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23-06-12 18:09:51杨婕
拳击与格斗·上半月 2023年4期
关键词:体育游戏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杨婕

摘 要:体育游戏是近几年体育教学的新形式之一,是初中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较为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体育游戏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游戏;初中体育;教学策略;游戏特征

体育游戏是体育课程的调和剂,是体育运动的“新鲜血液”和“生命动力”,对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它融体育与游戏于一体,寓教于乐,使学生在玩耍中加强体育锻炼、学会体育技能,使一成不变、枯燥的体育运动变得更有趣、更灵动、更生活化,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1 体育游戏所具有的特性

首先,体育游戏具有明显的娱乐性。体育游戏本身就是游戏和运动的结合体。教师不仅要选择能进入体育课堂的游戏,还要选择能在游戏中进行的体育项目。体育游戏给课堂带来笑声,其趣味性与娱乐性增强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其次,体育游戏具备一定的规范性。体育游戏和体育项目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它们均保留了事先设定好的规则,而参加比赛或游戏的人们则需遵守这些规则。通过有章可循的体育游戏,能够增强学生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可以提升中学生的规则意识。

最后,体育游戏具有运动性。选择体育游戏的标准之一是参加者要有一定的体能消耗,也就是要有合适的运动量。对于生理上尚处于发展阶段的青少年而言,太过剧烈的运动项目很可能会损伤机体,而太过舒缓的运动项目则无法起到运动的效果。体育游戏可以对学生的运动量进行调整,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2 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前准备阶段的运用策略

2.1.1 与学生实际相结合,融入适合的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有很多种,体育教师在运用体育游戏时,除了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外,还必须与学生的实际运动需要相结合,为学生开发适合本阶段的体育游戏,并且不断完善与提高体育游戏的融合度。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应当对选择的体育游戏内容进行多次实验,模拟体育游戏的融合效果;还可根据学生的状态对游戏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改变动作幅度与难度等,让学生更快、更主动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让体育游戏在教学中起到切实的促进作用。游戏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体育教学,需要游戏内容与体育教学内容保持一致。教师利用体育游戏引导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既要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又要能实现体育训练。另外,体育游戏应按规则进行,必须要有明确的适合学生的游戏规则,这样才能使学生公平公正地游戏。游戏规则应与体育训练规则具有相关性,因此应根据教学内容,对体育游戏的内容及规则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发挥体育游戏的育人功能,实现体育教学。

以篮球教学为例,可采用游戏的方式导入。两个人一组,相对而立,以老师发出的口令作为信号,游戏规则就是迅速摸到对方的膝盖,先摸到膝盖的那一方赢,对失败方处罚10 个仰卧起坐。也可以开展分组对抗赛,5 人一组,限时往返运球用时最少者为获胜方,对失败方的处罚同样为10 个仰卧起坐。这样不仅可以全面地巩固运球技巧,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2.1.2 开展热身活动,防止运动损伤

将体育游戏穿插于课前准备活动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避免枯燥。体育课前准备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快速组织学生、明确任务要求、集中精力让学生进入学习准备状态等。传统的课前准备大多包含报数、喊口令或者慢跑等活动,但是这种课前准备缺乏创新,不利于学生调整状态。因此,体育课前热身可以结合体育游戏展开,具体来说,可以将其分为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

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就是对身体进行综合活动,以克服身体惰性,逐渐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度,使身体以最快速度投入工作。传统教学大多是开展慢跑、定位操等活动,这类内容的反复使用会降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教学时,可根据一般准备活动需要,选用一些体育游戏来替代传统的慢跑,以此来锻炼全身的肌肉、关节和韧带。体育教师可以将徒手操、定位操和行进操进行改编,以丰富活动内容,让动作更具新意。例如可以将基本体操改编为“跟我做”这样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快乐地扭动四肢,充分热身,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与慢跑等机械性的动作相比,这种方式需要学生动脑,能够在更大限度上调动学生大脑的积极性。

所谓专项准备活动主要是指为完成基本教学的内容所涉及的肌肉群、关节、韧带及内脏器官等各系统机能而做的准备。可选用或创编某些动作性质、结构同基本教学内容相同的体育游戏,进行辅助、诱导练习,从而为课程教学做准备。如“圆圈接力”可以安排在长跑、弯道跑的技术教学开始之前,因为“圆圈接力”与课程内容有一定的相似性。体育游戏用于专项性准备活动,实效性强,既可以更好地发挥准备活动的功能,快速向基本教学部分转化,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备课时,要紧密围绕教学宗旨,选择性地穿插使用体育游戏,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注意力的集中度。

2.2 體育游戏在体育课教学阶段的运用策略

2.2.1 创设良好体育课堂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按照教学惯例,教师通常会在新课程启动前和学生进行互动,良好的沟通与互动是缩短师生之间距离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要重视师生关系的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确保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正视和学生之间存在的问题,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在户外教学中,学生较为散漫,教师为了创造较好的课堂秩序,管理就可能较为苛刻;有些学生的体能较弱,跟不上节奏,继而影响体育运动的成效。为了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在实践中应转变教学形式,把传授型教学逐步调整为参与型教学。教师要及时进行难度较大体育动作的辅导,帮助学生完成规范的体育运动技术动作。针对不同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差异,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降低运动难度,以理解与尊重为前提完成体育课堂教学内容。

行之有效的体育游戏在强健学生体质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对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具有一定的帮助。例如,在开展足球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体育游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足球突出速度与腿部力量,体育教师可以在足球场地上设置障碍物,让每一个学生持球通过S 形弯道障碍,速度由慢变快。在学生学习了带球技巧之后,增加抢球环节,让体育游戏的内容更具有挑战性。运用抢球游戏来提升学生带球速度及反应能力,也能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2.2.2 注重体育游戏的负荷和实效性

体育游戏是为体育教学服务的,因此,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的目的是相通的。体育游戏教学必须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发展身心为目的,需要教师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体育锻炼方法。教师想要利用体育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就必须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在基本教学中出现游戏时,要把活动量不同的若干个游戏按照“轻重缓急”相互交叉排列起来,使运动负荷在高、低之间不断地转换,这不仅能渲染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调整好课堂节奏。

体育游戏是可控而又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不管出现在课堂的哪个环节,都应尽量体现其实效性,如开始教学时可以安排一两个热身活动或者与基础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初步感受本节课的内容,同时让身体做好运动训练的准备。反之,若忽略了体育游戏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联系,则容易导致结构失衡、时间浪费。因此,体育游戏必须要遵守实效性的规则。要让体育游戏在课程中能够发挥出相应的教育作用,就要明确不同体育游戏的指向性。

2.3 体育游戏在体育课总结阶段的运用策略

2.3.1 结合体育游戏,提升学生的体育品德

体育课程不能只关注体育教学过程,还应该注重对体育课程的总结,而课程的最后阶段往往是总结效果最好的时机。首先,通过在总结环节融入体育游戏,可以巩固学生的课堂知识,提升学生的体育品德。一节课的时间是短暂的,如果单纯地去学而不总结,就会大幅度降低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很容易造成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遗忘,因此有必要结合体育游戏来开展课后总结。如随机挑选学生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本节课的内容,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补充和评价。另外,品德教育也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把品德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各个环节,让学生在学会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不断增强体育育人功能。同时教师也要持续地创新体育教学模式,要用趣味性较强的体育游戏来替代那些机械的教学方式,使体育游戏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还能够起到锻炼学生身体的作用,进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其次,体育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真正把打造快乐、高效的体育课堂的目标落在实处,应自觉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从而使学生在体会到老师诚挚的关怀和照顾时,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更加乐于学习体育知识,参与体育锻炼。在这层意义上,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科学的评价是建构快乐、高效的体育课堂不应被忽略的重要环节。

最后,结合体育游戏引导学生整理体育器材。体育课程完成之后需要学生整理体育器材,这一环节很容易被学生遗忘,也有部分学生不愿意整理。因此,教师应当结合体育器材的特点,编制趣味性的“器材规整游戏”,如乒乓球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统计球和拍的数量,从而防止器材遗失。像“器材规整”这样的游戏不仅利于组织和开展体育器材整理活动,而且蕴含着育人因素,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里结束课程,以便让学生在上完体育课后,以更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其他课程的学习之中。

2.3.2 利用体育游戏,恢复学生身体机能

一般来说,体育课上学生所做的锻炼都具有一定的运动量,学生要耗费很多体力和精力,而且有时还会出现一些疲劳感,体育课堂最后一部分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渐渐回到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中。体育游戏对学生心理上、机体上的放松有其特有的作用,用健康而有趣、和谐而轻松的游戏,来开展放松活动可以使大脑皮层运动神经由兴奋状态恢复到松弛状态,让学生重新获得更好的身心状态。所以在进行整理活动时,游戏应突出它的趣味性特征,从内容到形式都应新颖、轻松,把学生从体育活动所带来的心理、生理紧张中解放出来。在具体应用游戏时,应针对学生年龄、性别及其他需要选择舞蹈动作和身体放松游戏。所以,课程结束时体育教师要根据课上锻炼的强度,设计出一些能够恢复身体机能的动作,使学生很快地放松下来,回到平静状态,为接下来进行其他学科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教师可在此过程中让他们做“小游行”和“拉手晃”等负荷量较小的体育游戏,使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下一步学习,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3 结语

总之,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帮手,教师应注重体育游戏与教材内容的结合,深刻挖掘体育游戏的形式。具体来说,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应注重学生的热身运动,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在课中应结合体育游戏策略,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在总结阶段,应注重对学生体育学习的总结与评价,注重学生身体机能和精神状态的恢复,从而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石娟.“互联网+”背景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J]. 中小学电教,2022(10):63-65.

[2] 王慧. 游戲化, 促教学:初中体育游戏教学法的运用研究[J]. 健与美,2022(8):133-135.

[3] 方红霞. 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 求知导刊,2022(17):110-112.

猜你喜欢
体育游戏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52:42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25:07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59:32
借助体育游戏教学法促进小学篮球教学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38:35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