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宪容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其思考能力进行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小学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以及抽象性,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应该注意对其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基于此,教师可尝试对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研究,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独立思考能力 养成方法
新课改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并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调动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1]部分小学生比较依赖教师,很难对某些抽象的知识理解进行深入的理解。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充分尊重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在处于智力和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时,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注意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2]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时,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联系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的内容,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数学知识体系。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应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注重对各知识体系精确度的把控。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的时候要将课本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了解数学理论和我们的实际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从而显著提升日常生活与数学课堂融合的程度。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正四边形计算”的知识内容讲解时,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实际运算的课后练习,让学生对家庭面积进行测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小学生意识到数学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他们在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中更加深入,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通过设定奖励机制,推动学生的独立思考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对小学阶段而言,他们常常具有强烈的荣誉感,作为教师要在学生表现良好时给予认同和赞扬。教师需要注重建立课堂奖励机制,保证奖励机制的建立与小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特点相匹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在数学学习中独立思考,并对教师所提出的每个数学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以此来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认同。同时,教师要从多个方面鼓励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解题能力,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从而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四、构建有趣的问题情景
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要进一步认识学生的兴趣状况,更好地理解他们在这一阶段的接受能力,以便更好地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而设问是激励学生探究意识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保证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符,使设问具有针对性。第一,要保证学生的基本知识积累充分。教师在教授一些概念和定义时,可以积极地利用多媒体设备来进行演示,从而让学生可以直观、形象地理解有关的知识。第二,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意识。教师要突出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寻找学生这个阶段的兴趣点,实现学生兴趣点和数学知识点的完美融合。这样既能有效巩固知识,又能使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使比较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有滋有味。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数学课程教学时,要注意了解现阶段小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教师要注意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积极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使课堂教学结构更加立体,知识展示形式更加丰富,促进小学生在课堂上融会贯通,从而强化学生獨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玉宝.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方法研究[J].中外交流,2018(49).
[2]方群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9(7).
[3]苏爱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J].考试周刊,20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