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宏斌
编者按:近年来,江苏省句容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巩固发展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大力推进融合教育。2021年,句容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以“聚力课程建设,聚焦内涵提升,助推区域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成功申报江苏省特殊教育发展工程项目,全力推進特殊教育拓展融合,加快构建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新格局。
【摘 要】 江苏省句容市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江苏省一期、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以及《“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全面推进融合教育,积极探索适应普特儿童共同成长的融合教育模式,有力撬动了区域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 融合教育;区域推进;普惠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6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报告特别强调“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近年来,江苏省句容市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江苏省一期、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以及《“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全面推进融合教育,积极探索适应普特儿童共同成长的融合教育模式,促进融合教育从广普及,迈向全覆盖、深融合、高质量发展,有力撬动了区域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加强宣传引导,凝聚融合教育发展共识
推进区域融合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凝聚社会共识,增进价值认同,激活多方力量,才能构建齐抓共管的教育生态。句容市坚持以更新观念为先导,凝聚共识,广泛深入地开展融合教育理念大宣传、大普及活动,分层分类宣讲融合教育的内涵、价值及其意义,大力推进融合教育理念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进头脑,不断增进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对融合教育的价值认同。
一是把握政策导向,营造舆论氛围。根据国家和江苏省相关文件精神,明确“普特共融、和谐共生”的教育理念,明确政府、学校、教师、家长、社会各类主体的教育责任,统一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同时,借助各类宣传阵地,通过多种宣传媒介,大力营造推进融合教育的浓厚舆论氛围,让融合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二是坚持以学促行,拓宽管理视野。市教育局和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多次邀请省市知名特教专家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作专题报告,为管理者“洗脑”。通过专家、领导解读融合教育政策法规,宣讲融合教育思想,提高全市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市特殊教育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领导、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的思想认识,增进对融合教育的认同和支持。
三是突出分类指导,凝聚发展合力。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组建了区域融合教育宣讲团,由市特殊教育学校巡回指导教师、市教师发展中心普特教研员及部分骨干资源教师为宣讲团成员,有组织、有计划、分类别走进普通学校、幼儿园,深入社区、家庭,对广大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进行宣传引导,帮助他们消除认识误区,更新思想观念。
通过“头脑风暴式”的宣讲和渐进渗透式引导,句容市各类教育主体对融合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融合教育是保障特需儿童青少年平等接受教育权利的重要途径”“融合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普特学生和融共生的必由之路”等思想观念已成为大家的普遍共识,并逐步转化为积极支持、主动配合、躬身力行的融合教育自觉行动。
二、强化保障支撑,夯筑融合教育发展基础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在市委、市政府的主导下,句容市统合多方资源,汇聚多元力量,调整优化了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联席会议组成人员结构,成立了由教育、发改、财政、卫健、民政、残联、慈善等部门领导和专家组成的融合教育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委员会,建立和完善了市融合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和专家指导委员会活动制度,构建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中心发动、教研带动、学校主动、家庭协动的融合教育支持服务体系,形成了由教育单一部门推动到政府主导下的多方协同的良好格局。
二是优化资源配置。目前,句容市义务教育阶段共有在校特需儿童少年274人,其中普通学校就读166人,超过60%。为满足普通学校(幼儿园)随班就读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需求,句容市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统筹规划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建立了“1+5+N”三级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网络,其中包括1个市级融合教育资源中心,5个片级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和31个校(园)级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实现了乡镇街道与基础教育三段全覆盖。同时,根据句容市特需儿童少年的特点,通过整合社会资源,重点打造了“游戏化康复资源中心”“心理健康资源中心”“职业技能实训中心”“听障儿童康复资源中心”“生涯规划资源中心”等5个特色资源基地,并依托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建立了“医教康”融合教育基地,为特需儿童少年个别化学习和康复训练提供了优渥的环境与资源。
三是完善制度机制。句容市先后建立和完善了区域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融合教育专家委员会课程审议制度、融合教育教学教研协作制度、融合教育资源中心评估认定制度、特需儿童少年评估认定与安置转介制度、融合教育服务清单制度、融合教育骨干教师巡回指导制度、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制度、融合教育质效评估制度等一系列配套制度,为部门协调、普特协作、资源共享、课程优化和教学研究等提供了制度引领和机制保障,形成了多维联动,协调并进的合力。
四是打造教师队伍。建立一支德才兼备、普特兼长的融合教育师资队伍是推进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句容市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引进,逐年增加特教师资招聘计划,不断为融合教育师资注入新鲜血液。同时,注重内部挖潜,构筑研修平台,激活教师专业成长源头活水,不断提升融合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智慧和实践能力。首先,坚持过程指导,有效发挥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引领辐射作用,深化专业巡回指导,融专业培训于巡回指导过程之中。其次,加强骨干培训,委托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对全市26名兼职资源教师进行专业培养,并取得上岗证书。再次,注重岗位体验,分期分批组织融合教育教师外出跟岗学习,在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之中,不断增强实践能力。最后,强化高端引领,以省级项目开项、《句容市融合教育课程设计指南(试行稿)》研制、融合教育案例研讨、融合教育课题研究等为契机,聘请省、市知名专家讲座指导,与教师深度对话交流,不断拓宽教师专业视野,丰富专业智慧,提升专业能力。
三、抓住关键环节,推动融合教育发展走向深入
《“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指出,“尊重残疾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实现适宜发展,让残疾儿童青少年在融合环境中相互理解尊重,共同成长进步”。实现普特学生的深度融合,课程教学是核心和关键。课程教学的融合是推进融合教育的“深水区”,也是融合教育的最高目标。句容市围绕江苏省特殊教育发展工程项目“聚力课程建设,聚焦内涵提升,助推区域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群策群力,攻坚克难,积极探索融合教育课程构建与实施的优化策略,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一是以科学评估为依据,精准制订融合教育课程目标。在保障普特学生共融共生、共同发展的前提下,为每一个特需儿童少年量身定制适切融合的“一人一案”,促进特需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二是以普特学生共同发展为目标,整体架构“1+2+X”融合教育课程体系,形成了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以校本拓展性课程和特色课程为延伸、以个别化特需课程为补偿的课程结构,最大化满足普特学生共同发展、差异化发展的需求。
三是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遵循,兼顾特需儿童少年的差异特点,精心编写《句容市融合教育课程设计指南(试行稿)》,从课程教学目标的制订、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差异化教学策略的运用,以及个别化补偿教育的嵌入和“医教康”的融合等方面,均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同时 ,在融合教育专家的指导下,句容市还凝智聚慧,精心研磨了一批体现普特双元深度融合的典型课程教学案例,为广大一线教师高效实施融合课程教学提供了“脚手架”。
四是以素养发展为导向,积极探索融合教育课程教学评价改革。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和融合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句容市融合教育课程实施指南》,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句容市融合教育课程教学评价方案》,强调摒弃以学业成就作为单一维度进行评价的传统观念,引导学校和教师从教育评估入手,统筹兼顾特需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就、功能发展、社会适应等多个维度的发展水平,建立发展性综合评价标准,优化评价策略和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四、改进督导评估,压实融合教育发展主体责任
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教育督导评估机制是护航区域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和“风向标”。句容市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公平原则,不断改进和优化中小学、幼儿园教育质量督导评估方案,将融合教育的普及水平和实施成效作为评估学校(幼儿园)教育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引导学校(幼儿园)从教育公平高度认识和推进融合教育。市教育局和教育督导部门联合制定了《句容市中小学、幼儿园融合教育发展专项督导评估方案(试行稿)》,从融合教育普及率、保障机制、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施效果等若干维度,细化督导指标,每学年末由督导部门牵头,组建督导评估小组,对各校(园)进行督导评估,督评结果纳入学校、幼儿园年度教育质量综合考评范围,并占较大权重。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依据专项督导评估结果,结合过程调研,评选融合教育示范学校(幼儿园)若干所和融合教育优秀教師若干名,由市教育局予以表彰奖励,以此激发中小学、幼儿园推进融合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句容市坚持以融合教育为着力点,大力推进区域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促进了全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协调发展的优质均衡教育惠及每一个孩子。
(作者系中共句容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句容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