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银权
(宝鸡文理学院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3)
作为人文始祖之一,炎帝与炎帝文化、炎黄文化,等等,一直是学术界经久不衰的研究热题。早期对炎帝的研究热潮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对炎帝形象发展变迁的研究不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杨钊《炎帝、黄帝与远古的部落》(《学术研究》1997年第8期)一文,文章回顾了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的战争情况;进入21世纪,关于炎帝发展变迁的论文,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蔡靖泉《炎帝·颛顼·祝融——楚人始祖论》一文(《江汉论坛》2014年第12期)。蔡靖泉研究认为,楚人的血亲始祖是祝融,所以根据历史传统和文化心理,楚人视炎帝为人文始祖,而在战国时代黄帝和华夏古帝万世一系的正统观念支配下,颛顼又被说成是黄帝之孙、楚人之祖。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在全国各地的蓬勃发展,炎帝和炎帝文化的研究也是如火如荼。然而大多课题还是老生常谈,或者仅着力于大谈特谈发展和开发炎帝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对历史文献中的炎帝叙述变迁进行研究,对于了解炎帝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地位、影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于炎帝的出生与身世。从成书时间来看,记载较早的当属《国语》。《国语》卷十说:“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1](P237)关于其身世,《国语》则载曰“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1](P237)这种说法,基本上奠定了后世对其身世的叙述。在二十四史中,关于炎帝出生的相关记载是在《史记》中,其卷一《五帝本纪》记载,“索隐案: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犹神农火德王而称炎帝然也。”[2](P2)这是二十四史中第一次关于炎帝的记载,也由此奠定了后世炎帝主火的相关传说和记述。本卷同样记述了炎帝的父母:“《国语》云,少典娶有蟜氏女,生黄帝、炎帝”,然则“炎帝亦少典之子。”[2](P2)可知,《史记》也认为炎帝的生母是“有蟜氏女”,生父是“少典”。这些记载表明,时人认为炎帝与黄帝是兄弟,且是一母所生。然而,这又与后世有人认为炎帝与黄帝间隔了五百年的观点相左。即,“炎黄二帝虽则相承,如帝王代纪中间凡隔八帝,五百余年。若以少典是其父名,岂黄帝经五百余年而始代炎帝后为天子乎?”[2](P2)可知,炎帝与黄帝是不是兄弟,后世的说法不一。
此外,还有关于炎帝和黄帝之间的战争情况、神农始祖,等等的相关叙述,如“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2](P4)关于炎帝就是神农氏的考述,如“《易》称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是为炎帝。”班固曰:“教民耕农,故号曰神农。”[2](P4)这应该是炎帝为农业始祖的较早记载。当然,也有对神农不是指炎帝本人的记载。“世衰,谓神农氏后代子孙道德衰薄,非指炎帝之身,即班固所谓‘参卢’,皇甫谧所云‘帝榆罔’是也。”[2](P4)《史记》张守节正义对炎帝生母的记载,以及炎帝的出生故事,炎帝传说中的模样,火旺的特征都有记载。“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徙鲁。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列山氏。”[2](P4)显然,这里还记载了炎帝最早建都的地方是在陈,后来迁到了鲁。不仅如此,还提到了炎帝的别称,即,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最后,还记载了炎帝的故乡,也就是出生地,“厉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山东有石穴。神农生于厉乡,所谓列山氏也。春秋时为厉国。”[2](P4)
早期关于炎帝后裔姜邰的叙述,如“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2](P145)《说文》云:“邰,炎帝之后,姜姓,封邰,周弃外家。”[2](P145)这应该就是正史中最早关于炎帝后裔的记载。此后,在唐朝《氏族志》修撰时,有更多的姓氏认为自己是炎帝神农后裔的叙述。
另外,在春秋争霸中,对于秦穆公葵丘会盟的封禅打算,管仲进行了禅封历史的回顾,提到了炎帝被封在泰山的记载。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2](P1637)不仅如此,《史记索隐》还认为,炎帝不止自身,其后世子孙也有称为炎帝者,显然,这时,炎帝成为了象征,据说总共传了八代。“邓展云:神农后子孙亦称炎帝而登封者。《律历志》: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岂黄帝与神农身战乎?皇甫谧云:炎帝传位八代也。”[2](P1639)
关于炎帝在远古传说中的序次,《汉书》认为是在共工氏之后,“师古曰:共工氏在太昊、炎帝之间。”[3](P1191)而且对于炎帝的另一称谓,认为就是烈山氏。“师古曰:烈山氏,炎帝。”[3](P1191)关于炎帝的模样,在宋朝时期,人们传承了炎帝出生及相貌的传说。在《宋书》这样记载:“炎帝神农氏,母曰女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山,生炎帝,人身牛首……。”[4](P760)可见,人们依然认为炎帝是人身牛首,主火德。
作为人文始祖之一,炎帝与黄帝成为华夏族的象征,后世对于他们的祭祀逐渐制度化、仪式化,并且逐步从官方祭祀向民间祭祀发展,而且从最早的农业始祖、医药始祖发展成为民族始祖、茶叶始祖,等等。例如,在《史记》卷五,就记载了西汉时期的五处祭祀地方和所祭祀者,这也是历史文献中第一次对炎帝做祠祭祀的记载。“汉有五畤,在岐州雍县南,则鄜畤、吴阳上畤、下畤、密畤、北畤。……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祠炎帝。”[2](P237)可见,西汉时期祭祀炎帝是在下畤。这也是正史中对炎帝官方祭祀的较早叙述和记载。
此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炎帝的记述更加神话,对其祭祀的范围也更加广泛。例如,缘于对炎帝属于火德,火比较旺的记载。《淮南子》将炎帝作为灶神来祭祀的。《史记索隐》云:“如淳云:祠灶可以致福。……《说文》《周礼》以灶祠祝融。《淮南子》炎帝作火官,死为灶神。”[2](P579)可知,这一时期的炎帝祭祀,已有了灶神祭祀的内容在里边。
作为华夏始祖之一,后人对炎帝的追崇还表现在祭祀礼仪的完备方面。例如在隋朝时,对炎帝的祭祀时间在正月,祭祀规模和礼仪也有记述。“其祭圆丘及南郊,并正月上辛。圆丘则以其先炎帝神农氏配昊天上帝于其上。……皇帝乘苍辂,载玄冕,备大驾而行,预祭者皆苍服。南郊,以始祖献侯莫那配所感帝灵威仰于其上。北郊方丘,则以神农配后地之祇。”[5](P116)可见,这里记述了炎帝的祭祀礼仪和祭祀时间。
由于认为炎帝属于火德,而且是农业始祖,所以一旦遇到旱灾,人们也会去祭祀炎帝。例如在宋朝时期,“孝宗十四年六月戊寅,以久旱,班画龙祈雨法。……癸巳,王淮等以旱求罢,不许。诏衡州葺炎帝陵庙。”[6](P686)不仅如此,宋朝时期对包括炎帝在内的远古始祖和后来的开国之君,朝廷都定期祭祀,而且派了守陵户长期驻守。这也意味着对炎帝等的祭祀逐渐制度化。“其太昊、炎帝、黄帝、高辛、唐尧、虞舜、夏禹、成汤、周文王、武王、汉高帝、光武、唐高祖、太宗,各置守陵五户,岁春秋祠以太牢。”[6](P2558)可知,宋朝时期,对炎帝等的祭祀分为春秋两次,安置的守陵户为每祠五户。关于陵寝祭祀,晋之前的史籍中,尚未发现有关于炎帝陵寝之所在的记载。炎帝陵最早见之于史籍记载的是晋代皇甫谧所著的《帝王世纪》:炎帝神农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7](P250-255)
元朝时期,也对炎帝等进行祭祀。据《元史》卷七十六记载:“元贞元年(1295),初命郡县通祀三皇,……炎帝神农氏以祝融氏之神配,……有司岁春秋二季行事,而以医师主之。”[8](P1902)由此可知,元朝时期对炎帝等的祭祀,也是分为春秋两次,并且要求各郡县都要祭祀。
清朝时期,国家急需对炎帝等进行国家层面的祭祀。据《清史稿·陈汝咸传》记载:康熙五十二年(1713),奉使祭炎帝神农、帝舜陵,并颁赉驻防兵。[9](P12976)可知,清朝也常派人祭祀炎帝等,而康熙五十二年,被派去祭祀的官员就是陈汝咸。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派去祭祀炎帝的则是惠士奇。“五十七年,孝惠章皇后升祔礼成,特命(士奇)祭告炎帝陵、舜陵。故事,祭告使臣,学士以上乃得开列,士奇以编修与,异数也。”[9](P13179)从这则材料还可以得知,在清朝时期,被派去祭祀炎帝等官员的品级较高,应该是学士以上的官员才可以,但是康熙五十七年派去的惠士奇,只是编修。所以,《清史稿》认为这是个例外。
作为华夏始祖之一,炎帝的后裔必然会在历史的发展中四处迁徙,加上战争等一些因素的影响,必然会分裂成很多不同的民族、部落和姓氏。这种后裔姓氏的发展和史料文献的追溯和叙述,对于炎帝的华夏始祖形象来说更加真实而具体。对此较早的是对姜子牙的考述:“姓姜,名牙。炎帝之裔,伯夷之后,掌四岳有功,封之于吕,子孙从其封姓,尚其后也。”[2](P1789)显然,这里是说姜子牙就是炎帝的后裔,而且还进一步明确了姜子牙是在渭水之滨。从史料的记述和后世的发展来看,也进一步印证了炎帝长于姜水的说法。从这则记载的现代价值来看,宝鸡作为炎帝故里,以及位于磻溪的姜子牙钓鱼台就不仅仅是一个传说和神话故事,而是有文献记载的叙述依据的。
关于炎帝后裔的记载,除了姜子牙之外,《史记·周本纪》对周的外戚邰进行了记载:“邰,炎帝之后,姜姓所封国,弃外家也。”[2](P3290)据此可知,炎帝妻子邰的封地是在雍州武功县西南二十三里的地方,即“斄城”。后来也有记为厉城的。
可见,作为华夏族的象征,炎帝的子孙后裔也逐渐四处迁徙,所以,也有炎帝子孙后代迁徙到南方的相关记载。“祝融,南方炎帝之佐也。兽身人面,乘两龙,应火正也。”[2](P3707)显然,这里的祝融,就是说他是炎帝在南方的辅佐。这种记载,在《汉书》卷五十七下《司马相如传》里也有记载,张揖曰:“祝融,南方炎帝之佐也,兽身人面,乘两龙。”[3](P2596)
历史文献还有关于炎帝女儿去向的相关记述。“赤松子,仙人号也,神农时为雨师,服水玉,教神农能入火自烧。至昆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3](P2037)可见,这里是说炎帝的小女儿,追随炎帝时的雨师,得仙而去。
由于炎帝与黄帝是为华夏始祖,所以在南北朝后,很多姓氏,尤其是豪族大姓往往追溯自己的始祖和姓氏来源,一般都会至远追到炎帝和黄帝这里。例如,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氏。“太祖文皇帝姓宇文氏,讳泰,字黑獭,代武川人也。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因号宇文国,并以为氏焉。”[10](P1)显然,宇文氏认为自己的始祖是炎帝,在被黄帝打败后迁徙到了“朔野”,并且经过长期发展,演变为宇文氏。对于这种记载,在《北史》卷九《周本纪》里,叙述一致。“周太祖文皇帝姓宇文氏,……其先出自炎帝。炎帝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其后有葛乌兔者,……其俗谓天子曰‘宇文’,故国号宇文,并以为氏。”[11](P311)
不仅北周的建立者宇文氏,此后其他很多姓氏都认为自己是炎帝后裔。再例如唐朝时期的封氏。“封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孙钜为黄帝师,胙土命氏,至夏后氏之世,封父列为诸侯,其地汴州封丘有封父亭,即封父所都。至周失国,子孙为齐大夫,遂居渤海蓨县。”[12](P2341)可见,唐朝时期的封氏,也认为自己是炎帝后裔,在夏朝时期是诸侯,封地是在汴州,在西周时期失势,子孙成了齐国的大夫,因而迁到了渤海附近居住。与封氏一样,唐朝时期的许氏,也认为自己是炎帝后裔。据《新唐书》卷七十三记载:许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孙伯夷之后,周武王封其裔孙文叔于许,后以为太岳之嗣,至元公结为楚所灭,迁于容城,子孙分散,以国为氏。[12](P2875)可知,唐朝时期的许氏家族,认为自己是炎帝裔孙伯夷的后代,在周武王时期被分封在许地,后被楚国所灭,所以迁徙到容城,再后来又迁徙到了冀州高阳北。
不仅是宇文氏、封氏、许氏,而且纪氏和齐氏也认为自己是炎帝后裔。据《新唐书》卷七十五记载:“纪氏出自姜姓。炎帝之后,封于纪,侯爵,为齐所灭,因以国为氏。”[12](P3258)同样,《新唐书》卷七十五记载:“齐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孙吕尚后,封于齐,因以为氏。汉有平敬侯齐受,……晋有武邑侯齐琰。”[12](P3384)在对炎帝后裔的分散和迁徙记述中,《新唐书》的记载比较详细。“姜姓本炎帝,生于姜水,因以为姓。其后子孙变易他姓。尧遭洪水,共工之从孙佐禹治水,为四岳之官,以其主四岳之祭,尊之,故称曰“大岳”,命为侯伯,复赐以祖姓曰姜,以绍炎帝之后。裔孙太公望封齐,为田和所灭,子孙分散。汉初,姜氏以关东大族徙关中,遂居天水。”[12](P2963)可见,《新唐书》认为,炎帝的本姓是姜姓,后来子孙改变姓氏,在禹时期因为辅佐之水有功,封为伯候,并恢复了姜姓。然而在战国时期的田氏代齐中,由于被田和所灭,所以子孙分散;西汉以来,炎帝后裔姜姓氏族迁徙到关中,从而在天水居住下来。
在后世,世家大族对自己先祖的追溯中,不仅许多汉族士人认为自己的始祖是炎帝后裔,还包括一些少数民族,例如辽的建立者也认为自己的始祖是炎帝。据《辽史》卷二记载:辽之先,出自炎帝,世为审吉国,其可知者盖自奇首云。[13](P24)可见,辽人认为自己也是炎帝后裔。
对于姓氏的追溯,以及炎帝、黄帝后裔姓氏的发展变迁。在唐武则天时期,张说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新唐书·张说传》:“武后尝问:‘诸儒言氏族皆本炎、黄之裔,则上古乃无百姓乎?若为朕言之。’张说曰:‘古未有姓,若夷狄然。自炎帝之姜、黄帝之姬,始因所生地而为之姓。其后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黄帝二十五子,而得姓者十四。德同者姓同,德异者姓殊。其后或以官,或以国,或以王父之字,始为赐族,久乃为姓。降唐、虞,抵战国,姓族渐广。周衰,列国既灭,其民各以旧国为之氏,下及两汉,人皆有姓。故姓之以国者,韩、陈、许、郑、鲁、卫、赵、魏为多。’后曰:‘善。’”[12](P4404)总之,到两汉时期,人们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姓氏了。所以对于张说的这个解释,武则天表示了肯定。
再如辽朝时期,也有对于炎帝和黄帝后裔分散、发展的相关记载。据《辽史》卷六十三记载: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天地人之初,一焉耳矣。……庖牺氏降,炎帝氏、黄帝氏子孙众多,王畿之封建有限,王政之布濩无穷,故君四方者,多二帝子孙,而自服土中者本同出也。考之宇文周之书,辽本炎帝之后,……盖炎帝之裔曰葛乌菟者,世雄朔陲,后为冒顿可汗所袭,保鲜卑山以居,号鲜卑氏。既而慕容燕破之,析其部曰宇文,曰库莫奚,曰契丹。契丹之名,昉见于此。[13](P949)可知,这里不仅对上文的辽之先祖是炎帝进行了再次肯定,而且解释了炎帝和黄帝后裔的分散和迁徙的客观事实。
炎帝在两汉时期逐步泛化,他不仅仅被视为农业始祖,而且逐渐泛化成社会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代称,逐渐成为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象征。例如在《汉书》中,依据炎帝是火德的传说,将春夏秋冬等官根据火德属性来命名。如应劭曰:“火德也,故为炎帝。春官为大火,夏官为鹑火,秋官为西火,冬官为北火,中官为中火。”张晏曰:“神农有火星之瑞,因以名师与官也。”[3](P722)显然,这里的官名,是根据炎帝是主火德来划分和命名的。可知,当时的人们还将炎帝作为职官的划分依据。
除此之外,《汉书》还对炎帝称谓,以及对他之所以被称作神农氏进行了高度总结。“炎帝神农氏……以火德王,故号曰炎帝。作耒耜,故曰神农。”[3](P866)不仅如此,还记载了炎帝的老师是悉诸,炎帝的妃,也就是黄帝母亲的记载。“悉诸,炎帝师”。[3](P866)“少典,炎帝妃,生黄帝。”[3](P866)易曰:“庖牺氏没,神农氏作。”言共工伯而不王,虽有水德,非其序也。以火承木,故为炎帝。教民耕农,故天下号曰神农氏。[3](P1012)
不仅如此,《汉书》还对三皇五帝中为何将黄帝排在前做了解释。“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言郯子据少昊受黄帝,黄帝受炎帝,炎帝受共工,共工受太昊,故先言黄帝,上及太昊。”[3](P1011)对此种现象,也有学者认为,“ 汉承秦制,建立统一王朝之后,流行黄老思想。黄帝与老子被作为主流文化的代表性符号,黄帝的形象深入人心。从汉高祖到文帝与景帝,统治者特别推崇的是黄帝,而不是炎帝。”[14](P45-50)也就是说,由于西汉时期统治者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强化并提高了黄帝的地位,因而炎帝被淡化,地位也逐渐下降。
对于黄帝和炎帝之间的交战和传承情况,《汉书》也记载:“神农氏没,黄帝氏作。”火生土,故为土德。与炎帝之后战于阪泉,遂王天下。始垂衣裳,有轩冕之服,故天下号曰轩辕氏。[3](P1012)显然,这种炎帝属于火德,黄帝是土德的叙述,与上述学者的观点一致。即西汉崇尚并独尊黄帝所致。
《汉书》刑法志还对黄帝与炎帝的交战地方名称进行了考释。郑氏曰:“涿鹿在彭城南。与炎帝战,炎帝火行,故云火灾。”李奇曰:“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今言涿鹿,地有二名也。”文颖曰:“国语云,黄帝,炎帝弟也。炎帝号神农,火行也,后子孙暴虐,黄帝伐之,故言以定火灾。《律历志》云‘与炎帝后战于阪泉’。涿鹿在上谷,今见有阪泉地黄帝祠。”师古曰:“文说是也。彭城者,上谷北别有彭城,非宋之彭城也。”[3](P1082)
从炎帝究竟是一个人,还是属于一种称谓传承的争论来看,两种观点都存在。例如《汉书》相关记载也认为,炎帝是神农的后裔,这种观点与传统观点中认为炎帝就是神农本人的观点相悖。李奇曰:“炎帝,神农后。”[3](P1197)对于这个问题,也有学者认为:炎帝神农氏的七代子孙,都是沿袭先祖“炎帝神农氏”的称号。[7](P250-255)也就是说,炎帝神农称号不止一人。可以说,两汉时期整合了炎帝传说,重塑了炎帝身份。炎帝与神农氏合二为一,炎帝文化演变为炎帝神农氏文化,内涵更加丰富,辐射区域更广。[15](P88-92)
由于没有文字记载,在长期的流传中,炎帝逐渐被人们誉为无所不能,不仅是农业鼻祖,而且是司医药、节气的神仙。例如,“日冬夏至,则八风之序立,万物之性成,各有常职,不得相干。东方之神太昊,乘震执规司春;南方之神炎帝,乘离执衡司夏;西方之神少昊,乘兑执矩司秋;北方之神颛顼,乘坎执权司冬;中央之神黄帝,乘坤艮执绳司下土。兹五帝所司,各有时也。”[3](P3139)可见,在这里,炎帝与其他神灵一起,成为掌管四季中夏季的神灵。
与炎帝是农业始祖对应的,是人们认为炎帝时期有了早期的节气概念。例如,在《晋书》卷十七《律历》,人们认为在炎帝时代就有了服务于农业的节气。“昔者圣人拟宸极以运璇玑,揆天行而序景曜,分辰野,辨躔历,敬农时,兴物利,皆以系顺两仪,纪纲万物者也。然则观象设卦,扐闰成爻,历数之原,存乎此也。逮乎炎帝,分八节以始农功,……”[16](P497)
炎帝作为民族始祖和农业始祖,在唐代享受着国家礼制所规定的隆重祭礼。但是在民间,唐人观念中的炎帝已经有了世俗的意味。……与以往高居祭坛之上、只堪仰望的神灵不同,唐人观念中的炎帝具有较多人性乃至亲和力。即,人间神农。[17](P79-81)对于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学者认为是与唐代医药业和制茶业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在清朝时期,人们依然认为炎帝与节气关系密切。据《清史稿·畴人传一》记载:王锡阐,字晓庵,吴江人。兼通中、西之学,自立新法,用以测日、月食不爽秒忽。……著《晓庵新法》六卷,序曰;“炎帝八节,历之始也,而其书不传。[9](P13937)
对于炎帝是农业始祖的记载,相对比较稳定。例如,《汉旧仪》曰:“先农即神农炎帝也。”[18](P108)显然,东汉时期,人们依然认为炎帝是农业始祖。
由于被视为华夏始祖之一,所以在后人的记述中,炎帝不仅与农业、医药、节气有关,而且《辽史·营卫志上》还认为,军队的设置和建立,也与炎帝有关:“上古之世,草衣木食,巢居穴处,熙熙于于,不求不争。爰自炎帝政衰,蚩尤作乱,始制干戈,以毒天下。轩辕氏作,戮之涿鹿之阿。处则象吻于宫,行则悬旄于纛,以为天下万世戒。于是师兵营卫,不得不设矣。”[13](P361)显然,根据这个记载,辽时期的社会观念认为,后世的军队和营制等设立,就是从炎帝以后的战争中诞生发展而来的。
总之,作为华夏始祖之一,炎帝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长河里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基于“二十四史”等相关史料中的炎帝叙述和记载,使得炎帝的形象和炎帝的影响力呈现出这样的趋势。首先,史料记载中的炎帝叙述逐步呈现出炎帝从人到神的发展过程。这个阶段主要体现在炎帝与黄帝交战等文献记载中,类似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国语》《史记》等早期历史文献中。而炎帝从人化到神化的过程,则从许慎《说文解字》中的“祠灶致福”记载之后逐渐体现出来。到唐朝以后的文献记载和叙述中,炎帝几乎已被描述为无所不能的神灵,他的影响力逐步涵盖到农业、医药、制陶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炎帝也先后被誉为农业始祖、医药始祖、茶叶始祖等;其次,作为华夏始祖之一,历代王朝对炎帝的祭祀非常重视。炎帝祭祀不仅有严格的制度和程序,而且随着其影响力在中国历史上的深化和壮大,炎帝祭祀主体也逐渐从官方祭祀发展到官方与民间祭祀并存。而且,隋唐以后,国家层面的炎帝祭祀逐步制度化,即有固定的时间,有核定的守陵人户等。最后,历史文献叙述的趋势,就是炎帝不仅为农业始祖、华夏始祖,而且还是医药始祖、茶叶始祖等。因此,这些史料文献的梳理,应该成为炎帝和炎帝文化研究的基础和起点,从而使得炎帝和炎黄文化研究更加丰富而充实,使得重视传统文化能真正落到实处,使如今的炎帝祭祀活动更加有据可依,有源可追,而不再只是口号式的空谈与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