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琦
【摘要】学生学习加法、减法、乘法竖式计算时均是从低位算起,可是到了除法阶段,却要求从高位算起。学生受到已有经验的影响,很容易从低位除起。文章结合沪教版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两位数被一位数除”这一教学内容,走进课堂进行3次实践,探寻算法背后的算理,让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关键词】除法;高位除起;算理
本文將结合沪教版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两位数被一位数除”这一教学内容,走进课堂进行3次实践,探寻算法背后的算理,让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两位数被一位数除”这一课中,沪教版教材的安排是:创设4人平分71支笔的情景,引导学生先分捆再分根,之后把分的过程用竖式表达,最后小结“除法竖式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这样的教学流程,笔者认为学生对“除法为什么不能从低位除起,而要从高位算起”是不知其所以然的。所以,教师教学这一内容时,要有所突破,努力挖掘“除法竖式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的数学本质,让学生的算法得到算理的支撑,做到依“法”循“理”。
二、课堂实践
实践一:除法能从个位除起吗?
课堂上创设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编题,再列式解答。但是在竖式计算“46÷3= ”,出现了如下典型做法,约占了全班同学的70%。
不难发现,这两种做法不约而同都从被除数的个位除起。其中,做法1除完个位再除十位,把1个十直接当成余数。做法2则继续除10,发现还能上3余1。对于做法1,教师尚且可以用“余数要比除数小”这条规则进行指正;那错误2呢?学生说得头头是道:“除完个位再除十位,发现还剩下1个十,继续除,最后把三次结果合起来商就是15余1”。
仔细分析这两种做法背后的原因,显然学生是受到之前加法、减法、乘法竖式计算方法的负迁移(从低位算起),那为什么到了除法,却不能了呢?作为教师,是否该直接告诉他们:书上就这样规定的,除法竖式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思考片刻后,笔者觉得不妥,决定停下教学的脚步,思考该如何教。
实践二:除法为什么要从高位除起?
笔者和组内教师一起交流这个问题,大部分教师都同意直接告知“除法竖式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这一理论,理由是“书上就是这样规定的”。最后根据各种资料及与工作室导师曹培英老师的交流中,豁然开朗,领悟“除法竖式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的本质特点:一是简洁性,二是合理性。
笔者用“46÷3= ”和“71÷4= ”两组数据进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借助小棒操作(4捆6根平分3份)的过程中,通过分的次数多少来感受“先分成捆,再分单个”这个方法的简洁性(如果先分单个,分完一共需要3次;如果先分成捆,分完一共需要2次)。再通过思考“7捆1根平分4份”的分法,让学生感受“先分成捆,再分单个”这个方法的合理性(先分单个此题分不了)。安排这样分小棒的过程,得出分小棒的结论“先分成捆,再分单个”与“竖式计算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不谋而合。
实践三:哦,原来除法要从高位除起。
有了想法后,笔者再次进入课堂实践。
片段一:
动手操作“46支笔3人平分”,操作完毕后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竖式板书。
生1:我先分6根小棒,3人平分,一人2根。我再分4捆,一人1捆,还剩下1捆。拆开变成10根,每人分得3根,还剩下1根。一共分了3次,每人分得15根。(师小结:这是“先分单个,再分成捆”的方法)
生2:我先分4捆,3人平分,一人1捆,还剩下1捆,拆开,16根3人继续平分,一人5根,还剩1根。一共分了2次,每人分得15根。(师小结:这是“先分成捆,再分单个”的方法)
对比两条竖式和分的次数,师小结:“先分成捆,再分单个”更简洁。
片段二:
师:71支笔4人平分,不操作,请你想一想可以怎么分?
生:我先分7捆,4人平分,一人1捆,还剩下3捆,拆开,31根4人平分,一人7根,还剩3根,每人一共分得17根。
师:你也是用“先分成捆,再分单个”的方法,为什么不用“先分单个,再分成捆”的方法呢?
生:因为这里单个只有1根,分不了。
师:“先分成捆,再分单个”这个方法更合理。所以“除法的竖式计算要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
片段三:
当学生掌握了用竖式计算的本领,让学生回忆46支笔3人平分的过程,用横式表达,以此沟通横式与竖式之间的联系,为竖式的计算方法提供算理的支撑。
最终,巩固环节学生单独竖式计算91÷7的正确率高达85%。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及时调整,学生不再“依葫芦画瓢”般进行除法计算,对于“除法竖式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也能知其所以然,让除法计算的算法有“理”可循。
三、分析与反思
1.意外中的必然
教材上71÷4只能从高位除起,补充46÷3的本意是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满足除法竖式从低位除起。没有想到学生的做法暴露出他们的真实想法:“之前的竖式(加、减、乘)都可以从低位算起,除法计算也应该可以。”这意外的收获开启了笔者寻理之路:除法竖式计算为什么从高位除起?最后通过大家的智慧碰撞,发现46÷3这个算式,不仅从高位、低位都能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知先分捆再分根(从高位除起)的简洁性、合理性,使得“除法竖式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有“理”可循。
2.外部活动内部化
关于学具的选择,小棒的出现无疑诠释了普通中的不普通。普通的小棒生活中很常见,当把10根放一起就能变成一捆,几捆几根,就能表示几个十几个一,巧妙地和十进制融为一体。“先分捆再分根”不就是“先除十位再除个位”吗?这样的勾连,实在不普通!在动手操作“46根小棒3人平分”时,学生拿着4捆小棒,一人一捆分时,可以用算式30÷3=10表示。剩下的1捆拆开变成10根和单独的6根合并之后继续3人平分,每人分得5根还余1根,就可以用算式16÷3=5……1表示,用算式表示分的过程就是操作活动数学化,这是除法竖式方法的雏形,同时学生也能从算式中发现“先分成捆,再分单个”这种方法的简洁性。而这个简洁性就是除法竖式从被除数高位除起的道理。由此可见,外部活动内部化是教师让学生依“法”循“理”的有效途径。
3.破旧立新显特色
面对学生“从低位除起”的错误时,笔者并没有慌张和胆怯地选择直接告知的纠错方法,恰恰相反,选择勇敢地停下来,寻找补救机会。因为笔者深知,直接告知的教学,学生仅能掌握算法但不清楚算理,他们更多的是模仿练习,对结论也只是“死记硬背”。通过突破思维定式运用分小棒的操作,把“先分成捆,再分单个”的方法与“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有效关联起来。让学生体验到“先分成捆”的方法既简洁又合理,所以除法计算要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真正做到依“法”循“理”。
【参考文献】
[1]曹培英.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解读与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2]潘小明.数学生成教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邓国强.在研究中读懂,在读懂中创新[J].小学数学教育,2012(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