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3-09-06 05:46龚娜
科教导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英国文学

龚娜

摘要2019年10月,教育部正式发布通知,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建成万门左右国家级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文章以2019年立项的区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英国文学为例,着重阐释该课程的建设途径、成效和评价,旨在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课程建设进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英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3.12.026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地方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宁夏大学新华学院(以下简称“我校”)高度重视“双一流”建设,拨专项经费和制訂帮扶政策全方位促进学校课程质量改革与专业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学校共有34门课程立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2门课程立项“校级一流本科课程”。

1英国文学课程的建设发展历程

自2008年9月文法外语系正式授牌成立起,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英国文学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课程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根据时代发展需要,不断进行课程改革,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2009年—2012年:起步阶段。受课时少,内容多、教材难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任课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梳理,重构知识体系,筛选出符合我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水平的相关知识内容。2013年—2017年:发展阶段。首先课程组主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在讲授法、小组讨论法的基础上采取项目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等。此外,从2015年起,在混合式教学思潮的影响下,本课程探索式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有机结合,实行“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和“线上交流+线下讨论”的互动方式。2018年至今:深化阶段。在2018年立项的校级教改项目的推动下,本课程主要以创客教育为导向,通过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法,旨在进一步构建英美文学的智慧课堂。2019年底,本课程立项为自治区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截至目前,共实施了6轮混合式教学,基本形成了适合推广的教学实施方案,从而将优质资源真正融入课堂,使学生受益。

2英国文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建设途径

何克抗教授是最早将混合式学习引入国内的学者。他认为“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本课程主要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并立足我校校情、学生学情,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式上进行了改革与创新,以期建成区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

2.1课程目标

自2019年起,根据我校办学定位、学生情况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本着建设适应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一流本科课程的基本原则,本课程树立了“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知识层面要求学生形成系统的英国文学知识框架,即掌握英国主要的文学流派、重要作家、优秀作品等具体知识;能力培养方面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提升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促进深度学习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价值引领上,引导学生形成独立开放的文化观,树立全球意识与新人文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怀。

2.2教学内容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主要突出科学性、创新性、高阶性和人文性。首先,由于本课程教学内容多,课时压缩,因此需要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尤其是要科学有效地安排文学史纲与作品选读之间的授课比例,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要以文学作品为本体,即以英国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作为授课重点。其次,在授课中要注意将“旧知识”与“新时代”进行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选择吸纳最新研究成果。例如,在讲授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剧作家和诗人莎士比亚时,可加入中国莎士比亚研究的最新成果,尤其是近年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在中国莎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眼界。此外,教学内容要凸显高阶性。教师应有意识地探索课程中的跨界融合和学科交叉,进而增加课程内容的文化底蕴。最后,教学内容的人文性也十分重要。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对英语专业的“人文化”有了一定的要求。此外,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高校外国文学课程在政治方向性、价值导向性和文化引领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本课程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充分挖掘课程本身包含的思政教育和德育元素,凸显育人价值。如学习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时,引导学生培养良好品德和优秀人格;在学习狄更斯的《远大前程》时,加强学生的人生理想教育;学习富兰克林的《自传》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优良品格。

2.3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整个教学改革的核心。本课程基于“微课+对分课堂”促进课程翻转教学,按照“课前导学与预习→课中教与学→课后拓展与延伸”的逻辑开展教学。此模式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增进学习效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优化教学资源与时间,延展教学范围,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等。

课前教师借助课堂派发布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分享预习资料,布置预习任务。预习资料除了课件、文字资料外,主要是教师自行录制的微课视频。例如,在讲解作家狄更斯及其作品前,学生除了自学书上的内容,还需要通过观看此部分关于文学史纲的微课视频完成课前预习,之后完成课堂派布置的课前测试题或话题讨论。课前预习作业由电脑自动批改或教师手动批改。批改完成后的成绩会自动公布,作业评价也会反馈给学生。线下课堂主要运用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深化学生所学知识,进一步实现教学内容的价值引领。教师会对学生课前学习的情况再次检验,然后对重难点进行重点讲解。学生则要完成前测、课堂展示以及小组讨论。学生的课堂展示主要包括故事接龙、戏剧表演、英语配音、诗歌朗诵、读书分享等。例如,在学习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时,学生可通过项目组的形式进行诗歌分享。学生自由组队,每个项目组任选一首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进行介绍和赏析,组内成员共同完成资料收集、内容研讨、成果展示。接着全班同学围绕项目组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教师根据小组任务完成情况和课堂讨论情况给予点评,并对项目成果进行补遗、深化和纠偏。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可以实现有效课堂教学,促进良性交流,引导学生深层思考。

课后教师会布置线上作业,推送拓展资料,并进行线上答疑。学生则需按时完成作业,根据相关资料进行自主复习,并向老师反馈相关问题。课后作业主要分为个人作业和小组作业。个人作业以课堂派单元测试为主,主要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客观题,由电脑批改。小组作业主要是以提升创新和思辨能力为主的项目式任务。例如:为威廉·戈尔丁的《蝇王》重写结局;莎翁戏剧改编;如果你是托马斯·哈代笔下的苔丝,你会杀死亚历克·德伯吗?这部分的作业评价主要是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

2.4教学方法

根据每节课的内容科学、合理地选取教学方法,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拓创新思维,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时,可采用文秋芳教授于2015年提出的产出导向法。首先是驱动阶段,分为三个步骤:教师先播放《呼啸山庄》的若干电影片段来呈现交集场景,接着学生尝试对其中一个片段大意进行概述,在此阶段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产生学习欲望,最后教师向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和产出任务,分别为翻译任务和片段表演。其次是促成阶段,以片段表演为例,教师对产出任务进行描述,例如片段时长、是否脱稿、语言要求、道具要求等。学生自行选择其中一个电影片段,教师提供与其对应的原版小说以及中文译本作为输入材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可对其中的台词进行修改或删减,教师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最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逐一表演,并提交修改过后的剧本。最终的评价阶段由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构成。学生的戏剧表演在课上由师生共同进行评估,剧本的评价采用延时评价,教师在课后提出修改意见并及时反馈给学生。

3考核方式

本课程通过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评价体系对混合式教学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具體来说,由过程性评价(40%)和终结性评价(60%)两部分构成。过程性评价包括线上自主学习(25%),线上作业(25%),线下作业(25%),线下课堂表现(25%)。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线上自主学习情况主要由课堂派记录,其中课前和课后的线上作业主要由系统自动批阅、教师手动批改以及学生互评等方式完成。课堂表现由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和学生自评构成。终结性评价即期末考试,由客观题(40%)和主观题(60%)构成,这部分主要由任课老师流水阅卷。此外,加入增值评价,即除了横向比较外,关注学生个人在原基础上的进步和提高,形成纵向比较,并在学期中和学期末统一给予表彰和奖励,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4英国文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建设成效

自本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来,学校督导组多次听课并给予肯定的评价,学生在教务系统的评教结果为优秀,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对于本课程大多是正向的评价。

从学生的角度看,一方面,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增强,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很多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律性有了明显改善,也形成了比较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学生的期末成绩较之前有了明显提高,学生对于参加各类英语学科竞赛、申报大创项目以及参与诸如英语广播站、英语角、英语戏剧大赛、英语翻译比赛等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较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变,教学、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实际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例如:授课教师在此项目研究的基础上于2021年立项院级科研项目一项,于2021年获得第十二届“外教社杯”英语教学大赛英语专业组区级一等奖,于2022年获得院级“教学名师”的称号。

5结语

虽然本课程在建设区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要想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对于基础较差、自觉性不强的学生而言,线上自学加重了学习负担,造成其消极对待线上学习任务;对于教师而言,混合式教学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继续进行教学改革的动力;从课程评价角度看,由于对学生线上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依赖于学习平台的监测,能否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从平台角度看,由于缺乏统一的线上教学平台且线上资源较为分散,导致在课程管理过程中不够方便。

今后课程将通过丰富多样的线上学习资源和个性化的线上作业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合作型英语教学团队的建设,减轻教师压力和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改进程。一方面教师要利用统一的教学平台进行线上课程管理,从而掌握学生线上学习的情况,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逐渐形成一套包含教学全过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并结合课程需要不断更新,适时加入与课程相关的文本、音频、视频等课外资源,进而提高网络资源库的使用效率。最后,一流课程的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一定要持续推动课程建设,积极探索课程今后持续建设的深度与广度,让课程焕发生命力。

基金项目: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项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2019-10-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 t20191031_406269.html.

[2]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7(4):547-558,640.

[3]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 37-48,79.

[4]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5]王卓.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J].当代外语研究, 2020(4):66-72.

猜你喜欢
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英国文学
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殷企平教授访谈录
“四个回归”背景下《国际贸易单证》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试析“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的“供应链管理”课程建设
“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探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护理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面向应用型本科的《程序设计基础(C)》一流课程建设探讨
利用MOOC优势重塑教学 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
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写作
MOOC教学试点学院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