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翻元
摘要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家校社协同育人正面临着角色定位变化、育人价值认同差异、教育资源利用不均、协作意识淡薄等困境。为了应对这些困境,学校亟须找到三方实践路径,通过提高三方协作育人意识与能力,家校社共育新模式,树立平等的协作育人观念,建立长期协作战略规划,不断推进协作育人制度化、体系化,以期更好地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
关键词 家校社合作;双减政策;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3.11.005
为进一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要求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明确提出要在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等方面下功夫[1]。这一政策的实施给家校社协同育人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在家校社协同育人过程中找到其内在问题和原因的同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尤为重要,全社会形成减负共识的同时,多方能够主动协调、同频共振,达到最佳育人效果,更好地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性发展。
1“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面临的困境
随着2021年颁布的“双减”政策落地,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的构建面临种种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角色定位带来的挑战
“双减”政策的实施引起社会培训机构的压缩和校外培训时间的缩短,学校在如何减负增效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政策实施以来,学校课后服务时间显著延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学校教育权力的扩张。由此将导致两种局面的发生,一种是家长选择完全信任学校,将孩子放心交给学校;反之,则是不信任,将以其他方式为孩子“加餐”[2]。“双减”政策实施后,在对家长教育焦虑情况的调查中发现,87.0%的受访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感到焦虑[3],焦虑只能引发更多的家长陷入外减内增的困境,减负共识更加难以达成,这样下去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时的家校社协作也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这样家庭和社会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将大打折扣,对此,家校社三方在角色定位、分担育人责任与使命等方面也愈加模糊。
1.2资源配置利用不均
当前我国城乡区域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资源共享不到位等问题仍然突出。有研究表明,家长的收入、受教育水平对校外教育的需求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村家长,收入和教育期望较低,对额外教育支付意愿低,获取社会资源的认识和方法不足。相反,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通常获得较高的教育收益,经济水平较高,为教育支付的意愿强烈,所以他们更愿意选择额外校外教育[4]。此外,在社会公共教育资源方面,存在质量参差不齐,资源利用率低下,部分农村学校设备设施水平低,教师教育水平不足,家长教育观念陈旧等问题。
1.3协作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家校合作的样态依然不容乐观,家长在参与学校教育的层面,还停留在“边缘性参与”的状态。从学校层面来说,传统的家校社合作尚未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家校社合作的主题和内容、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决策多从学校和教师层面出发,很少关注家长的需求与社会的意愿[5]。从社会层面来说,我国家校社协作教育中的社会教育资源发展较为缓慢,当下社区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不够,难以建立良好的家校社合作关系。
2“双减”背景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困境剖析
2.1家庭层面
“双减”的初衷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然而在我国不少家长因受应试教育传统观念的影响,仍想方设法选报一些校外培训,以此缓解教育焦虑[6]。不少家长平时很少与教师主动取得联系,只有当学生出现无法管教的问题时,才会主动去和老师沟通。此外,双方合作的效果也令人担忧,调查表明,有44.7%的家长认为当前的家校合作形式大于内容,62.9%的家长参与学校的家校合作让人身心疲惫[7],由此可见,当前家校共育的效果不容乐观。
2.2学校层面
学校层面在协同育人过程中存在教育主体缺位,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时间和精力有限,教师除了备、教、批、改、辅等日常教学工作外,还有各种教研活动以及其他临时性非教育教学工作,这些沉重的包袱直接导致教师的休息时间被严重挤占,很难腾出时间思考这些问题。二是能力的限制,数据显示,30.2%的班主任认为现有专业能力不足以满足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的需求,能解决家长家庭教育问题的教师仅占 26.4%[8]。
2.3社会层面
当下我国家校社联动层面协同育人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主要表现在家庭对社会资源开放共享方面缺乏主动性,造成资源闲置,无法最大化利用;二是表现在社会教育资源的供给与家长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不匹配或匹配度低下;三是家庭教育指导体系不健全、资源获取不够便捷,无法为从根本上解决家长的困惑;四是在教育政策宣传、引导方面存在欠缺。许多家长因受其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不能正确深入理解新出台的教育政策,且不良的社会舆论导向也会使家长陷入焦虑,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家校社三方的有效协作。
3“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思考
3.1提高家校社三方协作意识与能力
一方面,多方主体必须认识到合作能力的提升可使多方受益。家长对待家校合作的参与意愿、意识以及信念直接影响家校合作的效果,家长参与度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9]。此外,三方需增强沟通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学校和家庭需就学生在家或学校的真实表现、学习状态等内容相互坦诚交流,共同精准订制教育举措,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例如,五项管理中的手机问题,青少年沉迷于手机等电子产品无法自拔,若没有家校社共育之策,仅靠家长一方的管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双减”背景之下家校協同共育的开展,离不开教师和家长的有效配合,然而就目前来看,许多教师缺乏合作能力,甚至有部分教师家校协同胜任力明显不足。受袁柯曼等学者提出的“中小学教师家校合作胜任力模型”启发,家校双方需要做到:首先,中小学教师必须掌握必备的家校合作基本知识与技能,也就是需要更进一步学习有关家校协同育人的相关知识;其次,双方需要具备家校合作的态度和价值观,与此同时,要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双方需要积极互动提高实效性;第三,具备相关的个性与成就动机,学会主动在实践中多反思、多思考,从而获得进步和提升。
3.2创新家校社共育新模式
针对当前家校社共育中合作内容、模式单一等问题,家校社主体应积极探索创新协同育人模式。一方面,通过媒体、网络平台等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让社会资源更大程度地共享起来,增强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获取的便捷性;另一方面,通过线下建立好家长学校,并通过家长沙龙会、社会开放日、社会实践等形式定期组织家校社交流活动、有针对性地提供教育指导服务。例如,当前各大中小学教室使用的希沃白板,教师可利用希沃平台的“班级优化大师”软件,实施精准点评、在线反馈,家长手机客户端可同步更新,让家长更清楚、全面地了解孩子,从而制订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策略。此外,三方必须意识到合理利用身边的各种社区资源是进行校社良性互动的有效途径,青少年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和其他事业单位等社会机构是联合开展公益活动的重要场地,在活动中促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让社会机构成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主阵地,打破家校社三方教育的壁垒,从而让生命个体在家校社共育的磁场构建中放射出更大的能量。
3.3树立平等协作的育人观念
平等协作的育人观念是构建家校社和谐关系的重要基础。交叠影响阈理论强调三方合作要“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又强调三者合作过程中的平等性,三方的教育交叠影响力方能取得更加全面的育人效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0]。那么,做好平等協作育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三方需树立平等的协作育人观念,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平等且独立的主体,各主体地位保持平等,不存在权威关系。其次,协同育人强调全员参与,不仅需要家长、学校、社会、政府多个主体共同参与,而且各主体还需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合作能力。最后,三方需自我校正偏离育人目标的不合理家校合作行为,促使家校合作走向良性发展,真正实现通过确定育人共同目标来聚焦家校社多方教育力量,促进个体的学习和发展。
3.4建立长期协作战略规划,不断推进协作育人制度化、体系化
为了确立家校社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家庭教育五年规划”强调,到2025年,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理念要更加深入人心,倡导因地制宜地探索完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有效机制和模式,尽快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那么,为了使家校社三方建立起以学校为指导、家庭落实、政府推进、社会协同的育人格局,使家校社协同机制有效运转的同时,能够切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首先,需要研究建立自上而下的家长委员会组织体系,国家层面的家长委员会负责宏观领导;省家长委员会负责执行上级政策与指导地方家校社合作工作;各地家长委员会根据地方特色,与各校家长委员会因地制宜地做好本地家校合作工作;其次,政府必须完善家校社管理运行机制和各项规章制度,促进多方协作机制的有效运转与协调。其三,政府与社会主体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督导与考查机制,将其纳入评价体系,并细化评价考核指标,最终将其纳入家校社长效合作机制中。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2021-7-24).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629601.htm.
[2]王贤德.“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协同育人的困惑、澄明及实践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22(2):28-33.
[3]黄冲,王志伟,姚奕鹏,等.“双减”实施后72.7%受访家长表示教育焦虑有所缓解[N].中国青年报,2021-09-16(10).
[4]李弘毅.转型社会的职业分层结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