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伏安
【摘 要】 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作为南京市融合教育示范校,秉持“让每一个生命自由舒展地成长”的育人目标,在融合教育理念和政策指引下,近年来在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深入探索,努力为每个孩子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断提高办学育人水平。
【关键词】 适宜融合;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 G760
《“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强调,“尊重残疾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实现适宜发展,让残疾儿童青少年和普通儿童青少年在融合环境中相互理解尊重,共同成长进步”。作为南京市融合教育示范学校,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小学部(以下简称学校)秉持“让每一个生命自由舒展地成长”的育人目标,强调课程建设应当满足每一个学生发展的需要。在融合教育理念和政策指引下,学校近年来在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深入探索,努力为每个孩子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断提高办学育人水平。
一、丰富课程设置
课程是育人的载体。课程越丰富,学生选择的余地就越大,学生发展就有更多的可能。尤其是特殊需要学生,更需要丰富的课程供他们选择。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根据学生个性需求和教师专业特长开设了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课程30多项,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中,满足其个性发展的需求(见下页表1)。
由于普通学生和特殊需要学生课程目标层次不完全一样,课程性质自然有所区别。面向普通学生的课程具有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的特点,面向特殊需要学生课程的特点是基础性、层次性、补偿性[1]。基于两类课程性质的差异,学校的课程样态分为3类。国家课程凸显基础性,生态课程凸显拓展性、层次性、研究性,康复课程凸显补偿性。这样的课程样态在关照普通学生的同时兼顾特殊需要学生,是实施融合教育的具体体现。
学校在“莲”文化的框架下设置了莲仪课程、莲华课程、莲行课程和莲翼课程四大课程体系,涵盖了“德、智、体、美、劳”所有学科内容和学校活动。课程结构采用“1+N”形式,其中“1”指国家课程;“N”指拓展课程和研究性课程(包括综合、实践课程),在保证国家课程开齐开足的基础上,向外拓展延伸,对国家课程起到增益提效的作用。譬如英语学科由“快乐英语(国家课程)+微课堂(拓展课程)+英语剧场(综合课程)”3部分组成;语文学科由“思维语文(国家课程)+为你而语(拓展课程)+‘语你同行(实践课程)”3部分构成。这样的课程结构集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體,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特殊需要学生打开了多样的世界。
二、优化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落实育人目标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障,学校细化课程标准,合理开发课程资源,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保证多个层面的学生在共同学习的基础上各有所得。
一是在有特殊需要学生的班级,学校采取双目标体系培养。除了面向普通学生的常规目标体系外,还依据个别化教育计划和特别需要学生的课程评估结果(根据《普通学校特殊需要学生课程评估工具》),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再根据计划制定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版块目标。双目标运行着力构建更具体、更适切的个性化课程目标,以目标为导向提高学生学习效益;同时对教学资源进行筛选、调配、转化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受益。如视力障碍学生使用大字教材替代普通教材;教师调适课件的颜色,让色彩障碍学生更为舒适地欣赏课件内容;对智力障碍学生,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有针对性地准备符合他们学习特色的内容,让他们能够得到最好的发展。
二是学校根据IEP和课程评估,对特殊需要学生采用行政班和学科班双轨运行机制,实施走班上课。同时,学校根据特殊需要学生不同障碍类型和障碍程度,对现有教学内容采用变通、简化、替代等方式,实现课程内容的动态调整,满足特殊需要学生的个别化需求。学校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根据特殊需要学生的学习目标,在普通学生作业基础上适当调整作业内容及形式,将目标、内容和练习三者有机统一,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促进特殊需要学生自主发展。
三是学校依据课程特点和特需学生的需求,采取必修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如生态课程依据学生前备能力和适应现状,以适应未来常态生活环境为导向,提供适合其教育需求的个别化教育课程[2]。生态课程注重和生活对接,内容贴近生活,保证学生能够熟悉环境、适应生活、创造生活。生态课程中有必修课,低年段学生必修“花样莲滑”轮滑课程,中年段学生必修“笛韵悠长”竹笛课程,高年段学生必修“石梦莲花”石头画课程。这些课程动静结合,如轮滑课程特别适合粗大动作不协调的特殊需要学生的康复训练,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一名特需学生参加学校轮滑课程训练后,肢体肌肉运动能力及协调能力都得到很好的锻炼,现已成长为市轮滑队队员。选修课采取双向匹配的策略。学校在课程设置时对课程适合什么样的学生人群进行标注,明确课程的选配对象。特殊需要学生可以根据课程的指向和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针对性地开展训练以弥补自己的短板,同时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强项进行训练。这样的选课机制使课程的匹配度更高,针对性更强,效果自然更好。
康复课程是为特殊需要学生提供的“个别化定制”课程,一生一案。学校根据每一位学生康复的差异化需求,组织师资力量,引进专业人员,研发并开设具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课程。有些普通儿童也喜欢这样的项目,我们就让他们一起参与到活动中,加强融合。学校细化残障类别,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在训练指导上跟进、完善,引进更多设备,设置更多的训练情境,为特殊需要学生提供轻松、有趣的训练项目,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比如本学期学校引进了注意力训练、神经反馈训练、逻辑思维训练、生活适应能力训练等课程,以帮助不同需要的学生补偿缺陷,挖掘潜能,健康发展。
在3类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根据课程形态和特殊需要学生的需求,教师对组织形式不断进行调整、优化,引进各类资源,达到最佳效果。一是集体教学。这种组织形式在国家课程实施中应用较多。融合需要集体,只有将特殊需要儿童置于集体中,才能达到融合的真正目的。二是小组学习,在生态课程和国家课程实施中都有应用。同伴互助是融合教育重要的支持策略。特殊需要儿童和普通儿童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合理分工,分头行动;共同研讨,集体汇报;互帮互学,共同提高。三是个别辅导,主要应用在学业辅导和康复训练课程中。学校特聘专业人员、退休教师、资源教师,联合家长力量,对特殊需要儿童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迅速提升。
三、开展多元评价
学校采用多维度指标对特殊需要学生进行评价,开展针对性的学业评价、指向康复训练的功能性评价、参与社团活动的适应性评价等,形成综合素质报告。其中学业评价主要依据特殊需要学生的学习目标,在普通学生评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删减、替换,保证目标和评价的一致性,促进学生发展。
学校打破一张试卷大家测的刻板评价,注意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评价方式,契合学生的优势智能,展示各自特长,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赋能。同时强调评价不仅仅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例如在课堂中评价学生的注意力,在竞赛中评价学生的意志力,在活动中评价学生的表现力等等,传递正向期待,让评价产生积极影响。
学校同时为特殊需要学生搭建更丰富的自我展示平台。在全校师生面前为获奖特需学生颁奖,为有艺术特长的学生举办个人专场展演,推荐擅长古诗文的同学参加江苏卫视的古诗词节目等……
课程与教学调整是适宜融合的必由之路,我们一直在努力。
参考文献:
[1]吴庆华,邓大龙.随班就读课程调整的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22(6):55.
[2]杨梅.关于生态课程观融入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9(7):157-159.
(作者单位: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小学部,2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