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教师而言,要克服职业倦怠,就需要在教学中追求和寻找幸福的生活,要有“课前有期望、课中有创造、课后能审美”的设想和展望。观课议课是改进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修活动,能够帮助教师发现职业的快乐和幸福,培养“一起慢慢变老”的共同生活愿景。
关键词:观课议课;教师成长;幸福生活
问:对于职初教师,我们在观课议课时要注意什么?
答:这要从两个方面看。对于职初教师,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承认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的事实。我主张,只要你在教师岗位上,无论是职初教师还是资深教师,都要为自己找优点,要肯定自己,不要让他人的负面评价击垮你。一位教师,特别是职初教师,如果今天上完课觉得出了很大的问题,明天又是“我教错了”,则很可能丧失教学的勇气和信心。所以,首先要给自己找优点,要看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形成自己的教学勇气和信心,这一点特别重要。在保有教学勇气和信心的基础上,再客观地承认自己教学中的问题,研究自己的问题。美国演说家丹尼斯·威特莱说:“只要你还嫩绿,你就会继续成长;一旦你已经成熟,你就开始腐烂。”承认自己的问题,向其他人请教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才能自我超越和突破,求得进步和成长。
就其他参与者而言,对职初教师的课,首先要理解和包容他们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他们缺乏经验,他们上课会紧张,他们会顾此失彼……正如我们也曾经年轻,也曾经稚嫩一样。因此,在表达有所帮助的急切心情时,先要有“只要愿意努力并找对方法,他们就能成为好教师”的信任,要给他们加油鼓励。其次,大部分职初教师缺乏选择和组合优质教学方案的能力,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做细致的分辨和选择。对工作一段时间、有经验的教师,我们可以从“从提供思想到促进思想”的角度,要求他们承担选择的责任;而对职初教师,则需要提供相对完整成体系的教学方案和路径,使他们能够拿来就用,帮助他们尽快上手。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就其广义的理解来说,是一个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在精神上不断地丰富和更新的多方面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的特点是,各种现象都具有深刻的个体性:某一条教育真理,在第一种情况下是正确的,在第二种情况下是无用的,而在第三种情况下就是荒谬的了。”[1]据此,我以为,教育真理具有境脉特征。这里的境脉特征不只是说对学生要因材施教,要研究具体的情境,而且对参与的不同教师要知道权变,要根据参与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对话交流方式,使用不同的话语内容和交流方法,要把话讲到别人心里去,使别人愿意和能够接受,并给别人提供经过一定的努力能用得上的实实在在的帮助。
问:观课中,我们会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费尽心力,但学生总是学得被動。有没有比较好的方法解决这样的问题?
答:“学得被动”的现象确实比较普遍。对于这种现象,我以为,最关键的是教出教学内容的意义和价值。我曾经上过一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是在观察一位老师一节课没有上完这首词的情况下临时上的。据同年级的老师介绍,这个班的学生存在不爱学习、学风差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是这样开课的: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你们知道这首词有多好吗?
生不知道。
师我刚才在上一位老师的课堂上看到这样的板书——“东坡中秋咏月词一出,余词尽废”。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在写月亮的词里,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得最好。各位同学,想一想,你今后会见到月亮,会和月亮打交道吗?
(大部分学生没有回应。)
师显然是会的。比如,毕业五年、十年后,有一天你和朋友一起在月光下漫步,看着天上一轮明月,你想表现一下自己,你会怎么说?是不是只会说“哇,今天的月亮好大哦”?学了这首词以后,你就可以深情地吟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你看,一首词就显示出了你的文化品位和生活修养。你说这首词该不该好好学?
生(齐)该。
师同学们再看看下边的注释,苏东坡是哪里人?
生四川眉州人。
师各位同学,你们是哪里人?
生四川人。
师如果我们一个四川人都学不好这首词,我们今后怎么出去“混”呢?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
这样处理,针对的是这个班学生缺少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的情况,可以说是对症下药。
与教师交流,我常常提醒大家:坐在教室里的学生在被多少有趣的东西吸引?游戏、运动、电影……要提升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我以为,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发现和揭示所教、所学内容的意义。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这样对课堂分类:“课堂教学可以分成三种:最不好的一种是把每堂课看作一个独立的整体。这种课堂教学不要求学生负起责任去寻找这堂课和同一科目的别的课或和别的科目之间有什么接触点。比较聪明的教师注意系统地引导学生利用过去的功课来理解目前的功课,并利用目前的功课加深理解已经获得的知识……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现实生活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2]好的课堂要教出有意义的东西来,要教出影响学生人生的东西来。
我们现在备课都要写教学目标,建议大家写出教学目标以后,再往下追问一句:这个目标对学生而言有什么生命意义和价值?如果能发现教学内容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可能就会非常投入地教,因为我们不是在教知识,而是在教对学生人生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上课就会成为期盼;而学生一旦意识到所学内容对他们的意义和价值,就会投入地学,认真地学。
问:除了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些教师也有职业倦怠。怎样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还有,就观课议课,能否给教师一个有效的课堂模型?
答:对于教师如何克服职业倦怠,我以为,要引导教师追求幸福生活。教师如果能在追求幸福生活方面有所努力和成就,职业倦怠也就可能有所缓解。可以说,当你真正对教学生活感到幸福了,你就不会对教师生活感到倦怠。
对教师幸福生活,我有“课前有期望、课中有创造、课后能审美”的设想和展望。课前有期望,是教师盼望进教室,盼望见到自己的学生,盼望去实践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的教学设计;课中有创造,是教学过程中教师胸有成竹地、得心应手地回应教育事件,创造性地、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课后能审美,是教师上课结束对课堂教学进行回望和审视,获得符合期望的愉悦和温暖体验,它包括对自身能力和发展的审美,对教学劳动过程的审美和对劳动效果的审美。
课前如何有期望?这也需要创新。这里的创新包含新知、新事和新人。新知是对教材和学生进行研究和发现,得到关于教材、关于学生、关于教和学等方面的新认识。有了新知的基础,教学的手段和方式就有了新的设想和改变,新事就顺理成章地出现了。新知和新事的出现意味着新人的诞生:不仅学生有了新的发展,而且教师自己也有了新的成长和超越。当教学有了创新的时候,教室就会成为有吸引力的地方,教师和学生就可能盼着进教室。如果没有创造和超越,那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单调枯燥的生活”,就容易陷入职业倦怠。
幸福的教师生活来源于创造性的劳动和对创造性劳动的审美性体验。就教师的教学创新来说,一方面是要有创新的意愿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是要有教学创造的可能性,也就是要有可以创造、可以选择的空间。观课议课提倡既要发挥教学洞察力,发现教学各要素的关系,也要发挥教育想象力,探索新的教学可能性,拓展教学的选择和创造空间。就发现教学新的可能、教师的教学创造、教师的幸福生活来说,我们可以按照图1所示的路径去实践。
观课议课作为教研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工具,服务不同视角和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愿景,支持不同模式和模型的教学变革实践。总体而言,观课议课提出的课堂教学改革方向是教师角色要从思想提供者转变成思想的促进者,教学过程要从提供思想到促进思想。从愿景上看,一是改善學生在课堂上的存在状态,提升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让学生经历美好的课堂生活;二是改善教师在课堂上的生活状态,创造教师的幸福生活;三是对教学内容做有价值的选择和改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幸福生活奠基;四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或方式,实施有效教学。
问:我们以为,“同在共行”描述了观课议课中参与者的一种理想关系。请问如何能够做到“同在共行”?
答:“同在共行”描述的是观课议课参与者开放的、互助的、成长的参与关系。这种关系强调参与者不要站在前面带领,也不要站在旁边指手画脚,而要置身其中去体验、去发现、去突破,一起创造和进步。为建立这样的关系,我们提倡同事之间形成“我们一起慢慢变老”的生活愿景;主张别把自己当专家——可以说只要你想在别人面前当专家,你就和其他参与者有一种隔阂,别人就不会对你推心置腹,那就搞不好观课议课;另外,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要设想自己在同样的处境下会如何思考和行动,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限制……要致力理解彼此的处境和选择,在此基础上发现教育的可能、教育的诗意与远方。
“达成同在共行”的关键是态度和方式。这方面,要多学习古人的智慧,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勿强加于人”,同时注意“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注意倾听,注意成就他人。在交流中,不是“用强”展示和表现自己,而是适当“用弱”触发别人思考,引导别人发展和改变,这就是《道德经》所说的“弱者,道之用”。
问:说到“同在共行”,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专家来上课,也来和我们“同在共行”。您对一线教师要求专家“来上上看”,怎么看?
答:我有过中小学教师的经历,现在我也不时在中小学上一些课,所以你可以对我提这样的要求。但作为一线教师,我以为,还是不要对专家提“来上上看”这样的要求,毕竟教育是专业,专业意味着分工,分工意味着各自有擅长的领域。正如不能对一线教师提太高的理论要求,对专家也不能提过高的实践要求。
不要求专家“来上上看”,但可以对专家提出这样的要求:不要只是站在专家的角度跟教师讨论,要学会有教师的立场、教师的视角,要理解“上课教师水深火热,观课教师隔岸观火”的差异;提出的意见要考虑教师的处境和可能性,始终立足于建设而不是批评。
从专业成长的角度,可以建议专家观课时少一点“他应该这样教”的话语,而多一点“假如我来教”的视角和努力。一方面,这样的要求能让专家自己能获得更多的成长和进步,在观课中理解教学甚而学会教学。我要承认,自己的中小学教学是向一线教师学习的,是在“假如我来教”的思考中成长进步的。另一方面,这样的角度促进我们思考预设的改进方案是否有实践的可能性,没有实践可能性的不要建议,以避免对教师的批评成为求全责备,而自己的建议又不着边际。
问:您研究观课议课二十多年,会不会觉得很难?现在观课议课最难的是什么?
答:就我自己来说,并不觉得有什么困难,因为这是我喜欢的事。首先,是自己成长进步了。观课议课主张“用学心观”,现实中有那么多优秀的教师、有效的方法让我学习;提倡理解、洞察和想象,我要去实践、去进步,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己……可以说,是观课议课成就了我。其次,是自己多多少少对教育有一些贡献,也写了一些书、一些文章,很有成就感和价值感。第三,观察课堂,观察学生总会有很多惊喜。记得到成都红光小学观课,课间,一位小朋友走过来:“陈叔叔,你要不要钱?”我一愣:“什么钱?”“一块八毛九。”没等我明白过来,学生扑到我怀里,小手在我脸上轻轻一拍:“一块(巴掌)!”接着提了提我的头发:“八(拔)毛!”再拧一拧我的耳朵:“九(揪)!”在观课过程中,我享受了很多这样的幸福。所以,每一次观课议课我都很愉快。
推进观课议课,可以说不难又难。说不难,是因为观课议课不需要多少工具和技术,参与者不需要专门的训练。说难,是因为观课议课涉及人的改变,是生活方式的改变。比如,要有“发展为本、成长至上”的进取理念,上课不是为了展示而是为了发展,优先关注自我发展而不是去评别人的课;同事之间以“我们一起慢慢变老”的共同生活愿景,优先采取互助合作而不是竞争比赛的参与方式;以“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理念,努力成就他人而不是表现自己……这需要教师作出改变,这是难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上手容易,做好难。可以这样说,观课议课作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改进课堂教学的工具,如同一支毛笔。过去有铅笔,现在提供了毛笔。用毛笔是不是就一定能写出好字、画出好画?未必。学会用毛笔是简单的;用毛笔画出美丽的图画是不简单的,这需要积淀,需要一个过程。要更好地理解教学、更有效地实施教学,就需要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实践经验的积淀。而要深刻地理解和认识课堂教学,是多么不容易啊!所以,这是一个过程,需要积淀,而且没有终点。我想,大家需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而有了这样的思想准备,我们就有了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可能。
参考文献:
[1]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52.
[2]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78.
(陈大伟,成都大学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西部教育研究院院长,河南教师成长书院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教师幸福生活、校本研修、观课议课、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科研方法。著有《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教育案例写作与研究》《幸福教育与理想课堂八讲》《影像中的教育学》《寓言中的教育智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