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娟
【摘要】几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更是学生学起来难度较大的一个版块.时代在发展,现在的课堂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的智慧课堂,从一支粉笔打天下的时代走向互动化、智能化的智慧课堂,这一过程体现的是教学形式的创新,体现的是教学理念的变革.智慧课堂强化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的是学生的体验与参与,在“双减”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积极打造初中数学智慧课堂,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体验,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理想教学境界.
【关键词】智慧课堂;初中几何;“减负增效”
创建智慧课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将重心全部转移到构建智慧课堂以及实践模式方面,全面凸显智慧教学模式的价值与优势,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确保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强化学生知识点使用的效率性,從而让学生能够有所收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1 智慧课堂概述
智慧课堂以信息化教学手段为依托,具有基础白板、智能识别、手势操作、多学科应用、实物展示、移动授课等等软件功能.在教学资源上,较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更加丰富,实现了传统黑板与多媒体的完美融合和无缝切换.它是传统教学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产物,能够为学生们带来更加真实、更加完整的学习体验,能够轻松实现智能化体验式教学.
2 智慧课堂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智慧课堂作为一种智能化的教学资源,为初中数学几何教学提供了多元化、丰富性的教学资源.虚拟的现实环境以及多向交互的素材能够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示抽象化的几何教学内容,这对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知识,增强学生的立体学习体验,实现多元化的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日常教学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而传统的黑板教学,无法给予学生立体化的学习感受,对于增强学生们的几何认知,发展学生的立体思维是非常不利的.而智慧课堂恰好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通过智慧课堂,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就能够将平面构图立体化、生动化.学生观看着动态的图形变化,感受着三维动画就能够对图形知识有立体化的了解.这样一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内化几何知识.通过智能化的形式,运用微课视频或是三维动画的形式,将几何知识呈现在学生们面前,就能够助力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这些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这对于建立学生们学习兴趣,减轻学生们学习中的心理负担,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提升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几何知识中有很多与学生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平面直角坐标系等等,但是课堂上教师只采用黑板和粉笔,就无法给予学生更加深入地讲解,反而让学生的学习越来越困惑,而通过智慧课堂,能够融入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立在生活环境中,清晰地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这样一来,就能够方便学生们理解与内化.通过智能化的教学手段,可以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生活基础上了解数学知识,内化数学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找到新的学习方式,还能够让教学环境和课堂氛围更加轻松快乐,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数学从小学开始就是学生们学习过程中比较难的一门学科.比如,在学习几何时,学生们面临抽象的平面图形知识会产生不能清晰理解而逐渐产生抵触心理的过程,而智慧课堂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现象.通过动态化的视频对几何做出分析,并且通过一些精彩案例助力学生们全面掌握学习知识,这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动力,有助于学生们全面发展.
3 智慧课堂助力几何教学“减负增效”的方法
3.1 预习先行,引导智慧发现
利用智慧课堂助力初中几何学习减负增效,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智慧发现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发现中展现自我所长,从而取得更大的成长与进步空间.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在每一次上课之前,教师应该为学生安排好预习时间,并且依托智慧平台将预习任务单进行上传,促使学生初步掌握课堂上需要所学的新知识,在智慧发现中感受到新课学习的乐趣.
案例一 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的教学中,在新授课开展之前,笔者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教学任务、课程标准、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以下导学案:
知识点梳理_____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_____,对应角_____.
此课所学习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简写是_____.
判定方法识别 已知AB=DE,AC=DF,BC=EF,是否可以判定△ABC全等于△DEF,判定的依据是什么?
全等思路判定 如图2,已知AD=AC,要使△ADB全等于△ACB,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什么?
判定方法拓展 阅读教材后面的内容,自主思考,想一想还能通过哪些方法去判定三角形全等.
例题解析 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若AB=DE, AC=DF, BE=CF,试着说明∠A=∠D.
收获与疑问 相信同学们在预习的过程中,肯定有一定的收获,同时,在面对新的问题时也遇到了一定的疑惑.将你的收获和疑问写下来,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
设计意图 运用前置性任务,促使学生们展开自主预习和知识探讨,助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框架,全方位认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第一个定理;为学生展示简单的例题,促使学生实现学以致用;无论是教材的阅读,还是简单知识的运用,都全面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思考主体地位,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有利于学生形成最基本的几何知识认知.另外,强化课前预习,教师可以从学生们的预习反馈中实施针对性的、精准化的课堂授课,实现以学定教,从而既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促进学生智慧萌发,又达到高效的教学,完全实现减负与提效并存.
3.2 问题驱动,促进智慧生成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思考始于问题,只有有了问题才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出现,才会有独立思考的可能.问题是数学课堂的载体,是学生们探究交流的抓手.以智慧课堂助力初中几何学习减负增效,教师要充分扮演好课堂“导演”的角色,根据教学内容,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恰到好处地为学生设计问题,以问题为桥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合作与问题解决.
案例二 在“旋转”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图形的旋转其实就是关键点的旋转这一本质,笔者与学生产生了这样的教学互动.
师 已知两点A和O,倘若点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点B,试着画出图形;
已知点A和点O,倘若点A绕点O逆时针旋转60°,得到点B,试着画出图形;
(给学生两分钟的时间进行图形的绘制)
(笔者挑选两名同学将图形画在黑板上)
师 同学们,老师再给大家出示两个问题,仍然是画图形.
已知线段AB和点O,将线段AB绕点O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B′,试着画出图形;
已知△ABC和点O,将△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C,试着画出图形;
(给学生四分钟的时间进行图形的绘制)
(笔者挑选两名同学将图形画在黑板上)
师 现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共同探讨黑板上四名同学绘出的图形是否正确.
等学生交流之后,笔者利用几何画板为学生展示以上四个问题的图形绘制过程.
设计意图 由层层递进的四个问题,将点的旋转延伸到图形的旋转,促使学生发散思维,深度思考,从而实现学生智慧的产生.另外,通过精准而又恰当的问题串,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与思考中全面认知旋转的本质与特征,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几何问题变成了清晰、动态、显而易见的视频画面,促进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3.3 延伸拓展,助推智慧增长
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学生们在课内学习到的知识也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实现课后的延伸与拓展,扩展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从而助推学生智慧增长,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之内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形成更多新的数学见解,从而实现数学能力的提升.
案例三 人教版八年级第18章“平行四边形”单元涉及数学知识点很多,涉及的几何概念与几何特征之间的联系也很繁杂,所以笔者在授课的过程中,运用希沃白板的知识胶囊功能,对上课过程进行全屏录制,将每节课的授课过程记录下来.在教学完本章内容之后,笔者将所录制的视频进行二次剪辑,二次剪辑的视频中包含着每个课时讲解的重难点知识,然后将二次剪辑的视频通过智慧平台上传到每个学生手中,供学生再次温习与巩固.笔者的设计意图为利用智能化教学工具,改变传统的课后复习的模式,为学生的课后复习提供宝贵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助力每位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得到进步与发展,实现数学素养的健全.
此外,笔者还将本节课涉及的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目分层次的上传到智慧平台,供班级中全体学生们有选择性地进行复习、训练与巩固,且要求每位学生将自己的练习结果上传给自己,以获取反馈.笔者利用大数据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精准地分析,根据数据与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在线沟通,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设计意图为利用智能化教学工具为课后的反思与反馈提供有效的工具桥梁,从而促进学生复习,促进教学的进步和学生学習效率提升.
4 结语
“双减”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因此,在当前的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成了教师的核心任务.而智慧课堂的核心在于以学生为本,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教师在新的教学时期应该更新教学思想,善于运用智能化的教学工具,全面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给予学生思考、参与、体验、探究的机会与平台,实现课堂改革,让学生在毫无压力的状态下轻松学习,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俞秋霞.智慧课堂:几何画板助力数学教学[J].新课程(综合版),2017(10):30-31.
[2]任金霞.“双减”背景下构建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有效尝试[J].新课程导学,2022(18):84-86.
[3]申海学.“减负增效”背景下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实践[J].知识窗(教师版),2021(10):115.
[4]周武,金钊.智慧课堂环境下初中数学新授课精准教学实践案例分析[J].中学数学,2021(14):42-44.
[5]王利.基于减负增效的初中数学图形智慧教学探索[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12):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