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东梅 韦健 范燕荣
【摘 要】在指向学科育人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广西柳州市小学英语学科团队通过运用静态文化教学和动态文化实践“双线并进”的育人教学范式,构建以课题带动课堂文化、社团联动校园文化、项目推动环境文化“三化共行”的育人路径,创建了“双线并进 三化共行”学科特色育人文化,有效实现从知能本位转向素养立意,充分发挥英语课程的文化育人功能。
【关键词】小学英语 双线并进 三化共行 育人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06-22-04
课程改革的宗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013年起,广西柳州市小学英语学科团队开始探索学科育人教学的有效路径与方式,历经10年的实践与应用,逐渐形成了以“语言赋能·文化引领·启智育德”为价值取向的小学英语“双线并进 三化共行”学科育人文化,实现了从“英语教学”到“英语教育”的迈进,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一、存在的问题
研究实践初期,以下四个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小学英语学科育人教学质量及效果。
(一)学科育人教学意识淡薄
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以工具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忽视了对英语学科文化育人价值的挖掘,疏于对学生内在品质的塑造,缺乏主动探索学科文化育人的意识,存在重“教”轻“育”现象。
(二)学科育人教学方法落伍
一些教师未能掌握有效达成育人目标的教学方法,常常用灌输式的说教育人,课堂教学“三表”(表面、表层、表演)现象突出,缺少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对深层意义的探究,难以促进育人文化价值在学科教学中的主动生成。
(三)学科育人教学功能窄化
一些教师的文化教学仅停留在了解西方文化或培养跨文化意识上,忽视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英语学科中的重要性,没有引导学生开展文化对比、品鉴等教学活动来坚定文化自信,从而窄化了文化育人的功能。
(四)学科育人评价方式单一
教学评价大多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未能形成科学有效的学科育人评价机制,导致学科育人目标未能达成,育人效果不佳。
二、解决的方法
(一)加强组织引领,提升育人文化的价值认同
一是树立导向标,使育人价值的探索得到初步認同;二是统筹规划育人教学路径,使育人价值的探索得到普遍认同;三是全员参与,全域实施,使育人价值的探索得到深度认同。
(二)着力技术革新,焕发育人课程的生命活力
一是通过课题带动创新课堂文化教学方式;二是通过社团联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载体;三是通过项目推动深化环境文化课程内涵。
(三)聚合优质资源,促进育人价值的主动生成
一是辩证解读教材,增补文化语言内容,深入探寻文化内涵;二是整合立体资源,探究文化外延,构建多元文化视角;三是依托本土资源,开展动态文化实践,引领学生深度参与文化体验。
(四)创新多维评价,确保育人目标的有效达成
一是强化过程性评价,实现从培养“单一人”到培养“全面人”的跨越;二是改进总结性评价,实现从评价“知识”到评价“素养”的跨越;三是探索增值性评价,实现从关注“学生的成绩”到关注“学生的成长”的跨越。
三、实践的成果
经过10年实践探索,项目组创造性地建构了小学英语“双线并进 三化共行”育人文化的理论体系、实践体系及保障体系(见图1)。
(一)小学英语“双线并进 三化共行”育人文化理论体系
“双线并进”:运用静态文化教学和动态文化实践两种育人教学范式开展教学,增强学生对学科育人文化价值的理解、认同及内化。
“三化共行”:打造课堂文化、校园文化及环境文化,知行合一,共同构建学科育人文化新生态。
该育人文化体系围绕立德树人核心理念,以学科育人为导向,以“语言赋能·文化引领·启智育德”为价值引领,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依托静态文化教学和动态文化实践两种育人教学范式,建设课堂文化、校园文化和环境文化,在教学实践探究中创设学生与文化良性互动的情境,体会知与行相融合的意义建构经历,形成对语言和文化的系统建构,在理解认同中深化育人内涵,实现文化育人价值的主动生成,打造生态成长的学科育人文化。
该体系涵盖“教学研评”一体化,通过课题带动(课堂文化)—社团联动(校园文化)—项目推动(环境文化)的设计思路打造学科育人文化,采用点(典型案例)—线(方法体系)—面(成果推广)层层推进的技术路线厚植学科育人文化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与学科教学质量整体提高。
(二)小学英语“双线并进 三化共行”育人文化实践体系
1.构建了“启知·育智”课堂文化
(1)课堂文化特征。以“启知·育智”为课堂文化内涵,以基础性课程为载体,以智慧型教学为价值追求,以静态文化教学为育人范式,实施“3C”课堂教学,即Connotation——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单元整体教学课堂、Character——基于品格培养的英语阅读课堂、Context——基于语境体验的深度语篇课堂(见图2)。三种课堂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均以核心素养为立意,分别从主题意义探究、阅读品格培养、语言情境体验三个层面挖掘学科育人价值,形成指向“启知·育智”的课堂文化。
(2)“3C”课堂教学模式,是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单元整体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强调以发展语言能力、落实学科育人的教学目标为指导思想和设计理念,提炼单元主题,整合教材资源,挖掘语篇的核心价值,梳理基于主题的结构化知识,搭建起一个由主题意义引领、各语篇子主题意义相互关联、逻辑清晰的完整单元教学过程。
教学实施策略见图3。
由图3可知,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包括以下四个:一是挖掘文化元素,寻找育人内涵。教师要研读课程标准,整体解读教材,把握学生学情,创设教学情境,提炼主题意义,确定教与学的逻辑,挖掘文化育人内涵。二是打开文化视角,明确主题意义。围绕主题,整体规划教学进程,设计体现学习进阶的单课时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逐步建构对单元主题意义的完整认知。三是统一知情意行,建立主题连接。围绕话题,以学习理解类活动承担主题意义的输入;以应用实践类活动实现主题意义的内化;以迁移创新类活动达到主题意义外化。帮助学生将知情意行融合统一,培育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四是融合语言文化,达成品行塑造。通过任务学习、综合展示、作业评价等方式,帮助学生实现语言能力与文化意识的融合发展,促进语言、思维、文化和学习能力的提升,达成育人目标。
(3)基于品格培养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强调在阅读教学中创设广泛阅读的情境,运用恰当的指导、督促、评价、激励等手段,培育学生爱阅读、广阅读、会阅读、共分享的品质和能力,进而发展为持续性阅读的兴趣和动力,突出对学生阅读品格的培养导向,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见图4)。
该教学实施策略采用“TPRTS”教学方式开展阅读教学,即Talking——读前开展相关讨论活动,激活已有经验;Predicting——读前预测,把对文本的预判转化为多维的思维碰撞;Reading——读中展开意思、意义、意味三个层次的递进式阅读,读出趣味、读出价值、读出感悟;Thinking——读后反思,形成个性化的阅读思维;Sharing——读后分享,形成针对主题的二次阅读。
(4)基于语境体验的深度语篇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强调在完整的语境中正确理解、智慧沟通,开辟足够的语言思维和表现空间,带领学生品学、深思、活用,在语境中沉浸式学习,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积淀文化底蕴,达成对社会的理解、文化的认同和品格的塑造(见图5)。
教学实施策略采用“三阶四步”课堂教学方式,聚焦教学目标定位,关注课堂教学成效,将目标定位、教学行为及教学成效“三大阶段”融为一体,实施“教学评”一体化;以语篇为单位分“四步”推进教学过程,即语篇呈现—语篇感悟—语篇运用—语篇拓展,引领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有效落实核心素养。
2.构建了“引趣·育心”校园文化
(1)校园文化特征。以“引趣·育心”为文化内涵,以拓展性课程为载体,以思维型教学为价值追求,以静态文化教学和动态文化实践为育人范式,建构兼具适切性与开放性的“2I”课程,即“Light up+”Interest活动课程和“Wake up+”Innovation融合课程(见图6)。以社团联动的方式建构指向点燃兴趣和激活思维的课程群,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向心力及内驱力,达成引趣育心的育人目标。
(2)“2I”课程教学特色。第一,“Interest”活动课程——Light up+(意为“点燃”)旨在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兴趣,通过营造“英语+活动”的形式实现主体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定制“Light up+”特色课程,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具有校本特色的育人目标,如柳州市駕鹤路小学的“HAPPY课本剧”课程、柳州市柳太路小学的“用英语说中国故事”绘本课程、柳州市雀儿山路第二小学的“DOREMI合唱团”课程等。第二,“Innovation”融合课程——Wake up+(意为“唤醒”),以英语学习活动观和CLIL(内容与语言整合式学习法)理念为引领,以“Wake up+”课程为实践形式,开设跨学科融合课程,指导学生用英语语言学习和理解不同学科知识,提升自身对英语语言、学科内容、多元文化的认知和交流能力,加速了学生的认知发展,充分发挥跨学科综合育人的功能。
3.环境文化特征
以“融创·育行”为文化内涵,以研究性课程为载体,以实践型教学为价值追求,以动态文化实践为育人范式,构建“3T”研究性课程,即“Traveling”行走式英语课程、“Theater”剧场式英语课程及“Theme”主题式英语课程(见图7)。通过挖掘环境文化资源,开展以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综合性学习,有效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融通力及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力。
(1)“3T”课程教学范式。
第一,“Traveling”行走式英语课程,立足家乡资源,以柳州城市名片“五个一”即“一车风行、一江旖旎、一花倾城、一粉飘香、一城风情”为依托,挖掘地域文化内涵,以“游学”的形式开展文化实践,运用“访、记、展、评”四步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用英语传播家乡故事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Theater”剧场式英语课程。聚焦红色文化传承,以戏剧教育为手段,以“学、创、演、评”四步教学策略为推手,开发“剧场式”英语课程,深度挖掘育人价值,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Theme”主题式英语课程,放眼世界文化,通过“挖、探、链、延”四步闭环教学策略,实施“主题式”英语课程,引导学生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树立国际视野,逐步形成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三)小学英语“双线并进 三化共行”育人文化保障体系
立足学生素养提升及全面发展,创建了“行远·育根”素养导向育人评价机制。运用突出趣味值的表现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运用突显意义值的总结性评价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突破方法值的增值性评价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达成评价协同,促学养正。
1.突出趣味值的表现性评价
利用多平台展示、多活动推动、多学科融通的路径,激发兴趣、培养信心、养成习惯、树立精神,引发学生的真实表现,催发他们的学习活力,活化评价形式,突出趣味值。以独具柳州特色的两种表现性评价方式为例:
第一,变“评”为“秀”的才艺展示活动。每年举办全市小学生英语才艺展示活动,以市—县(区)—校“三级联动”的方式搭建“四融合”才艺展示平台,即课内与课外融合、个人与集体融合、学科与艺术融合、传统评价与人工智能评价融合,设置真实的评价情境及任务,以此评价学生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学生“在评中秀、在秀中评”,达到激趣促学、展示自我的目的。
第二,变“学”为“用”的单元实践作业。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课内知识实践作业和课外延伸实践作业。围绕主题,创设生活情境,融合跨学科知识,层层推进作业任务,锤炼学生思维品质,使课堂的“学”与作业的“用”有效整合,帮助学生形成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素养,实现作业育人。
2.突显意义值的总结性评价
研制总结性评价监测资源库,构建“三位一体”(听力监测+口语监测+笔试监测)评价样式。创造性地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分解为可视化的评价内容,以“四层次”(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题型进行全面考查,突出强基固本,打通知识壁垒,强化价值引领,着力命题立意,引领评价导向,突显总结性评价意义值。
3.突破方法值的增值性评价
根据学生的基础起点画出基线,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分阶段精准采样、动态跟踪,分析学生的学习变化情况,运用基线测评—增值分析—过程监控—阶段测评“四阶”评价手段,科学评定进步值,有效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拓宽成长空间,优化了评价手段,突破增值性评价方法值。
小学英语“双线并进 三化共行”育人文化体系改善了柳州市小学英语的教育生态,提升了区域教育品质,成功实现从“英语教学”到“英语教育”的迈进。学科育人是一个深刻、持续、整体的渐进过程,仍需不懈努力,继续探索实践,让“育人文化”这一条教育生态文明之路,载着基础教育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