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良玉
摘 要:“三全育人”是新时期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新时代创新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的重大课题,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抓手。目前,我国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仍面临诸多困境,主要表现为全员育人中系统集成力量不均,全过程育人尚未形成有效衔接,全方位育人各环节尚未实现融通。为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应当从强化育人队伍建设、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创新育人评价机制三方面着手,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关键词:立德树人;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6-0006-04
一、“立德树人” 和 “三全育人” 的基本内涵
(一)“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指树立德业,“树人”即培养人才[1],立德树人要求高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将德育放在人才培养的第一位,在加强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的同时注重对学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塑造,培养德才兼备、素质全面的新时代人才。互联网的普及在提升信息传播速度、扩展信息传播广度的同时也使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多元化。在多元价值观激烈碰撞的大环境之下,如何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重要任务。而立德树人作为党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和方针,为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指明了基本方向。
(二)“三全育人”的基本内涵
三全育人,指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涵盖高校育人的各类主体,既包括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专门队伍,也包括所有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人员。也有学者指出这里的全员还应当包括校友、企业导师等校外人士,形成学校-社会有机协同的育人共同体[2]。“全过程”强调育人工作时间上的持续性和连贯性,是指要将立德树人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3]。“全方位”涵盖高校育人的各种途径和载体,包括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等各个空间或场域,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立德树人”与 “三全育人”的关系
“三全育人”作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实践创新之举,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同向同行、同频共振。一方面,立德树人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提供思想和价值引领[4]。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和价值旨归,同时也包含着教育内容,“三全育人”是新时代的教育形式。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作為教育活动内容与形式的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没有无形式的纯粹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空洞形式”[5]。“立德树人”作为“三全育人”的思想价值统领,只有把立德树人视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三全育人”才能在构建特色鲜明的大思政工作格局中显现出自身的价值所在。另一方面,“三全育人”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和载体。首先,“三全育人”是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6]。其次,三全育人为立德树人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和实践载体。立德树人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只有通过“三全育人”这个关键载体才能落实立德树人的现实转化和教育实践。从而真正作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
三、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全员”育人中系统集成力量不均
“全员育人”是一个系统性工作,要求各个育人主体之间要实现有效联动,通力合作形成统一的教育合力。然而,育人主体的整体性、系统性和集成性力量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方面是专业课教师育人因素的内驱力不足。由于高校教师评价尤其是职称晋级评价体系中仍然以科研成果、教学业绩为主,育人成果权重轻,导致教师队伍中重科研轻育人的现象较为普遍,课程思政建设推进缓慢[7]。另一方面是管理岗位和服务岗位育人职责不明晰。高校教师、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都是高校全员育人的中坚力量,都肩负育人重要职责,由于其各自的工作侧重点不同,育人主体意识不够,年终考察评价没有对育人成果提出强制要求,导致其育人职责不清晰,难以对育人职责和使命形成完整的理念[8]。
(二)全过程育人尚未形成有效衔接
全过程育人的实质是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与学生成长过程。这两个融入都面临着如何实现有效衔接的问题。第一个“融入”,虽然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教学两者都具有育人职能,但在实现方式和建设目标上存在不同之处。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是教师与学生通过双向互动的方式将社会主流价值理念潜移默化融入学生的个体意识形态中,其遵循的是“规范性逻辑”。而高校教育教学(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虽然也须遵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的基本要求,但是仍然具有较大的专门性、灵活性和自主性,并且主要遵循“知识性逻辑”,即教育宗旨和目标在于普及传播知识,实现知识创造和再生产[9]。第二个“融入”,其有效衔接主要在于融通大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毕业后的职业道德素养之间的内在关联,部分高校忽视了各个阶段之间的协同性,缺乏系统性思维,没有实现整体衔接。
(三)全方位育人各环节尚未实现融通
实现全方位育人,需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积极性,融通线上、线下各个环节。然而,目前全方位育人的各个环节尚未实现多方联动效应。一是课内与课外衔接不够。作为第一课堂的思政课形式较为单一,部分高校存在教师“孤军奋战”“一言堂”现象,教学内容“高大深”、教学手段“假大空”,教学课堂“灌填讲”,缺乏“论思行”的探索,导致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无法有效统一。二是线上与线下有效互动不够。网络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第三课堂,其育人价值也愈加突显,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使得“三全育人”工作更具兼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网课教学和课堂教学两个场域的教学要求不同,有效互动形式还需深入研究和实践。三是校外育人资源开放利用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是一个需要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家庭、学校、社会、政府承担着不同维度的育人职责,但家庭、社会、政府三者的育人职责尚缺乏学理上的厘定,导致其参与“三全育人”的意识不强、育人职责的实践路径不清,学校与家庭、社会、政府之间没有形成资源融合的运行机制[10]。
四、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三全育人的创新途径及评价机制探索
(一)加强育人队伍建设
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作为育人工作的主体,是“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中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建设一支政治素养和专业技能过硬的教师队伍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举措[11]。高校一方面要开展常态化思想政治培训,强化教师的育人责任和担当,另一方面要严格管理考核,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把育人质量和水平纳入教师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
2.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政育人与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是大学生政治思想和成长成才引路人。提升高校辅导员整体素质,要从坚定理想信念和提升专业化水平两方面着手。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教师的理想信念高度重视并指出理想信念是胜利之“钥”,是思想的“总开关”。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只有坚定其理想信念,树立对于教育事业的崇高信仰,才能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健康辅导等工作[12]。另外,还要加强辅导员的专业化培训,提升辅导员开展立德树人工作的基本业务能力。
3. 充分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功能
加强全员育人队伍建设,以服务育人传递炽热愛心,充分发挥后勤管理和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管理和服务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为大学生服务紧密结合起来,了解大学生的诉求,关心大学生的冷暖疾苦,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13]。坚持围绕师生、关照师生、服务师生,以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为契机,不断强化服务育人意识、增强服务育人实效,把服务育人做到师生的心坎上,确保服务与育人紧密结合,在关心人、帮助人、服务人中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从小事入手,如宿舍有无违规电器、食堂饭菜价格制定是否合理、活动中心是否卫生和安全等,在科学严格的管理和细致入微的服务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二)加快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
1.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协同机制
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在育人方面有其各自的职能和优势,对人的全面发展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加强三者之间的有机衔接,形成育人合力,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家庭教育的主体是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具有长期性、持久性的特征。学校教育是指学校根据党的方针和国家政策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教学,是开展育人工作的主要阵地。社会教育是指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如校外导师、校友等,调动线上线下各种资源,通过社会实践、企业实习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具有教育内容广泛、教育方式灵活的特点。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因此,要在厘清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的职责边界的基础之上建立三者一体化发展的协同治理机制。
2. 推动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有机结合
围绕“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相结合的目标,持续加强思政课、专业课和综合素养课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课程育人作用。首先要加强思政课程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围绕现实社会问题和学生思想状况进行理论教育,使学生充分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德”的具体内涵。此外,要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开辟线上、线下两个教育空间。
实践既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育人的基本途径之一。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作为高等院校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弥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不足,丰富和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内容,运用“社会实践+N(专业学习、服务社会、择业就业、创新创业)”模式,组织开展乡村振兴调研、勤工助学支教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增长才干、磨炼意志,树立社会责任感。
不同于理论育人和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具有潜移默化的特征。高校要结合本校特有的历史文化积淀,建设符合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14]。一方面,将“三全育人”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组织开展科技文化节、优秀科学家影片展、征文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另一方面,将“三全育人”融入校园环境文化中,利用标志性建筑物使得科学家精神具象化、可观化、现实化。
(三)创新“三全育人”评价机制
1. 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高校“三全育人”定性评价是指评价主体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多种方法,对评价材料进行“质”的分析[15]。在定性评价中,“三全育人”的结果是评价主体关注的因素。定性评价的关注点是育人工作效果,然而定性分析会使得评价过程无法把控,导致结果过于笼统。定量评价更侧重于教师“三全育人”的过程,以及对定量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不局限于年终的定性考核,以数据作为评价支撑,更加客观、准确。定量评价对数据的准确度要求高,需要对育人内容工作进行量化,而难以量化的育人内容则容易被忽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高校“三全育人”评价中,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2. 坚持纵向评价和横向评价相结合
高校“三全育人”纵向评价侧重育人成效的前后比较,可以更加直观地掌握教师的育人成效。但缺乏横向对比的优势,育人成效的不显著。因此在纵向评价的基础上,突出横向评价的优势,才使“三全育人”评价体系更具系统性、完整性和全面性。横向评价侧重于在高校“三全育人”过程中,通过同类高校之间、高校各部门之间,以及高校同级人员之间的比较,多元主体化地评估“三全育人”的成效。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相结合,有利于更好地检验高校之间、部门之间、人员之间的育人成效,使得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更加完善。
3. 坚持教师互评与学生测评相结合
教师互评是指高校教师之间对一学年的育人工作的成效进行互评,以互评促成效,积极建立以育人成效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提升全体教师对教育评价改革发展的认识。学生测评是育人工作成效的评价主体之一,以学生为主体评价育人工作会更加全面和有效。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学校对于“三全育人”的评价更加多元化,学校要打破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思路,教师要杜绝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行为,严格落实立德树人机制,切实履行潜心教学、全心育人的制度要求,全面改革学生评价,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艳平. 高校“三全育人”的特征及其實施路径[J]. 思想理论教育,2019(09):103-106.
[2] 朱平. 高校“三全育人”体系协同与长效机制的建构——以全员育人为中心的考察[J]. 思想理论教育,2019(02):96-101.
[3] 杨晓慧. 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论意蕴、现实难题与实践路径[J]. 中国高等教育,2018(18):4-8.
[4] 艾楚君,黄文韬. “三全育人”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03):51-59.
[5] 魏士强. 深化“三全育人”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 中国高等教育,2020(10):4-6.
[6] 白玲. 新形势下高校“三全育人”机制构建及路径优化[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04):38-43.
[7] 骆郁廷,郭莉. “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J]. 思想教育研究,2013(07):45-49.
[8] 刘承功. 高校“三全育人”的核心要求、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J]. 思想理论教育,2019(11):92-95+111.
[9] 郑永安.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全力构建“三全育人”体系[J]. 中国大学教学,2018(11):11-14.
[10] 张宁,王伟强.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三全育人”研究综述[J]. 中国校外教育,2018(24):56+79.
[11] 寇光涛,岳敏,武镒. 新形势下高校“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的发展路径研究[J]. 教育探索,2018(04):84-88.
[12] 韩慧莉. 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J]. 中国青年研究,2012(07):109-112.
[13] 毛剑,岳金霞,赵放辉.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体系构建[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0):73-74+77.
[14] 吴玉程. 新时代高校落实“三全育人”的理论与实践探究[J]. 中国高等教育,2018(Z2):35-37.
[15] 周彩虹,王志建. 高校完善“三全育人”评价机制对策研究[J].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30(02):49-51.
(荐稿人:贺苗,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