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宇琴 胡萌 邓先军 王瑾
摘 要:通过对荆门职业学院近年来学生人数和职业技能大赛获奖情况的解析,基本明确了职业技能大赛对工匠精神培育的效用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转变教育学习观念、营造特色校园文化、搭建双师队伍平台、改革教学课程体系、改善软硬件条件、开辟工匠基地等相关建议,以此不断地将职业技能提升同工匠精神培育相融合,为全新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工匠精神;效用评价
工匠精神最早起源于德国,并成功运用于制造业,这使得德国的一些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技术实力非常领先。在我国,工匠精神的培育是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此后工匠精神的培育便在全社会掀起了热潮。职业院校作为我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输送的主要阵地,把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也摆在了突出位置。因此,近年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也在全国掀起了一阵技能竞技的热潮,也激发了职业院校的教师对技能大赛与工匠精神培育关联性的思考,促使学生向着更精准、更熟练、更完美的技能目标努力拼搏[1]。目前关于职业技能大赛与工匠精神培育的研究中多数着重在于培养途径和模式上,少有职业技能大赛对工匠精神培育中的效用评价。基于此,本文通过对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近年来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以及校级的职业技能大赛情况、获奖情况以及相应年份学生人数进行比较分析,并做出效用评价,希望能为职业院校对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方法、路径的改进优化提出参考。
一、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与工匠精神的相互关系
(一)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促进工匠精神坚实铸就
职业技能大赛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是传承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2]。同时职业技能大赛训练过程中需要培训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专注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这也为其开启职业生涯,胜任技术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所必须具备的要素,所以“工匠精神”同职业技能大赛关系密切[3]。正是由于职业技能大赛要求学生严格训练、深入反思、不断总结、逐步提高,最终达到精益求精,才促进了高职学生在工匠精神培养的坚实铸就。
(二)工匠精神驱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高效提升
高职院校在现有的教育课程体系下所培养出来的人才队伍在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急需探索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来保证高职扩招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质量[46]。然而,工匠精神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培养精神,是打造“中国制造2025”人才的现代化职业精神,专注于职业和行业发展进行技术创新、技能沉淀和分享的特殊资源,是未来行业发展的精神动力[7]。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工匠精神不仅是指对产品的精雕细琢、精工细作的理念与追求,工匠精神更是对富有创造性的技术与技能的追求。在新形势下,工匠精神能够有效地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能够高效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水平,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水平的快速发展。
二、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在“工匠精神”培育中实践案例分析
荆门职业学院自2016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承“厚德精技,致知力行”的办学理念,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办学思路为依据[8]。在职业技能大赛方面,始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方针,激发学生创新实践的活力,提升学生学知识、练技能、当能手,进一步提升素质,提高技能,加速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形成。
随着高职的扩招,各大职业院校的人数也在不断激增。荆门职业学院也不例外,2018—2021年,荆门职业学院大部分院系的学生呈高增长态势,其中以财经商贸和医学院人数增加数量最多。由图1可知,全部院系学生人数由2018年的341人增加到2021年的2262人,增加了6倍之多。学生增加的同时,参与职业技能大赛的人数也在激增,获奖的人数也在倍数增加。由图2可知,2018年全校获国家级、省级及市级奖项54人,2019年123项,2021年543项(2021年学生几乎没有有参与技能大赛),是2018年的10倍,而且从原来的机械学系、电子信息系、财经商贸系等部分院系发展到全部院系都获得奖项,所有院系的职业技能提升和工匠精神铸就都取得了高速发展。
三、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在“工匠精神”培育中的效用评价
右表结果显示,总体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人数的增加和学校对技能大赛和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视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各院系每百人获奖的数量呈增加的趋势,略有不同地,机械工程系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趨势。到2021年各院系每百人获奖人数保持在15~30项,按每项奖项平均3人参与计算,则75%~90%的学生通过不同级别的技能大赛得到了锻炼,对专业技能的认知有了更新的认识。此外,从不同院系的获奖情况来看,机械工程系、电子信息系、教育艺术系和循环化工系有着较高的获奖量,而财经商贸系和医学院获奖量不高,这说明技能大赛在不同的院系的效用还存在差别。可能是机械工程、电子信息、教育艺术和循环化工等院系存在天然的职业技能大赛培育和组织优势,也可能是各院系对职业技能大赛的重视程度不一,抑或是部分院系的师资队伍配备上还存在欠缺。图3反映了当前荆门职业学院职业技能大赛获奖主要来源于市级技能大赛,占到了97.22%,而国家级、省级占比不到3%,其中国家级2.34%,省级0.44%。这表明,在市级职业技能大赛中能够获得奖项,学生还是具备了一定专业技能,而在省级、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中少有脱颖而出,学生在创新性和专业竞争性上与其他全省各地乃至全国各地的更多的职业院校学生还存在差距。目前技能大赛对多数学生能力的提升可能还停留在技能的熟悉、熟练上,达到“工匠精神”还存在一定距离,这也是一个刚起步的职业院校还需经历的发展过程,需要在软硬件设施、师资队伍,以及培育场景与环境等多方面协调发展。
四、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在“工匠精神”培育方法、路径的改进措施
(一)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营造特色校园文化
“立德树人”是高职教育立身之基,课程思政视域下,要把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渗透进人才培养的内外表里。把敬业奉献、精益求精、崇实创新等精神的传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来抓,把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观的塑造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来抓。在教学内向学生传递工匠精神、课堂上向学生播种工匠精神、生活中向学生弘扬工匠精神,全方位教导学生始终保持一颗“匠人之心”。
要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手段的引导作用,通过音视频、美文、传记等,帮助学生了解大国重器、学习大国工匠。在学校网站、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内广泛营造学习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
将“弘扬工匠精神”作为校园文化来建设,在每年职业教育活动月同期开展“工匠节”系列活动[9]。邀请行业大师、技能名师做报告、展技艺;增设专业社团,将精进专业技能的主阵地前伸至基层学生自治组织,鼓励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探索工匠精神,提高其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
(二)搭建双师队伍平台,改革教学课程体系
积极与地方企业开展技术交流、科研探索,成立名师工作室、大师工匠坊等教育教学群团组织。以点带面、以老带新,构建工匠精神培养的“源头活水”。有经验的老教师、企业技能大师要讲传承、肯奉献,青年教师要勤学习、求发展,努力形成合力,打造能准确把握行业、企业需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营造职业技能与工匠精神充分融合、相互促进的教育教学氛围,职业技能是工匠精神的“基”,工匠精神是职业技能的“本”。基于此,必须改变一般高职院校常规教学活动中偏重理论教学,不注重实践摸索的教学习惯,在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教学背景下,重新规划编制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活动等[4]。比如,着重实践教学的专业可将实践教学比例增大,同时,理论教学中还需专门安排素质教育和工匠精神培养的学时。
(三)改善软硬件条件,开辟工匠基地
校外依托专业设置与行业知名企业联合教学,将课堂开设到工厂,开展高端技术技能工匠人才培养,从企业中来,设计符合“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校企双赢培养机制;到企业中去,探索符合企业要求的工匠人才培养的实训项目,实现从课堂到工厂的无缝对接[9]。
校内建设智能化工匠人才培育实训室,开展课题研究项目研发的“校中厂”。以科研中的“工匠精神”为导向,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专注能力、敬业精神;开展专业技能志愿者服务活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加强工匠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在理论方面,紧紧围绕工匠人才培养,在专业设置、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实践方面,积极推进制定工匠人才培养实训条件的标准建设,建立标准化的校企合作基地和实验实训基地。
五、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荆门职业学院近年来学生人数和职业技能大赛获奖情况的解析,基本明确了职业技能大赛对工匠精神培育的效用,发现了存在院系职业技能大赛培育不均衡,职业技能的熟悉、熟练与工匠精神培育还存在差距等问题,并提出了转变培育教育的学习观念,营造特色校园文化、搭建双师队伍平台,改革教学课程体系、改善软硬件条件,开辟工匠基地等相关建议。通过推动职业技能大赛的技能提升,不断地将职业技能提升同工匠精神培育相融合,为全新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安洋,吕雅琨,周学辉.技能大赛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培育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20(03):4447.
[2]舒江云,高洁.基于职业技能大赛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研究与实践[J].汽车实用技术,2020,45(21):211213.
[3]魏丽红,翟秋喜.职业技能大赛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探究——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赛项为例[J].智慧农业导刊,2021,1(10):6164,69.
[4]叶小建.扩招背景下高职教育技能与工匠精神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04):15.
[5]余騰飞,杨论.工匠精神下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16):145146.
[6]周宜君,高飞,李崴,等.浅议案例教学在高校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4,4(2):3236.
[7]王建滨,刘宁,郭斌.高职院校职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融合研究[J].职业技术,2019,18(9):2225.
[8]大力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服务荆门经济发展[M].荆门日报荆门日报传媒集团数字报纸,http://paper.jmnews.cn.
[9]杨海峰,张志朋,韩东,等.基于职业技能大赛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实践研究——以全国装备制造类国赛赛项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21):5051.
课题:荆门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学生工匠精神融合培养研究”(JMG2020013)
作者简介:吴宇琴(1990— ),女,汉族,湖北荆门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