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蓉
摘要:在艺术等课程中,游戏已渐渐成为一种寓教于乐的高效学习方式。在“双减”背景下,将知识融入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中,不仅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轻松地掌握知识。在美术课堂中通过游戏活动和多媒体展示新奇事物,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一种简单快乐的氛围中感受艺术美,并学有所得。
关键词:游戏教学 寓教于乐 美术学习
面对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艺术课程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能力,开拓贯通跨越转换的多种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教师要以革新、学习的意识在课堂中探索趣味性教学,尽可能尝试多元化教學。教师可利用游戏辅助教学,增加表现形式的灵活性、突出实践操作的主动性,从而形成多元体验,使学生高效地掌握所学内容。
一、游戏辅助教学的意义
(一)促进美术教学方式灵活化
叶圣陶有言:“凡是教,目的在于达到不教。”游戏变知识学习成为行动学习,让“教”不再是“教”。游戏是多变的、趣味的,通过游戏来串联教学环节,将实践体验内化为学习动力,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教师以游戏为载体,将视觉形象语言融入教学活动,化抽象的美术概念为生动的创意表达,能够使美术教学更加灵活。
(二)推动美术课堂参与主动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游戏手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素养培育落到实处。“主动参与”使美术课堂便有了一种内在的精神价值,通过游戏互动,学生们相互激励,在分享中激发学习的热情,精神品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互动性游戏活动让学生有了自主参与的机会,体验到了学习掌握美术知识的快乐。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精心设计一些好玩的游戏环节,会让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大增,对于教学目标的完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凸显美术审美表达生动化
以游戏为载体,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元素串联在一体,极大满足了游戏化的视听要求,促使学生在可感、可知中提高个人艺术修养。
二、游戏辅助美术教学的策略
(一)在教学情境中融入游戏元素,生成快乐“园”
强烈的学习兴趣会让学生迅速进入高效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和特点,做好班情与学情分析,在教学中融入游戏,增强课堂趣味性和互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美术教学中将知识技能满堂灌,对学生要求严格,内容死板没有创新,课堂氛围枯燥无味,这样的教学无异于在做无用功,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畏难或者抵触心理,最终失去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在《秦陵兵马俑》一课中,可在导入环节设计拼图小游戏,在每位同学桌前放置彩色心形夹子夹住的小纸盒。学生进入美术教室后首先产生了好奇心,想要知道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打开盒子后发现里面装有兵马俑的拼图碎片,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小组合作拼成兵马俑。这一过程让学生既清楚地知道这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又锻炼了合作能力,同时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美术表达中融合游戏活动,构建沉浸“坊”
在美术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精心提炼主题,创设情境,给学生带来更多奇妙的课堂体验,从而获得理想的表达效果。例如在鉴赏课《血衣》中加入互动模仿环节,请学生分组模仿作品《血衣》中的几组人物形象,鼓励学生大胆地上台表演人物的造型姿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加深对作品当中人物性格和作品内容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探究与教师的适时指导是相辅相成的,游戏使得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落实,师生互动又为学生表达和探索保驾护航。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小伙伴》一课,可以采取“先画后教再画”的教学模式。学生先试着画一画,教师给予适当指导和进行必要的讲解后再次绘画。教师可以开展“盲画”游戏,游戏一:蒙住画者的双眼,通过触摸的方法了解同学的样貌;游戏二:在遮挡脸型的前提下,画出同学的五官;游戏三:在遮挡五官的前提下,画出同学的脸型。通过这样的游戏,由“先了解”到“再画”,学生产生了了解伙伴的愿望,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提高了绘画热情,增强了绘画信心。
(三)在审美感知中丰富游戏形式,培育体验“田”
在教学中,通过游戏向学生传达知识,让学生亲身体会、亲身融入游戏,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我在《秦陵兵马俑》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安排了“兵马俑对对碰”的游戏,将兵马俑的身体部位拆分,让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上找出相同兵马俑的部位,并将它们配对。学生以小组PK的形式进行游戏,游戏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对决赛最后两个小组正确率达到百分之百,课堂整体氛围也因此达到高潮,许多学生欢呼鼓掌,绽放笑颜。而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抓住了关键的记忆点,在游戏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在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完成了教学目标。
教师还应充分挖掘游戏的美育潜能,关注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在七年级美术(人教版)的第二课《春天的畅想》中创作以“春天畅想”为主题的绘画时,我开展了“感知”游戏,请学生先闭上眼睛,然后听一段虫鸣鸟叫声,让他们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想到的画面。因为每个学生的想象力不尽相同,因此他们会畅想出不同场景。之后我抛出话题,让同学们探讨春天的美丽,产生思维的碰撞:有的说,轰隆隆的春雷声可以反映春天的到来;有的说,翠绿的山林可以反映出春天的生命力;有的说,燕子的回归、冰雪的融化、柳树的萌芽都能反映出春天的到来……班级气氛活了,学生的大脑也动了起来,学会像专家一样去思考,学着像美术家一样去创造,为创新作品提供素材。因此,学生的作业各具特色,内容和形式都很丰富。
(四)在创意实践中渗透游戏手段,拓展认知“域”
在教学中,设计游戏的过程有时要比完成游戏的过程还要重要。要让游戏带领学生走进课堂。在教学活动中加入游戏环节,并让学生参与互动,为学生创造了更多实践美术知识的机会。如在学习《秦陵兵马俑》一课时,设计一个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小兵马俑的游戏,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种所学习的兵马俑类型,以泥为笔,制作刻画一个具有特征的兵马俑,一部分学生制作了“将军俑”,一部分学生制作了“车兵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制作的过程中抓住了不同兵俑之间的差异和各种兵俑的特点。
在设计游戏教学中不仅要把学习内容作为认识的客体,而且要将自身作为认识的客体,要通过游戏使得学生对自己做出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使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不断提高。
教学《独特的装扮》这课时,我给每个学生发放自主学习单,让学生讨论了什么游戏、游戏规则怎么制定。学习单内容如下:1收集世界各地有特色的面具图片如何在游戏中展现?2如何通过游戏了解面具的起源、材质、特点及所具有的文化底蕴等?3能否在游戏中加入面具的制作方法探究。接着,学生合作制定游戏方案,具体做法如下:利用课前10分钟开展“拆拆看”游戏,目的是在拆的过程中探索制作的原理,为更好地“做”打好基础;接着利用课堂10分钟时间开展“面具表演秀”,目的是了解面具起源、特点、文化底蕴等;再用10分钟时间,小组成员利用搜集的面具完成“面具拼接比赛”,目的是分析探究面具制作的步骤;剩余25分钟的时间举办面具“拍卖会”。学生们在一系列游戏活动中丰富感官体验学会自主思考,从多个角度探索问题,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游戏有效地促进传统美术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它的灵活性、生动性使课堂变得更高效,学生个性也得到解放。游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创新性思维,让他们主动地去学习,真正爱上学习。在紧张的学习生活当中,学生借助游戏放松自我,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张扬自己的个性,促进了高效教学,对此教师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宋雨桐试论游戏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3(1):109111
[2]宿振峰初中美术教学中游戏活动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50):59
[3]严潇雄美术游戏课在教学中的运用[J]新智慧,2021(29):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