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向榆关那畔行”

2023-07-04 04:49程春雨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3年6期
关键词:教师发展学习共同体写作

摘要:阅读,改变教学理念,在阅读中发现教师的作用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隐退”能给学生提供讨论的时间与空间。阅读可以涉猎广泛,但一定要读通一家之言。写作,助力快速成长,写作的素材不能“从天而降”,需要一点点积累。写作见自我,更见精神。如果说写作是成长的关键,那么热爱就是坚持的动力。

关键词:教师发展;阅读;写作;学习共同体

近十年来,我读的书并不多,如果按量计算的话,平均每年的阅读量只有8本。这些书大部分是专业书籍,为数不多的休闲类阅读也是为专业发展服务的。如《红楼梦》《儒林外史》等,读这些书多跟教学工作有关联。这些书里,有一部分是我所钟爱的,几乎隔一段时间就要拿出来翻翻;还有一些书,粗略翻看后便放在一边,不是不好,而是我觉得读不进、看不懂,没必要啃硬骨头;也有一些书开始没什么感觉,但过了一段时间再拿起来,却读得津津有味,例如《文心雕龙》。我讲《孙权劝学》的“春秋笔法”、唐诗的“四声八病”,都受益于这本书。从我的阅读经历看,读书好比与人交往,是要讲缘分的。有些书一翻开就爱不释手,好像相识多年的老友一见如故;有些书属于耐看型,开始可能觉得平平无奇,但是越看越顺眼。

对于写作,我的经验要比阅读丰富些,我更喜欢把想法落在笔端。教学片段、上课反思、课例、论文……粗略算来,近十年大概有40万字。前五年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多是在师友鼓励下完成一些反思。后五年的写作以课例为主,也有文本解读和教学论文。这期间所写的文章,都是有计划、有目的的。2017—2020年,我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研究型教师的成长力量》这本书的写作。关于阅读与写作,有一些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阅读,改变我的教学理念

2012年,我刚进入新学校不久,一心想着向课堂要成绩。一节课40分钟,为了让学生能“听”得更多,我常常一讲到底。那时候,我承担两个班的教学任务,一天至少要上三节课,还不算早午看护和晚托。不久,因为需要给一位同事代课,临时又加了一个班的工作量。开始我还能够支撑,但过了一个星期,就感觉头昏脑涨。无奈之下,我只有改换教学方法。为了不厚此薄彼,三个班都采用学生说、我来听的方法。新授课学生讲、学生答,学生之间相互质疑,我做“裁判”;复习课小组合作,一个学生讲,大家补充。就这样持续了两个月,临近期中考试,我战战兢兢。没想到,三个班级的成绩居然都有明显进步。当时有两种感受在我心中翻涌:一是很高兴没让学生的成绩下滑;二是对自己极度怀疑和否定——既然不讲的效果比讲更好,那就说明我讲得有问题。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向时任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科研室主任的黄建初老师提出了我的困惑。他向我推荐了《教师的挑战》这本书,让我到书里去寻找答案。说实话,我那个时候是不太喜欢看书的。教学任务那么繁重,休息的时候还想着看会儿电影,哪有时间看书?但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困惑,我还是硬着头皮拿起来。让我没想到的是,翻开这本书,我就像着了魔一样。大概十万字的书,我三四天就看完了。书中提到的很多例子,都跟我的做法很像。我好像找到了答案——把课堂还给学生,要相信他们可以做得更好;但好像又没找到答案——如果课堂不需要教师,那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随后跟着黄老师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一段时间里,我又进一步发现,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进入学习状态并不难,只要教师多加鼓励和肯定,并且提出一定的要求。相对而言,教师的放手更为困难。每当学生推进遇到困难或者学生的回答令人不满意时,教师总是控制不住,非要自己上场。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看待自己与学生的关系。

帮助我找到答案的还是阅读。2013年,在黄老师的介绍下,我认识了陈静静博士,開启了我们深厚的友谊和合作之路。在陈静静博士的指导下,我开始系统地阅读佐藤学教授和钟启泉教授的书和文章,以及一些日本的教学课例,更加清楚了什么是“学生的主体性”,什么是“平等尊重”,什么是“不折不扣地悦纳”,也更加清醒地意识到,我之前所做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还不够彻底。在这期间,我还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读书,一起交流。

慢慢地,我好像对“教师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教师的作用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隐退”,能给学生提供讨论的时间与空间。为了更彻底地实践“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我也从“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转入“学习共同体”理念的研究和实践。

当然,研究之初是非常困惑和迷茫的。为了找到答案,我学会带着问题阅读文献。在读完孙绍振教授的《名作细读》一书之后,我知道了原来我在备课的时候,对文本的解读是那么的肤浅;读了王荣生教授主编的“语文教什么”丛书后,我明白了原来各种文体的文章都有自己的特质,教学设计必须“量体裁衣”,不能千篇一律。于是我又在不断的实践中开始积累教学课例,提炼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适用于一线教师的方法和学理。

阅读改变了我的教学理念,我想很大的原因是,当读者的心境、理解与作者所讲的一致时,读者便会因得到作者的认同而感到兴奋,与之产生共鸣或者共情。在情绪释放后,读者会继续回到自己的原点;当读者的心境、理解与作者所讲的相悖时,读者会受到思想上的冲击,在强大的作者、强大的事实论据面前,开始动摇自己原有的想法,在进一步的阅读中会对曾经的想法与作者的想法持批判态度,审视之后会重构新的想法。

关于阅读,我的想法是可以涉猎广泛,但一定要读通一家之言。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根基,即便读再多的文字,也无非是扩大知识储备而已,很难发现各种学说本身的优缺点,以及各种学说之间的联系。读通一本书,还必须要把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如果你是教师,你就要把教育理论或理念运用在教学中。因为,理论是源于实践的,是离不开生活的。作为教师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不是为了检验理论,因为验证理论的优劣,不是一线教师的事。在我看来,实践理论的目的,是为了还原理论建构的过程。以孙绍振教授提出的矛盾分析法为例。读了《名作细读》一书,需要去体会孙教授是如何在实践中提炼出这些方法的。然而书里并没告诉我们这些方法提炼的过程,只告诉我们怎么在实践中运用。但我觉得,阅读的出口不应该只停留在会用的层面。更高层次的阅读,应该是在实践中,建构自己对理论的理解。

书不在多而在精。当你读通了一家之言后,你会发现,自己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脉”,进入到了另一个境界。

二、写作,助力我快速成长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对于一个想要快速成长的教师来说,除了上课、读书,写文章也是不可或缺的。有人说,上三年的课,不如写一年的教学反思,就是这个道理。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阅读可以直接转化为写作的素材,也可以在经实践验证后,促进写作。前者多是专职搞理论研究的学者或研究人员所采用的方法,后者则是一线教师擅长的路径。我们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这些就是最宝贵的一手资料,只要肯挖掘,就一定能挖出宝来。

然而,对很多一线教师来说,读书不是难事,上课也不是难事,难就难在写上。我想,产生这种窘况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主观的,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我们一直处于输出状态,对教参和他人经验的依赖,使得自己和自己的教学变得“营养不良”,以至于选择自我放弃;另一个是将阅读、实践和写作割裂开来,上完课也不去记录、反思。到了需要写的时候,更是把前两者抛之脑后,以至于绞尽脑汁也写不出来。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这个障碍呢?首先,写作的素材不会“从天而降”,需要一点点积累。记笔记,是非常好的积累写作素材的途径。明朝文学家陶宗仪,一边做官,一边参与农事。即使在树下休息也不忘收集材料,当他想起什么、见到什么或听到什么,便会立即摘取身边的树叶来书写,回到家里便把树叶储存在一个口小腹大的瓦器里,年复一年,十年中竟积累了十几罐。他取出积累的树叶,一张张重新整理,写成了《辍耕录》,共30卷。这就是著名的“积叶成章”的故事。此外,《聊斋志异》《人间喜剧》《复活》的成功,跟作者们长期积累、观察、收集生活中的点滴,都有直接的关系。

我也有“记笔记”的习惯,只不过不是记在纸上,而是记在手机的“备忘录”里和微信的“朋友圈”中。我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就是上完课舒服地靠在椅子上,把刚刚上课的情形记录下来。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记录,有时只记某个学生的发言,有时把自己感觉不太好的地方记下来;有些感觉良好的课,我会把上课的思路和处理问题的过程记下来。我也常常会把上课的板书拍下来,配一些上课的感想发在“朋友圈”。这样的习惯坚持了近十年的时间。现在,我的手机备忘录里还保存着近200条记录,“朋友圈”就更多了。陕西的张宏老师戏称我是“朋友圈教研”。其实我知道,发朋友圈不只是为了分享思考,更重要的是积累写作的素材。我的第一本书《研究型教师的成长力量》就是这样写出来的。我还写了一首打油诗,鼓励自己不能懈怠:

记录课堂勤动笔,

发现问题究到底。

不怕过程多歧路,

坚定信念做自己。

写作不仅帮助我找到了方向,也促进了我的成长。一般来说,写作之前都是在头脑中大致构思好要写的内容,然后一气呵成。这样的情况对我来说却是不多见的。更多的时候,我的写作是沿着一条“边思考,边上课,边阅读,边写作”的路线行进的。因为,一旦把头脑中的想法落实在笔端,就要反复斟酌。有时候感觉自己的观点很新颖,但是一旦下笔,就发现还是不能自圆其说。这时候,我就不再勉强为之,而是结合教学实践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打破写作的瓶颈。有一次上《醉翁亭记》,我跟学生说不理解文章中21个“也”字的作用,想让大家帮忙分析一下。结果经过讨论,学生还真把这21个“也”字的作用理清楚了。后来我又查阅了一些资料,把这节课的精彩片段转化成了文字,写在了我的书里。内容如下:层层引出的“也”。第一段中“也”字共出现9次,每一次“也”字的出现,都不是为了表示句子的完结,而是为了将读者的注意力导向下一个要说的内容。写“环滁皆山也”是为了引出“琅琊也”的“蔚然深秀”,写“琅琊也”是为了突出“酿泉”,再引到醉翁亭上,既而由醉翁亭引出造亭的智仙、给亭子命名的太守。接着又引出“醉翁”的由来、“醉翁之意”和“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的感怀。作者“一路逐笔缓写”“层层脱卸”,一幅幅画面随着作者的叙述慢慢展开。既有朗读上的回味无穷之感,又能给人营造丰富的想象空间。

层次分明的“也”。第二段的“也”字,不同于第一段,“也”字具有明显的层次感。在句式上,作者运用“……者……也”的判断句式,将山间之朝暮与山间之四时之景,做了介绍和划分,段末的“而乐亦无穷也”则是总结性的抒情。第三段与第二段的句式相似,“滁人游也”“太守宴也”“众宾欢也”和“太守醉也”,不同的人物、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活动,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图景。每幅图用动词巧妙地联结,将人物的行为和状态传神地展现出来。

层层衬托的“也”。写“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是为了衬托“禽鸟之乐也”,写“禽鸟之乐也”又是为了衬托“人之乐”,写“人之乐”又意在衬托“太守之乐其乐也”。

那个班级好多学生的名字,跟这堂课一起,装饰了我关于教学的美好记忆。

写作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经常是改了写、写了改,但我却乐在其中。很多问题在动笔写的时候可能还不太清楚,但是随着写作的深入,在阅读、思考、实践的共同作用下,会越来越清晰。写作见自我,更见精神,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有了想法,马上动笔,不用等到万事俱备。一旦动笔,就不要停下来,哪怕是每天只写几个字,也不要停止对所写事情的思考。想要通过写作提升自己,绝不是几篇文章能做到的。可以说,写作最见“勤”与“恒”,最难也是“勤”与“恒”。

我也曾连续几年给很多期刊投稿,有的回复“未录用”,有的连回复都没有。2018年,我参与了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张娜博士开发的“课堂微实证研究”课程,结合自己一次上课的经历写了一篇《基于前测单的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以〈百合花开〉为例》。让人惊喜的是,这篇文章发表在《教育研究与评论》上。虽然在此之前,我也在其他杂志上发过几篇关于课堂教学的文章,但在众多的刊物中,《教育研究与评论》给我的支持和鼓励是最大的。

三、热爱,我坚持的动力

文章发表的经历,让我更加了解自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研究之路。有了目标,心里就有了依靠。如果说,以前的写作是为了发表,那么,现在的写作则纯粹出于对课堂教学的热爱。

热爱是一切行为的双翼,是一切行为的动力源泉。后来,我也参加一些教学评选活动,虽然结果都不尽如人意,但却并没有打消我对教学研究的热情。因为我非常清楚,所有的评奖都是课堂教学的附属品。没有课堂就没有一切,但有了课堂并不意味着拥有一切。如果你还没被人发现,那就踏踏实实地扎根课堂。

从2021年开始,我又多了一个兴趣爱好——录自己的课。开始是用一台小型录像设备,后来因像素问题,又开始用手机录。保守统计,两年间我大概录了100节自己的课,还不包括录音。是的,我把自己当作研究对象,把课堂当作研究场域,把教学当作研究内容。在这两年里,我带着学生拍微电影、拍MV,带着他们采访校长、复刻学校的“石拱桥”,带着他们演讲、辩论;我教他们如何写文本解读、写论文,学习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思路;我让他们在课堂上尽情地分享、展示、交流、合作、探究、论辩……而我也在这两年里,写完了我的第二本书稿《语文课堂深度修炼》。最让我感到骄傲的是,通过两年多对自己教学的分析研究,我提炼出一套“以学定教”的教学法——四步教学法,即文章分类、路径选择、问题驱动以及评价巩固。这套方法来自我的课堂,也服务了我的课堂。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纳兰性德《长相思》中的这句词,可以算是我十年閱读与写作的写照。条条大路通罗马,关键在于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而促使你作出选择并让你能坚持下去的就是“目标”。身不向榆关,则山水永在前。如果你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并坚定自己的研究,你会发现,纵有千山万水阻挡,最终你也会到达向往的“榆关”。

(程春雨,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教师发展学习共同体写作
教师发展自律动力问题探讨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民办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