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才
摘 要: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薄弱,在解题过程中常常面临着诸多困境.鉴于此,可充分借助线段图这一辅助工具,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帮助学生读懂题意,明确其中蕴含的数量关系,厘清解题思路等.本论文就以此作为研究的新视角,结合线段图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探究,最终提出了在日常教学中小学生运用线段图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线段图;解题教学;应用价值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解决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巩固、内化,也逐渐形成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了深厚的“土壤”;同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更是知识迁移和应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问题解决题目形式多种多样、涉及面非常广泛,对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部分的数学题目中,条件常常是隐藏在题目中,学生必须要经过分析,才能获得明确的解题思路.鉴于小学生思维能力薄弱的现状,唯有充分借助线段图这一辅助性的解题工具,将抽象的文字直观化,帮助学生顺利找到隐藏的条件,才能逐渐形成明确的解题思路.
1 基于线段图理解题目含义
理解题目是解题的基础和关键,学生只有读懂题目意思,弄清楚题目要求,才能借助数量关系分析,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但就目前而言,许多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文字语言描述比较抽象,学生往往读完一遍,都不知道题目的真正含义,甚至还会出现误解的现象.面对这一现状,在引导小学生进行解题时,就可充分发挥线段图这一辅助工具的作用,将题目的意思形象地表达出来.
例1 周末,妈妈去超市买了一袋水果,其中有20个梨,香蕉的数量是梨的2倍,猕猴桃的个数则比梨多3倍.问:妈妈买的水果中,有多少根香蕉?多少个猕猴桃?猕猴桃比梨多多少个?
解析:学生在阅读这一题目的时候,受到自身思维发展水平的制约,常常出现一定的错误:部分学生只要一看到“谁比谁多”,潛意识中就会想到加法运算;一看到“谁比谁少”,潜意识中就会选择减法进行运算,但是这种解题思维却是错误的.而在题目中给出了“猕猴桃的个数则比梨多3倍”,学生在读题的时候,常常将其理解为猕猴桃是梨的3倍.面对这一现状,在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的时候,就可指导学生一边读题,一边绘制线段图(如下图1所示),将题目的意思正确地表达出来,使得学生结合线段图清晰地认识到“多3倍的含义”.
例2 (1) 有一桶油,其重量为50kg,第一次将桶中的油倒出了四分之一,第二次又倒出油的二分之一,这一桶油还剩下多少千克?
(2) 有一桶油,其重量为50kg,第一次将桶中的油倒出了四分之一,第二次又倒出余下油的二分之一,这一桶油还剩下多少千克?
解析:在对这两道题目进行解答的时候,学生常常会出现错误,其主要原因就是在对题意进行判断的时候出现了误差.学生在解题的时候,常常忽视题目(2)中“余下”的二分之一,而是按照题目(1)的解题思路进行解答.鉴于此,在带领学生分析题目意思的时候,就可充分借助线段图这一工具,将文字转化成为直观、形象的线段图(如图2、3).
如此,在线段图的直观表示下,学生就可迅速理解题目含义.在针对(1)分析中,将一桶油一分为四,第一次用去了四分之一,即:50×1/4;第二次用去油的二分之一,即:50×2/4;在(2)题目中,第一次用去了四分之一,即:50×1/4;第二次用去的量转变为剩余的二分之一,即:50×(1-1/4)×1/2.如此一来,在线段图的辅助下,学生就可精准判断题目的含义,有效规避了解题中的错误现象[1].
2 基于线段图明确数量关系
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精准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是打开解题思路的“钥匙”.但是在具体的解题中,部分数学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不甚明确,学生往往读了两三遍都毫无头绪,致使其难以找到具体的解题思路.鉴于此,在开展解题教学时,就可充分发挥线段图的辅助价值,将题目中隐含的数量关系直观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将数学关系模型构建出来.
例3 王大妈家中养90只鸡,鸭比鸡的数量多1/3,养的鹅则比鸭少1/3.那么,王大妈家中养的鸡和鹅的数量一样多吗?如果不一样多,是鸡多还是鹅多,多多少?
解析:在对这一题目进行解答的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刚刚接触分数的相关问题,在理顺这一题目关系时,关键点在于对“多1/3、少1/3”的理解,而学生常常将其误认为一致,导致学生解题出现错误.面对这一现状,在引导学生明确数量关系时,就可借助线段图这一辅助工具,将其直观地表示出来(如图4所示).
从这一线段图中,学生就会清晰地认识到“多1/3、少1/3”所代表的含义有所不同,鸭比鸡多1/3,多的是鸡的1/3;鹅比鸭少1/3,少的是鸭的1/3.在理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之后,就可计算出:鸭的数量=90×(1+1/3)=120;鹅的数量=120×(1-1/3)=80,最终顺利解答这一问题.
例4 甲、乙两辆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两车相向而行.已知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180km,甲车的速度为60km/h,乙车的速度为40km/h,甲、乙两辆车经过几个小时之后,两者之间相距30km?
解析:这一题目相对比较难,主要是因为甲乙两辆车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而在运动的过程中,符合题意的现象包括两种,即:两车相遇之前距离30m、两车相遇之后再次相距30m.在针对这一题目解答时,如果不借助线段图,小学生几乎无法找到其中蕴含的数量关系.鉴于此,就可指导学生运用线段图将这两种现象表示出来(如下图5所示)[2].
通过这一线段图,就将题目中复杂的数量关系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学生则可结合分析,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明确出来:相遇前:(180-30)÷(60+40),相遇后:(180+30)÷(60+40),最终完成这一题目的顺利解答.
3 基于线段图形成解题思路
小学数学解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同时,学生在审题、分析问题、理顺数量关系时,唯有具备极强的思维能力,才能顺利解决相关问题.但是在具体的解题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当前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应充分发挥线段图的价值.
例5 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20年后父亲的年龄为儿子年龄的2倍.问:父亲和儿子今年的年龄是多少?
解析:这一道数学题目在小学阶段尤为常见.在具体解题的时候,如果不借助线段图,学生在阅读题目时就会产生各种疑惑的现象.鉴于此,就可指导学生一边阅读题目,一边结合题目的含义画线段图(如图6所示).根据题目意思得知: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可将儿子的年龄用一份线段图表示出来;父亲是儿子年龄的4倍,则为4个线段图.再过20年之后,就是在儿子和父亲年龄的线段图之后各增加20.之后,再结合“20年后父亲的年龄为儿子年龄的2倍”这一含义,得出数量关系:(1份年龄+20岁)×2=(4份年龄+20岁),最终顺利解决这一问题[3].
例6 小丽从家去学校,走到全程5/6处是光明超市.小丽放学回家的时候,走到全程1/3处是儿童医院.已知儿童医院和光明超市之间的距离为120m.问:从小丽家到学校一共有多少米?
解析:在对这一道常见题目进行解答的时候,学生常常一筹莫展,不知道如何解答.面对这一现状,就可充分发挥线段图的辅助价值,引导学生在阅读题目的时候,利用线段图将小丽家、光明超市、儿童医院、学校的位置标示出来,形成形象的感知(如图7所示).如此,借助线段图的辅助,结合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引导学生思考只要确定了“儿童医院和光明超市之间的距离”占据全部距离的几分之一即可.如此,在线段图的辅助下,学生就很快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计算出儿童医院和光明超市之间的距离占据全部距离的:1/3-(1-5/6)=1/6,最终计算出全部距离.
4 基于线段图培养学生规避解题错误
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还应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针对小学生来说,受到思维特点的制约,小学生在解题时常常遇到固定的字眼,就会不假思索运用定势思维进行解题.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信号,若不及时进行纠正,就会对学生日后的数学解题产生很大的影响.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解题训练中,就应立足于线段图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画图意识和习惯.
例7 姐姐有10支铅笔,弟弟有4支铅笔.姐姐给了弟弟几支铅笔之后,两个人的铅笔数量一样多?
解析:这是一道小学二年级的数学题目,二年级的小学生在解题的时候,极容易受到固定思维的影响,一看到题目中的固定字眼,首先就会想到运用减法进行计算.如果教师按照学生的错误思路进行追问,学生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算错了.面对这一现状,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错题分析的时候,就可充分发挥线段图的价值,带领学生结合题目进行画图(如下图8所示).
通过这一线段图,小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要想两人一样多,就是要把多出部分的一半分给弟弟即可.如此,不仅帮助小学生顺利解决这一问题,也促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强烈的画图意识和习惯,为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例8 妈妈和小红两个人的年龄之和是44岁,妈妈比小红年龄的4倍小1岁.问:小红和妈妈的年龄各为多少岁?
解析:这是一道三年级的数学题目,小学生在解答这一问题的时候,依然会受到固定思维的影响,看到“4倍小1岁”,就理所当然地选择了减1的方式.为了规避学生在解题中出现常见错误,在日常教学中,就可引导学生绘制线段图(如下图9所示).
经过线段图分析,学生可发现原来的固定思维中存在的错误,发现妈妈年龄+1之后恰恰是小红年龄的4倍.以此作为突破口,将小红的年龄看做是1份,妈妈的年龄+1看做是4份;之后,根据两人年龄之和为44岁,得出44+1恰恰是5份年龄之和,最终计算出两人的年龄.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解题中,通过线段图的应用,不仅规避了常见的错误现象,也有助于学生在解题时逐渐形成一定的画图意识,形成良好的做题习惯等,最终为其更好地开展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4].
5 解题教学中应用线段图的反思
结合上述例题分析得知,小学线段图在解题教学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价值:一方面,契合了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针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其认知思维发展水平比较低,在日常解题中常常面临着无法正确理解题目、找不出数量关系、找不到解题突破口等困境,导致其在解题的时候处处碰壁.长此以往下去,就会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而通过线段图的应用,借助形象、直观的感知,有效解决了小学生在解题时面临的诸多困境,使其在快速解题的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目是教学的重难点,通常具备一定的难度,+学生不仅要具备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还应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
和应用能力.鉴于此,通过线段图的应用,帮助学生顺利读懂题意,并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分析,在正确思路的引导下,找到问题解决的突破口.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之后,小学生的知识迁移、问题解决、思维能力等都会随之提升.
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后的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画线段图习惯,使得学生在训练中逐渐掌握这一解题方式.尤其是在初期的时候,小学生常常面临着无从下手的问题,教师应借助示范和耐心指导,引导学生在阅读题目中结合关键词理清条件关系或者数量关系,并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数值绘出相一致的线段图[5].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鉴于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思维的重任,旨在激活小学生的思维,促进其从低阶发展到高阶思维中,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鉴于此,在开展问题解决教学时,必须要立足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水平等,融入线段图这一辅助工具,帮助小学生顺利克服解题中面临的种种困难,最终达到顺利解决问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宋书璐.图示法在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1.
[2] 吴红梅.利用线段图巧解应用题——线段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10):81-82.
[3] 韩淑霞.线段图:让数学解题从模糊走向明晰[J].数学教学通讯,2020(22):87-88.
[4] 王雯.线段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中的作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15):90.
[5] 阿旺热旦.线段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上),2017(8):104.
[6] 張琳.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线段图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2):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