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几何问题的解题技巧分析

2023-07-27 07:53黄启杰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3年13期
关键词:解题技巧初中数学

黄启杰

【摘要】平面几何问题是初中数学知识的重点部分,也是在中考中常常出现的考点,对于很多考生也是难点之一,因此同学们需熟悉和掌握求平面几何问题,并灵活地运用解题技巧、借助于一些辅助方法去解答几何问题,起到化难为简的作用.考查平面几何问题的形式多种多样,相关的问题也都十分灵活.本文分别介绍三种常见辅助方法的解题思路:平移法解几何题、面积法解几何题、代数法解几何题,以不同例题为分析对象,结合具体例题讨论如何解决求平面几何问题,详细解答步骤以便于同学们熟悉和掌握这类问题,灵活运用不同思路有助于同学们更透彻地理解如何求平面几何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几何问题;解题技巧

1平移法巧解几何题

平移法巧解几何题是将某些图形通过平移从而得到新的图形,会使计算变得很简单,所以其重点就是找出能用平移来解决的图形.解答这类问题,解题思路一般为:①根据题中已知条件,将所求的图形进行平移,平移出的图形代替原本所求图形;②通过计算即可求出结果.

例1如图1所示,A、B是河对岸的两个农庄,农庄的主人想在河岸l1、l2之间修一座与河流垂直的桥,使农庄A到农庄B的距离最短,请问该桥应该修在哪里?

剖析由A农庄到B农庄,需将此问题转化成求两个点之间的最短距离,要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但实际问题没这么简单,需要我们将一些线段进行转化,即用与它相等的线段替代,将其平移过去,从而转化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问题,利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即可求出.

解析如图2所示,作BB′垂直于l2,使BB′等于l1、l2之间的距离,连接AB′,与l1交于点P,作PD⊥l2,则PD∥BB′,且PD=BB′,所以四边形PDBB′是平行四边形,即PB′=BD.因为两点之间距离最短,所以AB′距离最短,即AP+BD最短,故桥应建在PD处.

例2如图3所示,将△ABC沿BC方向平移d cm得到△DEF,若△ABC的周长为f cm,求四边形ABFD的周长.

剖析首先根据题中已知条件△ABC沿BC方向平移dcm得到△DEF,可知DF=AC,AD=CF=dcm,以及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ABC的周长+AD+CF,最后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四边形ABFD的周长.

解析因为△ABC沿BC方向平移dcm得到△DEF,

所以DF=AC,AD=CF=dcm,

所以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

AB+BF+DF+AD

=AB+BC+CF+AC+AD

=f+2d,

故四边形ABFD周长是f+2dcm.

2面积法巧解几何题

用常规的方法求解几何题时,计算量很大,利用计算面积的方法间接求解,可以简化计算,快速解决问题.解答这类问题,解题思路一般为:①根据题中已知条件,将其转化成面积问题;②利用计算面积的方法间接求出答案.

例3如图4所示,在△ABC中,∠A为锐角,AB=AC,BD⊥AC于点D,CE⊥AB于点E,求证:BD=CE.

剖析根据题中已知条件,在△ABC中,BD⊥AC于点D,CE⊥AB于点E,以及考虑到有“高”,因此使用面积法来求解,然后用S△ABC=1/2AB·CE=1/2AC·BD即可求出BD=CE.

解析因为在△ABC中,BD⊥AC于点D,CE⊥AB于點E,

所以S△ABC=1/2AB·CE=1/2AC·BD,

因为AB=AC,

所以BD=CE.

例4如图5所示,在等腰△ABC中,AB=AC,D为底边BC的中点,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求证:DE=DF.

剖析首先连接AD,根据题中已知条件,在△ABC中,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出现了两段垂线段,因此使用面积法来求解,然后用1/2S△ABC=1/2AB·DE=1/2AC·DF,最后根据△ABC为等腰三角形,AB=AC,即可得出DE=DF.

解析 连接AD,

因为△ABC中,D是底边BC的中点,

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

所以1/2S△ABC=1/2AB·DE=1/2AC·DF,

因为△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

所以DE=DF.

3代数法巧解几何题

在解几何问题中,直接求解较困难时,用方程、不等式、函数等代数知识来求解,将其巧妙转化为代数问题,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代数知识求解,可以迅速找到解题途径,使问题迎刃而解.解答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一般为:①根据题中已知条件,将其转化成代数问题,设角度为x;②利用角度关系通过计算即可求出结果.

例5已知,如图6所示,在△ABC中,∠ACB=90°,在AB上截取AD=AC,BE=BC,DF⊥CE于点F,若DF=4,求CF的长.

剖析首先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可知三角形ABC为直角三角形,以及设∠A=x,利用角度的关系即可得∠DCF=∠CDF=45°,从而对问题做出解答.

解析设∠A=x,

因为AC=AD,

所以∠ACD=1/2(180°-x,)

因为∠B=90°-x,BC=BE,

所以∠BCE=1/2(180°-90°+x)

=1/2990°+x,)

即∠DCE=∠ACD+∠BCE-90°=45°,

因为DF⊥CE,

所以∠CDF=45°,∠DCF=∠CDF=45°,

所以DF=CF,

因为DF=4,

所以CF=4.

求平面几何问题是中考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考查平面几何问题的方式多种多样,本文给同学们提供了三种求平面几何问题的解题思路和应用步骤:平移法解几何题、面积法解几何题、代数法解几何题.不同思路对应解题方式各不相同,有助于同学们了解每个解题方法的优势和适用范围,有助于同学们快速采取正确合理的思路解答这一类问题.通过对上述例题的分析,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针对不同的问题,灵活解答,以此提高解题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曾钰玲.浅谈初中数学利用建系法巧解几何题[J].数理化解题究,2021,513(20):2-3.

[2]潘立新.巧用图形变化,妙解几何试题[J].中学数学:初中版,2013(11):3.

猜你喜欢
解题技巧初中数学
圆锥曲线的解题技巧知多少
让五年高考题为“七选五”解题技巧代言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初中记叙文阅读解题技巧探讨
高中数学解题技巧之“数”“形”结合策略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