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双减”政策下,教师需要探索既能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又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的作业设计策略。分层设计小学英语作业有助于推动教育的发展。文章结合外研版小学英语教材教学案例,指出教师应该通过学生层次划分、作业目标分层、作业内容自选和答疑资源分层等策略开展作业分层设计工作,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减轻其课后作业压力。
关键词:“双减”;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08-0074-03
引 言
通过研读《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很多教师都在探索如何创新作业设计相关课题。很多小学生都存在英语作业完成效果不佳或英语作业无法满足深度探究学科知识需求的问题。鉴于此,为在保障学生休息的权利的同时,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小学英语教师可以采取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一、“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英语作业分层设计意义探究
在“双减”政策下,很多小学英语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分层作业设计相关课题。通过总结探索经验,研读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分层作业设计有助于推动教育的发展,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可以避免时间的浪费,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传统作业设计模式下,不同基础的学生需要完成相同的作业[1]。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习效率较高的学生需要完成很多非必要的作业,如多次抄写已经掌握的词汇和句型等。基础薄弱的学生难以顺利完成高难度的作业,导致部分学生花费较多的精力却无法像其他同学一样高质量完成作业。长此以往,学生的课后学业压力不断增加,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保持,还难以实现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目标。通过分层设计作业,学习效率高的学生可以完成更多具有挑战性的作业,提升学习水平;基础薄弱的学生也可以顺利完成作业,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第二,可以减轻学生的课后学习负担,保障教师的教学质量。“双减”政策不仅要求教师减轻学生的课后学习压力,还强调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让学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教师通过引入分层作业设计模式,可以让不同基础的学生结合作业完成情况分析自己的提升方向,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在“减负”的同时,实现“增效”的目标。
二、“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策略探究
很多小学英语教师都能够积极将分层设计作业的理念渗透于实践中,但受经验的影响,部分教师尚没有取得满意的教育效果[2]。鉴于此,下文将结合外研版小学英语教材教学案例,分享几点“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策略,希望可以推动相關工作的开展。
(一)划分学生层次,奠定作业分层基础
《意见》强调“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为实现作业分层,为学生设计个性化作业的目标,避免让学生完成无效的作业,教师需要做到科学划分学生层次,为分层作业设计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提高层(基础较好的学生)、巩固层(基础一般的学生)和基础层(基础薄弱的学生)。需要注意的是,在划分学生层次的过程中,教师应详细分析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并探索学生对各模块知识学习的实际情况,根据作业设计目的划分学生的层次。例如,在设计听说作业时,即便某个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相对薄弱,教师也应将其划分为提高层或巩固层,使其能够感受到作业的挑战性,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认可和期望。
以外研版英语四年级(下册)Module 1 Unit 1 She's
a nice teacher听说作业设计为例,在布置听说作业期间,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听说基础划分学生层次。如部分学生基础较好,但在课堂活动期间,存在用“she”指代男生、用“he”指代女生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掌握不扎实,将其划分到巩固层中,降低其听说作业质量要求,使其能够将更多精力用于语法知识复习,在今后的交际活动中,熟练、准确地使用人称代词与他人展开对话。而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在课堂练习期间,对“介绍他人”这一话题有浓厚兴趣,且乐于提升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将其划分到提高层中,提升对其作业质量的要求,使其意识到自己能够通过努力取得较好的作业完成成果。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全面分析了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和单元学习兴趣,自然地完成了划分学生层次的工作,为后续作业设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作业目标分层,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在结合作业设计目的、学生课堂表现和学生基础等要素完成学生分层工作的基础上,教师要做到作业目标分层,自然地设计个性化的作业或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合理的作业要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够通过作业达到的认知水平,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产生“只要努力就可以提升”的想法[3]。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目标期间,先分析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现状,在此基础上,找出其提升方向,进而合理确定作业目标。
以外研版英语六年级(上册)Module 2 Unit 2 There are lots of beautiful lakes in China写作作业设计为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结合其最近发展区设计以下作业目标。
【基础层】学生写作能力薄弱,英语学习信心不足,但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能参考教材中语篇中的重点句型仿写句子。通过教师的帮助,学生可以利用单元基础知识完成写作任务。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一层次学生的作业目标设计如下:能够运用“There is/are...”句型描述教材第7部分图片的信息,掌握写明信片的方法,培养英语写作信心。
【巩固层】学生能够使用“There is/are...”句型描述图片中的信息,能够完成简单的写作任务,但写作期间,需要提升语言丰富度。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督促,学生可以尝试更细致地描述图片中的信息。因此,教师可以将巩固层学生的作业目标设计如下:通过写作描述教材第7部分图片的信息,并适当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在写下“There are lots of restaurants.”这一句子后,通过“The food is delicious.”或“I like Chinese food.”等句子提升作文的可读性,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提高层】学生具备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乐于使用丰富的句子描述图片中的信息,但受生活环境的影响,缺乏使用英语描述生活所见所闻的意识。不过,提高层学生的英语学习潜力较大,能够在外界的影响下尝试将作业内容与生活关联在一起。因此,教师可以将本次作业设计目标确定如下:能够结合生活中的照片完成写作,并主动通过查阅词典学习生词,更好地表达照片中的内容,搭建英语作业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潜能,设计了差异化的作业目标。这样,根据作业目标,教师就可以在目标的驱使下合理设计作业内容,并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帮助。
(三)作业内容自选,培养学生学习热情
在分层设计作业期间,教师可以创新作业布置方式,即为学生设计“作业清单”,引导学生自选作业内容。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为确保学生能够选择符合自己英语水平的作业,教师可以在布置作业后及时调查学生的作业选择情况,并利用课余时间分析学生的选择,最后通过与其进行面对面沟通或线上沟通的方式,引导个别学生调整自己的作业内容。
以外研版英语六年级(下册)Module 8 Unit 1 Why do you have cups on your heads? 为例,教师可以分层设计以下听说作业内容。
【基础层】朗读“Listen and read”板块课文,做到发音标准,声音洪亮。
【巩固层】有感情地朗读“Listen and read”板块课文,注意自己的情感。如在朗读“Why do you have cups on your heads? Why are you laughing?”时,学生要使用疑惑、好奇的语气和表情。
【提高层】寻找同伴,共同演绎“Listen and read”
板块的内容。表演期间,需要有一位学生负责朗读旁白,其余学生则结合旁白内容,设计自己的对话。如在旁白提出:“Daming told him the story...”后,扮演Daming 的学生需要自主设计台词:“We planned to play a baseball game...”同时,每个“演员”都要结合表演情节调整自己的神态和语调。如扮演Daming 的学生阐述同学大笑的原因,其间,扮演Amy 的学生要做出害羞或尴尬的表情和动作。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结合“Listen and read”板块,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差异化的作业,且作业难度可以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四)答疑资源分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意见》指出,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当前,很多学生都能够在课后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并在遇到困难的情况下积极寻求教师的帮助。在为学生答疑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分析学生的特点,为其分享、补充不同的资源,在通过答疑解决学生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以外研版英语六年级(下册)Module 3 Unit 2 The cows are drinking water语法预习作业设计为例,针对学生无法梳理使用“be+动词ing形式”描述正在发生的事情这一语法知识点的情况,教师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符合其学习能力的答疑资源。
【基础层】教师需要为学生分享笔记,使其能够对照笔记总结语法知识,并为其分享微课,在微课中引入“We're having a picnic.”“The ducks are swimming.”
等教材中的经典例句,并简单地讲解其中的细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元重点语法知识。同时,教师也要在微课中设计习题,并引导学生结合微课中的图片,对照自己整理的笔记完成习题。最后,教师要在微课中展示单元语法知识思维导图,提高基础层学生的预习质量,使其能够高质量完成预习作业,并为后续学习活动做好准备。
【巩固层】巩固层学生的基础较好,因此教师可以为其分享“The birds are singing.”“The ducks are
swimming.”“I am looking out of the window.”等例句,
引导其结合例句中的主语,判断句子中使用“am”
“is”“are”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动词ing”形式的变化规则。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知识框架图,引导学生在知识框架图的辅助下,梳理语法知识。
【提高层】提高层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总结语法知识期间,往往只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如学生无法理解为什么“swim”这一动词的现在分词形式为“swimming”。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将“动词过去时”相关语法笔记作为答疑资源,引导学生复习动词过去时相关知识,使其在教师的点拨下,独立解决自己的困惑。这种答疑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使其能够用现有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解决新的问题。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差异化的学习资源,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解决自己的困惑。同时,基础层的学生可以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巩固层的学生能够掌握对照例句探究语法知识的技巧;提高层的学生也能够学到新的学习方法,在今后的英语学习过程中用已有的语言知识解决遇到的新问题。
结 语
小学英语教师要认真研读“双减”政策的内涵,帮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为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教师可以采取分层作业设计模式,科学划分学生层次,并通过作业目标分层、作业内容自选、答疑资源分层等策略提高分层作业设计模式的应用质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课后作业,在减轻其学习压力的同时,增强其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何晓斓,刘明东.“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理念、原则及实施[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21,21(05):21-26.
李欣.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J].教育现代化,2020,7(15):124-126.
康楚昕.小学英语分层作业实施策略研究[J].品位经典,2020(10):167-168.
作者简介:王晓林(1980.1-),女,甘肃武威人,任教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河东镇九年制学校,一级教师,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