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
摘要: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和校本课程开发是当今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这两种教学方法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丰富和深入的学习体验,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发展。本文将探讨这两种方法叠加的意义,并围绕其构建的一般路径和实践探究进行探讨。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小学校本课程;实践探索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通过对真实的、复杂的问题进行探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项目实施,最终以产品形式呈现,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逐渐构建知识网,掌握必备技能,实现综合发展的教学模式。它具有多学科知识、强调学生主体作用、公开展示成果、重视评价与修订、指向核心知识的再构建等特点,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从多个学科的角度探究和解決复杂的问题。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中,将多个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通过具体的项目实践、探究和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学习成果,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还能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沟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更为高阶的能力。
校本课程“基于学校,又发展于学校,更促进学校特色化发展”,强调学生和学校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鼓励教育工作者参与到课程开发的每个环节中,以确保课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其能够提升学校教育品质、转变教师传统角色、开发适合学生需要的课程及相关课程资源。构建校本课程,能够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也能够获得更加个性化和深入的学习体验。
以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方式构建小学校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丰富和深刻的学习体验,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发展。
1 以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构建校本课程的意义
以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构建校本课程,能够对学校教育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1.1凸显学习主体性,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项目化学习“黄金标准”指出,项目化学习的七要素为具有挑战性问题、持续探究、真实性、学生的发言权和选择权、反思、批判和调整、面向公众的成果。跨学科项目化的校本课程学习,让学生善于在学习、生活中发现各类问题,获得更多探究和发现的机会;善于借助支架、团队合作整合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有助于知识体系的形成;倾听同伴见解、彼此交流协作,形成解决问题的成果,能够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面对来自真实情境的真实问题,走出课堂,借助各种资源在真实世界中进行独立思考、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更为多元化,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1.2教学更具挑战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以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构建校本课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单一地灌输、传授知识,而是学习的设计者、引导者和支持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跨越学科边界,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课程设计,可以提升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教师在课程设计、学生指导、项目评估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可以提升其创新能力,为教学实践带来新思路和新体验;课程的实施需要各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协作,因此可以提升教师的团队合作能力,营造创新教学的氛围;学习空间的拓展和教学模式的转变需要教师有更为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管理技能。课程实施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能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2 以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构建小学校本课程的路径
“校本课程开发关注的是学校自己的特点、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及个性发展。”以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构建校本课程,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也是校园文化特色的重要体现,还是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2.1明确课程目标,彰显育人导向
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校本课程目标应包括学科目标,即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各个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力目标,即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能力;价值观目标,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环境保护意识、文化认同感和全球视野。
2.2优化课程内容,满足发展需求
跨学科项目化校本课程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对其内容结构进行优化,使其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优化内容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一是确定真实情境项目;二是选用多学科教材资源,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与应用;三是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综合能力;四是设计多元化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五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宽学习知识技能的途径。
2.3完善课程评价,发挥激励作用
完善的评价制度,能够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促进其反应能力的提升,更能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中校本课程的实施要制定包括学科知识、能力、价值观等方面明确的评价标准;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表现评价、成果评价、自评互评等;确定评价的程序和时间节点,主张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及家长,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3 以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构建小学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究
3.1聚焦民族传统,树立文化自信
中国的传统节日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哲学思想、审美意识和道德伦理,“我们的节日”成为学校弘扬民族传统的重要载体。以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构建中国传统节日校本课程,创新了体验、传承的形式,使学生对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更为深入。
3.2聚焦校园生活,体验真实情境
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由学校组织的活动课程,是校园文化趋向的体现,也是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项目化学习设计实施校本活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真实世界的关联,提高校园活动课程的内在价值。
如校园读书节爱心义卖活动课程,以“一本好书的推荐”为项目,以“如何以最新颖、最全面的方式向他人推荐一本书”为驱动性问题。活动前,各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本班的项目方案,通过阅读集体推荐一本书,根据本书情节设计布置义卖铺,制作或采购书中出现的物品作为义卖商品。学生可扮成书中的角色分别担任商品推荐员、售货员、收银员,制作书签奖励给参加书名竞猜的顾客,计算商品、铺面制作成本并为商品定价等。活动中学生需要通过丰富有趣的手段吸引顾客、推荐产品。活动结束后,学生要及时清点计算活动成交额及盈余,做好场地卫生清理等。在项目中,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美术、数学、科学等跨学科知识,将不同的学科内容和不同的领域融为一体,在自主探究、团队合作中解决真实情景中的真实问题,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项目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
综上所述,“项目化学习所强调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跨学科知识运用能力等正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以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构建校本课程,所倡导的“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活起来”。优化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为有特长、有特色的学生搭建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使施展才华与追求理想成为可能。让校本课程“优起来”,多形式、多样态的项目化课程学习成为学生提升生活素养、培育学科素养、挖掘学习潜力、获得持续发展的全面育人过程。
参考文献:
[1]祁彧.项目式学习:教学设计与案例(未来学校丛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11
[2]王静,王昭珺.怎样开发校本教材.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11
[3]李忠.通往智慧的阶梯:项目化学习,我们这样表达.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有限公司,2021.7
基金项目: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专项课题《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跨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课题编号:Fjjgzx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