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在于人才激励。在新时期背景下,如何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员工的价值与作用,成为许多事业单位管理层需要考虑的重点工作。文章首先探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原则,再次分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优化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14.042
[中图分类号]D6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3)14-0128-03
0 引 言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事业单位是保障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新时期,事业单位发展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内部因素。事业单位要重视内部管理,从人力资源管理入手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事业单位要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实现单位内部高效运转。一方面,激励机制有利于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化解单位内部风险贡献力量;另一方面,激励机制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竞争和创新意识,促使事业单位向着更高目标迈进。
1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多个方面,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事业单位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根据自身需求,逐步摸索出适合自身的激励机制。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并且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激励机制的优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为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具有较大的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事业单位建立激励机制,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让员工产生竞争意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②事业单位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有利于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为单位化解内外部风险献计献策,保证单位健康发展[1]。事业单位的员工对待激励手段具有不同的要求,所以事业单位在改革完善激励机制时,应该结合员工的心理需求,满足员工在激励方面不同的需求,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激励效果。另外事业单位通过合理的激励,能促进员工正确对待岗位职责,以高度的责任心开展工作,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2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原则
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建立激励机制,是为了激励员工积极工作,努力创新,弥补工作当中的不足,以强烈的责任心履行岗位职责,从而提高单位运转效率。为了更好地开展激励工作,获得理想的激励效果,事业单位必须基于人力资源激励原则开展工作,具体原则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人本激励原则
坚持人本激励原则是指充分考虑每位员工在工作当中的具体作用和价值,运用激励的方法、手段,提升他们的工作效能和创造意识,让他们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坚持人本激励原则,关键是要高度关注员工的个性化需求,根据他们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从而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同时,坚持人本激励原则,还要充分考虑到每位员工的心理反应,每一项激励措施都要高度关注他们的心理反应。单位还要建立相应的反馈通道,讓他们对事业单位激励措施的看法意见表达出来,以便达到满意的效果。
2.2 公平公正原则
坚持公平公正的激励原则,就是指要基于员工客观的、实际的工作成效,为员工提供奖励,不能基于主观评价开展激励工作,要照顾到每位员工的心理情绪,使之不会出现不公平的想法。事业单位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最重要的是在考核评价方面,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员工的工作态度、情绪,正确地考核、评价他们的工作绩效,这样能够在员工心理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发挥他们的长处,在单位内部营造出团结向上的良好工作氛围。
2.3 因人而异原则
坚持因人而异的激励原则就是在制定激励机制,采取激励手段的过程中,要全面分析每位员工对待工作的不同态度和行为,根据他们的工作表现,落实多元化的激励措施。同时,在事业单位内部,每位员工工作岗位不同,履行的职责不同,他们的工作目标不尽相同,所以坚持因人而异的激励原则,还要根据员工岗位情况,以及工作目标,立足于岗位差异性,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和措施。例如,事业单位内部设置了很多职能岗位,在这些职能岗位里,员工所要达到的预期工作目标不同,对事业单位的贡献不相同,所以单位采取的奖励方法、手段等应该有所差异。坚持因人而异的激励原则,最重要的是体现出激励效果,展现出激励机制的价值,还要符合员工对激励的心理
预期。
2.4 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相融合原则
在事业单位内部,每位员工所追求的目标不同,产生的想法也不尽相同。运用激励机制的目的在于对员工能够产生引导、带动作用,使得他们在单位的引领下,实现单位目标与个人目标。基于此,事业单位在优化激励机制的过程中,要充分评估激励所带来的作用,根据每位员工的心理预期目标,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激励手段来看,激励可以分为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种。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只偏重于一种物质激励方式,满足不了每位员工的心理需求,难以提升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尽管很多员工心理偏好物质激励,但是部分事业单位在这方面投入不足,满足不了这些员工的心理需求,这对他们产生不了太大的激励作用,甚至还会出现不满情绪和在工作当中不积极的行为。为此,事业单位要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相融合原则,基于员工不同的需求给予不同的奖励。
3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3.1 偏离激励原则,激励手段缺乏合理性
事业单位为了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一定要坚持激励原则,这样才能满足员工心理需求,保证激励预期效果。而目前的情况是,很多事业单位在激励过程中,偏离了人本激励原则、物质和精神激励融合原则,没有全面分析员工的心理需求,也没有采用多元化的激励方式与手段,难以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热情,发挥不出激励机制应有的作用。例如,有些事业单位没有充分考虑员工的现实需要,在激励员工方面,只是采用精神奖励的手段,在物质激励方面投入不多,难以让员工产生满足感,因为他们为事业单位作出了很多贡献,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报酬,导致其出现不满情绪,继而影响他们的工作效能[2]。事业单位只有充分考虑到每位员工的心理需求,分析他们的工作目标,根据工作岗位的贡献率,运用恰当的激励方式、手段,才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影响了激励
效果。
3.2 薪资结构不合理,员工缺乏进取心
事业单位内部实行的薪资水平关系着每位员工的切身利益,影响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目前,很多事业单位的薪资结构没有根据市场发展要求合理调整,依然采用统一的薪资标准,使得员工做多做少都是一个工资标准,这种不合理的薪资结构严重打击了事业单位员工的进取心。有些员工认为自己为单位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没有得到足够的薪资,心理就会产生不公正、不公平想法,进而对单位现行的激励机制产生不满情绪。事业单位虽然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但也需要保证运转质量和效率。如果员工薪资结构不合理,员工容易出现工作懈怠和消极的行为,主观能动性也会降低,难以为单位发展目标的实现作出最大的努力。
3.3 绩效考核工作不到位
事业单位优化激励机制,必须完善绩效考核工作,以便精准地为员工制定激励方法、措施。绩效考核是衡量员工工作效能的一种方法、手段,可以全面、及时掌握每位员工的工作态度、情感和行为,根据他们的绩效表现,可以发现他们工作当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奖惩措施。所以说,绩效考核的质量与激励效果直接关联,如果缺失绩效考核的工作环节,事业单位就无法全面反映员工的工作情况,导致激励工作不到位,减弱激励的功效,不利于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但目前的情况是,部分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不到位,无法针对员工问题提出一个清晰的绩效目标,使得员工对未来缺乏清晰认知,而且没有科学的绩效考核手段,导致绩效评价结果缺乏准确性和客观性,无法为激励机制的落实提供
依据。
4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优化措施
当前,事业单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现有激励机制在应用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事业单位应加强激励机制优化措施的探索,结合激励机制实施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改进和完善措施。
4.1 强化物质薪酬激励,注重精神激励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都是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对员工的物质薪酬激励,保障员工的生活。只有让员工在物质生活上没有更多后顾之忧,才能使其将更多精力放在工作上,为事业单位作出更大的贡献。事业单位可以根据现实需求合理调整薪酬体系,综合考虑岗位类别和薪资标准,构建更为公平、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3]。比如,随着工龄的增加,同一岗位薪资标准也要随之调整。考虑到要引进和留住高学历、重点技能人才,事业单位可以设置学历津贴,增加职称补助等。设立阶梯式的岗位薪酬制度,根据岗位需求和专业知识掌握能力确定岗位工资,关键岗位、高层岗位给予较高薪酬,普通岗位、一般性岗位给予合理薪酬。物质奖励和岗位津贴也要尤其突出先进员工的优势,给予先进员工更多物质奖励。除此之外,精神激励也非常重要。事业单位要内外兼顾,选择合适的精神激励方式,让激励效果更长久。比如,事业单位可以提供更多升职机会、进修机会、荣誉称号等,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肯定员工价值,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其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从而在员工群体当中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4.2 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合理的薪酬制度能够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事业单位要想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首先要秉承公平公正、合理竞争这一重要原则。当前,我国事业单位薪资构成大致分为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3个部分[4]。首先,从基本工资来看,包括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岗位工作主要体现员工所聘岗位和职责要求,合理的薪酬制度必然要求同一时期、同一岗位员工岗位工资是一致的。而薪级工资则主要体现员工工作表现和资历,这就需要对员工综合情况进行考量,合理设置薪级,严格按照薪级制度确定。其次,绩效工资与员工实际业绩和贡献直接挂钩,想要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必须利用好绩效工资,真正对员工进行分层打分,提升不同能力员工之间的绩效工资差异性,避免“吃大锅饭”。最后,津贴补贴又包括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这部分薪资必须真正落实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员工和在特殊岗位工作的员工身上,并根据员工所在地区和岗位工作环境及内容的变化进行动态评估调整。
4.3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真正发挥激励作用
绩效考核与员工最终工资收入、职位晋升等有着直接关系,影响单位的激励效果。因此,事业单位必须重视绩效考核,并科学运用考核结果,真正发挥出激励作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可以通过采用分层绩效考核的方式,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工作内容的员工进行独立考核,以确保考核的公平公正性,摆脱传统流于形式的考核方式[5]。同时,在绩效评价打分时,可以采用不同部门之间相互打分的方式,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打分双方具有裙带关系的问题,以确保最终结果公平、合理。最后,需要充分利用绩效考核结果,一方面利用结果分析员工近期工作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在后期管理中督促其及时调整改正;另一方面要对表现良好的员工给予奖励,让真正有能力、甘于付出的员工得到合理回报,从而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工作,激发员工活力,形成良性竞争氛围[6]。
5 结束语
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阶段,部分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为进一步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提升激励机制实效性,事业单位要提高对激励机制的认识,在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创新激励机制,将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强化物质薪酬激励,重视精神激励,真正提升员工对单位的认同感,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样有利于员工在岗位上最大化发挥自身价值,助力单位更好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晓桦.试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优化对策[J].商讯,2022(22):191-194.
[2]刘淑华.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2):49-51.
[3]边红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研究[J].才智,2022(7):134-136.
[4]杨耀东.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完善[J].投资与创业,2022(7):223-225.
[5]崔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阐述与探究
[J].中國产经,2022(14):100-102.
[6]桂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研究[J].财经界,2022(20):149-151.
[收稿日期]2023-01-10
[作者简介]石颖(1983— ),女,辽宁鞍山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员工绩效、员工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