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宁 闵芳 张昱
摘 要:在建设一流课程背景下,为了科学地评价课程教学,提高课程质量,尝试构建创新素养与技能实战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应当秉承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理念,利用信息技术和线上平台,通过学前诊断,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考核等多元化评价形式,强调实践环节的过程性考核,关注将学科竞赛赛题引入课程实践环节后的实际效果,客观而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成效以及思政元素在专业教学中的融合度。
关键词:教学评价;一流课程建设;学生为中心;思政元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8-0189-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评估委员会项目“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创新素养与技能实战课程群建设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21-121);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2022—2023年度)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创新素养与技能实战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典型案例研究”(项目编号:2022-AFCEC-413)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周晓宁(1980—),女,硕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闵芳(1980—),女,硕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數据安全;张昱(1983—),女,硕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1]。2019年10月,教育部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中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实施意见》强调:“确立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理念”,需要“加强对学生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学习的评价,强化阅读量和阅读能力考查”[2]。“创新素养与技能实战”是面向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工科类课程。教学涉及软件定义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内容,具有技术新、内容广、实操性强的特点。课程教学中注重实践,融入思政元素,同时结合学科竞赛,强调教学内容的深度,力求实现以赛促学和以赛促教。
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3]。科学而全面的课程教学评价将有助于提高课程质量,是一流课程建设的重要工作,因此构建一个有效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具体措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前诊断、阶段性评价、终结性考核等多元化评价形式,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线上平台,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成效,从而激励学生的学,改进教师的教[3]。
一、传统的课程教学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传统教学评价方法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教师不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也未明确修读目标
“创新素养与技能实战”课程为专业选修课,学生的基础不一。例如,华东地区的学生由于在中小学阶段普遍接触了计算机类课程,相关知识储备较多;而新疆等地区的民族学生因为客观条件限制,计算机操作能力略低,影响到了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1]。因此在开课前教师需要通过合理的评价形式摸清学生的实际情况,参考相关前修课程(例如“计算机科学导论”)的成绩,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
此外,学生不清楚课程的学习目标,容易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因为听不懂或者是觉得实操环节复杂而消极怠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足,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对于课程的实践环节考核,评价方法单一,不够全面
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涉及国家信息产业今后数十年的重要发展方向,学生需要大量的实践应用以提升其创新能力[4]。对于课程中实践性环节的考核,常规的评价方法是任课教师验收学生实验结果和报告,是一种主观的、定性的终结性评价方法,很少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包括学生的理论基础、软件设计水平、硬件仿真能力,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实践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也亟须改进。
(三)没有引入思政元素和学科竞赛教学效果的定量评估
教育部在《实施意见》中要求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深挖思政元素,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2]。因此教师需要找到专业教学与思政的契合点,绝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5]。因此如何检验教学效果,如何评价课程思政的学科融合度是值得探讨的。此外,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依据评价结果选拔参加学科竞赛的学生、组建竞赛团队,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选拔淘汰机制,需要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软、硬件设计与操作能力,团队协作、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做出客观、定量的分析和评价。
(四)未关注课程教学广度,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
为了提升教学广度,课程教学中教师会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线上平台,发布大量的相关阅读材料并要求学生课后自行学习。如何评价这一措施的实际效果需要研讨。
课程的教学评价除去学生“学”的考核结果外,还应包含教师“教”的评价;其中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实践教学能力的考核是评价的关键点,需要重点关注。
二、构建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具体措施
针对以上的问题,在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上,主要采用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梳理教学评价流程
在学生修读每门课程之前进行“学前诊断”,摸清学生知识储备情况;同时要求教师与学生在开课前建立“学习契约”,得出“目标达成度”的依据,帮助学生理解课程教学目标,明确“通过课程的学习能获得什么”。在学习中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点、实践能力、思政元素理解情况等进行阶段性考核;同时针对教师的教学过程也设置考核节点,收集听课学生和听课老师的反馈意见,持续改进教学方法。最后,在课程学习结束时进行终结性考核,除了客观、定量的成绩评分以外还增加了对于学生“学习增量”和“目标达成度”的分析,以及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评价。具体考核流程、考核内容和评价形式见表1。
(二)评价形式多元化
强调实践环节考核,思政元素效果评价,阅读材料效果评价等过程性考核;关注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实践教学能力的评价;合理利用各种线上平台,评价形式多元化。
对于实践环节的考核,列出详细的“能力达成度清单”,见表2,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和实验结束时要依标准进行评分。章节实验部分在设计上要包含思政元素,比如在“软件定义网络”章,实验中涉及“OpenvSwitch”等工具的使用,增加了关于自主研发相关工具的介绍,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强国意识;综合性实验则直接引入相关竞赛赛题,比如“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C4)-网络技术挑战赛”的相关赛题进行实战。
传统课程教学评价模式会通过纸质试卷考核进行评价,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分析教师的教学效果。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线上平台,教师可以快速、便捷、高效地收集学习数据[6]。例如,对于思政元素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在线问卷调查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哲学反思,再配合实践案例(章节实验)考核检验学生思政学习成效。也可以利用线上平台开展扩展阅读,通过学生视频学习数据的收集以及章节测试(课间练习)的评分,获取定量考核结果。此外,还通过线上学生评教和听课教师评价等方式关注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其中,学生评教表主要针对教师是否按时提供课程资料、授课内容是否丰富有趣、讲课的熟练程度如何、与学生有无互动以及授课工具使用的熟练程度如何,这几项指標进行评价;听课教师则重点关注任课教师的课程资料提供是否完备、课程设计是否严谨认真、授课内容是否切合大纲、教学方法注重程度和多样化、课堂的组织管理是否到位(含思政元素融入情况、与学生的互动情况)以及讲课的熟练程度等几项指标。
(三)合理设置成绩评价的各项权重
对于学生成绩的评价,不能单一看期末考试成绩,为了体现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优良程度、学习参与度及团队协作表现,采用了多元化成绩评价机制[7]。设置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阶段性考核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50%,具体设置见表3。
前文中提到的关于思政融合度的评价、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评价、学生“目标达成度”和“学习增量”的分析结果等则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参考数据,不计入学生的最终课程考核综合成绩。
三、新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实施效果
创新素养与技能实战课程已分别在2021年春季和2022年春季完成了2轮的教学工作。其中2021年春季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沿用了旧的教学评价模式,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对学生的考核评分仅进行了综合实验验收评分(最终成绩占比60%)以及闭卷纸质考试得分(最终成绩占比40%);没有实施阶段性考核,也未将竞赛题目纳入实践环节。教师教学评价方面,仅开展了一次课后学生座谈,没有利用线上平台进行问卷调查。在教师听课方面,虽然明确了部分考核指标,但是未涉及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评价。2022年春季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上述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和措施。两轮教学后学生的平均成绩和最终成绩人数统计信息见表4和图1。
从上述图表可以看到,2021年春季总修课人数为65人,学生总评成绩中70分及以上的仅占比36.92%;而2022年春季总修读人数为54人,70分及以上的占比达到了57.4%。虽然后一学期的课程总评平均分仅比前一学期提高了1.9分,但是中等以上的学生占比较前一学期有了大幅的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呈正态分布,客观而全面地反映了学生的真实学习成果。
通过“学前诊断”和“学习契约”的建立,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理解最新的网络技术并通过选拔尝试参与相关学科竞赛;通过章节实验考核,学生逐渐了解自己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的不足,并通过学习不断进步;通过考核引入学科竞赛赛题的综合实验环节,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目标达成度”和“学习增量”,进一步增强参与相关学科竞赛决心和能力,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2021年春季共有8名选课学生参加了“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网络挑战赛”(以下简称C4),但未有晋级;2022年春季共有12名选课学生通过学院选拔参加了C4,其中有1队5名学生顺利晋级,新的考核体系促进了学生的“学”。
四、结语
本研究探讨并构建了创新素养与技能实战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在开课前,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学前诊断”,教师与学生建立“学习契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采取多元化的阶段性评价方法分析各章节知识点的实际教学效果和思政元素的融入程度;关注将学科竞赛赛题引入课程实践环节后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
在课程教学结束时分析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评价学生的“学习增量”和“目标达成度”,贯彻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要求中的“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通过多元化的考核机制,达到促进学生的“学”,提高教师的“教”,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霁,郭子东,李思成. “金课”标准下消防燃烧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22,20(01):56-6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Z].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教高〔2019〕8号),2019-10-15.
[3] 喻伯军. 用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J]. 科教导刊,2021(36):3-5.
[4] 邓鹤鸣. 基于QSPM矩阵的单片机实验课程效果评价探讨[J]. 科教导刊,2022(11):70-72.
[5] 丁洁,范丽娜,肖闯.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J]. 当代教育论坛,2021(05):109-115.
[6] 陈雪芹. “互联网+”背景下智慧课堂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 科教导刊,2022(15):63-65+103.
[7] 葛伊莉.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分析化学多元化有效教学探索[J]. 科教导刊,2022(11):116-118.
(荐稿人:李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淳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