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德育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2023-06-04 21:26:32李娟
江西教育C 2023年5期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德育教学方法

李娟

摘   要:目前,德育理念已经渗透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在这一理念之下,教师将英语词汇、句型、语法等教学内容与“德育观”有机融合,旨在帮助学生在学好英语知识、提高英语阅读水平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本文指出,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并借助真实的教学案例,对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予以细致阐述,旨在强调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   德育   教学方法

阅读是小学英语的一个重要领域,尤其在新课程改革政策实施以后,对小学英语的阅读量要求明显增加。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多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忽略了德育,以至于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得不到良好的塑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始终坚定“爱国信念”,时刻牢记“民族情结”,以此来转变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一、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英语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点学科,在基础教育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部分英语阅读文本中出现了大量与西方国家有关的文化、习俗、事件等,学生在大量阅读这些内容后,往往会忽略本民族的文化。对此,德育应受到重视,不断与英语阅读教学相融合,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思想道德素养上升到全新的高度。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小学英语教材中选取了大量体现社会正能量的阅读文本,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与文本内容产生情感共鸣。这样的文本内容,既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还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的个人理想信念变得更加坚定。第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爱国情怀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大德”,教师在传授英语知识的过程中,要将阅读文本中蕴含的高尚精神及时传递给学生,在这些精神的熏陶、感染下,学生也会受到正面的影响。第三,端正学生的行为态度。小学英语教材选取的阅读文本中有很多积极正向的内容,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抛砖引玉”的方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学生将会端正自己的行为与态度,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二、基于德育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

(一)词汇渗透,树立爱国意识

词汇是英语阅读文本的基本构成要素,一个英语词汇有时能表达不同的含义。以英语单词“last”为例,翻译成中文大致有以下五种含义:最终的、最具权威的、极不可能的、最不愿意干的、最不适当的。因此,要理解英语阅读文本的真正含义,就需要从英语词汇着手,提炼出文本的核心主线。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英语词汇的这一特点与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相融合,促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的过程中弘扬高尚的爱国精神。

例如,一些英语阅读文本中常常出现“patriotism”这一词汇,该词汇翻译成中文有爱国、爱国心、爱国主义、爱国精神等多重含义。从中文释义中可以看出,“patriotism”均围绕着“爱国”这一主题。基于对该词汇的中文释义的理解,教师可以给学生预留出足够的自主思考时间,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自主探究的方法,以单词“patriotism”为核心,造一个与“爱国”相关的句子。当思考与讨论环节结束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有的学生造句:“Every Chinese should have patriotism.”有的学生造句:“Only when you are patriotic can you become a qualified primary school student.”有的学生造句:“Patriotism is the noblest feeling.”从学生的造句内容看,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patriotism”这个单词进行了拓展,分别选择了“爱国精神”“爱国”“爱国主义”的词义。可见,通过这种词汇拓展的方法,学生能够对英语单词的每一个中文释义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时在造句过程中受到爱国精神的洗礼与熏陶,这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将起到正面的作用。

(二)短语渗透,规范个人言行

短语是英语阅读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英语文本的过程中,学生经常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短语,如“want sb to do sth.”“enjoy doing sth.”“let sb do sth.”等,这些短语的句式结构比较简单,学生易于理解。因此,英语教师在渗透德育内容时,可以充分发挥英语短语的育人作用,通过创设对话情境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利用一些较为常用的生活短语来规范学生的个人行为,端正学生的个人态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以“助人为乐”为主题的英语文本时,教师可以围绕主题创设一个对话情境。教师可以选择两个学生代表来到讲台上,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段日常生活中的好人好事,接下来引导学生将视频画面中的内容转换成英语对话情境。在表演过程中,其他学生可以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表演的学生,这对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大有帮助。例如,视频播放的内容是:一个小学生在放学以后,主动将雨伞让给了马路上正在指挥交通的警察叔叔。当参与表演的学生了解了画面内容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画面内容进行“深加工”。对话内容如下:“What are the pupils doing?”“He gave his umbrella to the policeman.”“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 was wet by the rain. Why is he so happy?”“Because he did something that moved the policeman.”当两个学生的对话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真实感受。通过这种带有趣味性与引导性的教学,教师能够将学生带入一个真实的生活化场景中,让学生受到感染,进而在现实生活中也能够规范个人言行,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三)文本渗透,培养民族情怀

小学英语教材选取了一些有关西方国家传统节日的短文,如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感恩节等,学生在阅读这些短文时,会对西方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产生深刻印象,甚至热衷于过“洋节”,反而不重视我国的传统节日。作为炎黄子孙,学生必须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及节日起源,增强民族自信。基于这一思想,在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解相关主题的英语短文时,就应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与爱国情怀。

以Halloween这篇英语短文为例,在阅读短文内容时,学生能够了解有关万圣节的基本信息。在教学完课文内容后,教师可以将中国的“the Mid-autumn Festival”引入课堂,引导学生用英语正确说出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如有的学生提出“eat moon cakes”,有的学生提出“guess lantern riddles”等。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能够联想起更多关于中秋节的风俗习惯。由此可以看出,通过这种文本渗透与间接教学的方法,学生不仅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而且对这些传统节日产生了一种深深的热爱与眷恋,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得到增强。

总之,“以德为先”是我们积极倡导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始终将学生看作课堂主体,并通过词汇渗透、短语渗透、文本渗透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發展的人才做好铺垫、打牢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博娟.立德树人目标下英语教学理念变革与完善——评《核心素养下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21(9):116.

[2]孙薛晖.漫谈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英语阅读课堂[J].基础教育,2019(3):48-49.

(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县第五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英语阅读德育教学方法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生本理念下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提有效问题,助学生理解课文
浅谈“微课”设计运用于小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英语阅读游戏教学中的教师中介
老区建设(2015年22期)2015-12-21 16:46:34