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锋
[摘 要] 追求深度理解的单元复习课在自主回顾中实现知识再建构,在温故操练中实现问题再发现,在合作探究中实现关联再剖析,在实践应用中实现思想再感悟,在总结升华中实现本质再理解,在拓展延伸中实现素养再提升.
[关键词] 单元复习课;解三角形;深度理解
基于深度理解的单元复习课对一章内容的梳理、整合、拓展、升华具有重要意义,其功能与价值不是常态的复习讲评课、专题复习课、查漏补缺课所能替代的. 追求深度理解的单元复习课,首先要梳理章节主线,串联零碎的、分散的知识,实现单元内容再建构,正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所说的,“熟书生温,似乎在复习,但把新的东西讲进去了,找另一条线索把旧东西重新贯穿起来”;同时要站在深度理解的高度,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挖掘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另外,还要在应用拓展中感悟思想方法,把握数学本质,发展数学素养.
在“解三角形”的新授课中,学生以平面向量为工具研究了三角形中邊角的定量关系——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并学会了用余弦、正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对本章内容的复习,笔者认为,除了要达成上述基本目标外,还要从方法论的角度明确解三角形的本质,从整体视角研究余弦、正弦定理的内在一致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发挥本章内容的育人价值. 基于上述问题的思考,本文结合解三角形(单元复习课)的教学谈谈对单元复习课的一些理解与认识.
教学设计
1. 自主回顾,知识再建构
问题1 请同学们回顾“解三角形”这一章的内容,能否用结构图的形式将它们表示出来呢?
教师引导学生初步建构知识结构图(如图1所示).
设计意图 在新授课阶段中,学生虽然已经逐一学习了各节内容,但是仍处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况,还没有形成一般性思维策略,更谈不上对学习内容的深度理解. 单元复习课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实现知识的结构化,构建体现逻辑关系的知识网络. 在课堂之初,学生通过自主回顾,画出按知识点罗列的知识结构图,教师则引导学生从联系的观点去理解问题,将各小节的知识内容之间的关系先初步勾画出来,再在后续课堂探究中逐步完善知识结构图.
2. 温故操练,问题再发现
问题2 阅读教材中已学过的三道例(习)题,你能总结余弦、正弦定理适用的类型,并进一步完善结构图吗?
(1)A,B两点之间隔着一个水塘(见图2),现选择另一点C,测得CA=182 m,CB=126 m,∠ACB=63°,求A,B两点之间的距离(精确到1 m).
(2)为了在一条河上建一座桥,施工前在河两岸打上两个桥位桩A,B(见图3). 要测算出A,B两点之间的距离,测算人员在岸边定出基线BC,测得BC=78.35 m,∠B=69°43′,∠C=41°12′,试计算AB的长(精确到1 m).
(3)如图4所示,为了测量河对岸A,B两地之间的距离,在河岸这边取C,D两点,测得∠ADC=85°,∠BDC=60°,∠ACD=47°,∠BCD=72°,CD=100 m,设A,B,C,D在同一平面内,试求A,B两点之间的距离(精确到1 m).
设计意图 通过对三道习题的分析,学生分别概括出余弦、正弦定理的适用情形,即已知三条边,或已知两边及夹角,选用余弦定理;已知两角及一边,或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选用正弦定理. 初步完善并得到知识结构图(如图5所示).
追问:你能指出上述三种测量与计算问题之间的关系吗?你能说出解三角形的本质吗?
设计意图 上述三问源于教材三个小节中的三道例题,第(1)问是两点不可达又不可视的问题;第(2)问是两点可视但不可达的问题;第(3)问是两点都不可达的问题. 新授课时,学生是独立逐个解决的;现将三道例题放在一起研究,目的是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整体思考问题. 研究发现,解决第(3)问先要将其化归为模型2(第(2)问的求解模型),在△ADC和△BCD中用正弦定理分别求出AD和BD(或AC和BC),然后再化归为模型1(第(1)问的求解模型)在△ADB(或△ACB)中用余弦定理求出A,B两点之间的距离. 综合运用正弦、余弦定理解决问题,让学生感悟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模型识别能力.
在解决第(3)问的过程中,将AD和BD看作未知量,求解过程体现了方程思想. 由此,引导学生深度反思解三角形的本质,即在三角定律(三角形的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内角和定理以及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基础上,建立题设条件(方程或不等式)与三角形本质的联系,从而求得三角形的全部或部分度量关系.
3. 合作探究,关联再剖析
问题3 结合余弦、正弦定理的推导过程,思考余弦、正弦定理是否具有一致性?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的关联性. 首先,两个定理的证明起点与证明路径一致,都是从同一个向量等式出发,将向量等式数量化来证明的. 其次,在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求第三边时,可以利用内角和定理和正弦定理求解;也可以利用余弦定理,通过建立关于第三边的一元二次方程求解.不同的定理解决相同的问题,说明两个定理必然具有一致性. 通过该问题的设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追问1:你能探究出证明余弦、正弦定理具有一致性的路径吗?
师生合作,借助向量等式及射影定理进行探究,探究路径如图6所示.
设计意图 利用向量等式证明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的关键是向量等式的数量化,而向量等式的数量化又能得出射影定理. 因此,教师适时点拨,能引导学生得到一条探究路径——从余弦定理出发借助射影定理证明正弦定理.
追问2:你能通过具体实践,完整写出探究过程吗?探究过程可逆吗?
探究1:请结合射影定理由余弦定理推导正弦定理.
探究2:请结合射影定理由正弦定理推导余弦定理.
证明(探究1) 由a=bcosC+ccosB两边平方,可得a2=b2cos2C+c2cos2B+2bccosC·cosB.
因为cos2C=1-sin2C,cos2B=1-sin2B,所以a2=b2+c2-(b2sin2C+c2sin2B-2bccosC·cosB).
又a2=b2+c2-2bccosA,所以2bc·cosA=b2sin2C+c2sin2B-2bccosC·cosB.
因为cosA=-cos(C+B)=-cosC·cosB+sinC·sinB,所以2bcsinC·sinB=b2sin2C+c2sin2B,所以(bsinC-csinB)2=0,即=.
同理可证==.
设计意图 很多数学知识的发现都源于大胆猜想,然后严格证明.另外,逆向推理也是拓展探究的一种方式.研究路径、研究方法的培养应渗透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
追问3:能否不借助射影定理直接实现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的互证呢?若能,请小组合作写出探究过程.
探究3:请由余弦定理直接推导正弦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