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服务外包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影响探析

2016-12-26 13:59卓泓良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26期
关键词:产业升级

卓泓良

摘 要:利用陈启斐和刘志彪测算的2003-2011年我国制造业反向服务外包指数,选择2003-2011年合并的16个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定量分析了反向服务外包对制造业人均产值和新产品产值比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反向服务外包可以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创新,从而带动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反向外包;反向服务外包;产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6.001

1 引言

离岸服务外包(Outsourcing)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加速发展,作为发达国家的一个竞争战略,得到广泛的运用。最近一个新的词汇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起学者的关注,那即是“逆向外包(Reverse Offshoring/Reverse Outsourcing)”,也有人称之为“逆向离岸外包”或“反向外包”(江小娟等,2008)。相对外包完善的研究体系,目前逆向外包的研究和认识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业的廉价劳动力优势难以为继。而作为在传统外包中长期处于代加工地位的制造业,其发展受到各种制约,也很难从发达国家那里获取先进技术,也就缺乏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而在基于内需的逆向外包中,制造业是否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这是我们实行全球化战略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的研究视角是逆向服务外包对中国的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的实证研究。

2 制造业反向服务外包的测算

制造业反向服务外包的衡量指标是研究的关键问题,由于反向服务外包是一新的研究领域,理论研究还很少,没有一套被认可的衡量标准。本文借鉴陈启斐和刘志彪测算的2003-2011年我国制造业反向服务外包指数,见表1。

3 模型的设定

本文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建立计量模型1:

企业人均产值(y):将总产值除以从业人员数量,得到企业人均产值,我们用制造业的人均产值来衡量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如果反向服务外包指数fh对企业人均产值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我们就说开展反向服务外包能促进我国的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反向服务外包指数(fh):该数据借鉴了陈启斐等的计算结果,如表1。

制造业企业的人均资本(k):鉴于数据的可得性,用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近似代表物质资本投入,将此除以从业人员数量,得到人均资本。

制造业企业劳动力数量(l):用分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表示。

行业的国有化程度(control):政府对制造业的干预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如何,关系到政策的走向,我们用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占所有企业总产值的比重来衡量产业的国有化程度。

行业的规模(scale):规模的大小代表企业在反向外包中的谈判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也代表利用反向外包技术提升自己的能力,用各行业的人均总资产衡量。

研发投入(rd):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不仅与是否开展反向外包有关,还与其自身的研发能入有关,对研发的投入越多,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也就相对越强,我们采用研发支出占行业总产值的比重来表示。

为了更好地衡量反向服务外包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加入新产品产值作为被解释变量,得出模型2:

新产品产值(anp):新产品的价值代表了产业结构升级的能力,将其作为因变量能更好地衡量反向服务外包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用新产品价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来衡量。

上述各变量都来源于2004年至2012的《中国科技年鉴》与《中国统计年鉴》,从制造业的行业维度,选取了2003年至2011年我国制造业30个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陈启斐等的合并方法,将30个细分行业合并为16个行业进行统计,共得到8年144个样本点的面板数据。

4 实证研究

本文面板数据的特征为短面板,小T大N,回归结果为表2所示,第一列给出普通最小二乘法的估计结果,第二、三列分别报告了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的计量结果。由于个体效应检验的p值为0,拒绝个体效应不显著的原假设,因此选择用固定效应模型。为了解决固定效应模型中变量之间可能存在逆向因果关系的问题,采用差分GMM估计方法进行估计,结果如表2中方程4所示。

在表2中,总的来看反向服务外包的系数为负数,表明反向服务外包对人均产值具有负的影响;其中方程1是混合回归的结果,从中可看出虽然方程很显著,变量也很显著,但其变量的系数除规模因素外都为负值,这与经济意义不符,譬如我们熟知的人均产值应与资本投入和研发投入正相关,至少不应该是无关,又通过u_i检验,我们不选择混合模型,而应该从随机效应模型与固定效应模型中选取。进行Hausman检验,p值=0,两个模型的系数存在系统性差异,因此固定效应模型更好。通过对比,方程2和方程3的系数显著性和方向基本一致,资本和劳动投入对人均产值的影响并不显著,国有化程度对人均产值的影响是一显著的负影响,说明应降低国有化程度,放开市场,国退民进;研发投入对人均产值的影响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增加研发投入的比重能促进人均产值的提高,从而使企业经营效益提高,技术进步,促使制造业企业产业结构升级。为了消除内生性问题,进行了差分GMM估计,其结果相对于固定效应模型来说又更好。在方程4中,人均资本、规模因素对人均产值均有促进作用,其中规模因素的影响最大,企业员工数对人均产值的促进并不显著,国有化程度的负向作用也不显著。

作为核心解释变量的反向服务外包对人均产值的影响在所有方程中都显著为负,可能的原因有:一方面,选取的时间刻度为2003至2011年,当时我国的服务外包正处于发展初期,服务外包的利益还没有渗透到人均产值;另一方面,我国服务外包的规模仍然较低,所以它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还不明显。

由此,为了更好地衡量反向服务外包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我们采用基于技术层面上的新产品产值比重作为因变量,以考察反向服务外包是否能作为中国集聚全球创新资源的新方式,获得先进技术,带动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

在表3的结果中,为了弥补差分GMM不随时间变化的变量无法被估计的问题,采用系统GMM进行估计,并且Hansen过度识别检验结果显示p值=09514>0.05,我们无法拒绝“所有工具变量均有效”的原假设,因此我们最终采用方程4的估计结果。

在方程4中,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反向服务外包可以显著地促进新产品产值比重的提升,当反向服务外包每提高1%时,可以帮助我国制造业新产品产值比重提升0.044%。表明了,反向服务外包可以集聚全球的创新资源,利用发达国家的高级生产要素,从而改进技术,促进我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陈启斐等利用相同的16个制造业的数据研究显示反向服务外包可以帮助我国制造业提升价值链的地位,孟雪利用18个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反向服务外包的变化对未来生产率变化的影响为正,由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本文结论的有效性。

研发投入的增加也会促进制造业企业的新产品产值的提高,具体表现为,产业研发投入每提高1%,会促进新产品产值增加0.328%。这是因为处在代加工低端地位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很难通过代工和链中的学习过程来提升自己的研发能力,同时也容易被全球价值链顶端企业所“俘获”,只有通过企业独立自主的研发行为,才能打破外国的技术垄断与封锁。与此同时,进行主动的反向服务外包,虽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获得发达国家的高级生产资料,但这部分高级要素的利用还需要企业进行不断的研发,进而转变为自己的技术能力。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分两个模型进行分析,其中以人均产值为因变量的模型显示,反向服务外包对人均产值的影响为负,可能的原因有:一方面,选取的时间刻度为2003至2011年,当时我国的服务外包正处于发展初期,服务外包的利益还没有渗透到人均产值;另一方面,我国服务外包的规模仍然较低,所以它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还不明显。由于模型1不能说明反向服务外包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为此我们构建了以新产品产值比重为因变量的模型2,结果显示:通过进行反向服务外包可以促进我国制造业的新产品产值比重上升,这说明我国制造业企业能利用反向服务外包获得发达国家的高级生产要素来开发新产品,从而有效地促进整个制造业行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基于此,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与建议:

(1)在本文的研究中,国有化程度的影响并不显著,原因是有时候政府的干预不适当或者说存在着滞后性,但在全球化经济的情况下,政府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因为在全球化经济中,不只是各国企业在进行博弈,政府之间同样也在进行着博弈。因此政府应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鼓励有能力的企业积极主动地开展反向外包。

(2)长期以来,我国的制造业普遍缺少“心脏”和“脑袋”,这是我国制造业在外包关系中长期处于低端锁定的地位,以低端要素生产和出口导向为主,使得企业缺乏投资于研发设计的动力。另一方面,我国的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还很滞后,制约着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为此,应该通过开展反向服务外包,利用国外高级生产要素提升我国的服务质量。

(3)解决自主技术创新问题才是未来发展的关键,反向外包只是工具,而自身能力的提高才是最重要的。以前我们是通过技术购买和引进外资,通过学习和模仿来进行产业升级,效果不明显。现在可以通过积极主动的反向外包,逐步形成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但这一过程的实现,还是需要企业自身加大研发投入,只有通过内化为自身的能力,企业在未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由此带动整个制造业产业的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

[1]江小娟等.服务全球化与服务外包:现状、趋势及理论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张月友,刘丹鹭.逆向外包:中国经济全球化的一种新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13,(5).

[3]刘丹鹭,岳中刚.逆向研发外包与中国企业成长-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自主汽车品牌的案例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1,(4):4452.

[4]陈羽,黄晶磊等.逆向外包、价值链租金与欠发达国家产业升级[J].产业经济研究,2014,(4).

[5]陈启斐,刘志彪.反向服务外包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提升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13,(11).

猜你喜欢
产业升级
新兴产业“领跑”中国经济转型
日本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浅析
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培育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