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水利经济发展规划研究

2023-09-19 16:06周宝华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3年14期
关键词:水利经济发展规划互联网+

周宝华

[摘 要]我国于2015年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将更高效地应用于水利经济发展中。水利经济领域也需要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趋势和需求,加强改革,提升规划水平,从而保障水利经济的发展规划能够真正与“互联网+”这一背景相适应。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互联网+”时代水利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互联网+”时代水利经济发展规划重点,最后提出“互联网+”时代水利经济发展规划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水利经济;发展规划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14.056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3)14-0171-03

0     引 言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对较少,并且区域之间分布不均,综合利用率不高。从数据上看,2010—2019年我国年用水总量稳定在6 000亿m3,2020—2022年的年用水量有所下滑,但整体总量还是非常大。当前,在水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我国可将“互联网+”的科技优势与水利管理进行深度融合,通过大数据进行信息汇总互通,将信息技术更好地运用于水利经济发展规划,促进水利经济发展规划向着智慧化方向转变[1]。

1     “互联网+”时代水利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互联网+”行动计划被提出,到被应用到水利经济发展时日尚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主要问题汇总如下。

1.1   发展体系不完善

我国水利经济发展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体系,重规划、轻总结的问题仍然存在,相关体系未能建成闭合回路,不同区域、部门之间未能及时共享阶段性发展成果[2]。

1.2   沟通不畅

我国还存在一些以部门为单位、以专业为单位的团体主义理念,形成“信息孤岛”,这就导致部门间的沟通不畅,水利经济发展规划相关信息不能及时汇总交流,水利经济规划方案不完整、不全面,达不到最佳效果。

1.3   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互联网+”时代,水利经济虽然将一些业务转移到线上,使操作更为便捷,但是相关数据资源比较分散,对大数据、物联网、虚拟化等技术开发利用的层次低,不能有效完成对信息的梳理分析,未创建综合性的服务平台,这就导致不同部门和不同业务之间信息共享不足,不能使水利经济发展相关部门有效协作联动。水利系统的应用软件功能比较基础化,操作平台单一,未达到理想效果。

1.4   地域发展不均

不同地区受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对“互联网+”的认知程度不同,水利经济发展规划模式、建设进度各不相同,发展规划的起点也不一样,这就决定了不同地区水利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2     “互联网+”时代水利经济发展规划重点

2.1   跨界融合

在“互联网+”的思维指导下,利用科技手段和互联网平台提升水利经济发展规划水平,通过跨界融合集贤聚能,增强技术研发到应用推广的垂直性,同时为参与实践主体力量集聚提供支点,让互联网与水利管理进行深度融合,进一步推进建设新的发展生态。打破水利经济发展规划壁垒,逐步在感知、数据、互通、应用、运维等方面进行技术升级与模式转变。提高水利经济发展规划的开放性,保障规划结果能促进水资源节约、保护、开发、利用齐头并进[3]。

2.2   创新驱动

水利信息化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对国家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水利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一些问题开始暴露出来,水资源粗放式利用已经不能满足发展需要。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通过创新驱动探索新出路,结合时代背景,充分利用现有科技优势,设计新思路、新方案,应用5G技术,进一步建造智慧水务[4]。

2.3   结构重塑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社会经济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水利行业也需借助互联网重构结构,保障水利经济发展规划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可通过大数据汇总水利相关信息,利用技术手段创建区域性、虚拟性、综合性的水利经济发展规划模型,通过模型可以看到规划目标、问题点、关键点、难点等。同时,可利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全景技术实时显现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为水利经济一体化规划给予支持,还可通过数据分析来预判未来发展趋势,对規划方案的价值进行判断,更好地提升水利经济发展规划水平。

例如,湖北省武汉市早在2017年在长江荆州段完成长江水利委员会“河道采砂管理视频监控项目”试验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见图1),试点先行,分步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提升河道采砂管理水平。

2.4   生态共享

水利经济发展要与生态发展有机结合,创建“互联网+”生态,充分利用网络大数据汇总分析市场需求、民生需求、环保需求,打通规划发展渠道,引入新资源,消除水利经济发展“孤岛”问题。发展生态化水利经济建设不能一概而论、一蹴而就,应开放生态共享,结合地域特色,有计划性、层次性地推进,保障微生态健康稳定。

3     “互联网+”时代水利经济发展规划路径

3.1   加强顶层设计,推行一体化理念

进一步理解“互联网+”的内涵,了解信息技术优势,让互联网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水利经济发展,为水利经济探索新出路;加强智慧水利顶层设计,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发水利经济发展规划项目,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导向,将智能预警、节能降耗、漏损分析、市场运营、科学研判等视为顶层设计的支点,通过信息化决策、智慧化运营提升水利经济发展水平。推行一体化理念,扩大发展视域,更好地为水质监管工作、水利工程建造、水资源调配等工作服务。另外,要遵循可持续性发展原则,将民生需求放在第一位,既要做好生态文明建设也要做好经济改革,合理规划,科学发展水利经济[5]。

3.2   创新模式,多样化运用信息技术

通过物联网打造水利系统智慧管理网络,将以往不同部门、不同区域、不同专业之间的联动壁垒击破。加强对自动化设备的应用,重视大数据技术的开发应用,以获取海量水资源相关信息,并利用技术手段筛选、分析、共享这些数据信息。打造数据库,既要保障数据库具备宏观性、整体性,亦要具备微观性、区域性,以最佳模式服务于供水、防汛、水质净化等的规划管理工作,实事求是地发展水利经济。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建造无线应用平台,使用可移动电子设备拍摄高清图片,记录和反馈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利用全球定位、地理信息等技术完善平台功能,如灾害预警、发展监督、视频会议等,提高平台效用。打通水利经济规划发展渠道,满足多方联动的一体化发展规划需求。

例如,浙江省就开发了智慧水利云平台(见图2),整合应用各类新技术提升效能,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此外,比较典型的还有省市县三级防汛防旱综合指挥平台,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地图在线实时监测防汛情况,利用“互联网+智慧水利”将更多数据关联起来,汇总防汛相关信息,发布减灾相关调度决策,实现市县区多级联动指挥、跨平台信息发布等,构建防汛信息化管理全流程体系,使防汛防台的效率大大提升,值得业内学习借鉴。

3.3   因地制宜,提高“互联网+”时代水利经济发展规划效率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有各自的特点,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无论是经济基础、硬件设备还是人才储备都不一样,各地区水利经济发展规划要从当地实际出发,深刻分析当地现状及需求,量力而行,不能照搬硬套其他地区的经验成果。要做好区域性水利经济发展与国土整治、生态文明建设等全局关系的协调,着重解决各区域最为突出的水利经济发展问题,在因地制宜原则的指引下落实水利经济发展目标[6]。

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气候独特,属典型的暖温带内陆干燥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降雨稀少,无霜期长,光热丰富,昼夜温差大。据1976—2010年气象资料统计,伽师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4 mm,自然降水少而集中,多集中在5—8月,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5.2%,且日照时间长,年平均蒸发量为2 251.1 mm,为降水量的42倍。因此,当地水利经济发展规划方案则不应沿用前文提到的湖北、浙江等地区方案。另外,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新疆平均水平相比较低,是新疆喀什地区的农业大县,最直观的水利问题是缺乏量水配套设施、灌溉水利用率低,所以相应的水利经济发展规划则应围绕促进灌溉用水管理、促进地下水资源高效利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等目标来进行。

3.4   完善体系,增强“互联网+”时代水利经济发展规划的可持续性

推行“识别问题—拟订方案—系统评价—方案论证”体系,确保方案具有科学性、法律约束性以及实用性[7]。首先,实地勘察、搜集资料、发现问题、剖析问题、了解需求,以此为基础制订“互联网+”水利经济发展规划方案,保障该方案目标明确、计划合理、利于实施;其次,利用互聯网动态追踪,合理使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收集水资源相关信息,使用远程遥感等技术对比分析,探讨水利经济发展规划方向是否正确,若有偏离,及时修正方案,以期达到理想效果;最后,复盘前期数据,将水利经济发展规划相关资料整理复核,剖析研究,统揽规划历程,寻找规划短板,若存在问题(如水质监管不到位、数字设备更新滞后、信息安全不到位等),则要及时调整规划方案,引进新软件、新设备、新技术,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有效完善“互联网+”水利经济发展规划体系,解决水资源节约、开发、保护等具体问题[8]。

4     结束语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水利经济发展规划过程中要加强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具体发展规划过程中,需做到跨界融合、创新驱动、结构重塑、生态共享,还要加强人才储备,多样化运用信息技术,支撑“互联网+”水利经济发展规划活动顺利展开,使水利经济发展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1]马静.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有效方法及效益提升:评《水利经济与水利工程管理》[J].人民黄河,2022(8):167-168.

[2]李昭伦.北方灌区水利经济的特点与发展构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4):102-104.

[3]牛玉芬.滨州市引黄灌区水利经济发展的建议分析[J].经济管理文摘,2021(24):3-4.

[4]乌云格日勒,杨永军,邢振梅,等.基于绿色发展背景下的区域水利经济管理的思考[J].现代农业,2021(3):68-70.

[5]孙英辉.加强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方法研究:评《水利经济与水利工程管理》[J].人民黄河,2021(6):165.

[6]高彩虹.互联网+水利经济规划发展要点[J].今日财富,2022(2):28-30.

[7]张玉净.互联网+时代如何做好水利经济发展规划[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9):95-96.

[8]郑媛媛.基于生态文明区域水利经济规划的综合调控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8):144-145.

猜你喜欢
水利经济发展规划互联网+
论新时期水利经济如何建立良性循环机制
我省冰雪项目发展规划及运动队伍组建和管理的研究
教育新常态下综合性大学“十三五”发展趋势研究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对发展水利经济的几点思考
水利经济发展与水利现代化建设协同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