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永宏 王玲
[摘 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铺开为中山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中山市如何在湾区空间格局下谋求产业协同发展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论文以“核心-边缘”理论为研究基石,结合中山市在湾区中的经济地位、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发展制约因素等现实条件,对中山市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中山市在湾区中的城市定位、“核心”产业和“边缘”产业定位分别进行了研究。提出中山市应立足于大湾区全域进行产业布局;承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地区辐射和延伸,促进中山市传统优势产业升级;促进“边缘”产业智造化等建议。
[关键词]核心产业;边缘产业;产业升级;产业协同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13.044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3)13-0152-04
0 引 言
2017年粵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山市开始进入对接湾区推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机遇期。围绕如何在湾区经济中布局中山的产业,如何在湾区建设中谋求动态发展问题,学界提出了一些建议,但是,目前从理论层面研究上述问题还有很大空间。基于此,本文分析目前中山市的核心产业和边缘产业定位,并结合湾区核心城市经济辐射能力以及产业转移的方向,找到中山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对象,向外辐射的产业选择和区域选择,最终实现湾区空间布局下的产业协同发展。
1 “核心—边缘”理论的基本观点与应用
本文是基于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n,1966)的“核心—边缘”理论展开研究的。“核心—边缘”理论聚焦区域经济由孤立发展到相互关联的变化过程。弗里德曼认为:可以按经济发展水平将区域经济空间分布划分为核心区和边缘区;区域中创造能力较强的核心产业和核心区得到率先发展,而后这种发展逐步向边缘区扩散,进而推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以来,“核心—边缘”理论逐步应用到我国不同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定中[1]。相关的研究主要有:李映照(2005)等人讨论了资本要素在垄断竞争、报酬递增及交易成本条件下的移动与企业集聚形成的关系。吕康娟,付旻杰(2009)将核心—边缘模式应用用于汽车产业,选取美、日汽车产业为例,重点研究了核心—边缘模式自发形成和自我维持的过程。龙良富、黄英(2011)构建了珠中江三地在区域合作中的核心—边缘空间结构,提出三地应在旅游合作中共同发展。赵金丽、张落成(2015)基于“核心—边缘”理论,将泛长三角4省1市分成“核心—边缘—外围”3个圈层,发现3个圈层之间的产业转移呈现出显著的梯度转移特征[2]。刘汉初、樊杰等(2020)研究认为不同类型制造业空间集疏差异促使城市群“核心—边缘”结构进一步强化,核心城市更加专业化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而边缘城市则承接核心城市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3]。
从以上阐述可以看出,“核心—边缘”理论对研究中山市与湾区城市产业协同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2 中山市在湾区协同发展中的地位
2.1 在湾区区域经济中处于中等水平
近年湾区经济运行总体情况表明湾区“9+2”城市群经济发展呈现显著的梯队分布,中山市居于中等水平。
湾区内各区域经济发展“核心—边缘”特征明显,在空间上呈如下分布:香港、澳门、深圳、广州、佛山、东莞处于核心区,相对来说,中山、珠海、江门、惠州、肇庆则为边缘区。中山市由于制造业基础好,优势产业竞争力强,故处于次核心地位[4]。
目前,中山市在湾区中的定位为:一是湾区的重要一极,中山与香港、深圳、广州、佛山四个城市连接,与这四个城市的经济关联密切,同时与澳门、佛山、珠海和东莞四市构成湾区崛起的中坚力量;二是湾区的几何中心,从交通区位上看,中山可以更好更快地与周边各地互相连接与输送资源,并成为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支撑点①。
2.2 中山市与周边城市的协同水平偏低
在港澳和珠三角九市间优化配置资源,首先要解决各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融合问题。目前,中山市与珠海、江门、澳门、广州、佛山等城市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产业融合和经济协同发展进展尚不尽如人意。与东莞市融合度偏低,与深圳、香港的产业合作有待深化[5]。中山亟须借助湾区建设契机加速与周边城市的协同发展,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梯度转移。
3 制约中山市产业协同发展的因素
3.1 传统主导产业优势减弱
中山的传统主导产业是红木家具制造业、服装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今普遍存在产业低端徘徊、缺少知名品牌、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不畅、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国家开始对东北、环渤海等区域的发展政策实施,中山专业镇原有的区位优势逐渐弱化,对资本和技术的吸引力有所降低。出现了吸引高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和其他劳动要素难度增加的情况。随着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压力增大,部分专业镇资本加速流出,传统主导产业的优势逐渐减弱[6]。
3.2 土地碎片化问题凸显
中山市的土地开发强度较高,与湾区其他城市相比,仅低于深圳、东莞。诸多原因导致中山市产业发展陷入“土地碎片之困”,平均每个镇区有1.83个产业园区,部分镇区多达3到5个产业园区。对于产业转移影响重大的土地成本劣势极大地降低了中山市对大企业、大项目的吸引力。土地碎片化问题导致产业转入空间小,严重影响了中山市承接深圳、广州等大湾区核心区的产业转移。严重影响了中山市打造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限制了中山在湾区空间布局中地理优势的发挥。
3.3 产业竞争力提升缓慢
中山市制造业基础良好,但近年产业竞争力提升较慢,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环境资源压力。改革开放后,中山的产业发展以灯具、小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一些产业迅速扩张,通过外部规模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形成了较大的产业集群。但是也暴露出个别产业盲目扩大规模、片面追求高速发展,造成大量固定资产投资雷同、产品同质、产业同构,最后陷入被动的价格竞争,利润空间不断压低的局面。尤其是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趋势下,中山的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相对缓慢。
4 中山市“核心”产业和“边缘”产业定位
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核心”和“边缘”产业动态变化。
4.1 “核心”产业定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山市不断调整“核心”产业。90年代,中山市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纺织服装、机械电气、电子通信、金属制品、化学制造等为核心产业。从1991年起,上述产业的产值占GDP比例在41%以上。1999年,中山市提出“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核心产业的优势进一步提高。2011年中山市确定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健康医药、电气机械及金属制品、纺织服装为六大核心产业。此后,随着制造业的发展,中山逐步将核心产业调整为先进制造业等产业。中山市2018—2022年的核心产业定位于三大产业,即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健康医药产业。中山市的智能家电、高端装备两大产业集群产业规模已超“千亿”。
4.2 “边缘”产业定位
本文所指的“边缘”产业,并非“淘汰”产业或“落后”产业,而是指按照产业转移理论,基于“核心—边缘”模型在区域内外进行梯度转移的产业。
中山的产业结构中,纺织、服装、灯饰、家具、五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占较大比重,产品附加值低,面临着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亟待由“中山制造”向“中山智造”转型。在此背景下,一方面,应鼓励企业进一步向粤东西北地区实施产业梯度转移,将制造加工环节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区域;另一方面,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中,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加快品牌培育,推动产业数字化,促进当地就业和产业发展。
5 基于湾区空间格局的中山市产业协同发展对策
5.1 从湾区全域视角进行产业布局
强大的集聚外溢效应是湾区经济的突出特点,未来湾区内城市圈之间的交通会更加顺畅,对于劳动力就业而言,城际界限会逐渐模糊,彼此间的产业关联进一步加强,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将从城市内部扩展到湾区范围。因此,着眼于城市自身的产业布局将会限制产业的发展,中山应从湾区整体产业布局出发确立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例如,坦洲镇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迅速谋划布局与港澳合作的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项目;翠亨新区是珠江西岸的前沿阵地,要抓住深中通道通车后深中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有效承接深中通道开通后的经济辐射。因此,中山市要从湾区全域出发,有针对性地对产业发展进行规划布局[7]。
5.2 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协同布局
湾区将发展成为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制造中心、科创中心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将来会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在核心区和边缘区中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湾区内有像华为、腾讯、中兴、格力、大疆等领军企业,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东莞已经抢占了先机。中山应积极向东莞、佛山汲取产业融合的经验,承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与东莞、佛山在制造业价值链上联动发展。与湾区外城市对接,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加工制造环节转移,激发当地经济活力。在承接与转移中培育竞争优势,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8]。
5.3 优化人才战略,吸引高端人才
对于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健康医药产业等“核心”产业的发展目标而言,高端人才是至关重要的高级生产要素,因此要大力引进并留住高端专业技术人才。通过优化人才发展的制度环境吸引人才,通过培育良好的产业创新体系留住人才,为优秀人才提供潜心科研和创新工作的土壤,为科研合作和成果转化提供平台。
5.4 促进“边缘”产业“智造化”
中山要由内而外地强化“边缘”产业的发展,利用好白色家电制造、灯具制造、纺织服装、电器机械等产业的发展基础,通过科学的政策引导,促进“边缘”产业智造化、服务化。学习和借鉴东莞、苏州等城市在制造业数字化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在湾区空间内合理配置资源,将原有的生产和加工环节转向湾区内其他城市。通过龙头企业培养计划,让产业政策更多地向龙头骨干企业倾斜,让更多的科技元素、文化元素注入到生产环节之中。同时,建设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企业降成本、提效益,推动中山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现代化。
5.5 推动产业创新体系的建立
湾区内各区域产业定位和规划难免趋同,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非合意性产业同构,这对中山市借助湾区发展机遇进行产业规划和再造价值链提出了新的挑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突破原有产业结构演进的路径依赖,建立产业创新体系。如下两个方面的措施值得进一步论证和实施:一是与湾区内高校合作建立中山产学研基地;二是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研发和创新联盟,开展多种形式的跨学科、跨行业合作研究。
6 结束语
中山市具备与湾区城市间产业协同发展的客观条件,应紧紧把握建设机遇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建设高质量城市群。本研究以“核心—边缘”理论的分析框架为基础,分析了中山市的产业定位。提出中山市应从湾区全域视角做好产业布局;吸收核心区引擎的辐射作用并向邊缘区进行产业转移;通过优化人才发展的制度环境吸引人才;促进“边缘”产业“智造化”等对策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小玉.“核心—边缘”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述评[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0):41-42.
[2]赵金丽,张落成.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的泛长三角制造业产业转移[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5(3):317-324.
[3]刘汉初,樊杰,张海朋,等.珠三角城市群制造业集疏与产业空间格局变动[J].地理科学进展,2020(2):195-206.
[4]梁邦兴,陈浩然,朱竑.区域协同发展背景下边缘城市的空间治理与融入策略: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J].地理科学,2022(3):381-389.
[5]喻锋,梁绮琪.粤港澳大湾区空间联系与地缘关系的匹配研究[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68-78,91.
[6]钟辉新.新时期中山市专业镇经济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对策[J].特区经济,2010(4):40-41.
[7]张志明,林琳,李健敏.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要素禀赋优势评估[J].城市观察,2021(3):153-164.
[8]岳鹄,谭月彤,周子灼.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协调发展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广东经济,2021(9):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