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有特殊意义的人和事。正是与这些人、这些事的相遇,架起了外界力量与内在自觉的桥梁,不断开阔专业发展之路。在附小,作为青涩的年轻教师,拥有好的平台,好的机遇;在北小,则在阅读、写作和研究中厚积薄发,慢慢走向成熟;调到教师发展学院和教研室之后,慢慢适应“不熟悉”,不断拓宽成长的边界。
关键词:专业发展;外在力量;内在自觉
名师成长故事自述之二十四。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遇到了很多有特殊意义的人和事。正是与这些人、这些事的相遇,架起了外界力量与内在自觉的桥梁,不断开阔我的专业发展之路。
一、好的平台,好的机遇
一毕业,我就到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附小”),在这片沃土浸润了14年(1991年—2005年)。附小在我心中,一直是个温暖的所在,我在这里起跑、奠基、蓄能。在附小的14年,是我教育生涯最难忘的一段岁月。在这样一个教师发展的良好平台上,身边的老师给我以示范和引领,陪我从懵懂走向成熟。
(一)被迫“改行”
大家知道,我是小学数学教师,但我在南通师范选修的是文科(那个时候的师范是全科教育)。当怀揣着美好的理想来到附小时,我特别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
我记得特别清楚,新教师报到的第一天,王先炯校长就对我说:“小陈,欢迎你到我们学校来,成为我们学校青年教师的一员。我看了你的毕业成绩,挺不错的。现在我们学校缺数学老师,你就改行教数学吧。”听了王校长的话,我原本愉悦、兴奋的心情一落千丈。我在王校长面前极力争取:“我很喜欢语文,能不能让我教语文?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我想教语文。”王校长回复我的几句话,我至今都无法忘记:“小陈,学校缺数学老师,你要服从学校的安排。”“小学老师就是万金油,用到哪里算哪里。”随后,他转身在书橱里拿了一本书:“小陈,我送你一本书,这是斯霞老师写的《斯霞之路》,你回去好好看一看。调整一下心情,准时来学校报到上班。”当时站在王校长面前,我心情沮丧,眼泪“吧嗒”就掉下来了。被迫“改行”,心不甘,情不愿。
这是我成长路上的关键事件——如果王校长不让我“改行”,我现在可能是个蛮优秀的语文教师。王校长给我的激励是:不管在哪一个岗位,不管教哪一门学科,都要做一名好教师,而且要做一名优秀的好教师。《斯霞之路》中斯霞老师就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斯霞老师执着于做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做了一辈子。
平静下来的我收拾好心情,踏上了数学的讲台,走上了数学教育之路。
(二)难忘的身影
我进附小的时候,斯霞老师已经80多岁了。那时,我久仰斯霞老师的大名,但不认识她;只听说过斯霞老师的童心母爱思想,却没有观摩过她的教学。
在学校上第一节课时,我看见教室后面出现了一个老奶奶。我心想:这是哪位同学的奶奶到教室来找人?她一直站在那儿听我上课,大概听了十几分钟,然后就默默地离开了。下课后,我问办公室的同事:“今天上课,站在教室后面听课的老奶奶是谁?是不是学生家长?”“你不知道吗?那就是斯霞老师!”一个年轻教师上随堂课,斯霞老师能一直在教室后面凝神静听,这让我特别感动。
可以说,进附小的所有年轻教师,都是斯霞老师的弟子。斯霞老师虽然那时年事已高,但是依然每天要到学校来跟学生、跟教师一起交流。斯霞老师的身影,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
(三)蹒跚前行
被迫“改行”后,我上的数学课是“惨淡”的。开学第一周,分管教学的校长来听我的课。那节课,大概上了二三十分钟我就不知道应该讲什么了。校长指出了我的问题,同时也鼓励了我。斯霞老师也给我以肯定,说我的素质非常好。有了这样的激励,自己也不愿服输,暗下决心:一定要把不会上数学课的难关渡过去!
那个时候,还特别要感谢我的师父——附小的教导处主任沈永华老师。师父特别关心我,收我为徒,带我入行,领我进门。她那时已经不再担任具体的教学工作了,但为了让我能够尽快走上工作轨道,主动帮我带一个班。师父对我的要求是,她上一节课,我先听一节课,再自己模仿着上一节课。
(四)大赛夺魁
入职后的第一学期,我大量听课,听师父的课,听同年级其他教师的课。第一年,在南京市玄武区的青年教师“青春杯”赛课中,我获得了一等奖,初赛和复赛都是第一名。这次赛课获奖后,我开始对教好数学有了信心。
后来,我在时任南京市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的韩素珍老师的引荐下,到青岛参加了1994年的全国计划单列市赛课。为了这次赛课,我下了很大的功夫,最终获得了一等奖。
工作短短三年的年轻教师,而且是被迫“改行”,就取得了区赛课一等奖和全国赛课一等奖的好成绩,这引起了玄武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关注,觉得我是个好苗子,要着力培养。后任南京市教学研究室数学教研员的陈双九老师和朱宇辉老师,对我也非常关心。在获得市、区优质课竞赛一等奖之后,朱老师决定让我参加江苏省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陈老师和朱老师还邀请了很多特级教师帮我把关、研磨。我一次次试教,最后拿了省赛课一等奖。
在附小的14年,我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年轻教师,成长为学校和区里都着力培养的苗子:我入了党;学校还给我委任了行政职务,让我从一个教务处的助理做起,从教务处到政教处,然后到副校长。在附小的这段时光,我的成长很快,很多人給了我极大的帮助。但那个时候,我对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不明确,不知道自己未来想做什么。我的专业发展并不是很早就有明确的目标,而是给自己定阶段性的小目标,然后慢慢地去靠近它、实现它。
二、在阅读、写作和研究中厚积薄发
2005年,因为区里的工作安排,我被调任到区里另外一所名校——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以下简称“北小”)。非常幸运,我成长轨迹的第二站,就是这所十分有底蕴的名校。从2005年到2014年,我一直在北小,先是担任副校长、副书记,后来担任党支部书记,和孙双金校长“搭班子”。这个阶段,我读了更多的书,有了更多的理论积淀,也有了自己的教学思考,并在同伴互助的学习共同体中不断丰厚自己。
(一)阅读和写作成为一种习惯
我阅读和写作的习惯,是被孙双金校长“逼”出来的。
我和孙校长都是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北小在管理方面流行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你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得先做到。作为学校的行政管理者,课要带头上,书要带头读,论文要带头写。
有一年,学校没有教师想参加“教海探航”的论文比赛,孙校长对此非常生气。他临时召开行政会,会上立下军令状:在下一个年度,要读40本以上的专著,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20篇以上文章。说完,孙校长就把目光投向了我,和蔼可亲地问道:“陈书记,你谈谈你的学习计划。”我被这个临时任务搞得有点懵。但这个时候我不能掉链子,必须主动垂范。所以,我也立下军令状:读20本书,发表5篇以上的文章。那一年,是我拼命阅读、写作的一年。每一天,我们所有的行政管理人员互相都在打探:你在读什么?你在写什么?
在北小9年期间,我们享受到的最大的教师学习福利,就是孙校长力排众议,坚决反对办课后的延长班。每天最迟下午3:30,全部清校。除了1天是集中业务学习,其他4天都是教师自己的学习时间。每个学科组可以自行组织,比如语文组的集中备课、数学组的集体学习,等等。周三也安排得“花样百出”,如邀请专家开设“百家讲坛”等。
当时,我和“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共同分管数学组,我们想方设法让数学教师爱上阅读。周五下午,数学组雷打不动,读书两个小时。张兴华老师(学校特聘的数学教育专家,也是张齐华老师的师父)、张齐华老师和我,我们三个人就像监工一样,每周用“鞭子”在后面“抽”着大家,不断地阅读。我们先读期刊;再读案例,把案例的精彩之处讲述出来;然后读专著,比如数学教育专著、心理学专著,读了以后,每个青年教师轮流讲,每人负责讲一章。轮流讲的任务压力并不轻,为了要讲好一章,可能要准备半个月。我的阅读习惯就是从那个时候养成的,不再害怕读理論书籍,而且能从阅读中提炼自己的想法。这种思考性的阅读过程带给我非常重要的学习体验,让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夯实,这也是支持我未来走得更稳、更远的重要力量。
现在,一些年轻教师在跟我交流时,常问:文章怎么写?能不能讲一些比较好的方法?其实,写一定是和读联系在一起的,读多了,想透了,自然就知道应该怎么写或者写什么。
(二)同伴互助,在学习型组织中共研共进
北小还有一个非常好的氛围,就是研究。在教研组,在备课组,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研究,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沙龙。虽然工作压力很大,但研究的氛围非常好。为什么现在有的教师总觉得教学枯燥乏味?因为他们没有研究。当处于一个大家都在研究的氛围中,你就会觉得每一天的课堂、每一天的教学都是崭新的。突破职业的瓶颈,走出专业发展的高原期,最好的方法就是投入每一天的工作,绝不是重复昨天,而是在不断地创造。这种工作热情,便是抵御职业倦怠的良药。
我在这个阶段的感受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同伴互助,一定要形成研究共同体,在学习型组织中共研共进。很多教师的发展过程中,其实缺少这样一个团队。所以,我也特别希望能给年轻教师提供这样的发展平台,建设并培育这样的研究团队。在这个团队中,每个个体夯实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日复一日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去累积;同时,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研究习惯,和团队的同伴一同成长。
如果说在附小的14年,让我拥有了很多的机遇和发展平台,那么在北小的9年,则让我的专业素养不断夯实。在北小,我的成长结出了累累硕果。2007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2013年,荣获南京市第七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其间,我也出版了自己的专著《小学数学享受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当时,我正在做“小学数学享受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初衷是让学生享受美好的数学学习生活。当然,教育主张、教育理念会不断更新和迭代。当时提出的享受数学的教育理念,现在看来还是比较肤浅的。随着专业的不断精进,我们看问题的视角、对教育的理解,都会比以前要深刻得多,这其实是另一种成长的愉悦。如果你也能感受到对一些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那么恭喜你,你的专业成长正在悄然发生。
三、适应“不熟悉”,不断拓宽成长的边界
2014年,因为工作需要,我调到了南京市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现在更名为南京市教师发展学院)。进入了一个非常不熟悉的领域,心里十分忐忑。在教师发展学院,我负责的是教师培训,工作节奏和方式与学校完全不一样,一开始特别不适应。虽然看上去压力没那么大了,但心里对数学课堂的不舍,时不时会浮出来。后来,转念一想,如果能为教师的发展做好支持,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于是我便一心投入教师培训工作中去了。
在这里,我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帮助南京市教育局建设南京市名师工作室和名师工作站。南京市名师工作站从2015年开始建站运行。我在南京市教师发展学院近6年的时间里面,建了4批共60个南京市名师工作室,帮助市教育局顺利完成了这个项目。
这个时间段,我也遇到了很多超越原先领域的有意义的人和事。比如,和来自全市各区的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有了充分的交流,和南京市高中、初中、小学、学前的名师大咖们也有更多交集。我原来仅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领域打转,到了教师发展学院以后,开始更多地接触各个学段、各个学科的名师。他们的理论修养、理性深度、思想张力、研究意识、前瞻眼光等,都给了我很多启发。我经常有机会去参加他们的一些活动,包括学科教研活动、学术交流活动等。比如,曹勇军老师组织的经典阅读活动,卜以楼老师组织的全国初中特级座谈沙龙,等等。这些活动给我的震撼和影响非常大。
2019年底,我又调动到了南京市教研室。工作领域主要分为两大板块,一是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二是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在进入一个新的岗位后,我的工作领域再次拓宽。
在南京市名师工作室,我是“服务者”,是“服务”各位名师的。现在,我也承担了一个南京市名师工作室的任务。我的名师工作室是南京市幼小科学衔接的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南京市幼小科学衔接项目,目前已经申报了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重大改革实验项目,我自己也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促进思维发展的小学数学关键能力评价实践研究”。作为质量监测中心,我们还开展了一些关于南京市级监测的项目。
在整个研究历程当中,我的研究领域在不断地延展。原来只在小学数学领域,现在又向学前阶段发展,开始研究学前教育,研究学前教育和小学数学以及小学其他学科怎样融合、怎样衔接;原来研究小学数学教育,现在研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突破了学段的限制。
教师的专业发展,其实就是需要不断拓宽自己的边界。在拓宽的同时,才能看到自身研究的局限,也能看到学科边界不断融合的可能。这个过程中,我们用项目推进、科研引领的方式去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自己也会得到提升。我和要培养的教师是在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
最后,分享叶澜教授的一句话:“强调提升教师发展的自觉,其目的不只是停留在造就一批优秀的教师,更是为了使每个教师都意识到:自己能成为自身职业生涯的主人。只要努力实现自我发展,就能胜任当代教师的职责,并且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获得职业尊严。”[1]让我们为自己的成长不懈努力,与各位共勉。
参考文献:
[1]叶澜.除了专业,教师更应注重整体发展[N].浙江教育报,2020-06-24(4).
(陈静,江苏省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特级教师。南京市小学数学教研员,南京市幼小科学衔接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四期和第五期培养对象、南京市第七批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南京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主持多项省级以上课题,出版专著《小学数学享受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主编丛书《有效教学的观课与议课》等,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其中6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