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杰
【摘要】批判是指在一定标准下有辨识性的评判,核心素养被正式写入了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批判性思维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包括“理解—概括、分析—质疑、评价—替代、决定—行动”的高阶思维,是理性决策和形成个人主见的重要思维方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顺势得到提升,因此迫切需要课堂转型。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小学数学;课堂转型
批判性思维并不等同于批判,它具有更理性的学术内涵,包含了“理解(概括)、分析(质疑)、评价(替代)、决定(行动)”等过程的高阶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可从倾向和技能形成两个方面入手。它具有明显的数学学科性,看似单纯地培养批判性思维,实则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路径,将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数学课堂中。
一、理性课堂有序构建,孕育批判性思维“土壤”
1.学单为媒,散落积件一体化
学单设计要聚焦核心要素,剔除冗杂信息。简明的问题设计要直指各项批判性思维技能,在有限的问题设计中体现理性思维的梯度。跳出课堂的限制科学使用学单,比如课前预学单,能展示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个性化思考。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原初经验,调整或重构课堂,增强课堂效率。
例1:《是对的吗?》学习单。小张家距学校400米,小红家距学校600米,那小张家距小红家1000米,是对的吗?给出理由。
通过这个例子,对于结论“是对的吗?”凸显怀疑精神,“给出理由”则培养反思意识和理性精神。这样的习题在我们平时的练习中偶有出现,稍不留意,就可能错过建构理性课堂的良好契机,只有对这样的练习加以重视并对类似练习进行合理利用,批判性思维会悄然发芽。
2.梯度留白,多向思辨可视化
例2:汽车A和汽车B同时从甲地去乙地,汽车A的速度为50千米/时,汽车B的速度为40千米/时,6小时后,汽车A先到达乙地,问再过多长时间汽车B才能达到乙地。
从该题来看,这道题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式一:通过汽车A的速度和时间算出总距离,再算出B所需时间,减去6个小时;方式二:根据AB之间的速度差算出距离差,再除以B的时速得到所需时间;方式三:计算出总距离,减去B已经行使的距离得到剩余距离,再除以B的时速得到答案。
这样的课堂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简单划一的线性思维,激发了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思维的原動力,引导他们在面临挑战性问题时能积极主动地全面思考。
二、技能新知双向支撑,奠定批判性思维基础
1.反诘不落窠臼,习惯质疑分析
批判性思维先要关注论点的准确性。但数学中的大部分结论存在唯一性,比如定理。是否无需质疑和讨论呢?非也!质疑、讨论、反思的过程必不可少,正是批判性思维的历练,不落窠臼的反诘成为理性思维的发端,应让学生审慎地面对那些看起来似乎是真的结论。
例3: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度吗?
本课常规处理方法是通过度量,发现无论怎样的三角形,其内角和都在180°附近,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笔者没有就此止步,带领学生审视测量数据,展开新一轮讨论。
师:确定三角形的内角和是这个结果吗?
生1:确定,由于所有数据都在这附近。
生2:确定,我通过看书知道的。
生3:利用上述数据,不能确定是180度,只能说在180度附近。
生4:测量得到的结果是有偏差的,有没有更好的验证办法?
这样的学习过程,可能蜿蜒曲折,但长此以往,学生思想的灵活性就会大大增强,学生会“本能”地用审慎的眼光看待显见的结果,这才是批判性思维该有样子。待到大学里学习数论,当别人对“证明2+3=5”嗤之以鼻的时候,学生会毫不犹豫地肯定:有意义!
2.多解匠心独运,反思迁移创新
发散性地从不同视角寻求解决方案,是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阶段,从“活、简、巧、新、异”等角度进行优劣对比,提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例4: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王叔叔种植了700棵树苗,比原计划多40%。原计划种植多少棵?
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分享了以下方法:
方法1:设原计划种植树苗x棵。x+40%x=700;
方法2:700÷(1+40%)=500(棵);
方法3:700÷=500(棵);
方法4: 700÷7×5=500(棵)。
将这4种方法展现给学生,让他们讲出自己认为那种方法的理由。学生在活用知识、优化方法的共享交流过程中思维不断得到发展。
三、批判“五问”扎实践行,调控批判性思维过程
1.“质疑—共解”直击核心
“质疑-共解”模式从理解开始,突出质疑和论证。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材料,以及组织和引导。该模式主要指向的技能是质疑和论证。借助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批判质疑,面对别人的思考结果,能自觉地展开批判思考,把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方式和过程可视化,帮助学生感悟运算本质,提升学习效率。
2.“示例—论证”自觉改进
批判性思维践行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步是论证。与“质疑—共解”不同的是,“示例—论证”更注重学生自我剖析,突出强化反思及论证的过程。以学习内容为载体,分五步展开学习,学生经历完整地批判性思维过程的同时,也是学生自我完善的过程,逐步建构的个体思维模式。在坚持不懈地训练过程中,逐步养成批判习惯。
四、群体对话深入探究,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1.群体批判思维再创造
“再创造”理论是荷兰数学家弗莱登塔尔的重要研究成果,即让学生借助原有经验去发现和创造既定的数学知识,在我们的课堂,我们努力让学生通过自我质疑,去发现自己思维的缺点和不足。
我们在学习“角的度量”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创造量角单位,并画出示意图。有的同学将圆10等分,其中的1份作为单位。还有的同学将钟面上秒针1秒钟走过的角作为量角单位。我们再让学生比较这两种方法,看哪一种更好,说出自己的理由。再进一步看看1度的角怎么展示,有的说用量角器,有的用手指,有的说是画出来。
上述案例中,学生寻求的方法创造标准角,他们的学习经历了从浅入深、由表(表象)及里(本质)的过程。为了得到标准角,在理解、质疑、论证、评价、决策等过程中发展了批判性思维能力。“群体批判”性思考能实现自身的超越,批判精神同步发展。
2.异质互补发展学习流
群体批判比较难以顾忌到各个思维水平的孩子,他们或因为害怕说错,或因为跟不上大部队的思路,或理解不了他人的论据,在群体批判中裹足不前。那么在“互补性小组”中,每个水平的学生都能有自己的判断力和思辨力,这个小组中不同层次的学生演绎着不同角色,自然而然在数学学习中产生一种“学习流”,把批判性思维的发展落实到每一个孩子。
在执教“两位数乘一位数”时,许多学生错把“24×5”算成100。教師就此话题请每个小组展开讨论。有的同学说是粗心大意,只通过眼看,口算发生了错误;有的说看错了,看成了25×4。最终得出结论无论口算还是计算,都需要看清题目,不能想当然。
上述案例中,当学生出错后,不是直接订正,而是充分发挥“互补性小组”的作用,让学生集体思错、辨错、识错,将一部分学生的问题转化成集体思辨。水平A组员侧重理解和判断,水平B组员侧重评价、分析、论证和反思,水平C组员侧重评估和决策,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并且适时抛出新的问题,助力深度思考,每个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不同技能都能得到练习和巩固。
总之,数学课堂需要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也要搭建同伴质疑交流的舞台,在这一过程中把思维推向深层次,在回顾反思学习过程中习得方法。只有这样,以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为中心的科学精神方能扎根于学生的思维土壤,埋下核心素养的种子,用心浇灌,静待花开。
【参考文献】
[1]范建成.让理性之光弥漫课堂[J].小学数学教师,2020(9).
[2]胡岐强.小学数学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例谈[J].小学数学教育,2018(4).
[3]杨桂花.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J].天津教育,2020(7).
[4]许芳.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数学学养提升[J].数学教学通讯,2019(4).
[5]张齐华.批判性思维:儿童数学学习的“关键素养”[J].小学教育教学,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