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陈英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颁布,音乐课程在地位、课时以及教育意义等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初中音乐教学也应因时而变,教师需要不断优化教学方式,不断对音乐教学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初中音乐教学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音乐教师需积极构建高效课堂,从设计学生的“学习”入手,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体态律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 兴趣性 微课教学 奥尔夫教学法 节奏律动
对于初中音乐教师来说,莫过于学生们能沉浸音乐,爱上音乐课堂所赋予的鼓舞与收获。[1]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音乐课堂,生“势”、生“动”成为了教师们关注的焦点和重心。初中音乐教师,应注重配合学生的身体动作,将节奏律动积极融合到音乐教学中,从而实现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目标。[2]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初中音乐教学模式虽然已获得了质的飞跃,但在初中音乐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仍比较单一,只是单纯讲授理论知识,不注重初中音乐课堂的兴趣性。
(二)艺术缺失
音乐是积聚美感、积蓄想象的艺术,而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享受音乐。在婉转动听的音符中,学生不但感受到此中的诗情画意,而且能陶冶情操。但是实践证明单一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3]部分教师实际教学中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时缺乏艺术性,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需要更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丰富了音乐教学的方式和内容,提升了音乐教学质量,但实际教学中发现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以往的观念教学,教学模式比较固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二、微课渗透,提升课堂
(一)专研微课,认知信息
微课,即微型讲堂,也是结构化数字资本。它是指运用信息技术,依据学生认知的规律,研究出碎片化学习的过程、内容以及扩展素材的方式。课堂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还有与该课堂内容相关的课件、材料、学生反馈及练习测试、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手段与资源,每个内容相互呼应共同创造一个主题式的、半结构化的资源教学应用环节。[4]
微课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经由视频等形式在网上实施课堂教学的方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微课教学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使得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学习。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播放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微课视频。[5]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目标对一些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
(二)增加内容,紧抓目标
以往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通过板书和讲授的方式进行初中音乐教学,时间比较紧张,很难在课堂进行知识的延伸。而在初中音乐课堂微课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情反复观看微课教学视频,打破以往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在时间上的限制。[6]同时,微课视频包括的内容也比较全面,可进行必要的知识拓展延伸。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爱好自主学习,有助于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三)主体突出,回归本真
新课标强调在音乐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兴趣爱好等方面自由选择音乐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对初中音乐知识的接受能力,选择不同歌曲,同时让学生利用微课视频反复观看、学习。可见,微课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教学活动,有利于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7]
三、巧用律动,乐玩课堂
“音乐课堂应该做到的是通過让学生自己感受音乐、演奏音乐,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奥尔夫在一本书中提到的。奥尔夫教学法的四种最基本的动作就是拍手、拍腿、捻指、跺脚。[8]
(一)《布谷鸟》——节奏练习
《布谷鸟》这首歌是收录于2015年01月31日发行的专辑《对酒当歌》中,学生在一些社交软件上接触过《布谷鸟》这首歌的节奏练习,教研员杨老师鼓励我应用这首歌教学,坚定了我把这首歌带进课堂的信心。
这首歌是典型的4/4拍,全曲节奏型密集,速度比较快。情绪是轻快活泼的,这给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曲的律动以拍手和拍腿为主,通过几种节奏交错进行,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情绪。
教学先引导学生观看图谱并聆听旋律,思考该曲的旋律和速度有什么样的特点?在这个设计环节是想让学生能够抓住曲子的中心,为后面节奏训练打下坚实基础。
认识并掌握曲子的基本结构后,让学生用“A”和“B”来即兴创作,同时告知学生“A”代表拍手,“B”代表拍腿。即兴创作完成之后进行单人表演并总结:我们用“A”代表拍手,并且时值为一拍,“B”代表拍腿,时值也为一拍。如图所示:
接着难度升级,用“AA”和“BB”表示时值为一拍的“拍手”和“拍腿”,这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节奏的练习,保证节奏整齐、清晰。在最后一拍俏皮的结束全曲,可用整齐的捻指“C”来担任。
(二)《军民大生产》——杯子舞
《军民大生产》是五声商调式,一段体结构,曲子健壮豪迈,整体性强,一气呵成。采取陇东民歌《推炒面》的曲调,并填入陕甘宁边区军民大生产运动情形的歌词,表现了边区军民的乐观精神。歌曲多采用同音重复与跳进相结合进行,增添了歌曲的动力感。
根据《军民大生产》的歌曲特点,教师要通过利用杯子统一把“一领众和”的气势表达出来,可设计统一敲打杯子的动作。让学生先轻声自由创作,其他学生配合领众和的声势,取其精华,得到以下表达形式。
我们用“A”来表示拍手,“B”表示拍腿,“C”表示敲杯子,如图所示:
接下来难度升级,用“AA”和“BB”表示时值为一拍的“拍手”和“拍腿”,如图所示:
四、结语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音乐学习过程中节奏的掌握与理解对于音乐素养的提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运用简单的身体语言或者道具表达音乐韵律,培养初中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并且旋律与节奏这些音乐元素的学习是初中阶段学生应该掌握并应用的重要音乐知识。实践证明,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能帮助初中生提高音乐创新能力,使中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到充满美感的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多元教学模式特点,将音乐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经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为后续拓展与提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珍.“微课”在音乐鉴赏教学中的探究[J].北方音乐,2014(16):116-117.
[2]袁珍.浅谈微课在中职音乐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5(14):145.
[3]刘友芳.初中音乐教学实践研究——以奥尔夫为例[J]. 文艺生活,2017,01.
[4]张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国内研究现状评述[J].北方音乐, 2018,09.
[5]闫凤.浅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影响 [J]. 才智 ,2013(16).
[6]娜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小学音乐教学[J]. 内蒙古艺术 ,2007(01).
[7]陈继萍.小学音乐游戏教学策略研究[J]. 黑龙江教育, 2015(07):75-76.
[8]李淑艳.将音乐游戏巧妙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中[J].新课程,2014(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