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朱玉军
摘要:人类历史包含社会生活,高中历史教材是围绕人类历史展开的,基于高中历史学科的特点,教师应该在此基础上开展生活化教学,让高中历史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更加紧密,可以进一步降低高中历史的教学难度,促进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就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展开详细的讨论,希望可以让更多的高中历史教师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使高中历史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高中历史 生活化教学 教学策略
一、教学理念变革
教师的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师教学方式的选择,但纵观当前我国的教育发展可以看出,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高中历史学科特点,为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有必要进行教学理念的变革。
以《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节课为例,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直至今日,中华民族还保留着很多古代文明,对后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给学生呈现中华文明的起源等相关知识,同时也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将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比如让学生重温早期时代的石器文明,了解在那个时代产出的陶器和瓷器,以及当下人们日常生活所使用的瓷器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发展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磨合,高中学校也要定期对教师进行教育与培训,积极组织教研活动,做好教师理念的引领和教育,鼓励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生活化教学理念。[1]
二、转变教学方式
生活化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师经过反复研究所形成的经验总结,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教师需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转变教学方式,让高中历史知识进行生活化渗透。
以《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一节课为例,为了实现生活化教学,教师可以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首先,教师可以加强对微课的应用。微课是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十分广泛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呈现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比如飞机、铁路以及高铁等等,同时也可以给学生举例说明飞机以及高铁在运输方面的优势以及对生活产生的影响,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也可以将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其次,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交通运输新变化演讲活动,让学生就交通新变化展开叙述,深刻阐释我国在交通运输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同时将其与生活各个行业联系起来,这样能够让高中历史知识在生活中得到更好的渗透。[2]
三、组织开展生活实践活动
高中历史知识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为了更好地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水平,教师有必要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一方面对生活有更深的体验,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以《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一节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重温古代生产工具,开展劳作活动。比如教师利用课下时间组织学生一起运用橡皮泥制作简易的古代生产工具,在制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走进校园开辟的土地,使用生产工具开展农耕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使用生产工具,一边劳作,一边体验劳动的快乐,这对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到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活动,这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显著特点,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融入到生活化教学中,同时组织开展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由于本文的篇幅有限,對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相关探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但笔者还会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继续进行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郑彩霞.生活化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黑河教育,2022(10):28-29.
[2]豆鸿秀.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2(04):93-95.
[3]王莉.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探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2(0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