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2023-06-10 21:04田彦君
求知导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小学阶段计算能力数学教学

田彦君

摘 要: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能力,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期,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这门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从作用、问题、策略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阶段;数学教学;计算能力

作者简介:田彦君(1977—),女,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花牛中心学校。

学生掌握了快速高效的计算方法之后,可提升做题效率,并感知自己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优势,逐渐树立学习自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就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用适合的手段。

一、计算能力在小学数学中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解题的效率及正确率

小学阶段的题目很多都是以计算为基础来设计的。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可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快速梳理数字之间的逻辑关系,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快速准确地解答问题,同时提升数学学科素养[1]。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使其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获得更多的成就感,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并逐渐树立自信,从而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调查发现,不少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会选择在教学完基础知识后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方法进行计算,如果学生计算能力较差,那么这些计算会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对后续教学造成影响。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培养,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

二、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笔者发现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教师将提高解题速度、增加练习量当成重点[3]。具体情况如下。

在布置相关题目时,一些教师会引导学生进行竞赛,看看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些题目。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先思考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计算,成为第一个完成任务的人,而不是如何快速正确地解答题目。这样一来,学生在计算时很容易出現一些错误,如看错题目、计算失误等,导致其做题质量受到影响。

还有一些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时,采用“题海战术”,想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而这容易产生相反的效果。

三、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对策

(一)通过培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意识与行为有着密切联系,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培养计算能力的教学活动中。为此,教师要运用不同的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掌握更科学的学习技巧[4]。

例如,教师可与其他年级的教师合作,弱化教师的地位,帮助学生树立课堂主人翁意识,并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努力学习数学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这样一来,学生在计算数学题目的时候,才会稳扎稳打,从之前的只追求速度、不重视质量转变为速度质量一起抓。同时,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意识时,教师还需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沟通交流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采用合适的手段予以引导。同时,教师要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有效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指引其有效提高计算能力。

(二)创设计算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情境的创设,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并在计算的过程中感知计算的含义,从而产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为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情境创设,促使学生快速进入计算学习的状态,调动学生主动计算的积极性。

在情境创设环节,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及教学内容的特点,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等,选择合适的情境创设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有效接受新知识,并感知数学计算学习的意义。例如,在教授“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时,教师便可结合实际情况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让学生真正明白计算的意义,并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如下情境:小熊猫在森林里开了一家水果店,让我们来看一看小熊猫的水果店里有哪些水果?一共有几个水果?(水果箱里有4个苹果,水果箱外有5个苹果)在情境的引导下,学生会对水果的数量进行计算。在学生数完水果后,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你可以利用已知条件,运用加减运算的知识,算出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吗?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进行深入思考,并列出“5+4”这一算式。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计算能力得以有效提升。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良好的计算教学情境,可将抽象难懂的知识直观地呈现于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计算知识的了解,有效挖掘学生的计算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指引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开展学习活动。

(三)重视知识探究,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尊重并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使其真正参与到计算过程中,切实带领学生感知计算的整个过程,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其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奠定基础[5]。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探究。具体而言,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计算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带领学生完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学习。就这部分知识而言,教师可以借助学具小棒,使学生能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十根小棒捆绑在一起,使其明确什么是“凑十法”。之后,教师可以围绕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从而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让其感知到计算的意义、价值,最终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由此可见,重视知识探究,予以学生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

(四)直接呈現错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进行计算时经常会在同一类题目上出错。对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整理出来,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错误产生的原因,思考在后续的学习中应该如何避免,从而为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例如,在开展“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一课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情况,收集并整理易错点,并将其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考虑到学生在解答题目时会出现不同的错误且思维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与他人进行深入交流和沟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确保教学工作的开展是以学生的需要为基础的。同时,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针对性的点拨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及时改正错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及时查漏补缺,在认真反思的基础上找到计算学习的方向,从而避免今后再次在同样的题目上出错。由此可见,直接呈现错误可加深学生对错误的印象,让其在今后的计算中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从而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五)进行变式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所有的数学题目都是围绕教材内容设计的,但是很多学生不了解这一点。因此,一旦题目发生了变化,有些学生便不知从何入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并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可充分运用变式练习这一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快速找到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更加系统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例如,在进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时,教师便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题目设计,通过变式练习这一方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变式练习可以增强题目的新颖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并能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因此,在针对本课知识点设计练习时,教师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类型题,如选择题、填空题、连线题等,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充分利用起来,正确解答相关题目。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各项能力都可以得到提升。由此可见,运用变式练习,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计算兴趣,活跃学生思维,还能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六)通过培养计算习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良好的计算习惯对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影响,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相应的手段利用起来,对学生的计算习惯进行培养,确保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

就小学数学题目而言,其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所以学生在解答时要有一定的耐心与信心,对题目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中的重要信息,并明确这些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而快速准确地完成计算。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计算习惯进行培养。例如,在教学“两位数除一位数”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便可提出一些有关学习习惯的硬性指标,使学生能够养成完成计算后积极检查的学习习惯。在学生进行计算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让其在解题的时候进行合理思考,找到自己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从高位算起,并确保数位对齐;引导学生在获得答案后进行验算。这样一来,学生便能逐渐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有效提高计算能力。

(七)灵活设计计算题目,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在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在进行题目设计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教师需要转变理念,创新计算题目设计,为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升提供保障。

例如,教师在进行四则运算知识的教学时,可引入相关题目,让学生发现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如下题目:回到家中的小明发现自己的作业本落在了教室,准备去学校拿,而还未回家的同桌小李发现了小明的作业本,准备给他送过去。已知学校与小明家相距2千米,小明每分钟行走30米,小李每分钟行走35米,问他们会在多久后相遇?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更主动地锻炼自身的计算能力,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数学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能力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有重要作用,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就要深入挖掘教学资源,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积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创设良好的计算教学情境,为学生直观地呈现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灵活设计计算题目,以加深学生对计算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构建更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董文众.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1):17-18.

张琦.探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1):123-124.

张裕兴.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J].新课程,2021(46):198.

吉慧.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32):113-115.

代丽娟.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家长,2021(32):48-49.

猜你喜欢
小学阶段计算能力数学教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