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京军 包尚飞 唐晰文
摘 要:近十五年来学者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在概念内涵上有统一性也存有分歧;在认同现状上强分析而弱证据;在形成机制上多成分描述少作用解释;在影响因素上外因复杂而内因不明;在对策建议上重外塑而轻内求等。鉴于“认同”的形成与人的心理关联紧密,需借鉴心理学科的有关理论和研究范式,文章深入探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认知规律,接受特点和主体性作用,以期为促进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深化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依据和科学证据。
关键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6-0175-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心理机制及内化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9VSZ033)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陈京军(1978—),男,博士,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大学生心理;包尚飞(1997—),男,硕士在读,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唐晰文(1999 —),女,硕士在读,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1]。由于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需要加以正确引导[2]。在此情形下,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3]。新时代对于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规律的研究和教育,不仅关系到个体自身的发展,还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安全与未来。
在中国知网(CNKI)以“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和“高校意识形态认同”为题目进行检索,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共检索中文文献275篇。暂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的著作,仅有与其相关的几本代表性著作:《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创新研究》《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理论与实践》《社会思潮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等。在检索到的275篇文献中,文献来源及数量情况如表1所示。可以发现,当前对于高校大学生群体意识形态认同的有关研究仍以期刊为主。历年发表数量情况如图1所示,自2007年开始,该主题进入研究者的视野,2016至2020这五年间,每年的研究都在30篇以上,虽然2018年略有下降的趋势,但整体处于增长态势,且在2020年超过50篇。
關键词是作者观点与思想的凝练,能够有效反应特定时段特定领域的科研热点[4]。利用CiteSpace[5]软件对上述275篇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共现网络可视化分析,设置时间分区为2007—2021,时间切片为1年,Top N(阈值)为50,节点类型为Keyword,绘制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2所示:除去检索词中包含的“大学生” “认同” “意识形态” “高校”以外,“新媒体”“认同教育”“新时代”“对策”也是研究的高频关键词。
纵观已公开发表的文献,我国学者关于该主题的研究路线主要遵循“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内涵——认同现状——形成机制——影响因素——教育对策”的逻辑线索展开。相关主题的研究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存在待深入解决的问题。
一、内涵研究:有统一也存有分歧
一般认为,意识形态是观念的集合,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6],是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主流意识形态是指在特定历史时期被某一国家或社会集团统治阶级所推崇,被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和接受,并形成强大舆论影响和心理倾向的意识形态[7-8]。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8],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关于路线、方针、制度、纲领等产生的价值取向和心理倾向,在理论武装、舆论力量、精神支柱和文化条件等方面的体现”[9],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11]。
总体来看,研究者的统一认识在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属于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但分歧在于其概念界定的外延广度不一致。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界定为马克思主义或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较为广泛,而界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较为狭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做了进一步概括。因此,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核心是“十个明确”的重要内容。
“认同”是心理学概念,《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体认与模仿他人或团体之态度行为,使其成为个人人格一部分的心理历程”。在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理解的基础上,有研究者提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可、赞同、接受和遵从[12-13]。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指大学生群体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与接受。然而,多数研究对认同的理解并没有借鉴心理学科的研究成果,只是将认同等同于认识、认可或接受,这明显存在同义反复的逻辑问题,对认同本身的心理要素和心理过程缺乏界定。“认同”一词的英文为“identity”,在人格心理学中被译为“自我同一性”。心理学家米勒也指出,“认同的本质不但是心理的,它也包含群体的概念,是一项‘自我的延伸,是将自我视为一个群体的一部分,这是认同的核心。”[14]显然,认同涉及自我卷入,是个体将社会意识逐步内化为自我意识的过程,包括知情意行的协同深化,最终个体能自觉自主地行动,并从中获得自我价值和积极体验,认同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状态。
因此,本研究将我国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界定为:当代大学生群体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倡导的“十个明确”的主要内容,在认知上的理解和掌握,在情感上的接纳和趋同,在行为上的践行和维护,并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内化为持续、稳定而深刻的自我心理结构的过程。
二、现状研究:强分析弱证据
已有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总体上较坚定,有比较积极的态势[15],尤其是在涉及国家利益、民族尊严和团结等重大问题上,会表現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和政治责任感[16],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比如,在认知层面,对主流意识形态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入具体,出现表象化、概念化、书本化认同;在情感层面不够稳定,缺乏持续、丰富的积极情绪体验,出现浅表化认同,甚至还有一部分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价值观异化,出现虚假化、边缘化、反向认同倾向[17-19]。在行为层面,理论与实践相背离,知行脱节,与日常生活结合度不高,且践行度分布不均匀[20]。概言之,当前大学生群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呈现出总体坚定与局部迷茫的特点,表现为“知少情淡”“意弱行浅”的外在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相关研究呈现出强分析弱证据的特点,即研究结论的得出缺乏科学有效的实证过程。首先,少部分研究采用的是现象分析法[21],仅从大学生中的某些行为事件出发,其所得结论缺乏普遍性。其次,大部分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如张平,董海军,杨少曼等对全国多省或直辖市高校进行调查[17,23],还有研究者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先进分子等特定群体进行调查[23-24]。研究者多采用自编问卷,且以自我报告式为主,题项如“你是否认同我国的社会制度”等。此类研究存在不足:其一,虽然研究主题相近,但问卷调查的维度、内容、题项不一致,不仅很难取得一致的结果,而且结论间没有相互比较的可能;其二,研究者多用自编问卷,缺乏信、效度的分析与验证;其三,采用自我报告式的问卷,容易造成“纸上谈兵”的偏向,在问卷上回答认同并不等同于在实际中表现出认同;其四,从已有研究看,绝大多数研究取样有偏,调查样本有限,这就导致研究结果存在“以偏概全”的可能。另外,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实验法的使用较为少见。
三、机制研究:多成分描述少作用解释
完整的认同形成机制,应包括认同的发生基础,发展阶段,促成认同从低阶段向高阶段转化的要素,以及解释这些要素如何发生作用等。而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机制研究,考查的是认同如何形成的问题。有研究指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在主客观基础上由内外双重机制的共同作用形成[25-26]。其中,客观基础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实,主观基础主要是指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外部机制是促进“要我认同”自上而下的途径和手段,内部机制是“我要认同”自下而上的途径和要素。有研究认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存在阶段性,是一个动态过程,如揭晓指出,意识形态的认同正是通过认知、认同和内化的过程构成的[25]。许佃兵将意识形态认同概括为认识、认可、内化三个阶段[26]。于桂花、张士军等则认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表现为“认识、认可、内化、反馈”四个环节的相互循环[27]。
上述论述没有明确区分认识、认可、认同和内化的含义,存在同义反复或内涵相互交叉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基础、途径、条件还是阶段均是对认同形成机制各成分的静态描述,而非对各成分间联系方式、运作方式等如何作用的解释。因此,无论是三阶段论,还是四环节论,都仅仅指出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过程的阶段性特征,无法说明这些内部心理阶段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缺乏对意识形态认同心理规律较为系统的探究。
心理学认为,“认同”指的是个体“情感、态度和认识的移入过程”,是个体将外在自身的态度、价值规范、行为方式等内化为自身心理结构和内容的心理过程。而心理内化过程,需要历经认知上的深化、情感上的催化和行动上的转化。这过程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制约和影响,例如促进信息接收向认知层面深化的要素(如意识形态教育方式方法、个体自身知识储备),催化意识形态认知向个体驱力层面转化的要素(如正能量引领带来的积极感受),促使内驱力向主流意识形态践行转化的要素(如情境模拟,实际演练)等。因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心理机制初步描述为“三化模式”(图3)。
“三化”指的是“深化、催化、转化”三个重要作用条件。首先,意识形态认知是认同的前提,其深化需要建立在针对大学生群体自身特征上的外部信息输送的基础上,外部信息作用于大学生已有知识水平,进而加深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识。其次,这种认识要内化为能激发践行主流意识形态的内驱力,需通过关注、关心和解决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需求,进行正能量引领和隐形教育渗透。最后,内驱力要转化为认同行为,需要创设践行主流意识形态的情境(如校内的情境模拟,校外的志愿服务等),助力大学生从实践中得到正向反馈和体验。
四、影响因素研究:外因复杂内因不明
综观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大致可以将其概括为宏观社会、中观家校和朋辈、微观个体层面三部分。
从宏观层面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阻力来自西方思想价值植入,以及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现实问题与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特征在社会群体间的叠加。首先,西方社会思潮如“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主义”等非主流意识形态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空间挤压[28-30],导致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下降。其次,网络信息环境具有的“去中心化”“信息过载”“迎合性”等,消解和弱化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31],网络语言信息也容易在青少年群体中传播流变[32],出现从众、群体极化效应等[33]。从中观层面看,高校教师专业素养不足、教学内容陈旧,学生缺乏体验等也在阻碍着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而家长的理念、生活方式、政治立场和关注重点以及朋辈群体的态度、观念、行为等也会影响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10]。从个体层面看,首先,大学生自身经历、知识背景以及生活需求影响其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个体根据这些既定因素生成具体的形象化指标,以此衡量对某一意识形态是否认可[26]。其次,大学生的利益得到满足和保障是基础[34],主体更容易倾向能够引起自己愉悦和满足的意识形态,拒绝和回避与自身情感相悖、使人产生不满的意识形态[8]。此外,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还受到一些人口学因素的影响。其中,研究者较为一致地发现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比普通大学生认同度更高[35-36]。但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群体大学生在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上是否存在差异的结论却不尽相同。
综上,以往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因素的研究侧重探讨外部环境因素,忽视内部心理因素。虽然有研究提及个体微观层面的因素,如知识背景、生活经历,但还不够系统、具体。另外,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不仅关乎个体,更是一种群体认同,大学生认同的群体心理机制研究也任重而道远。
五、对策研究:应然设想多实然方案少
许多研究者在上述影响因素的研究基础上,从理论层面提出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对策和手段,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改进教育内容和方法。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在教育内容上要及时跟踪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把握新特点,在方法上进行改进和创新,改变“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科学的态度、手段和方法,调动其积极性,在情感内化和行为实践中进行引导[25,37]。第二,在宣传上下功夫。坚持以人为本,内容要贴近生活,还要打造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平台[38]。第三,加强文化建设。在内容上注重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融合,在方法上通过建立实践基地,实施实践化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39]。第四,兼顾学生利益表达。要通过指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提供心理支持[26]。第五,完善制度建设。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完善教师选人用人评价制度、校园文化建设等制度,为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提供制度保障[37]。
上述研究多從理论层面阐述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也存在如下不足:第一,诸多对策和建议只停留在“应然”层面,仅作为一种期望和设想,缺乏具体有针对性的措施、操作手册和评估方案;第二,虽然主体较全面,但是不同方面各自为战,无法形成合力;第三,许多对策缺乏新意,尤其与心理内化有关的对策较为匮乏。
六、总结和前瞻
受诸多内外部因素影响,大学生个体和群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与社会要求其达到的认同度之间并不完全契合。因此,要兼顾探索当前大学生群体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外部规律与内部规律,使影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各种因素相互配合,有针对性地采取策略搭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大学生个体意识之间的沟通桥梁。
纵观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从研究聚焦点来看,主要围绕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一般现状、问题、原因及对策进行理论分析,从细微处聚焦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心理内化机制及其策略研究很少见。从研究视角来看,已有研究虽提供了颇具启发性的观点和结论,但主要局限于以理论研究、宏观探讨和思辨方法为主,提出的策略在现实中较难落地。从研究的理论基础来看,已有研究观点和结论主要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社会学理论及传播学相关理论而获得,借鉴心理学科理论和研究方式的研究较为少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3]。鉴于“认同”本质上属于心理学范畴,未来可以在前人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基础上,借鉴心理学科的有关理论和研究范式,深入挖掘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心理规律。
第一,认知规律研究。其一,探究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信息加工处理过程的研究。例如,是言语信息还是图像信息更易得到加工?是内容信息还是情感信息更易得到加工?其二,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相关知识如何储存进行研究。例如,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概念的心理表征与其实际内涵和外延是否吻合?其三,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有关知识的认知结构如何分布进行研究。例如,新旧知识之间、各具体领域之间的知识如何相互作用?
第二,接受特点研究。其一,探究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一般心理特点。其二,编制出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以及涵盖主流意识形态内涵外延的科学调查工具。其三,探究对深化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知起促进作用的知识和信息类型,以及易被大学生接受进而转化为行动的教育和学习手段。
第三,认同的主体性作用研究。其一,探究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心理过程机制。其二,发掘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主体性作用的表现形式。其三,在此基础上探讨激发和维持大学生发挥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主体性作用的方法手段。
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既可以丰富和深化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领域,也可以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主题提供交叉学科的研究范例,以期不仅能够为高校管理部门和教育工作者优化管理及教育方法提供科学依据,也能够能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提供具体而有可行性和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 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N/OL]. (2015-04-20).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4/20/c_1277 07616.htm?isappinstalled=0.
[2] 人民网. 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OL]. (2018-05-14).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514/c41 6889-29985567.html.
[3] 中国政府网.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N/OL]. (2019-03-18). http://www.gov.cn/xinwen/2019-03/18/ content_5374831.htm.
[4] 吴德志,董颖,刘长清,等. 基于科研立项的图书情报学研究热点分析[J]. 情报科学,2016,34(06):121-124.
[5] 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 科学学研究,2015,33(02):242-253.
[6] 中国大百科全书[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16-17.
[7] 胡小琳. 论心理认同视域下的政党主导意识形态传播机理与策略[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6,32(01):28-33.
[8] 聂立清,张燕. 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实现机制探析[J]. 领导科学,2012(11):21-22.
[9] 李玲.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构建[J]. 思想教育研究,2020(02):109-113.
[10] 马福运,杨晓倩. “90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研究——基于河南省10所高校的调查[J]. 思想教育研究,2017(11):115-118.
[11] 张雷声. 论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04):37-42.
[12] 聂立清.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策略定位[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05):8-11.
[13] 尤文梦. 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述评与展望[J]. 实事求是,2020(01):107-112.
[14] 梁丽萍. 中国人的宗教心理[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2.
[15] 秦元海,刘明真. “90后”大学生主流意識形态的认同研究[J]. 当代青年研究,2014(04):53-57.
[16] 李刚. 新时期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困境及对策[J]. 未来与发展,2016,40(03):29-33+28.
[17] 张平.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实证研究——基于知信行模式的理论视角[J]. 教育学术月刊,2021(03):92-97+111.
[18] 熊耀林,禹旭才. 自媒体语境下湖南省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路径[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2):165-168+202.
[19] 曹亚雄,翟齐楠. 当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策略[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9):22-25.
[20] 张春艳,韦子平.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问题研究——基于安徽省部分高校的调研[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36(06):101-104.
[21] 苏丽莉. 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 教育现代化,2020,7(05):155-156.
[22] 董海军,杨少曼. 高校意识形态认同版图及群体特征[J]. 当代青年研究,2021(03):114-121.
[23] 顾斐泠,刘兴全.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价值意蕴与提升路径[J]. 民族学刊,2020,11(02):71-76+136-137.
[24] 郝苏君,刘晓培. 大学生先进分子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调查分析[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34(02):17-23.
[25] 揭晓.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形成规律及其启示[J]. 教育探索,2012(04):27-29.
[26] 许佃兵. 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生成机理与改进机制[J]. 高校教育管理,2015,9(06):110-114.
[27] 于桂花,张士军. 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改进策略[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18):23-25.
[28] 田少杰,于春洋. 消解与改进:来自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启示——基于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分析[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5(01):1-4.
[29] 秦在东,高晨光. 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及应对[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7):69-71.
[30] 胡伯项,吴隽民. 新媒体时代泛娱乐主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及其应对[J]. 思想教育研究,2021(10):85-92.
[31] 李馨宇,李菡婷. 全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与调适[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2):144-147.
[32] 郭亮,王永贵. 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流变对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及启示[J]. 思想教育研究,2019(04):103-107.
[33] 沈建波. 社会心态视域中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01):24-29.
[34] 刘云. 转型期利益分化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危机[J]. 临沂大学学报,2014,36(05):115-119.
[35] 侯红霞.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山西省高校的调研数据[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27(05):99-103.
[36] 于桂花,张士军. 主体异质性影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吗:基于微空间样本的检验[J].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7,32(03):77-86.
[37] 龙献忠,陈方芳. 新形势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困境、契机与路径[J]. 求索,2017(06):74-79.
[38] 邹庆华. 推进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机制建设[J]. 理论探索,2015(04):27-31.
[39] 隋灵灵.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2):21-23.
(责任编辑:莫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