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品质本体性解析及合理性价值论证

2023-08-28 12:05:26王娇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6期

王娇

摘  要:劳动品质是个体在劳动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综合素质,是个体在一贯的劳动心理和行为中所表现出的稳定特质。劳动品质由劳动态度、劳动能力和劳动行为三个要素构成。根据马克思实践合理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理论,劳动品质的提升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体需要的相统一,具有合理性价值。劳动品质的合理性价值实现需要从劳动品质的本源即劳动态度、劳动能力、劳动行为三个方面共同发力。另外,构建劳动品质的价值实现机制,打造协同育人的价值实现载体也是必要举措。

关键词:劳动品质;本体性;合理性价值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6-0181-04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近年来青少年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频出,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未真正发挥有效作用[1]。反观教育教学实际,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确存在劳动态度不积极、劳动能力较欠缺、劳动行为不规范等问题。文章对影响劳动教育效能的核心要素劳动品质进行本体性解析,从根源上探讨学生不爱劳动、不会劳动的原因,并运用马克思实践合理性理论对劳动品质进行价值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劳动品质合理性价值实现的路径。

一、劳动品质的本体性解析

劳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即确立正确的劳动观点、积极的劳动态度,以及养成良好劳动素养包括形成劳动习惯、有一定劳动知识与技能、有能力开展创造性劳动等为目的的教育活动[2]。从概念可以分解出劳动教育的要素涵盖了劳动态度、劳动能力、劳动行为,而这三个要素综合构成了劳动品质的重要内涵[3]。劳动品质是指个体在劳动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综合素质,是个体在一贯的劳动心理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特质,劳动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劳动教育质量的高低。

(一)劳动态度是劳动品质的主观条件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劳动态度是指劳动者对劳动较为持久的肯定与否定的行为倾向或内部反应的准备状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爱不爱劳动”的问题。良好的劳动态度可使劳动者的行为更加积极,从而在主观上提升劳动品质。

劳动态度表现在劳动认识、劳动动机、劳动情绪三个方面。劳动认识由劳动认知、劳动目标、劳动计划表现出来。劳动认知反映劳动者对劳动价值的认识,是劳动态度的基础。劳动目标为学生明确了劳动的方向,让劳动更有针对性。劳动计划让劳动更有节奏感,减少了时间浪费,提高了劳动效率,久而久之形成自觉行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结果必然会朝正向发展。劳动动机通过兴趣、需求、理想表现出来。劳动动机能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指向特定的劳动活动。著名心理学家耶克斯(Yerkes)与多德森(Dodson)发现,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呈现倒U形,当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研究还发现,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4]。因此,当劳动者面对不同程度的任务时,若始终保持同一动机水平,那么劳动结果很可能不理想。劳动情绪对劳动结果的影响显而易见。如负向情绪会给劳动者带来不好的情感体验,从而直接影响劳动质量。

(二)劳动能力是劳动品质的核心构成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劳动能力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会不会劳动”的问题。较强的劳动能力可使劳动者的效率更高,从而大大提升劳动品质。劳动能力一般由劳动者的智力水平、知识储备和个性三方面组成。智力水平由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记忆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构成,其中逻辑推理能力是核心。知识储备包含了陈述性、程序性、策略性以及其他情感、动作、人际等知识。智力和知识相互影响,智力水平的高低影响知识掌握的速度、深度和灵活性,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劳动者的准备状态。知识储备量的多少同样影响智力发展的水平,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智力水平和知识储备的不足都会对劳动结果产生不良影响。个性是个体独有的心理特征,一般通过意志力、自制力、自信心、上进心、责任心等表现出来。积极的个性对智力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个性因素对劳动成效的影响甚至比智力因素更重要。

(三)劳动行为是劳动品质的直观映射

劳动态度与劳动能力通常通过劳动行为得以表现。劳动环节、劳动秩序、劳动方法对劳动行为具有直接影响,当劳动者遵从科学合理的劳动环节时,劳动秩序必然规整。劳动方法是单个或若干有意义的秩序和环节的最优化组合,正确的劳动方法促使正确的劳动行为,正确的劳动行为不断强化和塑造良好的劳动习惯,而好习惯带来的是好成绩。当劳动结果出现了偏差,则反映出劳动行为出现了问题,因而及时调整劳动方法迫在眉睫。显然,在劳动过程中,若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非常努力在劳动,然而劳动效果却不理想,此时,劳动方法是关注的焦点,一般是劳动的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从而造成劳动秩序混乱,劳动习惯不良,劳动效率低下,进而劳动效果不理想。

二、劳动品质的合理性价值论证

劳动品质直接决定了劳动教育质量,劳动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一方面,劳动品质在促进社会发展需要中实现了工具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本体功能促进个体自身发展需要,实现了主体价值。由此,劳动品质的提升既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又符合个体发展需求,达到了社会规律与个体目的的相统一,符合马克思实践合理性、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5]。

(一)劳动品质提升合社会发展需要之理

1. 合人類社会历史发展之理。自古以来,人类改造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的途径无不是通过劳动来进行,并不断促使人类文明社会不断发展。纵观整个人类社会形态,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与此同时,人类生产劳动对应的大致是采集狩猎、奴役劳动、压迫劳动、自主劳动与自由劳动状态。每一种社会形态的发展都是由具体的劳动所创造,整个社会形态的更迭也必然是通过劳动来革新。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言:“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6]由此,人类正是通过劳动推动了整个社会的物质发展、文化发展,推动整个人类历史源源不断向前。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高质量的时代新人,而时代新人必须以质量为核心。劳动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教育手段必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全民劳动品质的提升也必然会推动人才朝更高质量发展,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

2. 合人類对美好生活追求之理。人总是具有积极的主动性、创造性与实践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之所趋。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7]。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指标就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而人类进行美好生活创造以劳动作基础。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文化幸福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视劳动教育,强调“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可见,美好的生活总是通过劳动才能得以实现,劳动品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活品质的高低,提升劳动品质,培养爱劳动、会劳动的人更有助于追求美好生活。

3. 合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执政永恒不变的宗旨。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伟大论断,将人民放在了举国重要的位置。然而,为人民服务从来不是口号,必须落实到实践活动当中。劳动实践则是为人民服务的重要途径,百年大党为民办实事无不是在具体的劳动过程中实现的,而劳动品质的提升将会进一步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可见,劳动品质的提升符合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理。

(二)劳动品质提升合个体发展需求之理

1. 合个体基本生存发展之理。生命由劳动创造,生存靠劳动支撑,发展靠劳动推动。劳动创造并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而具体到每一个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取生存发展的基本物质资料,由此生命才得以存在、延续,也只有通过劳动技能的提升才能进一步提升个体的生活水平,让生命个体获得更好的发展。正像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在人类生活实现的漫长进程中,劳动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8]因此,个体劳动品质的提升将会极大提高其进行劳动的生产力,可以创造更多更充足的产品来保证其基本生存与发展。

2. 合个体全面发展之理。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和谐发展可谓西方全面发展思想的萌芽,随后夸美纽斯提出的泛智教育思想即所有人得到完善的发展、成为多方面发展的人,延伸了全面发展的内涵。马克思从分析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生产关系入手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全面发展包含人的体力、智力及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包含人在社会众多领域的才能及其创造力,也包含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和如愿从事各种社会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继承发扬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内涵。

个体获得全面发展必须通过一定途径才能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9]。通过劳动,个体能将体力、智力充分调动,实现二者协调发展。劳动品质的提升则让个体进一步在身心合一的实践活动中达到充分自由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可见,劳动品质提升是个体自我实现的终极力量。劳动品质的提升符合个体全面发展之理。

3. 合个体社会交往之理。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0]。通过社会关系,人的社会属性才能真正确立,而人与社会关系建立所表现出的一个显著特性就是劳动性。正是通过劳动,人与自然界才能产生多重互动,才能生成人所特有的感知与体验。通过劳动,人与人之间产生链接,才可以进行深度交往,彰显更为多样化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劳动是个体进行社会交往互动的重要途径,而劳动品质的提升则更有利于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增强互动体验,进一步促进个体社会化。

三、大学生劳动品质价值实现路径

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面临着新的改革发展任务,而“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6]。因此,培育广大青年良好的劳动品质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固本培基的重大工程。

(一)回归劳动品质本体是价值实现的本源

1. 端正态度是劳动品质实现的根本前提。积极调整劳动者的态度需要从劳动认识、目标以及计划方面下功夫。首先,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通过理论以及实践教学等方式塑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和“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以此培育良好的劳动品质[11];其次,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劳动目标,制定合理的劳动计划,让劳动更加具体化,学生操作更加可视化,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另外,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劳动任务确立合理动机;最后,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劳动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保持正向积极情绪状态,避免让学生形成“习得性无助感”,从而影响劳动成效。

2. 提升能力是劳动品质实现的关键要旨。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提升劳动能力尤其重要,绝大部分学生在日常劳动中不会使用劳动工具,劳动技能缺失,故通过劳动技能的提升让学生学会劳动迫在眉睫。劳动技能培养合适的方式主要为教育者的示范引领与讲解督导。另外可以从个性培养方面入手,通过有计划地设置一些有困难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抗压力、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品质,用生活品质去引领劳动品质,提升劳动效能。

3. 规范行为是劳动品质实现的重要向度。劳动行为直接影响劳动效能,规范劳动者的行为需教会其正确的劳动方法。要引导学生按照正确合理的流程、环节去劳动,不断重复操练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同时,针对学生的具体劳动活动,教育者一定要及时给予反馈评价,给予学生充分的获得感,这样才能为学生的持续劳动以及提升劳动成效奠定动力基础。

(二)构建劳动品质机制是价值实现的保障

构建专门系统的劳动品质实现机制需要全面考虑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监管评价体系。首先,课程体系的构建是第一要义,当前劳动课程的设置大多处于边缘化,作为课程主渠道的应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设置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独立主干课程,涵盖明确具体的课程目标、制订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不同阶段发展特点的课程计划以及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课程内容是确保劳动教育作用得以正常发挥的根本前提;其次,科学的教学体系是确保课程体系得以实现的基本途径,建立覆盖全体在校生的劳动公共课,实施与思政课程等并行存在的教学方式是保障劳动教育作用长效发挥的必要形式;再次,合理的教材体系是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得以发挥的必要载体,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学生学习特点、时代发展特征编纂符合学校实际发展的校本教材是构建特色劳动教育的有效方式;最后,建立激励与约束并存、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多样化监管评价体系是劳动课程效能彰显的有力保障。

(三)协同劳动育人载体是价值实现的后盾

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载体为劳动品质的价值实现构筑起了坚实力量。全员育人要求教师、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全面肩负起劳动育人的责任,充分利用显性课堂与隐性教育资源将劳动育人的元素充分展现。全过程育人要求劳动育人要贯穿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并不是阶段性、短时间的突击劳动,而是更长久的绵绵发力。学校在学生的劳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劳动教育绝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社会同样对劳动育人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配合作用,积极拓展劳动育人范围,将劳动教育的场所尽可能横向、纵向延伸是构建全方位劳动育人的重要之举。

参考文献:

[1]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 人民日报,2020-03-27(01).

[2] 檀传宝. 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 中国教育学刊,2019(02):82-84.

[3] 赵雨林. 3A理论和3A学习品质的推论与阐释[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19):8-11.

[4] 陈琦,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 王嬌,王安全. 非师范专业教师存在的价值分析[J]. 现代教育论丛,2016(03):47-51.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 汤素娥.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D]. 长沙:湖南大学,2019.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9] 唐正东. 马克思与“劳动崇拜”——兼评当代西方学界关于马克思劳动概念的两种代表性观点[J]. 南京社会科学,2005(04):1-6.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1] 王彦庆.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1.

(荐稿人:贺东亮,太原工业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