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偲
【摘要】在“双减”政策和新课标实施的影响之下,小学语文作业呼唤减负增效,这就需要教师设计高质量的作业。文章以部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诗歌单元”的作业设计为例做了一些探索,尝试用四个“一”来贯彻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优化作业设计,落实减负增效。
【关键词】高质量;单元作业设计;核心素养;减负增效
在“双减”政策和新课标实施影响之下,小学语文作业呼唤减负增效,这就需要教师设计高质量的作业。然而,传统的作业设计缺乏单元整体的概念,使作业布置重复化、繁琐化,缺乏衔接性和进阶性。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教师需要将作业体系化,围绕单元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切实落实减负增效的政策,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助力。为此,笔者以部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诗歌单元”的作业设计为例做了一些探索。
一、单元背景分析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都是以单元整组编排的形式呈现,旨在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四篇课文都是以学生熟悉的“自然”为中心意象,展现了现代诗饱含情感、想象丰富、语言表达独特等特点。
二、单元整体设计
如何更好地围绕教学目标,落实“双减”政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笔者尝试用四个“一”来贯彻核心素养的培养:一本诗歌集,让学生从摘抄到内化,熟练语言运用;一次头脑风暴,分析比较诗歌和散文的异同,锻炼思维能力;一双遐想的翅膀,让学生自由创作诗歌,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一场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尽情歌咏,建立文化自信。
1.一本诗歌集,熟练语言运用
《短诗三首》是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诗歌,起到引领的作用,学生通过冰心的诗歌体会到现代诗的一些特点,引起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因此,设计作业时,教师可以放大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让学生准备一本摘抄本,摘抄自己感兴趣的诗歌并朗诵。
冰心的诗歌内容多围绕“母爱”“自然”等,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感受,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在课堂上,介绍一些冰心《繁星》里其他的诗歌,并请几位学生进行诵读,能提高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在课堂上,通过实物展示和现场教学,让学生知道摘抄诗歌的渠道,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摘抄诗歌、理解积累。
积累诗歌不是短期作業。笔者把它作为一个长期性、持续性的作业。在积累的初步阶段,让学生每天根据自己的喜好,摘抄自己感兴趣的诗歌。在诗歌《白桦》中,课后练习题中的“选做”要求学生摘抄一首与植物有关的诗歌。笔者根据单元目标,结合单元作业设计理念,进行了修改,让学生对自己近期收集摘抄的诗歌进行分类,有意识地对诗歌内容或者主题等进行梳理整合,使自己摘抄的诗歌变得有内在逻辑。在本单元的末尾,延续“积累诗歌”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积累的诗歌,制作一份自己的诗歌集。学生能够按照诗歌的内容、诗歌的风格、不同诗人等进行梳理。此项作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帮助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
学生在积累诗歌的语言实践过程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学生能熟练语言运用,也对现代诗的特点有了基本的把握,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塑造了学生的文学审美。
2.一次头脑风暴,锻炼思维能力
诗歌《绿》的教学目标为“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在积累诗歌的过程中,学生对诗歌语言的特点有了初步了解。笔者设计让学生比较“阅读链接”宗璞的散文《西湖漫笔》和诗歌《绿》的异同这一作业,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
在课堂上,笔者让学生默读诗歌,画出自己认为写得奇特的诗句。借由这个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再次感受这首诗歌的独特表达。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有重点地加以引导,将有感情朗读与想象有机融合,让学生通过读来体会诗人的独特感受及表达。例如,学生在交流第三节时,笔者从质疑入手,借助“风雨等都没有颜色,为什么在诗人眼里都是绿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从诗人的视角展开想象,借助风吹树叶的图片、雨落在碧绿湖水里的图片等,感受这一节描绘的是充满生机的绿色世界。
在课堂上,学生前期有了对《绿》诗歌语言的感受体会。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诗歌语言的联想与想象,体会到《绿》中展现的绿色之丰富且范围之广,明白诗歌的语言可以是抽象的,而《西湖漫笔》的语言比较写实,让人一目了然。
通过联想,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诗歌语言的特点,锻炼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通过分析比较诗歌和散文在语言表达上的异同,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
3.一双遐想的翅膀,提高审美创造
在《白桦》这篇课文中,综合性学习活动是让学生自己试着写诗,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设计作业时,笔者考虑到学生是初步接触现代诗,所以对此项作业做了分层要求,让学生仿照学过的诗歌进行创作,也可以自己即兴发挥。
考虑到写诗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笔者先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学习以及自己收集的诗歌,谈谈现代诗歌的特点及自我的感受,然后结合“交流平台”帮助学生梳理现代诗歌的特点,最后再让学生试着写诗。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阅读要求为“用诗歌的形式,写写自己看到过的雨后天晴的景象”,笔者以此作为一次小练笔,让学生简单写一写,初步明确如何用诗歌语言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在设计作业时,让学生把自己创作的诗歌做成了手绘小报,用文字表达情感,用图画展现意象,使他们的诗歌变得诗情画意,富有美感。组织交流时,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以儿童的眼光读诗、评诗。
通过此项作业,可以发现学生达成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等过程,对现代诗歌的审美有了更多的经验。学生能够初步感受诗歌美、发现诗歌美并运用诗歌的语言特点来表现美、创造美。
“自由创作诗歌”帮助学生对诗歌、对文学有了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创造。
4.一场诗歌朗诵会,建立文化自信
朗读是感受诗歌特点、体会诗歌情感的主要方式。教学时,笔者重视朗读,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味和语言表达的独特,体会诗歌蕴含的丰富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组织学生阅读综合性学习页的小贴士“用合适的语气朗读,表情、体态自然大方”,让学生明确诗歌朗诵的评价标准,并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观看名家朗诵视频,建立对评价标准的具体认识。
朗读教学贯穿整个诗歌单元,为举办诗歌朗诵会奠定了基础。诗歌朗诵会活动要注意根据活动目标进行科学评价。首先需要帮助学生明确活动前期要商量的内容,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分步落实。笔者确定了诗歌朗诵会的主题是“爱国”,学生对诗歌朗诵会热情高涨,用充沛的情感歌咏现代诗歌。在朗诵一首首爱国诗歌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前辈们的爱国热情,自己也深受感染。随后,组织学生按照小贴士上提示的朗诵标准,科学评价同学们的表现。
通过诗歌朗诵会,学生能够从现代诗歌中体会并抒发出浓浓的爱国热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于中国现代诗歌的喜爱,对诗歌中所展现的中华文化和革命文化产生敬意和崇拜,从而建立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学生通过此次单元整体作业,初步了解了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也激发了孩子们对现代诗的兴趣。在大单元、大任务的引领之下,“诗歌单元”的单元作业整体设计,不仅落实了教学目标,还把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潜移默化地加以贯彻,达到了减负增效的效果。将此次探索作为铺路石,日后继续探索“阅读单元”和“习作单元”的单元作业整体设计,继续研究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进作业整体设计之中,使作业体系化,形成高质量作业。
小学语文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需要高质量的作业设计。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地研究教材教参以及新课程标准,在教育实践中结合前沿理论,创新作业设计形式,探索作业体系化的建设路径,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爱上语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上海市小学语文高质量校本作业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试行)[J].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