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注意事项

2023-08-10 14:27:21孟国建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3年15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孟国建

【摘要】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工作已开始朝向更为深入的方向开展,随之各类学习模式也呈现在大家面前,其中实用性相对来说比较强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若教师在课堂上对该学习模式进行使用,那么不仅可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合作意识.本文对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由于大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方式都具备较强的灌输性,同时大部分教学活动也是围绕书本所开展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获取较强的参与感,所以如何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是近几年以来我国教育部门一直在强调的问题.随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日益成熟,大部分教师都开始主动在课堂上对其进行使用.该学习模式的存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同时还可以为学生营造出更为和谐活跃的学习氛围,在提升学习效率的同时也保证其实际学习效果.然而,大部分教师在使用该学习模式时会存在较多缺陷,使用效果并不理想.

1 初中数学课堂上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形成

当前大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仍会被以往传统的教育观念所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均是围绕自己的;第二,教师没有给予学生主体地位以充分的尊重.

在此教学背景下,不仅学生会长期扮演被动学习的角色,同时其学习积极性也会逐渐降低,甚至阻碍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但如果教师可以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讨论时间和空间.那么不仅可以凸显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同时还可以推动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形成.

1.2 有利于改善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之处

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科目来说,其对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方面会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使学生有效地理解数学知识.所以,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学习.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更加和谐地相处.传统教学模式所具有的灌输性特点,也会因此得到改善,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2 初中数学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2.1 要注意遵守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

首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的过程中,要保证划分的合理性.教师要提前对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态度等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以此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完成小组划分.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將各个小组的结构以及学习实力等保持在不相上下的状态,避免有小组之间差距过大的现象存在.

其次,在小组划分完毕后,教师需要以组内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为基础,完成学习任务的安排.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在小组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感.

2.2 要注意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在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需要分别在学习准备阶段、学习过程中以及学习结束后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工作.在学习准备阶段,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引领各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的划分.而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对于在讨论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小组,教师都要及时参与进去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讨论方向.最后,在学习任务完成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交流过程进行复盘,起到复习效果.作为学习任务的提供者,教师需要结合每节课的实际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设置难度适宜的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避免有学习任务过难或过于简单的现象发生.这样一来,学生在完成小组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自身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实现对知识的牢固掌握.

2.3 注意关注学生感情

学生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主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各个小组的交流情况进行观察.比如,教师可以先加入出现问题的小组,与学生一起针对学习任务进行讨论交流,从侧面了解该组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给予其正确的学习引导.如果教师发现一名学生多次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走神,可以在课下与该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其内心的想法,然后再采取具体的解决措施.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拉近,同时还可以加强课堂的互动性,使该学习模式的应用效果得到有力保障.

2.4 注意明确合作学习内容及教学重点

首先,明确的学习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所锻炼,同时也可以加强各学习小组的凝聚力.

例如 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与“统计图”有关的知识点时,可以挑选一个课题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向各小组抛出以下问题:“统计图都有哪些数据的体现方式?”“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统计图?”等.然后教师再组织各小组根据不同的需求制作相应的统计图.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还可以有效拓展其思维能力.

其次,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还要提前明确每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目的,从学生出发为其创造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

例如 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与“有理数”相关的知识点时,需要教学重点就是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分类能力,了解集合的含义.在具体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列出九个数字,然后让各小组对这九个数字进行讨论并完成分类.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给予各小组正确的引导.比如若发现一些小组只对数字进行了正数、负数的分类,教师可以引导其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尝试使用更多的分类方式.

2.5 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些趣味性更强的教学场景,以此来提高小组学习效率.

例如 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与“概率”有关的知识点时,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爱数学、学概率”这一主题活动.在开展该活动之前,教师需要先准备几张大小、外观均相同的卡片,然后在卡片上写出一些与概率有关的知识点和题目.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向学生抛出这一问题:“现在我手中的卡片有20张是空白的,还有一叠卡片上写有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点,大家可以利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估算我手里一共有多少张卡片吗?”教师在向学生抛出该问题以后,便可以组织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问题答案.讨论完毕后,每个小组都可以派出一名代表讲述本组的讨论结果.在各小组均发表完本组讨论结果后,教师可以选出讨论方向正确的小组上台进行实际操作.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感,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所学知识点的印象.

3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3.1 渗透学习方法,实现有效合作

教师若想要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仅仅要求其对数学公式进行背诵,或者是使用题海战术是不行的,提升数学成绩的首要途径就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还可以在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的同时,落实合作学习的目标.由于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所以如果这些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遇到了难度较大的问题,在小组讨论环节很容易有组内成员都不发言的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存在不仅会对小组讨论环境造成影响,同时也无法达到理想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所以,教师要做的就是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即帮助每一个学习小组在以小组合作为模式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帮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教师要以每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规律,完成学习方法的渗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方法较多,如多人互查法、头脑风暴法等.教师可以根据每节课学生的实际状态,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进行使用.

3.2 完善小组评价,实现有效指导

若教师想要使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有所提升,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小组评价机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首先,教师可以使用生生互评的方式.即在每节课快结束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各小组成员针对本组在本节课上的表现、讨论情况、讨论的结果以及学习任务的完成程度等进行组内互评.或者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通过生生互评,不仅可以凸显出各小组的实际学习水平,使学生之间达到相互查漏补缺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进一步优化.

其次,教師可以对各小组的成果以及课堂表现等进行点评.在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需要多去观察各小组的学习情况,然后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在具体点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是为了点评而点评,而是要通过点评各小组的表现,让各小组明白本组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还要通过点评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以及小组结构等进行不断优化.

最后,教师还要注意避免点评过程过于严厉,要通过点评不断鼓励学生.这样一来,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才不会被挫伤,学生会因为教师的鼓励而产生更强的学习自信心.

3.3 组建学习小组,做好组内分工

如果教师想要使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还需要针对学生的个人能力对每一位学生进行组内的分工.除此之外,当一节课的学习任务相对来说比较多时,教师也需要注意进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分工.

例如 教师可以创建小组搜集员、整理员以及发言人等角色.搜集员的任务就是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去搜集相关的数学资料,而整理员的任务就是对搜集员所搜集到的数学资料进行思路整理,最后交给组内发言人在课堂上进行发言.如,语言组织能力较好的学生就可以担任组内发言人的角色,而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就可以担任组内整理员的角色,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组织每一位小组人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教师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与全等三角形相关的知识点时,可以先组织各小组对证明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进行研究.然后在研究完毕后各小组还要委派一名代表到讲台讲述本小组的研究结果.除此之外,在小组划分完毕后,教师需自行挑选或以小组成员互相推荐的方式在各小组中选出一名组长,让组长担任监督以及引导的任务.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营造出更为理想的小组学习氛围,同时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因此得到保障.

4 结语

总之,当前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师在课堂上,需要积极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各学习小组的划分,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各小组的学习状态有所关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发挥出最大的应用价值,同时还可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汉景林.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0):46.

[2]姜有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科技资讯,2020(23):98-99.

[3]厉妹妹.试析“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0(48):72.

[4]张伟刚,孙文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5(02):150.

[5]梁立贵.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1(18):109-110.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合”乐而“不为”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14:16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0:03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9:50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00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5:36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9:29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