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3-07-27 07:53王国凤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3年13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王国凤

【摘要】教育改革全新阶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此时初中数学教师为保证教学过程中班级内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提升他们的整体素养水平,必须对传统的统一化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在把握好学生个性特征、学习状态、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做好合理的分层教学设计工作,包括教学目标分层、问题设计分层、课后作业分层等,给每一名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展示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初中阶段学生在知识储备、成长环境、兴趣爱好、个性特点、思维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状态.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教师用统一化的标准对学生提出要求并进行常规式教学,导致基础薄弱的学生难以快速理解并记忆所学,能力较为突出的学生则缺少突破自我、全面发展的机会.因此,教育改革全新时期,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遵循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分层教育理念融入课堂教学,通过层次化引导鼓励全体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实践并积极挑战自我,得到不同层次发展.

1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实践价值

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计划的本质目的是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为他们提供适合自己的学习空间,保证所有人有效学习、综合发展.而实际落实该计划的过程中实践价值有如下三方面的具体体现:

(1)充分尊重了学生之间的差异,由于小学阶段打下的基础参差不齐,所以在知识水平、学习习惯、理解能力等多方面差异要素的加持下初中生数学学习差异更加明显,对教学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会更好地缩小学生个体差异,由低到高地为全体学生创造学习上升空间,唤醒他们的自觉学习意识,保证所有人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的提高[1];

(2)让各层级学生都发挥出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每个人都能在自己认知范围内得到独立学习、创新探索的机会,逐渐消除消极、抵触心态,以积极态度学习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他们学科整体素养的发展;

(3)最后还能起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在分层教学课堂上,全体学生都能处于思维发散、思维创新的状态,教师基于不同层级学生实际情况为他们设置分层目标、规划分层学习方案,在充分满足个体需求的前提下,提高他们的整体学习效率与质量.

2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1学生分层:把握个体特征,划分层次小组

2.1.1基础能力

首先教师需要充分了解班级内每一名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水平,综合考量学习成绩、学习态度、数学意识等各方面的因素,并基于新课标要求来将班级内学生分为多个不同层级,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级:

A层级:基础扎实、思维活跃、有挑战精神的学生,采用启发式教学,满足他们在知识探索方面的需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保证教学质量[2];

B层级:将班级内数学学科成绩处于中等的学生划分为B层级,该层级学生基础较为扎实,但是始终缺少进一步突破自我的机会,成绩提高缓慢,故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尽可能多地设置开放性、实践性任务,由此提高该层级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C层级:部分学生因缺乏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基础薄弱,综合理解与应用能力难以提升,甚至还会因此丧失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将这部分学生划分为C层级,从简单问题入手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有效学习.

2.1.2接受能力

教师还应该按照对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的推断来对教学进行层次性设计,将目标定为如下三种:基本目标、中级目标以及发展目标,制定丰富的课堂教学策略,同时还要在授课期间注意跟踪学生的心态变化、能力变化,对不同层级学生进行科学引导,实现理想化教育目标.

2.1.3层次调整

最后教师还要依照阶段性的考查、测试来对学生的层级进行调整,通过动态化的层级设置让学生产生“危机感”和竞争意识,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较高层级的学生不懈怠、检查深度探索知识,较低层级的学生还在确定目标的前提下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更主动学习知识、巩固知识并灵活应用知识,努力实现自我提升.

2.2目标分层:学情详细分析,满足学生需求

初中阶段数学教学活动的展开都必须围绕清晰化的目标,在真正践行分层教学思想的前提下优化课堂.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如下工作:(1)对教材进行认真研读,发现教材资料中一些可以展开分析的点,明确教材编排的意图,从而为后续更好地制定教学规划打下良好基础;(2)对新课标进行解析,明确教育改革新时代新旧教学要求之间的差异,以便于对整体的课堂结构进行科学规划,让学生可以循序漸进地理解知识内涵、实现数学素养的发展;(3)明确当前阶段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上文所说针对“人”制定完善的分层计划.结合上述要素后制定最能满足学生学习与发展需求的分层教学目标,构建完美课堂[3].

例如以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中第1节“轴对称现象”的教学为例,教师制定三层教学目标:

第一层:能在教师所提供的探索图片中找出真正的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形成轴对称图形以及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了解最基础的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层:基于教师所提供的简单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能找到其对称轴,基础概念进行解读,也能夯实数学学习能力,又能得到空间意识、思维品质的发展;

第三层:了解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轴对称的联系和区别,该层目标的设计旨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也能为他们后面对轴对称性质的探索、利用轴对称完成设计任务打下良好基础.

三层目标的设计优化教学结构,正式授课期间教师用逐层引领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锻炼他们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消除C层学生的不安、抵触情绪,甚至还能让他们觉得数学学习并不是一件难事,从而爱上学习、积极进取,而优等生也能透过知识的本质来完成各项任务,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2.3提问分层:强调独立思考,增强学习信心

在落实分层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中心地位,要意识到为学生提供自由发言、自我展示机会的重要意义,从而以互动为主要形式来完成对课堂的构建,从根本上转变全体学生的学习态度,让他们不再将数学学习视为单一的知识记忆任务,而是愿意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动手实践,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实现数学素养的共同发展.

为达成上述目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积极采取分层提问的方法,用具有逻辑性、开放性的问题将知识进行有效串联,还能逐层递进地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探索.由浅入深地提问既能保证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也能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对A层级学生以鼓励创新为主,对B层级学生以激发兴趣为主,对C层级学生以增强信心为主.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特别注意在问题设计上要有梯度,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无论是C层级还是B层级和A层级的学生都能转变他们最原始的态度,带着求知欲和探索欲去完成课堂任务,还能明确数学学习的实际意义,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自然获取使用已学数学知识解决各类型问题的能力,在真正深入理解知识的前提下得到综合水平的发展[4].

例如以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2课“一次函数”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围绕实际问题来展开教学,以“挂物”为主题提供列表,将弹簧挂物的质量设置为“x”,将随之而变化的弹簧增加长度设置为“y”,第一步鼓励同学们写出“x”与“y”之间的关系式,基于此进行逐层提问,首先提出最基础的问题:“上述关系式中,y是否为x的函数?”“上述关系式存在怎样的特点?”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所学对问题进行分析,初步掌握基础知识,教师顺势继续提问:“什么是一次函数?”“你知道什么是正比例函数吗?”“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由此做好概念的渗透工作,并要求学生根据拓展材料独立写出简单一次函数表达式,在逐层探索中夯实基础.

又如,在讲解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1节“确定位置”的过程中,教师首先组织情境活动,在电子白板上呈现与教室格局一致的“电影院”俯视图,让同学找到自己在电影院中的对应座位.此时,教师利用班级内空座位来展开教学,假设該空座位是自己的电影票座位号,向同学们提出问题:老师的电影票昨天洗衣服时不慎浸入水中,只看到座位号上显示了7排,但是不知道具体座位,你们能用什么方法帮老师找到正确的座位呢?由此引发学生的讨论,在讨论中转换同类型问题:如果电影票显示只剩下7号的数字,又该如何找到座位呢?基于轻松的讨论设置更深层的问题:这两个座位含义有什么不同?“排”和“号”有什么含义?由此进入重点知识讲解,保证全体学生的学习效率.

2.4作业分层:增添作业种类,精心布置指导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改革应该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不仅要在课前引导、课中讲解过程中引入分层教学理念,还需要在课后作业布置阶段结合不同层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发展需求来对作业进行精心的布置和指导.首先保证C层始终处于积极、乐观的状态下,用坚定的自信心面对作业的挑战;针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则需要兼顾作业的基础性和拓展性,鼓励他们一题多解从生活实际寻找数学问题,并积极应用所学探究其答案.教师致力于丰富数学课后作业的类型,让学生能轻松对课内所学重难点知识进行复,同时适当提升题目的难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A层级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度学习,B、C层级学生也可以尝试挑战自我,从而在独立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实现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学习能力的发展.

例如教授鲁教版七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的应用”一课后,教师将作业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函数图象来获取信息,用所得信息解决最简单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定具有趣味性的主题,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后复习、实践训练中;第二层次,作业在第一层次基础上增加难度,强调“数形结合”的重要意义,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形象思维,真正做到理解所学知识、内化所学知识;第三层次,强调学生主体思维的发展,在不提供图象的前提下展示相关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灵活应用课内所学知识,实现举一反三能力的提升,突破知识学习的瓶颈,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数学综合素养的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是基础学科,素质教育发展形势下教师必须及时对传统的应试教育、统一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课后作业都进行分层设计.消除基础薄弱学生的心中顾虑,也让优等生有“大展身手”的空间,从而在班级内部营造出自主学习、积极实践、挑战自我的氛围,全体学生在教师的分层指导下获得自我发展能力,为未来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泽敏.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和小组合作的探讨[J].亚太教育,2021(24):117-119.

[2]夏京斌.生本理念视域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4):291-292.

[3]冯爱飞.翻转课堂模式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2):273-274.

[4]金素君.合作学习落实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2):281-282.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