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学物理教科书中环境教育内容的文本分析

2023-09-06 14:44滕艳萍郭桂周
科教导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环境教育教科书初中物理

滕艳萍 郭桂周

摘要环境教育是一种服务于未来的教育,其关乎青少年环境价值观与环境立场的形成。物理学科则是承担环境教育的重要学科,物理教科书所呈现的环境教育内容关系到我国国民今后的环境价值观与环境立场。文章利用环境教育内容分析检查表对我国沪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进行文本分析,结果表明,该书的环境教育内容虽倡导人类善待自然,节约资源,但体现的是浅层生态自然观。此外,其选材范围不够广泛,部分内容联系实际不够,环境行动技能内容不足,对环境问题中弱势群体的关注几乎没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科书;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3.12.050

环境教育既是科学知识的教育,又是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社会公德的教育,关乎着青少年今后的环境价值观与环境立场。环境教育以环境问题及其防治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唤醒生态伦理良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1]。物理学科是承担环境教育的重要学科,物理教科书中所呈现的环境教育主题与内容将直接关系到青少年今后的环境价值观与环境立场。本文以沪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为例,利用内容分析法对该书的环境教育内容进行了宏观与微观分析,阐述了该教科书中环境教育内容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1分析样本、方法与框架

1.1分析样本:沪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

本文选取了我国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初中《物理》教科书为研究样本,上海教育出版社的初中《物理》教科书包括八年级第一、二学期,九年级第一、二学期共四册,其中每一册附有一份活动学习卡,共计八本[2]。

1.2分析方法:内容分析法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收集与分析文本内容的技术,通过编码置化信息,将非定量的文献材料转化为定量数据,依据这些数据对文献内容做出定量分析和关于事实的判断及推论,它对组成文献的因素与结构的分析更为细致和程序化,是一种利用量化思想来进行质性研究的方法[3]。

1.3分析框架:环境教育内容分析检查表

本研究中,选用的是台湾学者吴忠宏等建构的教科书环境教育内容分析检查表(见表1),包含“环境觉知与环境敏感度”“环境概念知识”“环境价值观与态度”“环境行动技能”“环境行动经历”五个维度,五个维度可进一步分解为11个子维度,同时对11个子维度提供了说明。该检查表科学规范,且经过检验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

本文利用该表对样本中的环境教育内容从宏观与微观角度进行了扫描与归类,在此基础上,依据相关理论展开分析,且进行了信效度检验,两名研究人员保持了比较高的一致率(92.8%),从而确保了本研究的信效度。

2沪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环境教育内容的宏观分析

2 1对教科书中的环境教育内容扫描与归类

本研究首先对沪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的环境教育内容进行扫描,将教材中有关环境教育内容的分布章节提取出来(见表2)。

研究表明,沪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的环境教育内容主要分布在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下册教科书中,学习活动卡只有九年级下册涉及了少量内容。环境教育内容主要涉及章节有第一章“噪声”,第五章“物态变化”“热机”,第七章“电流电压”,第八章“电能的获得和输送”,第九章“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涉及的环境问题包括“噪声”“大气污染”“水污染”“温室效应”与“能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核污染”六个主题,且与“能源”相关的环境问题占据了绝大部分。约31%的环境教育内容出现在STS栏目中,23%的内容出现在正文中,15%的内容出现在“你知道吗?”栏目中,学生的活动部分包括“指路牌”和“学习活动卡”两部分,共约占31%的内容。

2.2对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环境教育内容的频次统计

根据环境教育内容检查表对教科书相关内容进行归类,我们将该教科书中与环境教育内容有关的部分以句子为单位进行编码,并根据前面的环境教育内容分析检查表进行归类,作出频次统计(见表3,p157)。可以看出,滬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涉及“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和“生活环保”较多,而对“环境活动规划”“参与当地环境活动”“生态学基本概念”和“自然与人工环境的体验”等主题则关注较少。

3沪教版物理教科书中环境教育内容的微观分析

3.1环境觉知与环境敏感度

环境觉知与环境敏感度包含“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与“自然与人工环境的体验”两个主题。该教科书主要强调了“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声污染、资源有限、土壤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核污染、温室效应等,这些问题都是人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从各个方面来揭示人类行为将对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挽救的影响,从而使学生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及人类应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而“自然与人工环境的体验”涉及极少,仅在八年级下册“指路牌”中出现1例,要求学生观看影片《后天》,从视觉上感受温室效应带来的严重后果,促进学生对环境的敏感度。

3.2环境概念知识

环境概念知识包括“生态学基本概念”“环境议题内涵”“生活环保”。沪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对“生态学基本概念”涉及较少,在八年级下册“水——生命之源”中,阐述了生物及生产活动与水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生物对水资源的依赖,以及人工降雨等技术可以改善水生态系统;在九年级下册第九章第四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中简单涉及了土壤生态的知识,讲述了化石燃料在土壤中的形成过程,以及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议题内涵”主要涉及“噪声”“水资源短缺”“温室效应”“核污染”“全球能源消费”五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而“生活环保”则涉及较多,如“噪声控制”“节约水资源”“绿色出行”“不乱扔化学电池”、上海的“分时电费”等。通过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机会与行动,学生可以更明确地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

3.3环境价值观与态度

环境价值观与态度直接影响人的环境行为。环境态度是人们对环境保护相对持久并且比较有组织的一种倾向,是值得注意和关心的、以保护环境的名义进行的行为[4]。早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就提出了环境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环境利益是人类的共同利益,我们应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与态度。

沪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环境伦理”与“社会正义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相对较少。主要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全球和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和问题”中提及,强调了人与环境互动互依的关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降低能耗和污染,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3.4环境行动技能

环境行动技能包括“环境议题调查”和“环境活动规划”两个方面。沪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环境议题调查”仅涉及了家用电器每月的待机耗电量的调查。

“环境活动规划”要求学生能规划、执行个人和集体的校园清洁活动,或组织学校及社区的环境保护、关怀弱势族群活动。沪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中几乎没有涉及。

3.5环境行动经历

环境行动经历包括“参与当地环境活动”和“全球环境问题探究”。“参与当地环境活动”仅涉及了参观宣传普及绿色电力,节约能源的风电科普馆。“全球环境问题探究”包括了解国际性的环境议题,并能参与调查研究与环境行动,沪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主要涉及的是国际性环境议题知识,在九年级下册“全球和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和问题”中较全面地阐述了全球能源危机、世界性石油危机、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多元化趋势等议题,而几乎没有提及国际性环境议题调查与行动。

4结论与建议

4.1研究结论

①沪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有关环境价值观与态度的内容较少。从沪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涉及的环境教育内容可以看出,人类经过反复的探索和长期的反思,已逐步认识到了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制造了污染,引发了生态危机、资源危机,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有责任保持自然的生态平衡及有序循环,要善待自然。但是对“环境伦理”与“社会正义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涉及相对较少,尤其是社会正义方面,缺乏对环境问题中弱势群体的关注。这对促进青少年正确理解人与生物间的伦理关系,以及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与态度是不够的。

②沪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的环境教育内容虽然强调人要担负起保护自然的责任,但从根本上来说其体现的自然观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这种激进的环境保护理念主要体现在教科书中的环境教育内容主要倾向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人类利益为根本尺度,而不是从整个自然界出发去考虑与人类长久存在密切相关的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和整体价值,体现的是一种浅层的生态自然观[5-6]。比如环境污染问题治理、开发新能源解决资源短缺问题,主要是从人类自身的利益出发的,是为了应对人类过度开发资源造成的资源危机、生存危机。说到底,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

③沪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环境教育内容联系实际不够。教科书中的环境教育内容涉及的主题包括噪声、空气污染、水资源有限、温室效应、核污染、土壤污染以及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但在描述水资源有限、空气污染、土壤污染,能源有限等问题时显得有些空洞。比如“能源开发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燃烧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废气,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等等,我们周围的空气、土壤,水资源到底受到什么程度的破坏,会造成什么样的威胁,学生是体会不到的,应当在教材中插入和环境问题相关的国内外大量实例或数据、图表等,广泛结合实际,才能让学生感到环境问题就在身边,才能唤起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

④沪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中对于培养学生环境敏感度与环境行动技能的内容不够。教科书中只有极少的“自然与人工环境的体验”与“环境议题调查”内容,而“环境活动规划”根本没有涉及,“参与当地环境活动”也较少,环境行动技能与环境行动经历的内容不足。这也反映了物理教科书中环境教育还停留书本上,没有落实到学生的双手上,实践性不强。学生不仅要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而且要具备调研环境问题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要能规划、执行个人和集体的环境保护活动。

4.2对教科书修订的建议

①拓宽教科书中环境教育内容的选材范围。环境问题涉及生活、生产方方面面,教科书中呈现的知识具有零碎性和不系统性。要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环境概念,应从多方面考虑选择合适的环境教育内容。沪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中主要涉及了工业发展导致的工业污染及资源危机、日常生活污染、城市空气污染,却没有顾及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如农村农药污染等。此外,环境问题是社会问题的产物,选择的环境教育内容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挖掘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从而从社会科学方面培养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7]。因此,建议教科书编写者拓宽教科书中环境教育内容的选材范围,使学生形成更系统的生态观。

②重视学生的环境体验,增加实践活动。比如一些社会实践、现场调研,参观动植物园、环保检测站、各类环境教育展览等,到大自然、自然保护区去考察,通过学生的亲眼所见和亲身感受,深化其环境意识,让他们意识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③树立生态自然观。教科书中呈现的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这种价值立场把自然看成是人类的利益“工具”,忽略了自然的内在价值[8],人类保护自然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而不是为了生态整体利益。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辯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其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人要尊重自然,而不是一味榨取自然的“工具价值”,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

④关注环境问题中的弱势群体。环境正义是对环境权利与责任的合理公正的分配,环境正义更多关注弱势群体在环境事务中的非正义对待,关注由于环境问题而导致的环境不公现象,特别是国家和民族间的不公平[9]。而在沪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中对于关注环境弱势群体的内容几乎没有涉及,教科书编写者应该认识到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崔建霞.环境教育:由来、内容与目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47-153.

[2]张越,徐在新.九年义务教育课本(物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7.

[3]姚冬琳.内容分析法在教科书研究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 2011(4):45-47,14.

[4]CORRALIZAJA, BERENGUERJ. Environmental values, beliefs, and actions:a situational approach [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000,32(6):832-848.

[5]何跃,苗英振,弓婧绚.走进人类中心主义还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基于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自然观的比较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27(6):116-121.

[6]雷毅.阿伦奈斯的深层生态学思想[J].世界哲学,2010(4):24-25.

[7]刘玲玲.关于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环境教育内容的分析评估[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5):65-67.

[8]包庆德,李春娟.从“工具价值”到“内在价值”:自然价值论进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0-11.

[9]王小文.美国环境正义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猜你喜欢
环境教育教科书初中物理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