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地考察课改实验区透视中专新课改

2016-11-23 10:17肖锡宁
东方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考察

肖锡宁

摘要:本文以笔者亲临课改实验区实地考察的所感所悟为切入点,对中专新课改实施中应注重的问题,谈谈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课改实验区;考察;中专新课改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笔者有幸参加新课改培训,并亲临课改实验区进行实地考察。考察中,有感叹、有收获、有启发、也有困惑。总的说来,它让我“拓展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新了观念”,使平时所学的理论得到了升华,是我教师生涯的一个转折点。

一、考察中获得的主要经验和体会

(一)转变观念、是课改实施的前提

这次所考察的学校在做课改工作汇报时都提及到这么一点,“观念不变,什么也不会变。”这几乎是大家的共识。要转变观念,只有加强理论学习。在这方面各个学校的操作中各有不同,南宁二十六中实行的是“教师培训与动员家长、学生同步实施”,为课改实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南宁四中采用“上岗先培训,不参加培训,不能上岗”的硬性办法,通过二十多次的培训来转变和强化教师的观念;而鹿阜中学却是校长本人自己先学,率先垂范承担培训任务,从而调动各个教师学习的积极性,进而达到转变观念的目的。

(二)立足本地区、学生实际,走特色的课改之路

1、特色的经济之路,特色的课改之路

海南双岛学园是一所课改走在前沿的民办学校。一踏进学校就能感到浓浓的课改气息。首先,悬挂在教学大楼走廊两旁的所有字和画都是本校学生所作,这一点让我振动。它打破了平时学校的一贯做法,“名人名家在哪里?”就在我们周围。这不就是课改理念下的‘赏识教育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吗?同时让我感受了这所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其次,学生设计的七大洲、四大洋的综合活动作业,本着“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理念创设活动。活动中,既考察了学生对所学科目的整和能力,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重过程发展的评价观点;最后,参观了课改成果展室,一张张家长反馈信,让家长走进了新课程,由一个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一张张学科评价报告单,它让我铭记了双岛学园的这句名言“多几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展室的参观,让我看到了两年来该校的课改实绩,看到了凝聚在课改成果背后,实践在第一线教师们的辛勤汗水。

2、现代技术教育手段下的新型课堂

南宁四中,听了一节师生合作应用多媒体进行学习的政治展示课。这是一堂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好课。最为成功的是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这点做得很好。课前,教师引导学生按布置的任务参与备课,组员互相合作共同完成相关问题的幻灯片制作。课堂上,各组派代表按课前制作的幻灯片内容一边操作一边讲解。课后,布置学生把所学内容应用到实践中。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能力、师生、生生互动、探究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教师从主导者变为引导者,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当然,这样的课程设计及实施与学校硬件设备的建设和教师、学生应用电脑的能力是分不开的。心里不由而然地对地区教育差距而感叹。加快贫困地区的硬件建设、提高教师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和学生应用电脑学习的能力,无疑,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3、值得借鉴的“一节课”

石林的鹿阜中学,我们参观了学校校貌,听了校长对学校科学、民主的管理介绍,听了一节展示课。这节课,没有任何现代技术教育设施,用的只是一只粉笔和一块黑板进行教学。这一点,与我们贫困地区的大部分学校相同。但是,它依然上得那么生动活泼,同样体现了课改理念,很值得借鉴。这堂课,按照设疑——讨论——解疑——实践、行动的思路进行目标教学,教学过程中讨论和解疑部分充分调动、激活学生的思维。师生、生生互动、合作、探究能力都得到充分体现。特别是学生十五分钟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去体验,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行动、情感,真正达到了教学目标。这堂课,让我得到启发:贫困地区并非难于实施课改,关键在于,我们要勇于实践,勇于在行动中研究。

二、做好中专课改衔接,当务之急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谁不顺应改革发展自己,谁终将被社会淘汰。昔日对课改的领悟,今日笔者转站到中专从教,虽然心里把持着新课改的理念,但在考试现实面前,却在穿新鞋走老路。笔者认为在中专课改实践中,理应把它与初中、高中课改连接起来,把它作为一个整体看待。笔者结合课改实验区的所感、所悟认为中专课改应注重以下几点:

1、坚持新课改理念不动摇 营造良好的课改环境

“观念不变,什么也不会变。”这一点可以说是课改实验区的共同心声。4年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使广大教师和学生都已接受了新课程理念,也适应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而相对迟到的中专新课程使多数中专教师还停留在以前的大纲教学要求上,因而,双方存在着教学理念上的落差。为了新课程改革顺利推进,中专教师必须坚持课改理念不动摇,不观望,不彷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并主动改进课堂教学。与此同时,做好家长、社会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课改环境。

2、注重初中、中专新课改的衔接

中专学生是从初中毕业就读的学生。中专教师应主动和初中、高中老师进行适当的交流和联谊和借鉴,组织教师深入课堂听课,组织教师对中专的课标和教材进行分析,并对学生进行心理等各方面的了解,找出初中中专学习上存在差异和变化,尽快熟悉和了解课改的教学思想与模式,尽快适应新改的要求,顺利完成初中中专的衔接。

3、共享课改经验与教训,走自己特色的课改之路

中专教师还应该通过与初中教师的沟通,在继承当前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成功经验的同时,尽量避免走初中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弯路。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刚刚试行的时候,不少老师只是关注“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却把基础知识的落实抛之九霄云外,当时就吃了片面理解课堂活跃气氛的亏。片面的理解课程改革和对课程改革不闻不问一样危险。这应引起中专教师的高度重视。结合本地区实际,走适合自己发展的特色之路。

4、把握好初、中专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连贯一致

初中教师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的学习方式,讲究师生民主平等、重视科学探究的指导,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呈现较多。大多数中专生认为中专课程专业性强,太难学了,因此中专教师应该继续在课堂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积极倡导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5、创造条件组织一线教师到课改实验区实地考察

创造条件组织一线教师到课改实验区实地考察,了解课程改革在不同类型学校的实施情况,对于推进本地区和本学校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进中专课程改革具有很好的指导借鉴作用,为地方课改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让我们携起手来,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开辟中专新课程改革的康庄大道。愿中专课程实施在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能走的更顺利,学生们成长得更好。

猜你喜欢
考察
“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时间的历史考察
延安苹果产业考察及山东潍坊果业发展建议
百色起义期间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组织的系统考察
论美英刑法中的“entrapment”概念
艺术设计考察与创作课的探索与思考
解析南顿故城
拓展国际视野提振创新精神
对鄂州市特色养殖的考察与思考
高校“三下乡”背景下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含浦镇小学教育状况考察
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湘区工人运动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