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翻转课堂是教育信息化的产物。美术教学改革正处于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阶段。教师应把握教改时机,在美术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颠覆传统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提高美术学习质量。文章立足教师教学经验,从课前、课中和课后入手,详细介绍小学美术翻转课堂教学策略,以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美术;翻转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08-0082-03
引 言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阐明了信息技术之于美术教学的重要性,明文要求教师结合教学需要,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现代化,提高教学质量。事实上,在美术教学改革深入发展之际,美术教学正在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此过程中,一线教育工作者结合国外教学经验与本国教改情况,探索出了诸多新颖的本土化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其中之一。所谓的翻转课堂教学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颠覆传统教学流程,辅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深入探究,课后及时总结的教学模式[1]。已有实践证明,有效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学科教学,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驱使学生切实发挥自主性,积极体验课前、课中和课后活动,由浅入深地掌握学习内容,锻炼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了解学生学情,以学生学情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增强教学有效性。基于《课程标准》要求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价值,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课前、课中和课后为抓手,灵活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助力美术教学增效,具体应用策略如下。
一、颠覆课堂,课前自学
传统教学流程是以课堂为载体,以教师教,学生学为重点。翻转课堂下的教学流程以学生的学为重,强调课前自主学习[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可以建构对新知的初步认知,对所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参与课堂教学,进而提高课堂学习质量。微课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技术支撑,具有直观性、动态性,契合小学生的特点。对此,在美术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握课前时机,展现预习微课,呈现自学任务,辅助学生自主学习。
以“珍惜保护野生动物”为例,懂得环境、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知道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学会绘制学习小报,是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基于此,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为要点,精心录制微课。在微课中,教师还可向学生提出诸多问题,如“从图片中可以看出,野生动物正面临着生存危机。你从中可以发现哪些生存危机?”“在野生动物生命安全遭受威胁时,我们可以为它们做些什么?”等。学生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能够自觉思考问题,由此对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建构认知,产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愿。同时,学生与微课中的图画内容互动,积累制作小报或绘图的经验,能为在课堂上进行深入探究奠定基础。部分学生因此增强了自主学习意识,锻炼了自主学习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二、依托课堂,课中探究
《课程标准》指明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美术的方式之一。了解学生学情,有针对性引导,及时进行练习,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表现[3]。对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先了解学生学情,然后引导学生探究相关知识,最后组织课堂练习,借此帮助学生逐步深入认知所学,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一)小组交流,了解学情
小组交流是学生探究学习的重要途径。小组交流的过程是学生展现学習所得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增强认知的过程。在美术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初,组织小组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共享自学所得,找出学习上的不足,确定课堂学习要点,增强课堂学习的针对性。
以“对称的美”为例,教师在课前录制了微课,呈现了感知对称美、认识秩序美等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先利用课件呈现图片,提出问题,如“观察图片,你们发现这些‘自然杰作有怎样的特点?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与之类似的现象?”“我们可以如何表现对称图的图形?什么是对称?”等。接着,教师鼓励学生走进合作小组中,与小组成员合作,观察图片,思考问题,交流所得。在观察、思考的过程中,部分学生迁移自学所得,再次认知对称,并主动与小组成员交流。小组中的全体成员展现各自智慧,碰撞思维,进一步认知对称。然后,教师鼓励小组毛遂自荐,展现本组交流结果。此时,教师认真倾听,了解学情,确定学生的学习所得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将问题作为本节课教学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如此做法不仅使学生在交流中走进了小学美术课堂,营造了课堂教学氛围,还使教师准确了解了学情,确定了课堂教学要点。
(二)多样引导,深入探究
1.课堂提问,自主探究
课堂提问是教师实施教学最常使用的方式,是教师与学生一问一答。积极互动的具体体现。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思考结果继续提问,驱动学生深入思考,借此使学生解决一个个问题,掌握新知内容,自然而然地锻炼思维能力、探究能力。
以“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为例,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是这节课的教学要点。基于此,教师先用课件展现秦始皇陵兵马俑场景,引导学生欣赏,并发问:“大家从这个场景中可以看到秦始皇陵兵马俑有怎样的特点?”在此问题的作用下,学生自主观察、思考,给出各种回答,如“规模宏大”“数量众多”“写实”等。教师及时板书,并播放解说式微课视频,将学生再次带入具体场景中,使他们边看边听,建立真实感受。在播放微课后,教师可以总结:“从图片和微课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群的艺术风格——写实手法。”立足总结内容,教师继续引导:“兵马俑雕塑的写实手法不仅体现在整体上,
还体现在细节上。观看图片,看看兵马俑发饰、胡须、姿势等有怎样的特点?”此时,大部分学生认真观看,积极思考,从细节入手,深入了解兵马俑雕塑的写实手法。同样,教师引导学生作答,及时总结。如此提问不仅生成了互动活动,推动了课堂教学顺利开展,还使学生积极思考,由浅入深地认知了要点内容,锻炼了思考能力、探究能力。
2.课堂任务,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学生探究的方式之一。学习任务是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工具”。在课堂上,教师可建立异质或同质小组,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合作交流,锻炼合作学习能力,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以“陶泥的世界”为例,陶泥作品的制作方法是这节课的教学要点。在课堂上,教师先引导学生欣赏陶泥作品,使其对陶泥作品建构初步认知。接着,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并布置学习任务:“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陶泥作品,总结制作陶泥作品的方法,可以参考教材。”在学习任务的引领下,学生自主思考制作陶泥作品的方法,自觉与小组成员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碰撞思维,总结了不同的制作方法。教师要把握时机,鼓励小组派出代表进行演示。教师需认真观察学生演示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泥条搓不长,这是为什么?怎样才能将泥条搓长?”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播放微课,引导学生观看,让学生总结方法。实践证明,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学生一步步地总结了制作陶泥作品的方法,同时积累了制作经验,为课堂练习做好了准备。
(三)及时练习,实践体验
美术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学生动手体验是该学科实践性的具体体现。课堂练习是学生动手体验的途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学生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探究,可以用较少时间掌握新知内容,留出充足时间进行课堂练习[4]。对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把握时机,及时组织练习活动,给予学生动手体验机会,使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对所学的理解,锻炼动手操作能力。
仍以“陶泥的世界”为例,学生通过参与合作学习活动,掌握了制作陶泥作品的方法:拍泥板—粘接成形—装饰—烧制。立足于此,教师可提出练习任务:“请大家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泥彩作品,并用本节课学习的方法进行制作。”在提出任务后,教师给予学生充足时间。在此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学情,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练习任务。在练习时间结束后,教师组织开展展览活动,引导全体学生展示各自作品,并理清思路,介绍自己的作品设计理念、作品亮点及制作方法。其他学生边看边听,为作品打分。最后,教师可综合学生打分情况及自己的评价结果,选出优秀作品,并将作品摆放到班级置物架上,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欣赏。与此同时,教师可鼓励学生自主反思,审视自己的设计与制作理念、方法,发现自身不足,汲取他人经验,查漏补缺。通过这样的练习、评价,学生不仅将认知转化为行动,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创造能力,还及时弥补了自身不足,提升了学习水平。此外,一些学生也因此获得了学习满足感,增强了学习欲望。
三、拓展课堂,课后总结
(一)梳理所学,自主总结
总结知识是学生增强认知的途径之一。美术课堂上的知识点较为繁杂。在体验翻转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大部分知识点,但还存在不完善情况。教师可以录制复习型微课,辅助学生回顾课堂所学,梳理、总结知识,建构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夯实美术基础。
以“抽象的雕塑”为例,在课前和课中阶段,教师利用多样方式引导学生探究了抽象雕塑的特点、设计思路、基本结构等。基于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可录制复习型微课,并提出复习任务:“观看微课,回忆课堂学习内容,绘制思维导图,总结知识。”在此任务下,大部分学生都会自觉观看微课,边观看边回忆课堂学习所得,实践证明效果较好。接着,学生逻辑清晰地建立思维导图,将相关知识点以框架形式展示。在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后,教师要认真阅读每个学生的思维导图,发现知识漏洞,指导他们完善思维导图,弥补知识漏洞。实践表明,学生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整体认知了课堂内容,加深了对所学的理解。同时,学生也因此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二)走进生活,自主实践
《课程标准》指明了美术学科的生活性,要求教师树立生活教育理念,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实施美术教学。生活是美术教学的来源和归途[5]。在生活中实践是学生学习美术的目的之一。通过课前自学、课中探究和课后梳理,学生一步步地完善了认知,加深了对基础内容的理解,为自主实践做好了准备。因此,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立足学生学习所得,以生活为归途,设计实践性作业,驱动学生观察生活,自主制作。
以“废旧物的‘新生命”为例,在学生了解了废旧物的再利用意义,以及废旧物的创意制作方法后,教师可以生活为归途,设计如此作业:“走进家庭生活,观察生活中的事事物物,找出各种废旧物品,开动脑筋,充分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作品,并将作品带到教室,与其他同学分享,介绍自己的制作理念和方法。”在作业的驱使下,学生走进家庭生活,自觉收集废旧物品,发挥聪明才智,精心设计、制作,将废旧物品制作为各种极具美感的物品。在此过程中,学生增强了对废物再利用的认知,锻炼了想象能力和制作能力,有利于在生活中践行“绿色”理念,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塑造良好道德品行。
结 语
综上所述,有效应用翻转课堂实施小学美术教学,便于建构课前、课中和课后的联系,驅动学生由浅入深地认知所学内容,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不妨尝试把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起来,灵活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颠覆传统教学流程,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初步认知新知;课堂深入探究,掌握学习内容,及时动手制作;课后梳理总结,自主设计制作,加深对所学的理解,锻炼探究能力、总结能力、制作能力等,进而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侯亮.有效翻转 精准训练:浅谈翻转课堂模式在小学美术造型表现领域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0(A2):151-152.
熊莹莹.基于智慧课堂的翻转课堂实践例谈:以小学美术为例[J].读写算,2020(23):176,178.
刘丽.浅析翻转课堂模式在小学美术中的实践[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7):54.
张庆玲.翻转课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20(06):165.
刘文静.翻转课堂模式在小学美术中的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130-131.
作者简介:吴涛(1977.1-),男,上海人,任教于福建省邵武市实验小学,副高级职称,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