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历史阅读教学是初中历史教学的有益补充,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研究通过阅读材料增设丰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阅读任务布置呈现学生对历史的切身感悟、阅读交互过程还原学生对历史的客观解释,并在具体教学中精选教学素材、设计阅读活动、关注史料分析与强调史论结合,以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关键词] 历史解释素养;历史阅读教学;阅读任务;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素养是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对历史的解释和思考,如从历史资料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运用有说服力的论据、理论等客观地解读历史事实。初中历史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重要途径。它通过增设阅读材料,丰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布置阅读任务,呈现学生对历史的切身感悟,并在阅读交互过程中还原学生对历史的客观解释,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阅读材料增设、阅读任务布置、史料实证与史论结合等角度探讨提升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基本策略。
一、历史阅读教学提升历史解释素养的内在理据
(一)阅读材料增设丰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阅读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他们在阅读中提高自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知识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阅读材料的选择,丰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史》等书籍,让学生在阅读这些书籍之后形成对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状况的初步认识。这样做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较好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认识。再如“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一课,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新青年》《申报》等报刊。这些报刊一般都会刊登一些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有一个全面、客观、公正的认识。
(二)阅读任务布置呈现学生对历史的切身感悟
为了提高历史解释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教师需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参与度出发进行阅读任务的布置。可以将课堂阅读内容以阅读任务的形式布置给学生,通过完成阅读任务,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提升历史解释素养。例如“秦汉帝国”一课,教师将《资治通鉴》这一史书作为参考材料设计阅读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分析,要求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对秦朝建立、统一国家政权、秦朝文化等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阅读任务设计,有利于充分、有效地掌握秦始皇建立统一国家政权、颁布《秦律》、统一货币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可以布置不同难度的阅读任务。不同学生的阅读任务应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在阅读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探究,从而提升历史解释素养。
(三)阅读交互过程还原学生对历史的客观解释
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对文本的深度解读,离不开阅读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文本解读是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的前提。理解是在阅读时对文本内容的加工,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能在文本中“找出”所有信息,而需要在阅读中对文本进行“筛选”和“重组”,从有限的材料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因此,教师要将文本解读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策略贯穿于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知识进行内化、吸收与建构。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通过信息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对阅读材料进行加工整合,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此外,教师在设计阅读任务时应注意学生已有经验与文本材料之间的差异,使阅读交互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积极思考,并理解、解释历史的过程。这样,通过对阅读任务进行分析与讨论、评价与反思,学生领悟到历史知识的内涵与外延,能够运用已有经验和方法去认识历史事件、掌握历史研究方法;通过问题导向、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主动探究文本中隐藏的信息,充分参与对文本材料的解读,并在实践中应用历史知识、运用历史方法,实现更加深刻的歷史理解。
二、历史阅读教学培养历史解释素养的基本策略
(一)精选教学素材,萌发历史解释意识
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首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这是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前提。但仅有基础知识还不够,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研究能力。如果在初中阶段就缺乏对历史研究能力的培养,那么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在进行初中历史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对相关教学素材的阅读能力,促使学生萌发历史解释意识,提升他们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具体来说,在初中阶段进行历史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精选与教材相关的教学素材。
比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外交流与世界文明”时,教师可以选择“世界古代史”这一内容进行教学。世界古代史部分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所以教师在选取教学素材时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在教学“人类早期文明”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学过的“三大文明古国”中哪一个是最早产生文明成果的国家。其次是相关资料。在教学“两河流域文明”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苏美尔文明”“古埃及文明”等知识。在完成这两个方面后,教师再选择与教材相关的教学素材进行教学。比如,在教学“古代中国”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选择“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甲骨文与殷墟卜辞”“丝绸之路”等作为教学素材。
(二)设计阅读活动,激活历史解释思维
历史解释思维是一种需要反复训练才能逐渐养成的思维方式,是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核心特质。而在初中历史阅读教学中,要想激活学生的历史解释思维,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设计阅读活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多个视角、多个层面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从而形成完整的、准确的历史认识。要善于创设历史情境,设计阅读活动,从而激活学生的历史解释思维。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归纳、善于总结的阅读能力,以此真正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思维。
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围绕问题展开阅读活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社会生活实际及所学教材内容,设计一些有价值的历史问题。例如“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一课,教师围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这一知识点设计了“你认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客观条件是什么”“你认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阅读活动,在阅读中思考、讨论、辨析,并建构起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二是围绕核心概念推进阅读活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课中,教师围绕“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一核心概念设计了“你认为工业革命有哪些标志”“你认为工业革命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你认为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等问题,引导学生围绕核心概念进行阅读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这样既能增进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又能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能力,从而激活其历史解释思维。
(三)关注史料分析,培养历史解释能力
史料分析能力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发现历史事实所具有的时代背景、时代特点和社会环境,能够正确把握历史问题的本质,能够根据所掌握的史料来进行分析、综合和比较,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史料实证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能发现并运用史料,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来验证历史问题,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加强对史料实证的培养和训练。实际上,所谓史料实证,就是“对史料进行仔细辨别、考证和鉴别”,它包括对原始档案、历史文献、考古文物、人物传记、回憶录等第一手资料进行辨别和分析,以还原历史事实真相。可见,初中历史阅读教学应高度关注史料的搜集与运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史料,并学会运用史料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时,可结合《马关条约》文本与《马关条约》签订的背景来理解历史问题,围绕“日本提出割占台湾、澎湖”这一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资料搜集和筛选,学生寻找到“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对台湾的侵占”的资料证据:1894年3月日本舰队入侵台湾、澎湖;1895年2月日本舰队侵入福建等。接着,学生根据对史料的阅读、分析进行判断,进而得出结论: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完全失败的战争。其判定依据有哪些?请找出史料支撑。最后,学生总结并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总之,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归纳、总结,培养了利用史料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如果让你评价甲午战争”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方法与策略。通过史料实证的过程,学生能够运用史料来分析问题、判断历史事实和得出结论。
(四)强调史论结合,提升历史解释智慧
何谓史论结合?史论结合就是在历史研究中将史学理论与历史研究的层次结合起来,使得史学研究从单一的史学理论方法和视角向多维的、综合的史学方法和视角转化,从而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的研究过程。这是一种基于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并能够有效解决历史问题的教学模式,是提升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重要途径。历史解释智慧则是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历史现象、历史人物方面内容,还能够把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历史解释智慧,才能够从根本上把握历史事件或人物所代表的含义及其时代意义。而史论结合正是培养这一历史解释智慧的重要方式。强调史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史料对比与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通过史论结合的方式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比较,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整体认识。例如,在讲授“辛亥革命的意义”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辛亥革命前后社会现象的对比,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比较,进而形成对辛亥革命的整体认识。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然后再结合搜集到的相关史料对辛亥革命前后展开比较分析与推理论证,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时期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再如,在讲授“中外文化交流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并结合相关内容提问学生:在中西方不同的政治体制下,社会文化发展会出现哪些不同点和相同点?这种不同点和相同点又是如何产生的?通过这样的讨论和思考,学生不仅能够进一步理解中西方两种不同政治体制的差异性,还能够在比较中形成对中西方不同政治体制下社会文化发展的整体认识。
[参考文献]
[1]薛伟强.《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创新与挑战[J].中小学班主任,2022(16).
[2]曾健.历史解释的教学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2,23(05).
[3]郑士璟,陈凯.历史教育的阅读究竟如何开展:以“文本阅读”教学模式为中心[J].历史教学问题,2022(01).
[4]纪明明,周巩固.论“历史解释”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性:以国际史学的前沿思考为视角[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3(04).
[5]许寿玲.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实践困境及突围策略[J].中小学班主任,2023(02).
[6]张强.浅析史论结合下历史教育的特点和优势:评《历史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J].江西社会科学,2017,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