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食物与华裔文化身份认同探究

2023-09-22 00:44熊芷璐
新楚文化 2023年5期
关键词:身份建构文化认同食物

熊芷璐

【摘要】长期以来,华裔群体一直面临着文化身份认同的难题,因此文学作品中,人们常常将“食物”视为一种重要的象征和意象,以此来寻求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使得文学作品中的食物既有一种物质特征,又具有一定文化意义,自然具备了二元属性,能生动展现华裔群体在双重文化中受到冲击、寻求文化归属、重塑自我的过程,从而成为一种独特的“食物符号”。本文通过对华裔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对食物的描绘和思考,深入探究他们如何将出身和自我认同相结合,从而建立起多元文化身份,实现个体的超越。

【关键词】文化认同;身份建构;食物;华裔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05-0020-04

一、食物与文化身份认同

文化身份认同是一种深刻而牢固的自我身份认同过程,其内核在个体确认、自我反思和寻找群体中逐渐稳固。一个人往往在扮演好个人角色的同时又属于一个集体,因此其个人身份与社会身份紧密相连、不易分离,共同受情感、行为、社会文化等影响。身份认同——不管是对其社会范畴角色的认同还是对其个人身份的认同,皆出于提高自我价值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食物可以扮演重要角色,甚至成为影响人们建构其文化身份的核心元素之一。人们主动选择自己所享用的食物,体现的不仅是生理选择,更是一种文化上的决策。食物作为一种有机系统,既可以作为现实物质被接受,又可以作为符号载体进行传播,在其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中,充分展现了它所蕴含的营养价值、经济水平和象征意义,从而与其所属的某种类型的文明相互融合,因而食物既可以看作是一种物质形态的存在,又可视为一种精神层面的符号。

随着人们更加重视食物背后的文化内涵,它已逐渐成为塑造人类身份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一种最为有效地表达和传递自我身份的方式。正如苏珊·凯尔斯克在对于食物与文化身份认同的关系上曾有过这样的表述:“身份认同问题在饮食方式中得以完整地展现出来——包括如何准备食物、吃饭、上菜、食物禁忌以及如何谈论食物。”人们作出食物消费的选择通常依赖于他们所处的人群,而投射在该食物消费过程中的,则是某个群体的文化身份认同。因此,不同群体的食物选择将人类与其他物种、与不同地区的其他人群、与神明的观念联系了起来,使得食物成为“生物和文化方面世界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

正因食物与文化身份认同之间存在着的紧密联系,所以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是至关重要的。透过对食物中的二元属性进行探究,可以更深入地看见华裔群体在双重文化背景下如何应对文化冲击、寻找文化认同,并最终建立起多元文化身份的过程。

二、华裔文学作品中的食物与文化身份认同

在华裔文学作品中,食物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与个体的文化认同密不可分。其關注重点往往是华裔群体在脱离原有文化环境后进入西方社会和文化环境,并在此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生存状态。不仅包括他们如何在异国他乡拼搏以获得更牢固的生存权和话语权来实现个人价值,还包括在双重文化冲击中自我迷失和重建,以及对华裔身份的追寻和建构,最终确立多元文化身份的过程。

我们发现这类华裔文学作品往往离不开对食物的刻画。透过作品主人公的饮食态度与烹饪过程可以窥见不同角色或同一位角色不同成长阶段的自我文化认同变化。食物作为寄托乡思和眷恋故乡的媒介,更是华裔群体对寄居地认同重构的一种期待。随着社会发展达到不同阶段,华裔在西方社会的身份追求与话语权有所变化,食物与身份认同间的关系也随之动态变化。

本文以《裸体吃中餐》《骨》和《虾酱之恋》这三部文学作品为例,剖析文学作品中的食物描写是怎样表现华裔群体追寻自我文化身份,最终实现其文化身份再构建。

(一)《裸体吃中餐》中食物的文化内涵

《裸体吃中餐》(Eating Chinese Food Naked,1998)是1998年华裔作家伍邝琴发表的一部关于新一代华裔寻求身份认同的代表作。这篇小说以琐碎的日常生活为主线,真实地再现华裔女孩鲁比(Ruby Lee)从大学毕业回到皇后区后在家庭、爱情和就业等方面发生的点滴故事。主人公是第二代华裔鲁比,她出生在纽约皇后区,尽管受美国主流社会教育、吃美式食物、向美国人的生活观念靠拢,却仍然被美国主流社会视为文化上的“他者”而不能真正地融入美国主流文化。正是在这一边缘化危机之中,体现出作家对华裔美国人家庭关系、社会身份等问题的反思,以及身处两种文化夹缝中的华裔群体如何面对生活困境和身份危机。

小说中对于食物的描写贯穿全文,并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意蕴。在对食材挑选、制作过程、用餐礼节与习惯及享用食物的不同选择等各个环节,均可窥见不同人物对自身文化身份的思考。本文将该小说中对食物描写所代表的文化含义归纳为以下几点:

1.华裔自身文化身份认同的矛盾

这一层文化含义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小说女主角鲁比。作为第二代华裔移民,她出生于纽约皇后区的唐人街,从小接受美国主流教育,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鲁比在所有公开场合完全是一副“正统”美国做派,吃西餐、喝咖啡,喜欢吃甜点,工作之余会去酒吧放松,并交往不同的白人男友,企图以此来强调她与白人“完全一致”;而每当她处在位于唐人街的传统小家中,她又吃着母亲做的中国传统食物,对于美国主流群体所不能接受的爪子、尾巴、内脏类的食物也能自然接受,甚至内心有着不愿承认的隐秘欢喜。这样割裂的二分做法使得鲁比时常困惑与痛苦,她既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白人”,完成由不被接受的华裔群体向主流社会过渡的过程,又会为该过程必定切断自己与祖辈文化之间的联系而倍感焦虑,这会让她有一种“不安的漂泊感”。被迫游移于两种做法中的鲁比甚至得了一种奇怪的“中餐烹饪症”,即便在学校,她也会大半夜烹饪中餐并叫醒室友一起吃,以此来缓解内心对于自身文化身份未得到认同的不安。

2.家庭文化身份认同冲突

作为第一代移民的鲁比父母直到结婚那天才见到彼此第一面,我们可以预见到如此一对“恪守传统”的中国夫妇,在与故土完全不同的语言文化的国家显得多么格格不入。书中的妈妈‘贝尔自从到了美国这一天开始,几乎都被困在厨房这类狭小的空间里无法脱身,她融入不了当地太太的生活,面对着不肯沟通交流的老公和推崇美式文化的女儿,她在家的存在感恐怕就是从小厨房里端出各式中国美食。鲁比一方面抗拒母亲这样不辞辛劳永不挣扎的懦弱,另一方面却也渴望从具备中国传统特质的母亲那里得到无尽的温暖与认同。

家庭间的文化冲突在鲁比带白人男友尼克回家的时候表现得更为突出。鲁比对尼克在饭桌上不知“长者先动筷”这一点很不高兴,当她父亲还未用餐时,尼克就已经开始自顾自地吃饭,就连用餐途中也不顾形象地吃着远离他的鸡肉,把面条撒得到处都是。明明是中式的传统用餐礼仪,鲁比却发现自己对此竟然十分在意,甚至令她产生了“没有任何理由,会有终止这种爱情的想法”的冲动。由此,鲁比也逐渐意识到她在骨子里仍然很在意中国传统的用餐礼节,而这一点便已经与尼克所处的社会文化不匹配。

在鲁比家庭中,一方面她不愿意像母亲这样的中国传统女性们那样,为了家庭倾尽一切而失去自我,她更愿意像美国主流社会崇尚的精英女性一样。但同时,她又希望自己身上能有被母亲认可的女性特征。尼克到她家和父母吃饭后,尽管鲁比之前一直因为华裔家庭身份而有种自卑感,但她发觉自己会自然而然地按照中餐礼仪标准来评价尼克。如此矛盾的思想其实是鲁比对其社会地位和餐桌礼仪的一种无意识文化身份选择。

3.主流美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

小说中关于食物的描述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结合,如当时美国各媒体中出现了严重歪曲中国饮食习惯、夸大乃至妖魔化中国饮食文化的现象。他们把中国人渲染成无所不吃的模样,把中国的烹饪技巧和佐料与不健康、“致癌”等标签画上等号,为中国食物走进西方饮食文化竖起了一堵看不见的墙,并通过诽谤中国食物来进一步拉远中美文化之间的距离。因此,“吃”字对华裔而言,成为一个十分敏感,极具民族特征的字眼,在一定意义上还可称为“种族的象征符号”。表面上看似乎涉及食物选择问题,却代表着某种文化身份认同问题,这无形中让华裔群体更为彷徨和困惑,很难肯定自己的文化身份,不管到哪里都难以拜托所处社会的,明显的族裔性和区域性特征。

在《裸体吃中餐》中,食物和烹饪一直贯穿始终,连结着主人公鲁比的内心世界。她经历了对自身文化身份的困惑,但最终在还是选择回到中餐中找到自我认同和肯定,这让她深刻认识到华人血统是她内在的文化基因,她无法否认和逃避,而最佳的解决办法就是客观看待她华裔的身份,结合出身和自我认同,构建一种多元化的自我认同身份。

(二)《骨》中食物与身份认同的代际变化

《骨》(Bone,1993)是新生代华裔女作家伍慧明(Fae Myenne Ng)的代表作。这部作品将时间线拉长至三代华裔群体,与以往同类型作品不同,该小说塑造了一个善于跨文化对话的正面华裔形象莱拉,并以她的视角重新思考老一代华裔与年轻一代华裔在面对身份认同时不同的处理方式与代际差异。与《裸体吃中餐》类似的是,该部作品同样有很多食物描写的内容,并能透过三代华裔对祖国食物的不同态度窥见华裔群体文化身份认同随代际变化的规律。

小说中对第一代华裔的描写并不多,以梁爷爷为代表,书中提到他在世时喜欢喝泡着一条蛇的药酒,也喜欢吃草药炖的牛尾,这些都是不被大部分美国人接受的食物。在他去世后依照着中国祭祀传统为他准备祭品,比如堆起来的橘子、干鱼、鸡和中式糕点等。从食物可以看出以爷爷为代表的第一代华裔的身份认同完全没有因为身处国外而进行调整,相应的,他们这类群体也一直生活在唐人街中,与主流的西方社会完全隔绝开来。

第二代华裔则以利昂和莱拉三姐妹的母亲为主,书中形容她们的母亲身上总是带有“金银花梗和苦涩的人参的味道”,在家庭里一直坚持做传统的中餐;父亲也偏向坚持传统,过年要求家人团圆,过清明也要遵守祭祀礼仪。在他们的观念里,中式食物是他们与故土连接的纽带,是他们的根基所在。

第三代华裔则是个性分明,尼娜尤其抗拒,对中式食物深恶痛绝,认为那是每天为生活奔波填饱肚子的“下等人”的象征,而西餐則是令人愉悦且体面的。因为尼娜的这种认知,她时刻想逃离家庭,摆脱华裔身份,但她在美国社会依旧无法融入,内心倍感孤独与煎熬,她的身份认同和困惑最终也未能得到接纳与解决。最终因游走在两种文化中无法自洽而倍感痛苦,内心始终存在一种漂泊感。另一个女儿莱拉则是选择了宽容和平和。在唐人街的家中,她能很好地接受虾酱炖肥猪肉,她不喜欢母亲每次煮的又黑又苦的人参汤,但她所爱的母亲身上经年带有人参汤味道,这又能体现出华裔家庭里的代际冲突。莱拉和自己的丈夫梅森在一起时,也慢慢习惯了享受西餐与香槟,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在两种文化间的节奏,并通过尼娜重新审视了自身的文化身份。当她回忆起“唐人街”,她能记起“被刷上蜂蜜的叉烧包的味道”,记起“最肥的鸽子”,在她的回忆里成为一种平静而温暖的存在。对于莱拉来说,正确认识自我文化身份,反而给她构建了一个充满温情的世界。

通过伍慧明的《骨》,我们既能看到不同代际的华裔群体在西方社会中文化身份认同程度的差异,也能根据他们对待中国饮食的截然不同的态度,深入到华裔们在异国寻求身份认同的内心世界。

(三)《虾酱、虾头酱与儿时的虾酱菜》中强化文化身份认同

上文提到的两部作品很好地通过食物符号反映了华裔群体在海外生活的身份认同历程,同时华裔群体在海外的生活现状与构建身份认同的途径也与当下所处的时代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在散文集《生活的古早味——澳门作家的味蕾》中,收录了30位澳门本土作家对家乡美食的记忆。其中一篇《虾酱、虾头酱与儿时的虾酱菜》是作者移居海外后透过故乡的虾酱来构建身份认同。

作者喜欢家乡特产虾酱,移居海外后也对虾酱做的菜念念不忘,甚至希望虾酱能进口,并打上“澳门制造”的标签,由此体现作者对身份认同的坚定执着。文中还提到某次作者在国外工作时需要自带盒饭进行加热,国外同事们大多选择三明治、意大利面之类的食物,而作者则带了虾酱蒸牛肉配白米饭。由于虾酱加热后会带有一股特殊的味道,被同事评价他吃的是“臭死人的垃圾”,当即让作者感到不满并进行了激烈反驳。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国度,但依旧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饮食文化与文化身份背景。作者对自己国家美食的维护也体现了当今华裔身份认同更为强烈,不仅是食物差异,更是强势话语与弱势话语的联系和碰撞,是华裔群体对自身文化身份的构建与认同。

从作者的经历可以看到,虽然不可避免地面对一些误解与争议,但家乡的美食将家园建立在记忆之中,同时也赋予两种文化彼此流动,向对方开放的积极意义。

三、结语

不仅是华裔群体,各个生活在他国的少数族群皆会存在文化身份的追寻与认同问题。他们对于当地主流文化来说是“他者”,这时食物不再仅仅是维持生命所需的基本物质,而是作为一种符号,承载了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当前,各类文化互相碰撞,使得原本单一的文化身份正在被新的、更多元的身份认同所取代,在这个多样性和多元性的身份认同体系内,既有自身与故乡文化的紧密联结,加强认同与归属,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从各文学作品来看,可以看到这类群体在双重文化中身份认同的过程,有的主角选择完全放弃传统文化,甚至想通过不使用母语以此加入西方社会主流文化,但这类文化身份选择往往会导致主角既失去文化根基,也无法在西方文化中立足;有的主角选择与西方文化完全隔绝开,只坚守最初的文化身份,最后的结果是过于封闭自我,无法真正构建多元文化身份。最适合的方式应是意识到自身血统与传统文化是不可逃避的,通过兼收并蓄不同文化的力量,在多元文化环境中重新构建个人文化身份,在全球化多元融合时代实现对个体身份的超越。

参考文献:

[1]Ng,M.Eating Chinese food naked[M].New York:Washington Square Press,1998.

[2]伍惠明.骨[M].陆薇,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3]余思亮.激发文字里的味蕾:澳门美食散文的身份认同与乡土情结[J].新阅读,2020(11):72-74.

[4]祁和平,袁洪庚.食物与文化身份认同——《裸体吃中餐》中华裔美国人的文化焦虑[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9(02):136-143.

[5]唐林飞.从华裔美国人对中国饮食的态度看其身份认同的困境——以伍慧明的《骨》为例[J].名作欣赏,2016(12):85-88.

[6]许双如.从文化性到文学性——符号学对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启示[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05):106-114.

猜你喜欢
身份建构文化认同食物
《穿越雨林之弧》中的创伤与身份建构
游戏中的自我追寻与身份建构
中学英语女教师在课堂中的身份建构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复杂身份建构的见证
试论香港电影中的“九七情结”
文化认同对京津冀地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分析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