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思维的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建设

2023-08-08 03:22陈志耀
关键词: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陈志耀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下简称“大思政课”),是总结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改革优化的更为完善的“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高等学校的学生是推动我国社会进步的生力军与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高校“大思政课”教育的主要对象。与以往的教学理念相比,“大思政课”更关注教育对象综合素质的培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思维理论是将与对象有关联的多方面结构与功能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再认识”的思维方法。在“大思政课”建设中,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思维理论融入高校“大思政课”改革,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联系和协同以及思政教育体系的创新,从而更好地实现高等学校思政育人的任务和目标,为社会主义培育“四有新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思维对新时代“大思政课”的要求

“大思政课”是相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而言,对其进行丰富和创新的成果。它的“大”,在内容上体现为注重和其他学科协同发挥作用,内容更加多元;在形式上体现为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时事热点,形式更加创新;在成效上体现为注重对学生进行知情意信行的多方面教育,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上好新时代“大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是落实党和国家育人目标的关键所在,是促进当代青年自由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需要的“四有新人”的关键所在。把握新时代“大思政课”的内涵和要求,用科学的系统思维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对于上好“大思政课”尤为重要。将系统思维融入高校“大思政课”,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联系和协同以及教育体系的创新,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和目标。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系统思维理论具有以下特征:

1.动态性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观认为,系统并不是简单的动态,也不是简单的静态,而是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呈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动态平衡。从宏观层面看,是在客观条件的制约下,实现“因”与“果”之间的互相转化;从微观层面看,一切事物都随时间、地点和环境因素的变化,处于动态变化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思维的动态性原则要求我们必须对思政课进行改革和创新,因事而化、因时而新、因势而进。

2.结构性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论认为,系统不是要素与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系统内各个部分有机整合形成的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整体。因此,想要追求更大的整体效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观的结构性原则,从优化结构入手,注重事物发展过程中各个环节和部分的关联性和协同性,对系统内部的各要素进行优化整合和整体构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其结构是否有序决定着功能能否有效发挥。因此,应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对象、内容等各要素之间的有效联动,做到校内与校外的联动,育人与育才的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从而形成育人合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

3.整体性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具有物质统一性,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系统的要素、结构与功能三者相互依存,辩证统一。在系统论中,系统是由多种要素共同构成的,而其中任何一种要素发生改变,都能对整体系统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便是整体性原则。因此,应该将联系与发展的观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坚持用全面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这要求我们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通,推动学校内部外部平衡。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政课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根据变化了的时代特点,大力推进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笔者通过匿名问卷的形式对某师范学院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总数为300份,覆盖了大一到大四不同年级以及不同专业。其中理科有119份,文科131份。通过对回收问卷的统计分析以及对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收集整理,总结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社会生活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72821份。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为“形式缺乏创新”、“思想政治学习内容与工作、生活联系不够紧密”与“过程形式主义”,其选择率分别为61.78%、54.22%和32.59%[1]。在笔者的调查中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当问到学生“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时,选择率为前三的选项分别是“只是形式”、“脱离学生实际”和“与中学时期的重复,千篇一律”,选择率分别为58.06、48.39%和45.16%。

思想政治理论只有以具体鲜活的现实事件为基础,才能化抽象为具体。有学者指出,“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而引发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已成为制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2]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分析和思想宣传上,而应“源于问题、贴近生活、切合学生的辩证逻辑论证过程”[3]。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分配失衡、贫富差距、贪污腐败等社会问题以及就业难、房价高、优质教育资源紧缺等民生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会让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等问题产生的一定困惑,这是高校“大思政课”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学生现实需要

笔者在对某师范学院学生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当问到“你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你是否有帮助”时,有63.3%的同学选择了“帮助非常大”或者“比较有帮助”,没有同学选择“一点帮助也没有”。然而在问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在哪些方面对你有帮助”时,选择率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学习了很多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理想”和“学习了法律知识”。其中“学习了很多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选择率高达70%。然而仅仅有13.3%的同学选择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帮助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当问到学生最希望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上学习到的内容时,选择“理想信念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学分别为70%和66.7%,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同学的比例仅有23.3%。在学生存在的苦恼这个问题中,选择比较多的选项有“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和“就业问题”,比率分别为53.3%、30%和36.7%。在问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对解决这些问题是否有帮助”时,选择帮助较大的学生有23.3%,其余77.7%的学生认为一般或帮助较小。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郑敬斌也做过类似的研究。他对山东、黑龙江等不同地区的大学学生发放封闭式调查问卷,最终回收1000余份。调查结果显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能够帮助解决自身的困惑和问题”这个问题中,认为有很大帮助或有帮助有42.3%学生,但与此同时也存在37.6%学生认为没有帮助[4]。由此可见,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品德课教育对学生的真实需要较少关注。此外,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能否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教育”这个问题中,认为“很少进行教育的”人数却超过41.7%。这折射出当前教师对学生亟需问题的关注不足。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理论教育,对学生生活中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恋爱烦恼等关注较少,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这样会让学生觉得理论空洞有距离感,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需要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不是主观想象的,而是基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个人思想道德发展程度和具体的实践经验产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往往从教育者主体的角度强加一些他们认为重要的、有助于学生成长的内容给学生,而未能有效关注学生真正想要解决的一些思想矛盾和冲突,这会让学生觉得课堂上学的东西和现实生活有差距,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生的疑惑就是思政课要讲清楚的重点。”[5]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教育素材,了解学生现阶段的困惑,把握学生的发展需求,结合实际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教学。要把理论的学习和学生需求的满足结合起来,把思想的引导和学生的成长统一起来。比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上,不仅要教授给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还应引导学生将这些理论知识外化于行,自觉形成辩证的思维方式;在遇到困难压力的时候能够乐观面对,将之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与队伍之间合作不足

高校政治教育的组织与实施是一项具有整体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在一定的目标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然而,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之间缺乏深入的合作与交流。目前高校中应当担负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三支队伍,即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师队伍、党团学与辅导员队伍、其他学科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师队伍。上海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忻平教授曾经指出,当下 “课程思政”工作的重点问题主要表现为思政课、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三类不同课程体系同向同行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和其他队伍建立“立交桥”合作机制问题两个方面。

从现实来看,目前这样的“立交桥”并没有完全建设好。一方面,专业课程对“课程思政”的落实不到位。具体表现为: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专业知识的讲授,而缺少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的渗透,究其原因在于缺少对其育人效果的具体要求和考察标准。对教师的考察评价大多从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出发,这样的考察机制会影响“课程思政”的实效。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党团学干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联系。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他们认为自己的职责在于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价值规范等精神层面的教育,而具体的实践锻炼则由班主任和辅导员等进行。党团学干部组织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存在着脱离学生实际、形式主义等问题。聂莹及其调研组成员对福建省8所高校进行走访,并向其辅导员、教师以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700余份。调查结果显示:68.4%的大学生、62.7%的辅导员认为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平时的沟通和交流很不频繁。由于三支队伍之间分工不明确、目标不统一,造成取得的教育效果不够理想。专业思政课堂固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但为了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三支队伍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主体,必须建立三支队伍之间、党团学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促进分工明确。

三、基于系统思维的高校“大思政课”育人对策

系统思维下“大思政课”创新是一个由思想到行为、由整体到局部的过程。在思想上,树立“大思政课”的系统思维,实现四个统筹,是“大思政课”创新实践的出发点。在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上,一方面,要根据高校自身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实情,加强“大思政课”教学体系建设,从而为学生思想意识和政治素养的提升提供保障;另一方面,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集结一切可集结的力量,调动高校“大思政课”各主体的有效联动,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大思政课”工作的整体发展。

(一)树立高校“大思政课”的系统思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一立场、观点和方法。确立“大思政课”的系统思维,正是站在思想的高度,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向和行动指南。只有树立“大思政课”的系统思维,实现四个统筹,才能形成联动机制,更有效地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不足的问题,完成党和国家的教育目标。

1.统筹历史与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6]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可以围绕历史与现实,通过向学生讲述革命故事,向学生传递一个信号、映射一个道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实际教学中绝不能脱离历史,我们应该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统一,通过学习历史,折射现在,指引未来。一方面,组织学生系统学习党史、观看红色影片、讲述红色故事,总结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要常读常新。这些党的光辉历史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资源,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中的新思想、新内容,以党和国家的重大事件和政治热点作为生动的思政教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学生的精神根基。

2.统筹线上与线下。信息网络时代是更多元化时代。相比于过去,现在的学生接触各类信息的渠道五花八门,网络途径成为学生接触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贯彻与落实,以信息为载体的教育的优势使各大高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线上线下统一教学,并取得了可喜成绩。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无形网络空间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整合。一方面,充分利用“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等平台,将其作为对平时思政课程的补充;另一方面,重视学校公众号的建设和运营工作。结合学校和学院的文化特色,开设“时政宣讲”、“党史天天学”、“读书札记”等专题,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到编辑中来,从而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3.统筹理论与实践。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中要求思政课必须要“接地气、讲理论”。因此,要把理论思维和实践视野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在内容上“活”起来。应该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深入思考,如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们去落后地区进行走访调查、理论宣讲和义务支教,让学生们在传播先进文化服务群众的同时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

4.统筹课堂与社会。大思政课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更要结合时政热点和社会实践,树立宽广的视野。例如,教师可以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一些防控材料变成生动的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进行集中学习,更深入地了解国家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增加战胜疫情的信心,也可以结合一些模范人物和抗疫英雄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疫情期间有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可以邀请他们谈谈自己的经历,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小课堂与社会的大课堂连接起来。

(二)加强高校“大思政课”体系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队伍之间、党团学各部门之间不能割裂开来、各自为战。而应从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整体性入手,探索构建学生德育、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大思政课”五大育人体系,使思政教育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增强实效性。

1.构建多学科融合的课程思政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但是立德树人的任务并不是仅仅由思政课一门课程完成的,其他专业课程也责无旁贷。《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具体而言,思政课、通识课和专业课的育人目标是一致的。在专业课上,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寻找和挖掘各学科的思政元素,把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统一起来,从而起到综合育人的作用[7]。

2.构建全方位覆盖的学生德育体系。“把大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管什么时候,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高校“大思政课”不仅仅要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更承载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因此,各高校必须以系统思维为指导,积极寻找和挖掘一切的德育资源,提高德育的时效性。一方面,可以结合学校自身办学特色,弘扬其特色的文化,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如可以给一些学校的建筑物进行哲理性的命名,从而寄托师生的教育追求和人生态度,在校园中打造书香广场、文化长廊等,用这些价值风景装点校园文化;另一方面,强化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作为典型案例,做好表彰和宣传工作。

3.构建全面客观的“大思政课”教学效果评估体系。教学效果评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它可以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总结教育经验和规律,为优化教学效果打下基础。一方面,教学评估体系需要具备多种标准,如教学目标是否得达到、教学内容是否合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否得当等,从而对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另一方面,可以多主体参与教学评估过程,如教师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学生评价等,增加教学效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三)调动高校“大思政课”各主体的有效联动

高校“大思政课”各主体虽然各自的性质不同,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也不同,但是他们思政工作的方向是一致的,方法是相通的。应该整体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党团学干部、专业课教师的队伍建设,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大主体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相互促进。具体而言,思政理论课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力量,需要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健康等教育。党团学干部则是重要的力量,不仅仅要在学习方面,更要在思想和生活方面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还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各学科专业课教师也要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在课堂教育中充分体现出“课程思政”的元素。另外,为了让“大思政课”的重要作用发挥出来,提升学生个人素养和综合能力,也要重视发挥家长和社会的作用,让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到学生综合发展的教育工作中,在“大思政课”方面形成最大的合力。

综上所述,新时代“大思政课”是对高校传统思政课程的创新和发展,内容更加多元、形式更加创新,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基于系统思维研究新时代高校的“大思政课”育人路径,不仅仅是推动高校思政课程改革创新的需要,更是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行高校“大思政课”体系建设,构建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的与时俱进新型育人模式。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艺术生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