在裹肚上,鞋上,甚至衣服上都有蟾蜍的图案。在兴平一些老年人带养孩子的时候,有这样一个说法:当自己小孩子问大人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时候,大人则说“你是从渭河(禹水)里拾(捡)下的”,这一解释不但巧妙地隐讳了两性生育的话题,更是将渭河流域蛙图腾文化传承下来。
同时,端午送来的胖娃,更是强调了“蛙”“娃”同缘的标志。关中地区“蛙”纹饰正是仰韶文化娃图腾崇科的活台文化现象,弥足珍贵,还有在端午节这天给大人,孩子身上栓五色花线,有红、黄、蓝(或绿)、黑、白(也有不用白色的)五种颜色合成的,取名花花头绳,系于脖子,双手手腕,双脚脚腕,五个地方。取五官,五行的意思,用以辟邪。花花头绳戴至农历的六月六日,再剪开连同香包,布娃等一同扔于大路上的车辙里。意思是将一身的晦气、毒气、煞气丢掉,让马踏、车轧。将所有的污秽去掉,让全家大小身体健健康康,平平安安。蛙图腾在兴平民间文化中随处可见,属生殖崇拜的活态文化遗产,祈求子嗣繁衍生息的人文现象,也是渭河流域“蛙”图腾文化的活化石,实为珍贵,由此我们也看到了关中人们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内心世界。
传统扎染纹饰的文化寓意很多,吉祥如意,福寿康宁,长寿无极等都是为老人做的内容。图案有梅花、菊花、葫芦(福禄)、蝙蝠、猫蝶(耄耋)、佛手、桃子,石榴、九贞(盘长)、万字、寿子等。为年轻人做的内容都是鱼儿闹莲、鱼钻莲、公鸡、梅花鹿、鸳鸯探莲、老鼠吃葡萄、蓿儿菜花等包含爱情寓意的。为小孩做的刺绣内容有嗟蛙(蟾蜍)、嗟蛙吃豇豆、鱼儿变娃、猫娃、虎娃、猪嘴鞋、猫娃鞋、兔子鞋等,还有茄子带花、辣子带花,还有给小朋友鞋底绣的葱、蒜等图案。
这些传统的图案每件都有它的文化寓意和象征指示,比如说爱情方面的有莲花、老鼠、葡萄、鱼、鹭笃。不单纯象征爱情而指示的是男女之间的性文化符号,同时也是生殖崇拜的图表暗示。象征长命富贵的组合图案有莲生贵子、长命百岁、事事如意、松荫果子等。谐喻图案的有猫蝶(指耄耋富贵)、葱蒜(聪明会算账)。诸如此类的形象图案还有很多。传统水纹的符号,取连绵不断永不到头的意思。四角为双层莲花,花头上有双数的鸟虫瓜果等花纹取四面八方四时八节的意思。单一朵最大的双层或三层的莲花造型,取步步高升之意,等等。
三、土布扎染图案“蝴蝶”审美文化和传承
传统土布扎染技艺中往往采取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方法,大多数纹饰图案都是多种组合后产生的图案,在简单基本的扎的方法下,更注重图案的质朴和寓意,比如:蝴蝶和树叶图案是被应用最广泛的纹饰。蝴蝶纹饰图案在各民族图案纹饰以及剪纸、刺绣等民间美术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文人眼中,蝴蝶作为一种中国的独特文化由来已久,先秦的庄子在《内篇·齐物论》讲的有人在梦境中不知不觉而化为蝴蝶,人与蝶合二为一,物我两忘,后世也因此称梦为蝴蝶梦,从此,色彩斑斓的蝴蝶便翩翩飞入文学、音乐、绘画、摄影作品的意象中,单是历代诗歌咏涉及蝴蝶的就多达数千首。
在唐代,杜甫有千古传诵佳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王建有“蝴蝶,蝴蝶,飞上金枝玉叶,君前对舞春风,百叶桃花树红”,王驾有“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蝴蝶比翼双飞,自古被用来比拟忠贞不渝的爱情。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他们死后化蝶的结局催人泪下,使蝴蝶这一形象更加蕴含美意。在民间,蝴蝶双飞的剪纸也早已成了夫妻好合、情意深长的象征。蝴蝶还代表吉祥、平和,和牡丹配在一起暗喻耄耋之年,表示长寿百岁。而在劳动人民眼中,蝴蝶是一种具有神秘力量的生物,曾被用于图腾崇拜,驱邪避祟。
干宝《搜神记》就有“木蠹生虫,羽化为蝶”,随着历史的发展,蝴蝶图腾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象征,大多比喻成“吉祥如意”“福寿安康”之类,比如“蝴蝶结”逐渐演化成“中国结”,更多寓意吉祥。在喜事中,老百姓把蝴蝶看成美丽的化身,色彩斑斓,年轻女子出嫁时把头发打成“蝴蝶结”或戴上“蝴蝶的头饰”。丧葬礼仪中,用纸扎的蝴蝶表示逝者羽化而升天,农村人更信仰蝴蝶就是逝者灵魂的化身。
陕西关中地区的农村,蝴蝶纹饰被赋予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更被应用于更多的民间艺术之中,从布衣、刺绣、剪纸、雕塑、棺木画、墙画、纸扎等无处不在。
在老百姓的一代一代传承中,没有“庄公梦蝶”美好和向往,没有“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坚贞,更多的是因为蝴蝶是老百姓最容易触摸的动物,是最感性的一种意识,是听闻各种传说而演化成的一种信仰。在陕西兴平马嵬镇一带至今还流传着“蝴蝶洞”与杨贵妃金蝉脱壳死里逃生,东渡扶桑的故事,留下杨贵妃生死之谜的民间传说。
在杨贵妃东渡日本的这个传说中,蝴蝶悄然进入贵妃东渡的千古传奇,并在杨贵妃的生死关头充当了救命祥神。马嵬兵变,唐玄宗,不得已赐贵妃自尽。遂命宫监将军宦官高力士牵贵妃到佛堂执行死刑,用白绫缢死。即将行刑,高力士请杨贵妃留下遗嘱。杨贵妃不禁泪下如雨,泣不成声道:“可叹荣华富贵过眼烟云,如今命该如此,虽香消玉殒死而无怨,只求沐浴纪哀思,以表对大唐最后的怀恋与不舍!”高力士应允了杨贵妃的最后请求,传唤宫女为贵妃沐浴更衣。其中有一名宫女容貌酷似杨妃,而且杨妃对该宫女有救命之恩。于是酷像杨贵妃的宫女以死相报,心甘情愿充当替身,与贵妃换了衣裳。在大唐王朝盛极而衰的转折关头,佛堂兼行刑室里仅有高力士、杨贵妃与宫女三人,被白练缢死的是酷似杨妃的可怜宫女,而身穿宫女衣装才是真正的杨贵妃。贵妃逃出藏匿在附近的北邙山中,藏匿在一座山洞,传说该山洞为“黄山宫”,是老子讲经休憩所建,纵横复杂,深邃不见光,由于惊吓、饥饿、身体孱弱,就在贵妃奄奄一息的时候,只见一群瑩莹发光的蝴蝶出现在山洞,指引贵妃爬出山洞,山洞外别有洞天,一幅世外桃源,后在附近农家的救济下歇息时日,后东渡日本。后来当地民众将该山洞改名为“蝴蝶洞”。
四、土布扎染图案“菊花”的民间信仰
传统菊花图案在民间艺术领域应用非常广泛,“梅兰竹菊”更是被称作花中四君子,全国各地民间对菊花的民间信仰大相径庭,花的颜色则代表不同的用意,比如:白色代表高尚、纯洁;粉色表示爱情;黄色是一种庄严;红色充满一种活力朝气等。陕西关中菊花图案应用于民间艺术上,最早起源于农耕文化,关中地区的兴平则是把菊花作为一种生殖信仰。菊花图案应用于扎染土布上,简洁明了,米粒大小的远点圆形排列,中间是一个实心的圆,实心圆表示太阳,圆形小点则是太阳光芒四射。
民间关于太阳的图形往往代表的是男人的生殖和阳刚之气,圆形小点代表女人,女人为阴,还有一种说法是多子多孙。整个图案简单、朴素,往往菊花图案成形的扎染布在做好后,主要是用于裁剪成唐装制衣,衣服主色为蓝色,菊花图案有白色和粉红色两种,白色菊花图案的唐装是在老人过寿时穿戴,表示儿孙满堂、幸福美满。粉红色菊花图案的唐装制衣必须是两套“情侣服”,往往是在婚礼时新郎新娘穿戴,预示早生贵子。关中地区是中华文明农耕文化的发祥地,后稷教稼之后,农耕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男耕女织”的形式,土织布盛行于关中,农耕文明最早形成的是劳动大众对生殖的崇拜和信仰,借助图案信仰,更多的是表达老百姓对生命繁殖的延续和夙愿。
五、总结
民间艺术的形成是基于在农耕文明的历史人文载体下的社会阶层中产生的,承载的是人类在原始文明的认知形态。和对社会大众的行为、思维的意识以及对于早期的生存空间中人文的认知概念的形式表达。人类造型的思维产生,与长期生产劳作是分不开的,在茹毛饮血的时期,原始社会的组成、构筑、认知、适应、顺从以及文明的产生,这一漫长的过程构成的浩态形式下自然地产生了民俗,在进行这种各自不同种族的民俗行为中随即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行为和不同的文化现象。在陕西关中有两条河——泾河和渭河,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沿渭河生活的老百姓久而久之形成了独特的“渭河文化”,土布扎染技艺与纹饰图案的文化内涵内容丰富,也是关中地区民间文化艺术的一个缩影,对研究人类学、哲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韩士奇.中国的蝴蝶文化[J].福建林业,2015(10):30.
[2]任骧,张选党.兴平剪纸的民间信仰[J].百花,2021(05):15.
[3]高昂星.霍去病墓石雕的文化审美特征再探索[J].美术大观,2012(06):15.
[4]王瑶.浅析中国古代雕塑的绘画性艺术特点[J].雕塑,2008(05):15.
[5]王隹,代进.浅谈扎染家居用品的艺术魅力[J].明日风尚,2020(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