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科学性,增强引导性

2023-08-01 04:01吴国珍
学语文 2023年4期
关键词:引导教学古代诗歌

摘要:古代诗歌阅读因文本阐释的复杂性,其命题设计务求科学严谨:注释当择善而从,典故需融会贯通,人世宜慎重关联,术语尚理性辨析。同时,古代诗歌阅读命题又在无形中引导着日常的诗歌教学,因此其命制的题目需要突出诗歌阅读的特点,突出对具体诗歌特质的考查,在方式上可以采用引入课内古诗、引入不同版本、引入互文本、引入后人评价等,实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

关键词:古代诗歌;科学命题;引导教学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科研重点项目“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课程建设研究”(课题批准号2020ZQJK004)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诗歌鉴赏题,无论是题目命制还是参考答案,时不时会引起一些争议,包括高考诗歌鉴赏题也未能幸免。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上说,“诗无达诂”,对一首诗的解读,常常众说纷纭。诗歌对格律的要求非常严,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诗意的明晰表达;另一方面,诗歌更多的是依赖典故与形象来抒发情感,表达思想,这使得一首诗的思想情感往往比较含混。这些都给古代诗歌鉴赏命题设计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如何确保古代诗歌鉴赏的注释准确,命制的正确选项经得起推敲,主观题参考答案比较科学,是命题设计首先要考虑的基本问题。

同时,在诗歌阅读题命制时,还可以考虑突出诗歌阅读的特点,突出对具体诗歌特质的考查。

一、诗歌阐释力求准确可信,命题答案务求严谨合理

(一)注释当择善而从

文学作品向来不确定性与空白较多,诗歌尤甚。因此,对诗歌的阐释,就可能见仁见智,甚至截然相反。事实上,每一种阐释,都可能有一定的道理。这就要求我们,面对诗歌阐释,要有一种辨疑问难的心理,不能看到一种阐释,就奉为圭臬,否则很可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当然,在知二甚至知三之后,要择善而从。而所谓择善而从,也并不是非此即彼,而要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在更大的整体视野中实现各种阐释的融通、和洽与优化。

以2020年全国Ⅰ卷中《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的诗歌为例,原诗如下: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对该诗的注解与命题设置的疑议,已有读者指出。[1]这里再补充说明一个词,那就是“上期”。命题者提供的选项B认为: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这一选项被设计成正确选项。据此可以推断,命题者将“上期”理解为“原有的约会”,即“上次的约定”。这一理解符合这一词语在当今的主要意思。但是,《松陵集校注》的作者王锡九先生提供了另一种解释:“最好的日期。指好日子。”[2](1260)从原唱标题《鲁望春日多寻野景,日休抱疾杜门,因有是寄》看,此处“好日子”即春日佳日。而将“上”解释为最高的、最好的,也是符合“上”的初意。而我们对诗歌中词语的理解,常犯的毛病是以今训古。有些今意似乎也说得通,但未必是最优解。

(二)典故需融会贯通

不通典故,是诗歌阅读的一大障碍。诗歌因字数限制,加上表达含蓄的需要,用典、象征较多。特别是宋诗,“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严羽《沧浪诗话》),用典非常明显。理解典故,往往有助于通解诗意。对影响诗意通解的典故,试题还是应适当注解。2019年北京卷选了陈与义《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两首,其中一首云:

含章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

命题者对九方皋的注释是“春秋时相马名手”,这样的注释并不能帮助考生理解此句中的“前身”以及上句“意足不求颜色似”,不了解“九方皋相马”故事的考生并不一定能通解此句。九方皋相马,将黑色的公马说成是黄色的母马,但并不影响其相之马乃千里马的本质,与画作以水墨摹写白梅,在把握对象的神韵上是一致的。“前身相马九方皋”是对画者的高度称赞。从通解诗句的角度,注释可以给得再详细些。

(三)人世宜慎重关联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是读诗的重要方法。但一个人的生活是丰富复杂的,而他的诗作也常有多种风格。大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人生遭际以及思想性格,对一首诗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而诗人创作诗歌的具体情境与心境,对诗歌的影响更为直接。因此,以意逆志,不只要以读者之意去揣度作者之志,也要注意词句本身的意蕴,避免断章取义乃至曲解诗人之志。如2010年全国II卷选用了欧阳修的《梦中作》: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注释指出此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题目(1)问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参考答案提出了两种心情: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答案拟写者可能抓住“路暗”“换世”“无奈”“思家”等词语,将之与欧阳修被贬谪的处境结合起来,认为其暗示了诗人前途迷茫,希望离开官场等心理。但“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描绘的是一个阔大明亮、鲜艳神奇又有点清凉悠远、迷离恍惚的仙境,“棋罢不知人换世”直接用王质故事,表现诗人超脱人世之想,但“酒阑无奈客思家”又反映他对人世的留恋。这种矛盾心理可能与诗人现实中的仕途失意有一定的关联,但就诗句而言,诗人向往仙境(包括“路暗”)并不一定是因为对前途忧虑与无奈,思家也未必因为想要脱离官场。

(四)术语尚理性辨析

诗歌鉴赏有一些常用的词语,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作為艺术手法的术语,高度概括了诗歌的艺术特征。对这些术语的内涵和外延,我们要进行理性的辨析,准确的判断,防止似是而非。如2015年全国课标Ⅰ卷: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题目一:“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认为:“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确实,本诗描写塞外景物来自“闻说”,但“闻说”并不等于想象。即以想象而言,《白雪歌》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典型的想象。

二、命题设置注重诗性的考查,引导教学关注诗歌特质

(一)引入课内古诗,引导考生辨析作品异同

“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实现“教—学—考”一致,一条重要的策略就是将试题与教材中的经典篇章关联起来。这在高考诗歌阅读中也是常见的,而比较的角度则是多种多样,如2016年北京卷要求考生比较陆游《西村》与《游山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016年全国新课标Ⅲ卷要求考生比较曹翰的《内宴奉诏作》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在情感基调上的不同,2018年浙江卷要求联系柳永《雨霖铃》中的点染手法来分析李颀的《送王昌龄》,2018年全国课标I卷要求考生判断李贺《野歌》“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这一评价(以选项的方式呈现)是否正确,2019全国课标Ⅲ卷要求考生比较刘禹锡《插田歌(节选)》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这样的比较角度是多方面的,如笔者设计的一题:

忆吴淞江晚泊

梅尧臣

念昔西归时,晚泊吴江口。回堤溯清风,淡月生古柳。

夕鸟独远来,渔舟犹在后。当时谁与同,涕忆泉下妇。

与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相比,本诗“夕鸟独远来”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不同?

(二)引入不同版本,引导考生辨析版本优劣

诗歌在流传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同版本。各版本的相异之处,是辨析诗歌语言、体悟诗人思想情感的绝佳材料。如果一首诗有不同的版本,不妨引入考题,让考生辨析。如2016年天津卷:

登裴秀才迪小台

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题目:“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这样的命题,也能引导诗歌日常教学注重版本的考辨。如《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联中,“阔”《河岳英灵集》作“失”,“一”《河岳英灵集》作“数”。不妨让考生辨析哪一个字更好。

(三)引入互文本,引导考生辨析文本异同

经典诗歌,在历史上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在不同类型的作品中获得回响与呼应,从而获得绵延不绝的生命活力。所谓互文本,包括表述同一事件的不同文本、文本的词句和它的出处、同一文本的不同艺术呈现、文本与其原型等。如2016年江苏卷: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在“谈笑过残年”处,命题加注,引了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并设问: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这样的设问主要考查辛词化用杜诗的目的,如果能够比较杜诗与辛词在思想情感上的不同,考查就更为深入。

而日常教学中,也不乏引用互文本,以加深对诗歌的认识,如李商隐的《贾生》,其依据的历史事实是:

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比较诗与史传文字,可以发现“可怜”“虚”“不问苍生”显然都是李商隐所加,体现了李商隐的鲜明的观点态度。“可怜”是对贾生不得重用的叹惜,也是对汉文帝并非真心求贤的讽刺;“虚”乃“徒然”之意,加强了对汉文帝看似求贤若渴其实昏聩的讽刺。“不问苍生”也就是不提国事民生,则皇帝所关心的只是上天降示的吉凶;而贾谊不能担当治国理民重任,也就隐约其中了。教学时,如能将两种文本比较,从中窥探李商隐的观点态度,进而揣度李商隐之所以改变原文本“君臣遇合”之盛事的性质,是出于哪些原因,不失为一种有效教学策略。

(四)引入后人评价,引导考生深思慎取

后人对诗歌的评价,代表着后人的认识水平。有的颇有新意,发人深思;有的相互迥异,难以抉择。这样的评价不妨引入命题之中,引导考生深思慎取。比如2018年北京卷选用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引用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评论此词的艺术特色所说的“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要求考生谈谈对此评论的理解,并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述。又如2018年全国课标Ⅲ卷:

精卫词

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第二问: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所谓“一般认为”,也意味着对最后两句有多种解读。当然“一般认为”也可能引导考生顺向思维,按照题干指示进行答题。如果不给指示,似乎更能激发学生进行独立判断。

当然,诗歌命题的方式多种多样,最重的是要根据诗歌自身的特质,体现诗歌阅读的特点,不只是简单的照应教材,更突出对日常诗歌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引导,从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实现诗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熊言安.《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的误读及相关问题[J].语文建设,2020(9).

[2]皮日休,陆龟蒙,等撰.松陵集校注[M].王锡九,校注.北京:中華书局,2018.

(作者:吴国珍,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教育研究院中学语文教研员、中学正高级教师)

[责编:张应中;校对:尹达]

猜你喜欢
引导教学古代诗歌
愉快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
高中古代诗歌教学的三步曲
古诗欣赏课在幼师教育中的实施策略研究
放手教学,让孩子自由飞翔
中学古代诗歌教学初探
不堪幽梦太匆匆:古代诗歌中的梦境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