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艳红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阶段,如果“学困生”没有得到及时的转化,就难以跟上教育的步伐,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让学生失去自信,甚至厌恶学习。因此,如何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转化数学“学困生”,是数学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探究了“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帮助数学“学困生”克服厌学的心理,形成积极的学习心态,提升学习质量。
关键词:“双减”政策 小学数学 “学困生” 转化策略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认知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抽象难懂,因而会出现一定数量的“学困生”,这是小学数学教学难以避免的问题。“学困生”的存在,既影响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使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又影响班级整体的数学学习效果。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思维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教师要通过良好的教学引导,合理转化“学困生”,帮助他们提升数学能力,转化消极的学习状态,脱离“学困生”的困境。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方向。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明确的目标,那么在课堂上只能茫然地跟着教师前进,在课后也不知道要怎么针对自己的情况来进行复习与巩固,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反之,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有明确的目标,那么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就会更加强烈,就会坚定学习的意志,保持长久学习与探究的热情。
大部分数学“学困生”都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尤其是长时间、快节奏的数学学习。对“学困生”来说,简单的数学学习都比较吃力,他们通常都是跟着教师的节奏盲目学习,很难有时间和空间去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学困生”很难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订详细、科学的学习目标与计划,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二)数学学习兴趣低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数学“学困生”最大的问题是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1)对“学困生”而言,数学学科知识逻辑性强,难度太大,他们的思维能力跟不上;(2)大部分“学困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较弱,学习数学知识非常吃力;(3)很多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难以吸引“学困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另外,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会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不仅要理解与识记数学概念,还要对数学概念与公式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这就加大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同时也削弱了“學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分层教学,激发“学困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学困生”一般是指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特定问题的学习群体。一般情况下,这些学习群体都存在数学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弱、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和数学学习兴趣低下等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把“学困生”与“非学困生”放在同一位置上,开展统一的教学活动,不仅很难转化“学困生”,二者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因此,在转化数学“学困生”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分层教学,给他们创造个性化学习的条件。
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要将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才能把“学困生”的问题与“非学困生”的问题区分开来,从而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高效转化数学“学困生”。例如,在教学“条形统计图”时,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困生”的问题是难以找准图中信息之间的关联,而“非学困生”的问题是没有熟练掌握将普通图表转化成条形统计图的方法与步骤。对此,笔者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了分层教学任务。首先,针对“学困生”而言,巩固基础知识是最重要的教学任务。笔者从教材内容出发,要求学生观察教材例题中的图表与条形统计图,并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发现。针对“非学困生”,笔者要求他们自行收集生活素材,设计条形统计图,并自行总结自己遇到的问题。在分层教学模式中,“学困生”通过完成基础性的学习任务,不仅能提高课堂参与度,还能激发学习兴趣,对数学学习保持热情。
(二)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
很多“学困生”学习效率低下,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因此,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比如,在课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对知识进行大致的了解,并能独立思考、深入探究;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真正解决自身存在的学习问题;在课后,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对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时,考虑到“学困生”知识基础薄弱,笔者从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入手,让他们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让他们描述自己对平行四边形的独特认识,以此来锻炼“学困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在“学困生”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笔者还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并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模型。这样的实践操作过程,既能锻炼“学困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又能让他们掌握认识平面图形的基本方法,从而为他们学习高难度的数学知识提供方法指引。
(三)提高听课质量,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在“双减”政策下,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效率和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对“学困生”来说,作业负担减轻了,在课堂上就要更加认真地听课,才能理解数学知识。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困生”听课习惯的培养,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认识立体图形”时,为了集中“学困生”的课堂注意力,教师可以让他们根据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分解图,分组制作相关的模型。在制作完成后,随机抽取各组的学生对本组制作的图形进行讲解,然后其他学生轮流进行提问,并交换模型进行观察。这种实践过程不仅可以锻炼“学困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能使“学困生”集中课堂注意力,提高听课质量,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教师要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基础上,营造优良的教育环境,积极转化数学“学困生”,发展“学困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良好的“学困生”转化策略,不仅能帮助“学困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困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其拥有数学思维、数学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从“学困生”到“非学困生”的完全转化。
参考文献:
[1]孟海霞.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1(A2):70-72.
[2]韦信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1):79-80.
[3]薛连晓.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略谈[J].新课程(中),2018(7):214.
(作者单位:江西省庐山市第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