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文科专业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探究

2023-09-06 08:29杨红朝徐东璠
科教导刊 2023年13期
关键词:新文科

杨红朝 徐东璠

摘要新时代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是推进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高校文科专业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还存在着专业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教学资源利用不到位等问题。新文科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应在优化人才培养理念,完善组织生态系统、合理安排基层教学组织体系架构,进行学科交叉学习,联动基层教学组织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打造精品文科专业等方面发力。

关键词 新文科;基层教学组织;现代治理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3.13.012

一流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新文科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共同的目标追求。高校新文科专业基层教学组织如何建设才能更好促进文科专业发展、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新时代高校文科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从党的十八大“基石”到党的十九大“基础工程”再到党的二十大“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和“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表述来看,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从《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到2019年5月“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正式实施,新文科建设进程持续推进。新文科是在传统文科的基础上进行学科重组形成的文理交叉,这对培养有思维能创新、善于实践的文科人才起着重要作用[1]。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加强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是新文科专业发展的主要着力点[2]。

本文拟探究怎样的基层教学组织更利于文科专业适应社会需求和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通过探讨,为高校文科专业基层教学组织改革提出建议,进而在实践层面上促进文科专业的高质量发展[3]。

2高校文科专业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现状分析

2.1一流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高校的历史使命到底是什么,是人才培养还是教学研究,是服务社会还是文化传承?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够明确,还不能完全把人才培养放在教育教学的首要地位,在实际工作中对高校使命的认知还存在一些偏差。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教学导向不明;教学考核、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在以职称评定为核心的教师评价和奖励制度中还相对偏弱。

推进落实“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意见的工作力度有待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改进。学生能力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有脱节。以院为主体的办学体制在发挥其优势的同时,长期积淀形成的条块分割和教学资源共享机制不完善阻碍了专业培养目标的较好实现。我国高校文科人才传统教学所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复杂化以及超前化,同时很难达到对知识的灵活应用与开拓创新的要求。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应根据新文科建设要求制订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出一批符合培养方案,具有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2.2专业布局存在偏差,需要增强专业活力

高校文科专业布局不够合理,导致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文科专业存在着盲目发展,发展方向偏移的问题。比如财经政法专业、英语专业和一些传媒专业,基于当时社会所需出现过膨胀式的发展,而今有些已经不完全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高校文科专业建设数量较多,造成了很多文科专业被冠以不同的学科名称重复设置,学科特色不够明显。由于文科专业的建设相较于理工科专业所需的成本较低,因此人文社科专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学校的经费使用本就存在着文理差异,理工科专业对经费投入依赖较大,但在学校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扩招文科专业来弥补学校经费问题。其结果就是原有的文科专业扩大了招生规模,或者新增一个不够成熟的文科专业,这些做法都是不利于一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我国的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文科专业人数不断增加与社会所需的文科人才供给却相去甚远。我们要尽快转变观念,根据社会所需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一定要有先导意识,看清社会发展的动向,防止在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情况下无法满足社会所需人才的问题。高校专业构成如何变革一直是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需要面对的问题。

2.3文科教学改革和教学成果覆盖面较小

学校教师队伍扩充较在校生增加相对滞后,师资队伍规模偏小,结构有待优化,专任教师总量不足,尤其是基础课教师不足,生师比偏高,外聘教师比例较大。青年教师缺乏教育教学技能的系统培训,且外出进修、离岗培训的机会不多,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积累不够,青年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提升较慢。虽然教育改革在不断地推进,但是课堂依旧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接受为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考能力重视不够,也就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高校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的动力不足,对教学存在轻视的态度、重科研轻教研的思想较为普遍。高校教师在教学改革与创新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是按部就班地讲授课程,而不注重教学质量的改善。高校教学研究过程存在投入精力不足,课堂质量监督指导匮乏等问题。综上所述,教育教学改革的覆盖面、教学成果对师生的受益面有待扩展。

2.4资源分配不合理,优质课程教学资源不足

学校教学资源总量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但存在着校区间分布不均衡、校院两级预算要素缺乏科学指导、教学资源投入水平较低和共享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优质课程教学资源不足,自建优质课程资源力度不够,对于优质课程的引进学习需要进一步提高,积极开展线上优质课的引用活用教学资源的能力有限;缺乏充分带动优秀教师教学热情的方法,年老教师参与教学信息化改革迟缓,难以充分调动教师、课程、教材、教学的应有积极性。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录播教室偏少,智慧教室不多,数字化教学资源严重不足,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范围仍需扩大。

课程保障资源不足,受学校人员编制等因素限制,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中心虽然已经成立,但是队伍有待进一步充实。基层教学活动经年不变,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质量评估虚有其名作用发挥不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做不到及时的反馈。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还存在重安排、轻落实,重形式、轻过程,重检查、轻反馈,重结果、轻整改等现象。监控和评估还没有形成环环相扣的、成熟的闭合循环。

3高校文科专业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举措

3.1树立一流人才培养理念,建立组织生态系统

新时代,高校需要及时更新理念,把一流人才培养作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根基,将原来只按照专业去划分基层教学组织的做法转变为着重构建新型的基层教学组织,增加基层教学组织的活力。对传统基层教学组织进行改革,运用现代科技方法[4],运用虚拟网络搭建互联网教室。互联网教研室可以整合国内各高校不同特色教学资源,协同更多教研主体,聚合更丰富的教研资源,从而实现博采众长、百家争鸣。互联网教学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将打破原有的传统基层教学组织的运行模式。网络基层教学组织的蓬勃发展,可以充分发挥不同院系、不同高校的优势,快捷地获取教学资源,可以更好地推动新文科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实现多种方式的资源共同利用,串联起现有资源形成独特的时代教学体系,建设功能完善的基层教学组织生态系统。

3.2优化专业布局,注重优化基层教学组织体系架构

根据现代的治理理论体系,基层组织的多元治理主体应当共同参与建设,以达到主体之间权力的彼此制衡与发展的良性互动。要不断优化文科专业布局,以适应人才培养要求[5]。基层教学组织的主体不仅包含学校院系各部门的党政领导、工作人员,基层教学组织中的教师更应该得到关注。要优化基层教学组织的体系架构,就应该明白基层教学组织的治理不是简单的行政式方法,而是各个主体共同参与,共同成为治理主体。

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基层党组织及其成员是优化基层教学组织体系架构的当然主体,他们具有专业的治理与优化技能。基层教学组织变革治理体系中基层教师的参与和党建引领相得益彰,党建组织给予指导,充分发挥基层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基层教学组织,仅凭学校领导制订制度,考核目标,难以从内部优化其组织功能。只有基层教师积极参与到优化组织结构的队伍中来,优化专业布局,共同商讨组织内部的制度与各项事宜,才能构建更加完善的基层教学组织体系。

3.3开展学科交叉学习,联动基层教学组织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如何建立相关配套制度是促进学科交叉发展的关键,高校应该确保教师和研究人员能够从事学科交叉活动。为了提高学术交流的效率,高校应该改变单一的基层教学组织形式,建立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体系[6]。高校还应当鼓励教师组建学科交叉性的教学组织,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通过整合学科团队成员的教研优势,以“学院—专业”“系—教研室”“课程(组)教学团队”“交叉教学组织”为基础,建立四类实体基层教学组织,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并明确组织架构、职能定位、工作职责和责任分工等内容[7],同时可以组建起跨学科跨校区跨地域的基层教学组织联合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结合自己课程和学科特色,分享教学体会和经验做法。交流主要聚焦在学生课程积极性、课堂节奏与时间把控、课程思政、学生基础不同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等问题,从而推动教师教学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教师教学中心每个课程节点,都组织相应的活动,进行课程评比、教学大比拼、教学工作经验交流会、学习联谊会、新老教师帮扶组织,从而在生活工作中都能进行提高,实现教学经验互助。生活学术交流的自由开展,有助于推动基层教学组织文化环境建设。

3.4给予资源倾斜,打造特色精品文科专业

相较于理工科专业发展,文科专业建设所需的成本更低。因此,高校合理分配教学资源尤为关键。高校要面向社会办学,继续改造升级传统文科专业,不仅仅是课程的讲授,还应该让学生学习先进技术回应市场需求,这样文科专业毕业生才能为社会所需。新文科发展要有坚实的基础,不能盲目增设重复学科,新增专业要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同时还要考虑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避免盲目跟风,保证学科专业发展拥有适宜的环境土壤。高校新文科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一定要符合时代发展和面向社会需求,才能成为打造精品文科的助力基石。

關注人文社科实验室的建立,创新型人才不能只依靠课堂改革,还需组织更多的实践参与活动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要面向产业培养人才,建立起联合实习机构,打造出具有专业特色与应用前景的“文科品牌”,应该给予合理资金等资源支持,吸引文科学术带头人,促进精品文科专业的健康发展。

4结语

新时代各高校应当真正发挥文科基层教学组织在立德树人和提高教学质量中的核心作用,激发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的内在动力。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必将取得长足发展。

基金项目:2022年度河南农业大学教改研究重点项目“新时代农业院校文科专业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研究”(2022XJGLX041)。

参考文献

[1]彭芳坪,李蓉,徐飞.新文科背景下高校VR实验室的建设与使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2(33):17-20.

[2]郭晓莉,周临震,洪林.基于高校职能的基层教学组织建构——兼谈质量文化的生成逻辑[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5(4):96-99.

[3]张兄武.高校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4]陈晓琳,江珩.新时期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创新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8):78-80.

[5]雷静.治理理念下的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J].重庆行政,2022,23(3):97-100.

[6]江珩,彭妍,肖湘平.“双一流”背景下的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7(4):79-82.

[7]陆国栋,张存如.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路径、策略与思考——基于浙江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3):130-136,141.

猜你喜欢
新文科
公共文化发展战略下新文科建设之路
“新文科”背景下戏剧与影视表演专业的艺德教育浅析
“新文科”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新文科视域下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五个维度
公共关系学课程深度学习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新理念与法学教育创新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新文科”内涵探析及建设思考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