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留贞
摘 要:美术作业不仅是对知识技能的考查,也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相关,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反思不足、总结教学经验,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美术素养。然而,传统的小学美术作业设计存在形式单一、方法陈旧等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高。在大单元教学背景下,教师应积极改善作业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实践性、连续性等,从而提升学生的作业完成度,使学生通过长期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美术技能和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这对于实现减负提质的教学目标也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作业设计
作者简介:濮留贞(1981—),女,江苏省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一实验小学校。
随着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美术学科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美术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相关知识技能,更要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重视学生品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面,小学美术教师需全面把握教材内容,注重教学的阶梯性,根据主题开展情境化教学,从而加深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在作业设计方面,要立足学生成长规律、发展需求,注重作业的趣味性、实践性、合作性等,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思维,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美术的乐趣。本文结合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的特点,探索系列化作业设计方法,以供相关教育工作者参考。
一、大单元教学的内涵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越来越重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科教育,要求教师在讲授基础知识技能的同时,保证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多样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1]。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大单元教学模式主要是整合相关课程,体现内容、知识以及技法之间的关联性,根据教学目标和标准,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手段,促使学生形成系统认知,提升学生实际运用美术技法的能力。美术学科学习是提升小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限制,以教师为主体,将教材内容按照课时设计课程教案,讲授的知识具有片面性,且学生通常是被动接受知识,并未进行深入思考,也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结构,实际应用能力偏低。大单元教学则能够弥补上述不足,将具体任务或者主题作为核心,重组教学内容,使学生接受的知识更为全面,且不会受到某个章节课程的限制,有利于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同时,教学方式更多元,教师可以从多个维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深入挖掘相关教学资源,全面整合教学内容,基于现有的课程设置,优化和改进教学模式。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美术教师需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从整体上把握小学阶段的所有教材,将内容形成系统性结构,全面分析相关教材,构建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作为管理者、组织者,教师需引导学生主动关联新旧知识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并注重学习的阶梯性,关注不同课题之间的逻辑性,优化课题学习次序,最终实现大单元教学,帮助学生系统、递进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二、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的具体实践
(一)联系新旧知识点
在设计教学课程时,教师需全面解读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联系新旧知识点,并将其应用于真实情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需根据美术语言、美术门类、学习活动方式等,全面梳理大单元教学。
美术语言主要涉及色彩、线、形等,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包括“红色的画”“冷色”“暖色”等章节,可以与“添画人像”进行有机融合,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先准备好的人物图片上进行创作,引导学生回顾旧的知识点,深入认识色彩[2]。小学美术课程包括国画、版画等门类,其中,国画包括“动物的脸”“花鸟画”等章节,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将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提前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笔墨用法、构图等,再分析学习过程中涉及的历史等学科领域,优化子课题教学,合理安排课时,以项目式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学习活动方式方面主要包括造型、设计、欣赏等,其中,造型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以人美版教材为例,“放学了”一节中要求刻画人物,学生本身已经掌握一定的动态绘画基础,教师可以将相关知识充分结合,以小见大,设置情景化主题,比如“热闹的大街”等,让学生对正面、侧面、运动、静止等不同类型人物绘画进行观察,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构架。
(二)细化课题内容
地方性课程资源比较丰富,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可以适当开发并应用,将地方文化有机融入课程中,使学生感受广泛的文化情景,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更好地落实当地文化传承[3]。以人美版教材为例,“小扇子”一节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认识传统扇子,了解其不同用途,并尝试创新扇子设计和制作。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可以结合当地的苏扇文化,科学设计大单元教学,从了解到绘制扇面,再到制作团扇、折扇,引导学生展现自己的大胆设想,强化其动手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时,采用小组学习、交流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模式下,探究学习美术知识,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基于本土文化资源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源以及小组交流等,能够充分了解当地文化精华,从而热情参与当地文化保护。
(三)创建真实情景主题
在课程开发和利用方面,教师应充分利用文体活动以及传统节日等资源,紧密结合社会时事,合理构建真实情景,以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创作。在具体实践中,教师需设立有意义的真实情景,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其知识应用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4]。具体而言,教师需充分挖掘教材与实际生活之间的關联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升教学趣味性、吸引力。以人美版教材为例,在进行“立体贺卡”教学时,教师可以联系“色彩明度” “色相”等知识点,将礼赞生命作为主题,让学生自行查找相关资料,应用绘画、设计技巧,设计并制作立体贺卡。
三、小学美术作业设计的常见问题
(一)设计理念存在问题
美术作业不仅要考查知识技能,还要考查学生的美术素养。然而,由于小学美术课程一般不需要进行考试考核,部分学校以及教师对小学美术的重视度不足,还存在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美术学科教师的情况,同时并未充分认识到作业对学生美术素养、审美情趣发展的重要性,在设计作业时通常只是让学生完成一幅画或者手工作品等,形式比较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还会限制学生相关技能的提升[5]。
(二)设计方法陈旧
部分教师在设计小学美术作业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且相关作业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规律与兴趣点,作业形式单一且内容枯燥,作业设计方法陈旧,学生难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乐趣,这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利于充分发挥作业的优势和作用。
四、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的系列化作业设计要点
(一)注重趣味性
小学生的心理、生理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可能无法对美术学科保持长久热情,因此教师需注重作业设计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接受持续的美术教育,能够提升色彩运用等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审美情趣。如果作业设计单一、枯燥,学生可能无法准确理解课程内容,甚至丧失学习兴趣[6]。比如在人美版教材“船”一节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可以通过精美的造型图片吸引学生的兴趣,并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海浪音效和船只遨游的景象,从听觉、视觉等方面打造立体化教学氛围,加深学生对这一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在黑板上粘贴海底生物装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作热情,并提出具体的作业要求,让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利用课后时间拓展知识。
(二)注重连续性
美术学习是长期过程,一般从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因此作业设计也要注重连续性,由浅入深。教师在学习初期,应以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简单作品为主,随后逐渐渗透丰富的美术知识和技巧,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7]。同时,教师应提供一定的指导,引导学生完成连续性作业,确保其能够掌握相关技巧和方法。比如在“茂密的花”一节中,教学目标包括了解花卉基本知识、掌握画面构造技巧和完成主题绘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真实照片,并简单介绍整个画面的特点,同时展示对比照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花的特点。在第一次作业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花的形态、连接特点,画出自己喜欢的花;第二次作业则可以让学生适当发挥想象,充分利用夸张手法,画出心目中的花;在第三次作业中引导学生对比、分析画作,深入认识前后遮挡关系,并在原有画作基础上添花,最终使得花铺满画面。这种层层深入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完善创作作品,逐渐提升其技能水平。
(三)注重生活观察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从实际生活出发,布置生活观察型作业。比如“彩墨画鱼”一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鱼的基本知识,学会画鱼的步骤和技巧,巧妙运用色彩搭配。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各种鱼的图片,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喜欢的鱼及原因,激发其创作欲望,同时讲授相关绘画技巧和知识,并布置彩墨画鱼的作业[8]。为了更好地完成作业,学生会主动观察鱼的形状、色彩以及结构等,作品完成质量更佳,且他们在展示画作时也会主动交流、讨论创作中的趣事。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帮助学生有效提升绘画技能,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四)注重合作学习
学生共同配合,协作完成作业,有利于实现全面发展。以“板报设计”一节为例,经过系统学习后,学生要了解板报设计的基本步骤、方法,灵活运用相关法则,确保作品图文并茂、富有特色,同时锻炼实践能力、团队精神以及创新能力。教师需提出具体要求和标准,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完成制作手抄报的作业,包括合理规划整体版面,突出报头、标题等,填充相关插图和文本,并做好画面装饰,适当调整不合理之处[9]。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自行划分职责,相互配合完成作业,不仅能够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也有利于培养其团队协作意识和精神,获得良好的合作体验。
(五)注重实践性
理论知识的本质是实践,美术教师需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合理设计实践性作业,充分考虑环境条件、学生能力等因素,避免出现作业过难的情况,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创作能力。比如在学习“桥”一节时,学生要了解桥梁基本结构、种类、造型等,教师可以在正式上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到实地观察或者通过互联网搜集资料,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学生在小组协作中尝试进行桥梁设计,能够有效培养动手能力,充分体会美术学习的意义,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六)注重分层学习
不同学生的成长环境、接受能力、智力等有一定差异,学习效率和效果也有明显不同。在设计作业时,教师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作业,为其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以“图书封面设计”为例,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了解装帧设计、掌握封面设计知识和鉴赏。教师需展示不同类型的图书封面,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设计要素,加深认识和理解。在布置作业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提出相应要求,包括主要组成要素、主题突出且有适当表现手法、色彩鲜明且构图美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作业,能够积极展示和分享创作,体会到作业完成的成就感,从而更好地锻炼绘画能力、想象能力,不断取得进步。
结语
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养成热爱生活的态度,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单元教学模式具有明显优势,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深化其对美术学科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教师需结合大单元教学理念,注重作业的趣味性、连续性以及实践性等,促使学生真正感受美术的魅力,激发其学习热情和兴趣,不断提高其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陈慧贞.小学水彩社团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策略探究[J].教师教育论坛,2022,35(2):64-66.
刘昕笑.浅谈传统文化元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38(7):157-160.
高庆霞.小学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巧妙结合[J].中国新通信,2022,24(12):179-181.
付洁.将陶艺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探讨[J].江苏陶瓷,2022,55(1):6-8,12.
董万强.基于“三导”策略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J].学园,2021,14(35):87-89.
陶小陵,刘菲菲.真实性学习视域下美术鉴赏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2,24(4):132-137.
许晓丹,王新.信息化环境下基于主题的单元式美术教学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1,23(16):225-226.
刘立军.基于主题统整的小学美术教学单元开发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12):73-76.
王冬培.基于探究性学习的小学美术单元教学策略:以“成角透视”单元为例[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9,35(3):164-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