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由贸易港背景下农业科研单位人才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2023-09-19 17:22:36陈洁王贵珍师雪茹洪双华元刚黎志明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3年14期

陈洁 王贵珍 师雪茹 洪双 华元刚 黎志明

[摘 要]本研究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为例,通过分析近几年中国热科院人才现状,2011年以来海南省农业专业人才数量变化,2016年以来海南省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構成比,以及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构成比趋势变化,分析当前热带农业科技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引才机制、选才机制、人才激励机制、科研扶持机制和人才评价机制等方面,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农业科技人才全面支撑科研创新、产业发展提供人才管理方面的战略决策参考。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人才管理机制;农业科技人才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14.040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3)14-0121-04

0     引 言

科研院所是建立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驱动创新发展战略的有效载体。在实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注重人才实力提升是对科研院所实现改革驱动、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1-2]。《关于支持海南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实施方案》中指出,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支持机制和全方位开放的引才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达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人才服务运转机能,实现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3]。

对比研究2011年、2018年、2021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中国热科院)人才情况,从中国热科院从业人员数量、高级职称人员数量、博士和硕士学位人员数量等方面考量人才发展状况。从图1中可以看出,2011年、2018年、2021年中国热科院从业人员数量、高级职称人员数量、博士数量、硕士数量均呈上升趋势,2011—2018年上升幅度分别为23%、73%、122%、1 550%,其中高级职称人员数量、博士数量增加幅度较大,硕士数量增加幅度最大。2018—2021年,中国热科院专业技术人员数量、高级职称人员数量、博士数量、硕士数量也均呈上升趋势,其上升幅度分别为1%、45%、3%、22%,其中高级职称数量和硕士人员数量增加幅度较大,从业人员数量和博士数量增加缓慢。

1     海南省第一产业GDP构成比和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构成比

从图2中可以看出,2016年—2020年海南省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构成比和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构成比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分别为12%、23%。分析认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构成比的下降与GDP构成比的下降有一定正相关关系。从数据来看,海南省自1988年建省以来,第一产业GDP构成比从50%下降到20.5%,下降幅度达到59%,从业人员构成比同期下降55%;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GDP和从业人员构成比分别有所上升,且第三产业上升幅度更大,分别为91%、190%。分析认为,这是因为海南省在实施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过程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主要是在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旅游餐饮业等方面,这符合配第—克拉克定律产业结构演变规律[4]。

2     2011—2018年海南省农业科技人员数量变化

从图3中看出,自2011年以来,海南省农业科技人员数量变化呈倒“U”型趋势,近几年总体呈下降趋势。

3     制约中国热科院人才发展的主要方面

3.1   农业科技人才供需失衡

《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建设规划(2021—2035年)》提出要用10~15年把海南打造成世界一流的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在生物育种、热带农业、海洋渔业等领域引领热带农业科技创新。虽然近几年中国热科院高级职称、博士、硕士的数量不断增加,但与发展目标仍有很大差距。杨晓娟通过产业专业人才结构偏离度计算模型,得出海南省自2000年以来第一产业专业人才供需失衡,人才缺口大的结论[5]。师雪茹等人通过比较南方13个省每万名农业人口拥有的农业科技人员数量,认为海南省显著低于全国和东部发达省份约30%[6]。从人员职称结构和学历方面来看,副高级以上人员、硕士、博士人才更是紧缺,需聚焦关键领域加快培养。刘益男等人以广东湛江热带农业科研单位为例,发现2017—2019年高层次人才严重流失,主要流向高校或选择继续深造[7]。

3.2   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动力不足

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热科院未建立可持续的产权激励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收入待遇仍存在部分平均现象[8]。卢琨通过调研分析,发现科研人员对薪酬水平和福利待遇现状的满意度、薪酬回报的公平性的满意度、科研绩效考核和人才激励政策满意度均很低[9]。中国热科院在绩效评价、职称改革、激励和分配机制等方面缺乏有效调研,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不健全,使得青年科研人员对职业发展前景积极性不高,对现有工作环境满意度偏低。

3.3   人才引进的外部竞争同质化

由于人口红利的下降,城市之间的人才争夺激烈,更加强调人才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的历史定位。尤其是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竞相挖人的现象,导致高端人才集中向发展空间、薪资福利和工作环境优越的方向流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热科院仍然聚焦引进高层次人才,但是受到海南省在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科研平台等方面相对较弱的不利影响,优势不明显,加之重外轻内,导致本土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下降,形成人才流失和再流失的困局。此外,中国热科院属于中央驻琼单位,无法享受海南省在住房保障、住房补贴及配偶安置等属地人才激励政策待遇,更加使得人才引进困难重重[10]。

4     创新中国热科院人才管理体制机制的战略对策

4.1   采用多样化、多层次的选才、引才机制,科学布局,以人才战略发展为导向

人才引进是一个持续性的系统工程,重在留用,如何做好引进后的服务保障、激励管理是关键所在。中国热科院人才引进的战略选择如下。一是抓住海南省建设自贸港的国家政策机遇,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挥区位优势,拓宽招聘范围,通过“双聘”“柔性”等方式引进高水平人才。二是转变用人思路,对于急需、紧缺的创新人才,可以通过智力引进、业余兼职、派遣等途径,实现为才所用;对于非急需的创新人才,可以尝试与高校建立合作机制,高校在学科设置、培养方向上予以配合,扩大实用人才培训规模,实行引培并举“双轮驱动”的战略[11-12],还应根据科研需要设置团队人才梯度,老中青、高中低层次合理配置,发挥各自所长。三是提升人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完善考评激励政策,推动实施解决“为什么要留下来”“留下来能做什么”“做了能得到什么”等现实问题的积极举措。不断创新服务保障模式,建立完善的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为人才提供经费支持、住房保障、子女随迁入学等有效措施。

4.2   构建多维度、广泛的人才激励机制,有效发挥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人才激励机制是人才工作的重要方面,只有采取系统有效的激励措施,才能更好地优化人力资源。中国热科院人才激励的主要方面如下。一是建立以绩效工资为核心的薪酬分配机制,通过绩效评价量化考核,侧重支持重要岗位人才。同时,根据引进人才的类型制定专门的待遇标准和激励模式。二是不断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利益分配机制,鼓励科技人员以所办企业技术入股、股权出售等方式获取收益,优劳优酬。三是给予业绩比较突出、高水平的创新团队长期的稳定支持,定期遴选并培养一批杰出人才和拔尖人才,提供科研扶持资金和项目支持。四是充分利用院所两级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实施热带农业优青人才培养计划,抓好“育、引、用、管、服”关键环节和机制创新,以“揭榜挂帅”方式设立科研专项,滚动支持热带种业及关键核心技术,促进原创性科技攻关[8,13]。

4.3   建立多层次、宽路径的科研扶持机制,制定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系统规划

不断完善系统的教育培训机制,制定中国热科院人才培养中长期发展规划。一是培训前充分调研,有效定位培养目标人才,确定培养目标后,制订个性化培训方案。培训结束后,通过访谈、问卷等调研方法及时收集培训效果和反馈建议等,不断完善培训教育机制。二是不同岗位的人才采取不同模式的培训提升通道,对管理人才加大其攻读在职硕博、干部培训、到农业农村部和地方政府等挂职锻炼交流等的投入力度;对于专业技术人才,主要从攻读在职硕博、学术研讨、开展访问交流等方面满足科技人才學习、成长、发展的高层次需求。三是改革职称和岗位聘用制度,对于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可以优先聘用或者破格晋升;对于服务在一线的科技骨干人员,可以让其优先参与评聘和各类优秀人员的入选[14-15]。

4.4   制定科学、多元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以科研质量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分类考核评估体系

人才评价是科研活动方向的指挥棒,健全人才评价体系直接关系到当前科研生态环境的优劣。农业科研单位制定人才评价机制的主要措施如下:一是实行长期稳定的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综合考评体系,不断通过改革实践,细化对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服务、科研管理等不同科研活动的人才分类建立评价体系[15];二是要合理设置考核评价周期,给潜心研究、长期积累的人才创造良好的科研生态,体现不同学科的差异性;三是借鉴中国科学院“岗位聘用+项目聘用”的制度,对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采用项目聘用的方式,对优秀的科研管理人才采用岗位聘用的方式,同时采用长期和短期聘用相结合的方式,持续优化人才创新活力机制[15-16]。

主要参考文献

[1]罗宏.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探微[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8):34-37.

[2]中国机械政研会第五课题组.加强新形势下转制科研院所人才队伍建设[J].企业文明,2017(2):64-71.

[3]人民网.中组部等部门印发实施方案:支持海南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EB/OL].(2019-08-06)[2022-12-06].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9/0806/c1001-31277227.html.

[4]朱建房.海南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研究[J].经济论坛,2017(3):47-50.

[5]杨晓娟.海南省人才结构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53-56.

[6]师雪茹,胡盛红.海南省农业科研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3(2):85-89.

[7]刘益男,魏政.人才竞争中基层农业科研院所人才流失问题与对策探析:以广东湛江热带农业科研单位为例[J].农学学报,2019(12):83-86.

[8]欧阳欢,方骥贤,唐冰,等.创新农业科研院所人才激励机制探讨: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2(4):1-4.

[9]卢琨.热带农业科研人才激励问题探讨: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为例[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5(3):9-13.

[10]郑远强,郭君,朱丽军.海南自贸区引才困境及广义人才引进机理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6):46-51.

[11]陈燕羽,师雪茹.新形势下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工作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4(5):87-89,93.

[12]袁莉.成都市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6:35.

[13]搜狐网.自贸区人才引进改革思考[EB/OL].(2020-05-09)[2022-12-06].https://www.sohu.com/a/394051293_120636457.

[14]宋歆炜.公益性科研院所科研人员激励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0(7):112-115.

[15]石研研,赵闰,张晓泉,等.现代农业科研院所人才激励与评价机制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9(12):343-346.

[16]郭虹.国家级非营利农业科研院所人才激励机制研究:以东海水产研究所为例[D].上海:同济大学,2012:42-45.

[收稿日期]2023-03-02

[基金项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2022年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1630022022024)。

[作者简介]陈洁(1980—   ),女,广西玉林人,硕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党务管理与研究;王贵珍(1990—   ),女,甘肃临夏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科研管理(通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