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

2023-08-08 03:22毛文璐
关键词:导向价值时代

毛文璐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410006)

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意识形态性的体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其他任何教育都无法替代的功能。”[2]导向功能是学者们研究和阐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点内容。研究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功能充分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之上,关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的发展研究,也是建立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的传统内涵分析之上。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的传统内涵主要指运用动员、启发、教育、批评、监督等方式,把人们的思想及行为引导到正确方向上来。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要高度重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的发展和研究,尤其是要重视其价值导向、目标导向与实践导向功能的发展研究。

一、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导向

目标导向是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的重要体现和具体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导向,主要是运用社会发展目标和人的发展目标进行导向。”[3]在家国一体、血缘关系至上的小农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目标毫无疑问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形成依据的唯一内容,片面地强调人是社会的人、国家的人、家族的人、整体中的人,忽视或泯灭了个体的合理需求,使人的个性发展逐渐消融在整体主义之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为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了集体主义原则,社会发展目标和人的发展目标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为思想政治教育确立合理的目标导向奠定了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导向与价值导向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目的性本身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性,因此,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定是有价值的,许多目标本身就是价值导向的内容,如理想信念本身既体现对人的目标导向,同时它也是一种价值导向,因为理想信念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科学的理想信念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而非科学的“理想信念”对人与社会的发展会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会使人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之中。因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导向,既要突出目标的科学性,又要注重全面性,即在科学的目标体系中形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内容。并且目标体系的确立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目标相协调,与人的发展需要相一致。

第一,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目标是一个层次清晰的有机整体。众所周知,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我国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又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初级阶段,因此,我国社会的发展目标既要不断向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迈进,又要有具体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但这一切都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党的十九大制定了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的阶段性目标: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社会发展的维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导向要紧密围绕社会发展目标和人的发展目标,引导人们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展望共产主义社会前景,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解、认同并接受社会发展的目标导向,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服务。

第二,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导向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切实抓好各方面基础性建设和基础性工作,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4]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目标与教育方针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目标导向,即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包括两部分:建设者和接班人。前者是一般性、大众化目标,只是培养能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般公民,人们只要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接受和遵守一般公民的目标、形成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即可,这一层次的导向目标要求人把自身的发展放在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中,人的生活世界和外在行为受道德准则的约束,在发挥个体主体性的前提下,确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存在方式就基本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后者是高层次、精英式目标,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导向必须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相适应、相一致。从动态角度理解,就是要引导人们逐步摆脱自发状态而进入自觉发展状态的过程:从静态角度理解,它要引导人们形成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道德品质和精神状态。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根本目的,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充分发展和发挥人的本质力量,必须客观分析现实生活中导致人的活动片面化、依附性的根源,增强人的主体性,在解放人、发展人、塑造人的过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导向的基本任务就是把社会的发展目标有机地转化为人的发展要求。具体来说,“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积极宣传和解释党和国家在某一历史时期或某一社会发展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以促使人们共同理解与认同社会下一步发展所应达到的成果与目的。……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依据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明确自己的工作要求。”[5]前者强调要把社会发展目标转化为教育对象认同并愿意为此目标而行动;后者则强调社会发展目标只有在符合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的时候,才容易被接受和付诸实施。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导向要有利于引导人民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激发人们内心价值的认同和强烈的社会主义意识,使人民能够切实认识并感受到只有把个人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朝着社会发展的目标前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导向的发展,基本思路就是要引导广大人民确立正确的目标导向,使人们的奋斗方向与社会发展的目标相一致,并实现社会发展合力的最大化。

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

价值导向是人们追求价值活动的内在依据,它集中体现了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是涉及人的理想信念、价值选择的重要课题,反映了人们关于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追求与看法。当然,它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利益密切相关,主要侧重于对人的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价值,不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价值,而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播和发散的教育内容的作用与意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价值导向的主要依据,当代中国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人的头脑,引导人的价值追求与精神生活。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6]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发展的科学,因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也必然会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新理念、新内容、新标准和新形式,价值导向的新发展也通过导向的理念、内容、标准和方式得以体现。

第一,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导向的理念,经历了由政治导向、经济导向到人本导向的发展。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导向的理念经历了重要转变。这里所提的“政治导向”“经济导向”和“人本导向”的理念,主要是指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更加侧重的理念,而不意味着彻底放弃其他理念。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带有强烈意识形态性的实践活动,政治导向理念贯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始终,只不过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由于一些人过于重视物质化、功利化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功能发展也受到“经济利益”的功利化目标影响,在实践活动中出现了一些打上经济利益烙印的发展目标和价值导向的现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满足青年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必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功能发展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导向理念,必然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当然,它也必然反映和体现着党的性质和政治意图,因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7]因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强化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真正体现“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8]的教育理念。把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年学生发展的热切盼望予以正确引导,鼓励和引导他们逐步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9]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导向的理念必须自始至终充满着价值引领意识、人文关怀意识,在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发展中引导人的思想和行为,使人们易于理解、认同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

第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导向的内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得到丰富与发展。它既包括对个体发展的理想信念导向,也包括反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观念与政治观点导向。理想信念导向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并通过理想信念来凝聚社会,激发动力,指导行为。理想信念具有指向性、确信性、稳定性的特点。”[10]主流意识形态是价值导向的基本内容,“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11]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要吸引更多的先进分子信仰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针对此问题,邓小平曾经说过:“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积极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并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引领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在战略层面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内容的发展,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亲和力具有积极意义。

第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导向的标准上,突出“为人民谋幸福”、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导向的标准在新时代发生了变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是比较单一的政治内容的导向,其标准也主要是政治标准。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六条判断标准,这六条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邓小平根据时代的要求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提出了新的三条标准“三个有利于”。与毛泽东提出的标准相比较,邓小平提出的标准增加了经济标准和社会发展的全面性标准。在此基础上,江泽民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导向的两条标准,即“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人民素质的提高”,把价值导向引向“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生活世界。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在这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导向的标准就有一条,那就是“造福人民”。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13]这一论述表明,“为人民谋幸福”、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构成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导向的标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导向的标准变化趋势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经历了由注重政治转向重视生活、由抽象概念转向具体实践、由宏观领域转向微观领域的过程。

第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导向的方式上,注重传统与现代结合,既要突出全面性,又要注重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导向的方式在新时代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党和国家及时调整了发展战略,对时代主题作出了新的判断,现在世界已经进入了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发展阶段,因此,疾风暴雨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政治动员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以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4]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方式,除了重视发挥传统导向方式的优势之外,既要突出全面性,又要注重渗透性,注重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协同效应”以及“亲和力”“时代感”“吸引力”, 这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导向方式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导向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15]它一般包含两层含义: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具有物质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它主要包括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以及科学活动。根据我们对实践涵义的基本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导向就要在物质生产活动领域、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领域以及科学活动领域得以体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导向,往往注重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治国方针政策与政府各项规章制度和决策措施的落实,努力保证党的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基本出发点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宣传群众,使群众信服,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生活中产生有效的说服力、强烈的感染力和战斗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的发展,既要求我们重视实践导向的传统功能,同时又要把实践导向的重点指向日常生活世界,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对人的生活方式的引导。

第一,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导向的发展在社会物质生产领域得到新的体现。传统观念认为,物质生产实践是客观的、非意识形态化的领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很少或者不应当涉及该领域。实际上,物质生产领域的实践导向非常重要,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导向在该领域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得以实现:一是通过对生产者的精神生活予以引导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二是通过对生产过程及生产产品的思想文化内涵熔铸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导向的目的。前者强调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注重对人的因素进行关注,后者通过利用建构企业文化,使物的因素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对于人的因素的实践导向,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人们的生产积极性,这里不再作过多论述。提升物的因素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发展的一个新特点。现代社会中许多价值理念的传播是通过物质化的方式进行的。一般来说,从事物质生产的人创新意识与社会实践能力比较强,价值意识与思想政治要求相对比较弱,因此,在日益开放的现代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在物质生产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第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导向的发展在社会关系领域得到新的体现。在传统观念中,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主要指阶级斗争实践,包括革命斗争与社会改良实践,显然,在这样的实践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导向非常重要,它起着唤醒民众、灌输理念、政治动员的作用,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有了“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结论,社会关系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导向,既是我国的政治优势与优良传统,又是一个亟待发展和变革的领域。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变化,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由阶级斗争转向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社会生活中展现出来的大量的矛盾都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这种矛盾的解决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导向,转化为对人们日常生活的调节和引导,最主要的是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方式。所谓生活方式是“由社会历史总体条件决定的人的现实社会行为模式”。[16]关于生活方式的导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道德规范导向,二是法纪规范导向。前者是一种经常性、广泛性的导向,后者重在预防和抑制违法违纪行为,增强人的法纪观念。在当代中国,无论是道德规范导向,还是法纪规范导向,其基本任务都是引导人们确立良好有序的生活方式。

第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导向的发展在科学活动领域得到新的体现。人的生命存在既是自然性、物质性存在,也是精神性、意义性存在,生命存在本身是一个不断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努力建构幸福生活的过程。客观世界的改造为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促进人自身的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为客观世界改造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二者的协调发展推动着人类幸福生活的实现。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作为展示人的本质力量的重要手段,在给人类带来发达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器本化”倾向、“科技崇拜”及“双刃剑效应”。高科技需要高情感与高人文与之相适应,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建构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必然要面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存在方式变革问题,尤其是要面对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协调发展问题。因此,科学技术和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人的生活方式建构的两大动力,但科学技术的强势发展与人文精神的相对失落容易制约人的发展,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科学活动领域的导向价值,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理解和把握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生活变化,在生活世界确立与高科技发展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当然,这里无意否认其他生产要素和实践活动对现代人生活方式建构的重要价值,只是希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导向的发展能够帮助人们探索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的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的发展,是通过价值导向、目标导向、实践导向的相互交融与发展,共同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它所产生的综合效应,是将党和国家的实践目标与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结合在一起,与人的物质生活追求和精神生活追求结合在一起,个人价值与共同价值结合在一起, 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的实现有多种途径,目前主要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理论研究,即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的各种研究机构、党校、团校、各种理论刊物、著作,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将这些新思想、新理论灌输到群众的意识中去。政治宣传,即通过各种宣传机构、出版机构、大众媒体向群众传播政治知识和政治思想,闸明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教育机构,即通过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对受教育者施加价值现念影响,培育其正确的价值观,等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的新发展,对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导向价值时代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一粒米的价值
犬只导向炮
“给”的价值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