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倩 曾丽娟
[摘 要]数字贸易作为全球数字经济进程中的重要形态,在面对全球经济不景气,遭遇全球疫情突袭之时发挥了核心的辐射作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数字贸易的迅猛发展。本文在阐述数字贸易内涵和现状特征的基础上梳理现有文献成果,探究其重塑产业集聚的影响机制。数字贸易重塑产业集聚呈现线上虚拟集聚和线下产业融合的新趋势,数据要素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促进产业智能制造柔性生产和产业集聚动态发展推动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激活企业创新动力、提高规模效应。
[关键词]数字贸易;产业集聚;数据要素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13.022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3)13-0079-04
0 引 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数字贸易是数字经济下的新形态,是数字化技术和贸易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数字贸易赋能下产业集聚呈现出新态势和新趋势。
1 数字贸易发展现状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超45万亿元,规模位列世界第二,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39.8%。近年来,我国加快部署和落实数字强国战略,在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上呈现如下特征。
1.1 配套完备的数字基础设施
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完备,在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据统计,我国已有超过7 000万千兆用户, 超过210万5G基站,总规模超过150EFlops的全国算力,数字基础设施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配套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完善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为产业集聚重塑提供硬件支持。
1.2 助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國家战略规划中对数字经济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对发挥数据要素价值,统筹规划推进了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推动了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数字化转型,助力实体经济新动能稳步提升,为数字贸易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目前,“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已经超过3 000多个,形成一系列新模式、新业态。
1.3 促进国际合作和国际治理
我国通过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大型国际会议不断加深与国际区域相关数字经济的合作,推动全球数字经济的交流合作。同时,我国深度参与数字经济国际治理,推动构建开放、公平、非歧视的数字营商环境,促进数据要素流通,加强数字创新,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合作。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纵观已有研究中,有不少对数字贸易和产业集聚进行研究的成果,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类。
2.1 数字贸易相关研究
已有研究中对数字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厘清数字贸易内涵、特点和影响因素以及数字贸易发展水平的测度等方面。马述忠等(2018)[1]学者认为数字贸易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基础,进一步深化了数字贸易在国家战略和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与基础作用。目前学术界将数字贸易从内涵上分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狭义方面,数字贸易是指以数字化形式实现的产品和服务的贸易;在广义方面,马述忠等(2018)[1]、马盈盈和盛斌(2018)[2]等学者提出数字贸易不仅包括数字化产品和服务贸易,还包括在数字化平台进行的传统货物贸易。本论文采用数字贸易的广义定义。
杜传忠和杜新建(2017)[3]提出数字化技术和数字贸易的发展加强了各产业间的链接广度和深度,引发了经济模式的巨大变革,促进了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的分解和重新链接以及创新。信息化水平能显著促进数字贸易发展并降低数字贸易成本。章迪平和郑小渝(2020)[4]选用4个指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浙江省信息化指数,并使用评价方法对数字贸易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发现信息化水平能显著促进浙江省数字贸易发展,降低数字贸易成本。Gonzalez & Jouanjean (2017)[5]的研究发现数字贸易发展改变了贸易的对象和方式不仅会降低贸易成本和提高交易效率,而且会进一步提升企业消费者和政府之间的互动频率带来全球价值链贸易的发展与重构。
2.2 产业集聚相关研究
早在1890年马歇尔开始对产业地理集聚进行研究,至1997年欧盟支持的7所大学所构成的网络化课题研究小组开始探讨互联网空间上的产业集聚。课题研究成果显示,Molina和Bremer(2001)[6]在界定虚拟产业集聚概念基础上将虚拟产业集群定义为具有特定特长的企业群,该群体作为一个虚拟企业群运作,能调节各个企业成员的核心能力。
由于虚拟产业集聚属于新生经济业态,近年来相关研究大多从如下三个层面展开:第一层面,学者们研究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媒体中介在虚拟产业集聚中承担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如Hansen(2004)[7]等研究认为信息通信技术在虚拟产业集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层面,学者们以具体的产业为例构建实证模型分析虚拟产业集聚的发展现状,研究其产业集群机制,集群特征及影响因素。张宸和周耿(2019)[8]分析了基于电商平台赋能下淘宝村产业集聚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引发机制。黄蕊和李雪威(2021)[9]指出产业虚拟集聚在文化产业上的形态特征和发展趋势。第三层面,安同良等(2020)[10]学者从一般意义上研究虚拟产业集聚的机制功能载体与特征表现等。
2.3 数字贸易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
譚洪波等(2022)[11]研究发现基于信息技术下的线上集聚与传统地理集聚在集聚表现形式、产业效应、集聚机制方面既有相似又有创新,线上集聚在产业融合发展、灵活就业、数据生成和提高集聚行业的竞争性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梅燕和蒋雨清(2020)[12]分析认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集群要素共享与能力的协同,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变。现有学者开始关注电子商务等平台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和经济效应,普遍认为平台经济对产业集聚重塑有一定的正向影响。曾可昕和张小蒂( 2021)[13]以跨境电商平台为例,研究表明数字平台与产业集群协同效应成为驱动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竭源泉,但仍需提高产业支撑力度和完善跨境电商的生态链建设;梁会君(2022)[14]通过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模型证明数字贸易与产业集群协调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3 机理分析
在数字贸易发展特征,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产业集聚新趋势的研究背景下,现有文献综述已从表现形式上探讨数字贸易重塑产业集聚新趋势,表现为线上产业虚拟集聚和线下传统产业融合,其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数据要素发挥关键效应、数字贸易促进产业集聚动态发展、数字贸易提升产业集聚新趋势下的企业创新动力和规模效应三方面,具体机理分析如图1所示。
3.1 数据要素发挥关键效应
数字贸易对智能制造柔性生产,产业结构升级和贸易高质量增长等产业集聚数字化升级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中数据要素作为重要生产要素发挥着关键作用。数字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重要性发生了改变,诸如资本和劳动等传统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再是首要因素,取而代之的是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创造数据要素的重要来源,也是各制造业等产业集聚的重要支撑力。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大循环中,数据要素产生和传递的效率成为了价值链竞争力的关键,也是促进智能制造,产业结构升级和贸易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助推力。
3.2 数字贸易促进产业集聚动态发展
线上产业虚拟集聚以平台为媒介,线下传统产业融合以地理空间为集聚,依托技术外溢效应共享中间品规模经济优势。产业集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通过构建产业虚拟集聚动态演化模型来推演集聚演化规律,在产业虚拟集聚运行机理和发展趋势下,数据要素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推动产业集聚动态发展,促进产业智能制造柔性生产,推动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和灵活就业以及监管机构制定政策和制度。
3.3 数字贸易提升产业集聚新趋势下的企业创新动力和规模效应
数字贸易提升产业聚集新趋势下的企业创新动力和规模效应。数字贸易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促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以及虚拟集聚赋能平台经济等新经济模式。依托于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深化,贸易成本和交易成本降低,贸易效率提升,智能制造为满足数字化而凸显模块化、碎片化、全球化特征,产业集聚随之打破原有地理集聚边界,呈现线上集聚和线下融合新趋势,激活企业创新动力、提高规模效应。
4 结 论
我国全球价值链附加值在不断攀升的进程中阻力重重,人口红利日渐消失,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复存在,价值链微笑曲线低端附加值趋于削弱。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下,数字贸易让全球可交易产品范围增加,国际分工愈加精细,全球价值链向产业链两端攀升过程中,受外围环境的阻力,内部产业结构升级的困境而道阻且长。但数字贸易重塑产业集聚新趋势推动制造业向制造服务化转型,附加值提升的渠道向满足消费者定制化需求,智能信息服务等高端衍生转移。数字贸易以其不受地域限制的优势助力产业集聚结构优化和重组,有利于产业集聚内企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通信技术更便捷、更有效地搜集客户需求信息,针对顾客的定制化、异质性需求对产品进行差异化、个性化设计,从而改变大批量贴牌生产的模式,进行产品生产方式创新,同时数字贸易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也有助于培育世界先进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共享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马述忠,房超,梁银锋.数字贸易及其时代价值与研究展望
[J].国际贸易问题,2018(10):16-30.
[2]马盈盈,盛斌.制造业服务化与出口技术复杂度:基于贸易增加值视角的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8(4):1-13,87.
[3]杜传忠,杜新建.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全球价值链重构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7(4):110-115.
[4]章迪平,郑小渝.数字贸易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20(4):249-256,271.
[5]GONZALEZ J L,JOUANJEAN M A. Digitaltrade: 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Z].2017.
[6]MOLINA A,BREMER C F,EVERSHEIM W.Achieving critical mass:a global rese Arch network in systems engineering Foresight[J],2001.
[7]HANSEN U. E-clustering: an innovative approach for economic policy[C].2004.
[8]张宸,周耿.淘宝村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9(4):108-117.
[9]黄蕊,李雪威. 文化产业虚拟集群的形态特征与空间解构研究[J].学习与探索,2021(10):146-153.
[10]安同良,杨晨.互联网重塑中国经济地理格局:微观机制与宏观效应[J]. 经济研究,2020(2):4-19.
[11]谭洪波,夏杰长.数字贸易重塑产业集聚理论与模式:从地理集聚到线上集聚[J].财经问题研究,2022(6):43-52.
[12]梅燕,蒋雨清.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的多案例研究[J]. 中国农村经济,2020(6):56-74.
[13]曾可昕,张小蒂. 数字商务与产业集群外部经济协同演化: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一种路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
(16):53-62.
[14]梁会君.数字贸易、产业集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2022(5):10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